一种悬臂式放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179630发布日期:2021-03-09 11:31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悬臂式放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线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悬臂式放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放线装置是电缆或线材制造中必不可少的专用设备,它的功能是将放线盘上的半成品电缆或线材放出去,一般可分为主动放线或被动放线两种机构。目前现有的主动放线装置大多采用龙门式放线装置或端轴式放线装置,该龙门式放线装置或端轴式放线装置还存在一些不足:
3.第一,龙门式放线装置或端轴式放线装置结构复杂,安装不方便;
4.第二,龙门式放线装置或端轴式放线装置上、下线盘麻烦,费时费力;
5.第三,龙门式放线装置或端轴式放线装置生产成本高,维修不方便;另外生产效率低,且操作复杂。
6.因此,现如今缺少一种悬臂式放线装置及使用方法,设计合理,安装操作便捷,省时省力,提高了适应放线盘的范围,且维修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悬臂式放线装置,其设计合理,安装操作便捷,省时省力,提高了适应放线盘的范围,且维修方便。
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悬臂式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升降机构和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且供放线盘安装的顶尖结构,以及安装在底座上的横移小车;
9.所述顶尖结构包括悬臂、左顶尖机构和右顶尖机构,所述左顶尖机构和右顶尖机构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左顶尖机构能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右顶尖机构;
10.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丝杠、设置在升降丝杠上的滑移座,以及带动所述升降丝杠旋转的升降减速电机,所述滑移座与所述悬臂连接,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对悬臂进行支撑的铰接支撑机构和供升降减速电机安装的电机支撑座;
11.所述右顶尖机构包括安装在悬臂一端的右外套筒、伸入所述右外套筒的右顶尖部件和驱动所述右顶尖部件旋转的放线减速电机;
12.所述左顶尖机构包括安装在悬臂另一端的左外套筒、穿设在左外套筒中的左内滑套和安装在左外套筒与左内滑套之间的定位部件,以及伸入所述左内滑套内的左顶尖部件和与所述左顶尖部件传动连接的水平调节部件,所述水平调节部件带动所述左顶尖部件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右顶尖部件。
13.上述的一种悬臂式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支撑座包括安装座和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且供升降减速电机安装的电机座,所述升降减速电机和升降丝杠传动连接;
14.所述安装座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底板、两个对称安装在所述底板上的下竖向板和穿设两个下竖向板上的连接铰轴;
15.所述电机座包括两个对称贴合在下竖向板外侧面的上竖向板和连接在两个上竖向板顶部之间的上水平板,所述升降减速电机安装所述上水平板上,所述连接铰轴的端部穿过上竖向板;
16.所述滑移座包括套设在升降丝杠上的丝母、与丝母连接的丝母安装座和套设在升降丝杠上且与丝母安装座连接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和悬臂连接。
17.上述的一种悬臂式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包括与所述滑移座连接的水平杆、与水平杆一端连接的右连接杆和与水平杆另一端连接的左连接杆,所述右外套筒位于右连接杆的端部,所述左外套筒位于左连接杆的端部;
18.所述右连接杆和水平杆一端之间设置有两个三角右加劲板,所述左连接杆和水平杆另一端之间设置有两个三角左加劲板。
19.上述的一种悬臂式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顶尖部件包括穿设在右外套筒中的右轴、与右轴的一个伸出端连接的右安装板和安装在右安装板上的右顶尖,所述右轴的另一个伸出端通过连接轴与放线减速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右安装板和右外套筒端部之间设置有间隙;
20.所述右安装板上设置有两个拌销,所述放线盘靠近所述拌销的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拌销配合的限位孔。
21.上述的一种悬臂式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顶尖部件包括穿设在左内滑套中的左轴、安装在左轴靠近放线盘的端部的顶尖座和安装在顶尖座上的左顶尖,所述左轴的一端伸出左内滑套;
22.所述左轴包括第一轴段和与第一轴段连接的第二轴段,所述第二轴段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轴段的外径,所述第二轴段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轴段的长度,所述第二轴段上设置有左轴承,所述顶尖座套设在左轴承外;
23.所述定位部件包括定位杆和设置在定位杆伸入端的定位头,所述定位杆穿过左外套筒并伸入左内滑套中,所述左内滑套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定位头配合的定位槽。
24.上述的一种悬臂式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调节部件包括伸入左轴的水平丝杆、套设在水平丝杆上的水平丝母和安装在水平丝杆伸出端且与水平丝杆传动连接的手轮;
25.所述左轴上设置有导向凹槽,所述左内滑套上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穿过左内滑套伸入导向凹槽中,所述导向块的底部高于导向凹槽的槽底,所述导向凹槽沿左轴的长度方向布设,所述导向凹槽的长度小于左轴的长度,所述导向块的顶部低于左内滑套的顶部。
26.上述的一种悬臂式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对称布设的导辊安装座、穿设在两个导辊安装座上的导辊轴和套设在导辊轴上的导辊,所述导辊轴的两端套设有导辊轴承,所述导辊轴承的外侧面与导辊的两端内侧面紧密贴合,所述导辊的顶部高于所述左顶尖部件和所述右顶尖部件的中心连线。
27.上述的一种悬臂式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支撑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铰接支撑机构的结构相同,且两个所述铰接支撑机构均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立柱、设置在立柱顶部的交接座,所述悬臂上设置有两个对称布设的铰接耳,所述铰接耳和交接座通过铰接轴连接;
28.所述立柱上设置有上限位开关和下限位开关,所述悬臂上设置有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所述上限位板和上限位开关相互配合,所述下限位开关和下限位板相互配合,所述下限位开关的高度高于上限位开关的高度;
29.所述横移小车包括小车底板和两组对称设置在小车底板上的车轮部件,两组所述车轮部件结构相同,且两组所述车轮部件均包括两个设置在小车底板上的轮轴带座轴承、穿设在两个轮轴带座轴承中的轮轴和两个安装在轮轴端部的滑轮,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供横移小车安装的安装槽,所述滑轮的外表面贴合在底座上表面,所述安装槽的长度大于小车底板的长度,所述安装槽的宽度和小车底板的宽度相适应,所述小车底板靠近所述升降机构的长边上设置有限位块。
30.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方法步骤简单、设计合理且实现方便、检测准确性高、使用效果好的悬臂式放线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1.步骤一、左顶尖机构的安装:
32.步骤101、在左外套筒中安装左内滑套,并调节左内滑套的端面与所述右顶尖部件之间的间距大于放线盘的长度;
33.步骤102、将定位杆穿过左外套筒伸入左内滑套中的定位槽,实现左内滑套的锁紧;
34.步骤103、将水平丝杆上的水平丝母通过螺栓与左轴连接;
35.步骤104、将水平丝母和左轴远离左顶尖的一端穿过左内滑套;
36.步骤105、在左内滑套的端部安装手轮压盖,并将手轮安装在手轮安装轴伸出手轮压盖的端部;其中,手轮安装轴和水平丝杆固定连接;
37.步骤二、放线盘的安装:
38.步骤201、将横移小车安装在底座上的安装槽中;其中,滑轮的外表面贴合在底座上表面;
39.步骤202、将装有线缆或线材的放线盘从底座前端推至横移小车中小车底板上,直至小车底板上的限位块贴合放线盘的圆周侧壁;其中,放线盘位于所述左顶尖部件和所述右顶尖部件之间;
40.步骤三、顶尖结构的下降:
41.操作升降减速电机工作,升降减速电机转动带动升降丝杠旋转,升降丝杠旋转带动丝母沿升降丝杠向上移动,在丝母沿升降丝杠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丝母通过连接座带动悬臂绕铰接轴转动,以使悬臂的右外套筒和左外套筒向下移动带动左顶尖和右顶尖向下移动;
42.步骤四、左顶尖的调节及放线盘的夹持:
43.步骤401、操作手轮旋转,手轮旋转通过手轮安装轴带动水平丝杆旋转,水平丝杆旋转推动左轴及左顶尖靠近右顶尖移动,直至左顶尖插入放线盘的左夹持孔;
44.步骤402、继续操作手轮旋转,左顶尖推动放线盘和横移小车靠近右顶尖移动,直至右顶尖插入放线盘的右夹持孔,实现放线盘的夹持;
45.步骤五、顶尖结构带动放线盘上升:
46.操作升降减速电机工作,升降减速电机反向转动带动升降丝杠反向旋转,升降丝杠反向旋转带动丝母沿升降丝杠向下移动,在丝母沿升降丝杠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丝母通过连接座带动悬臂绕铰接轴转动,以使悬臂上的右外套筒和左外套筒向上移动,进而带动
左顶尖和右顶尖夹持的放线盘上升;
47.步骤六、放线盘的放线:
48.操作放线减速电机转动,放线减速电机转动通过连接轴和右轴带动右顶尖旋转,右顶尖旋转带动放线盘转动,以使线盘上的线缆或线材通过导辊进行放线。
49.上述的一种悬臂式放线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在悬臂带动左顶尖和右顶尖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当下限位开关检测到下限位板时,下限位开关输出低电平信号,则升降减速电机停止工作;其中,所述左顶尖部件和所述右顶尖部件的中心连线与放线盘的轴线相重合;
50.步骤五中在悬臂带动左顶尖和右顶尖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当上限位开关检测到上限位板时,上限位开关输出低电平信号,则升降减速电机停止工作。
51.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52.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安装布设简便,投入成本较低。
53.2、所采用的升降机构包括升降丝杠、滑移座和升降减速电机,通过升降减速电机转动带动升降丝杠旋转,升降丝杠旋转带动滑移座沿升降丝杠上下移动的过程中,滑移座带动悬臂缠绕铰接支撑机构转动,以使悬臂上下摆动带动左顶尖部件和右顶尖部件升降,方便绕线盘的夹持和上升。
54.3、所采用的左内滑套,是为了供左顶尖部件的安装,另外左内滑套安装在左外套筒中,便于调节左内滑套沿左外套筒滑移,实现左内滑套的端面与所述右顶尖部件之间的间距的调节,这样通过左内滑套的调节,实现左顶尖部件和右顶尖部件之间的大范围调节,从而提高了适应放线盘的范围。
55.4、所采用的定位部件,是为了调节左内滑套的端面与所述右顶尖部件之间的间距满足要求时,通过定位部件实现左内滑套和左外套筒的锁紧,提高了左顶尖部件的稳定性。
56.5、所采用的水平调节部件,是为了通过水平调节部件调节所述左顶尖部件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右顶尖部件,以使左右顶尖插入放线盘的右夹持孔,实现放线盘的夹持;另外,设置水平调节部件实现了左顶尖部件和右顶尖部件之间的小范围调节,进而配合左内滑套,进一步提高了适应放线盘的范围。
57.6、所采用的铰接支撑机构,一方面是为了对悬臂进行支撑,提高了悬臂及整个装置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是为了有效地适应滑移座的升降动作,以使悬臂绕其转动,实现悬臂的摆动升降;另外设置电机支撑座,是为了配合悬臂的升降,避免悬臂的摆动升降造成升降丝杠和滑移座的卡死,提高了整体动作的协调性。
58.7、所采用的横移小车,是为了供装有线缆或线材的放线盘的安装,一方面实现放线盘的限位,另一方面在左顶尖部件推动放线盘时,通过横移小车沿底座上表面滑移方便放线盘靠近右顶尖部件移动,从而省力。
59.8、所采用的悬臂式放线装置的使用方法步骤简单、实现方便且操作简便,确保放线盘夹持及上升的准确。
60.9、所采用的悬臂式放线装置的使用方法操作简便且使用效果好,首先是左顶尖机构的安装,其次进行放线盘的安装;并通过升降机构带动顶尖结构的下降;之后是左顶尖的调节及放线盘的夹持,最后顶尖结构带动放线盘上升,实现放线盘的放线,从而确保放线盘夹持及上升的准确。
61.综上所述,本发明设计合理,安装操作便捷,省时省力,提高了适应放线盘的范围,且维修方便。
62.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63.图1为本发明悬臂式放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64.图2为图1除去横移小车后的右视图。
65.图3为图1的俯视图。
66.图4为本发明悬臂式放线装置丝母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67.图5为本发明悬臂式放线装置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68.图6为图5除去压板后的俯视图。
69.图7为本发明悬臂式放线装置的使用方法的流程框图。
70.附图标记说明:
71.1—交接座;
ꢀꢀꢀꢀꢀꢀꢀꢀꢀꢀꢀꢀꢀꢀꢀ1‑
1—顶板;
ꢀꢀꢀꢀꢀꢀꢀꢀꢀꢀꢀꢀꢀ1‑
2—连接耳板;
72.2—铰接轴;
ꢀꢀꢀꢀꢀꢀꢀꢀꢀꢀꢀꢀꢀꢀꢀ
3—底板;
ꢀꢀꢀꢀꢀꢀꢀꢀꢀꢀꢀꢀꢀꢀꢀ3‑
1—耳板;
[0073]3‑
2—顶部连接板;
ꢀꢀꢀꢀꢀꢀꢀꢀꢀ4‑
1—上限位板;
ꢀꢀꢀꢀꢀꢀꢀꢀꢀ4‑
2—下限位板;
[0074]
5—手轮;
ꢀꢀꢀꢀꢀꢀꢀꢀꢀꢀꢀꢀꢀꢀꢀꢀꢀ5‑
1—手轮安装轴;
ꢀꢀꢀꢀꢀꢀꢀ
6—手轮压盖;
[0075]
7—推力球轴承;
ꢀꢀꢀꢀꢀꢀꢀꢀꢀꢀꢀ
8—水平丝杆;
ꢀꢀꢀꢀꢀꢀꢀꢀꢀꢀꢀ
9—左内滑套;
[0076]9‑
1—定位槽;
ꢀꢀꢀꢀꢀꢀꢀꢀꢀꢀꢀꢀꢀ9‑
2—限位凹槽;
ꢀꢀꢀꢀꢀꢀꢀꢀꢀ
10—水平丝母;
[0077]
11—左轴;
ꢀꢀꢀꢀꢀꢀꢀꢀꢀꢀꢀꢀꢀꢀꢀꢀ
11

1—导向凹槽;
ꢀꢀꢀꢀꢀꢀꢀꢀ
12—定位杆;
[0078]
12

1—定位头;
ꢀꢀꢀꢀꢀꢀꢀꢀꢀꢀꢀꢀ
13—导向块;
ꢀꢀꢀꢀꢀꢀꢀꢀꢀꢀꢀꢀ
14—左轴承;
[0079]
15—顶尖座;
ꢀꢀꢀꢀꢀꢀꢀꢀꢀꢀꢀꢀꢀꢀ
16—左顶尖;
ꢀꢀꢀꢀꢀꢀꢀꢀꢀꢀꢀꢀ
17—第二轴承盖;
[0080]
18—升降丝杠;
ꢀꢀꢀꢀꢀꢀꢀꢀꢀꢀꢀꢀ
19—导辊;
ꢀꢀꢀꢀꢀꢀꢀꢀꢀꢀꢀꢀꢀꢀ
20—导辊轴;
[0081]
21—导辊轴承;
ꢀꢀꢀꢀꢀꢀꢀꢀꢀꢀꢀꢀ
22—导辊安装座;
ꢀꢀꢀꢀꢀꢀꢀꢀ
23—放线减速电机;
[0082]
24—法兰;
ꢀꢀꢀꢀꢀꢀꢀꢀꢀꢀꢀꢀꢀꢀꢀꢀ
25—右轴;
ꢀꢀꢀꢀꢀꢀꢀꢀꢀꢀꢀꢀꢀꢀ
26—右轴承;
[0083]
27—第一轴承盖;
ꢀꢀꢀꢀꢀꢀꢀꢀꢀꢀ
28—右顶尖;
ꢀꢀꢀꢀꢀꢀꢀꢀꢀꢀꢀꢀ
29—右压盖;
[0084]
30—右安装板;
ꢀꢀꢀꢀꢀꢀꢀꢀꢀꢀꢀꢀ
31—拌销;
ꢀꢀꢀꢀꢀꢀꢀꢀꢀꢀꢀꢀꢀꢀ
32—悬臂;
[0085]
32

1—左外套筒;
ꢀꢀꢀꢀꢀꢀꢀꢀꢀꢀ
32

2—右外套筒;
ꢀꢀꢀꢀꢀꢀꢀꢀ
32

3—水平杆;
[0086]
32

4—右连接杆;
ꢀꢀꢀꢀꢀꢀꢀꢀꢀꢀ
32

5—左连接杆;
ꢀꢀꢀꢀꢀꢀꢀꢀ
32

6—三角右加劲板;
[0087]
32

7—三角左加劲板
ꢀꢀꢀꢀꢀꢀꢀ
32

1—左外套筒;
ꢀꢀꢀꢀꢀꢀꢀꢀ
32

2—右外套筒;
[0088]
33—升降减速电机;
ꢀꢀꢀꢀꢀꢀꢀꢀ
34—下竖向板;
ꢀꢀꢀꢀꢀꢀꢀꢀꢀꢀ
35—连接轴;
[0089]
36—上竖向板;
ꢀꢀꢀꢀꢀꢀꢀꢀꢀꢀꢀꢀ
37—横移小车;
ꢀꢀꢀꢀꢀꢀꢀꢀꢀꢀ
37

1—小车底板;
[0090]
37

2—轮轴带座轴承;
ꢀꢀꢀꢀꢀꢀ
37

3—轮轴;
ꢀꢀꢀꢀꢀꢀꢀꢀꢀꢀꢀꢀ
37

4—滑轮;
[0091]
37

5—限位块;
ꢀꢀꢀꢀꢀꢀꢀꢀꢀꢀꢀꢀ
38—底座;
ꢀꢀꢀꢀꢀꢀꢀꢀꢀꢀꢀꢀꢀꢀ
38

1—安装槽;
[0092]
39—立柱;
ꢀꢀꢀꢀꢀꢀꢀꢀꢀꢀꢀꢀꢀꢀꢀꢀ
39

1—上限位开关;
ꢀꢀꢀꢀꢀꢀ
39

2—下限位开关;
[0093]
40—丝母;
ꢀꢀꢀꢀꢀꢀꢀꢀꢀꢀꢀꢀꢀꢀꢀꢀ
41—丝母安装座;
ꢀꢀꢀꢀꢀꢀꢀꢀ
41

1—丝母座体;
[0094]
41

2—螺纹安装孔;
ꢀꢀꢀꢀꢀꢀꢀꢀ
41

3—安装轴;
ꢀꢀꢀꢀꢀꢀꢀꢀꢀꢀ
42—连接座;
[0095]
42

1—连接板;
ꢀꢀꢀꢀꢀꢀꢀꢀꢀꢀꢀꢀ
42

2—第一螺纹孔;
ꢀꢀꢀꢀꢀꢀ
42

3—梯形板;
[0096]
42

4—安装弧槽;
ꢀꢀꢀꢀꢀꢀꢀꢀꢀꢀ
42

5—第二螺纹孔;
ꢀꢀꢀꢀꢀꢀ
42

6—压板;
[0097]
43—放线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98]
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悬臂式放线装置,包括底座38、设置在底座38上的升降机构和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且供放线盘43安装的顶尖结构,以及安装在底座38上的横移小车37;
[0099]
所述顶尖结构包括悬臂32、左顶尖机构和右顶尖机构,所述左顶尖机构和右顶尖机构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左顶尖机构能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右顶尖机构;
[0100]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丝杠18、设置在升降丝杠18上的滑移座,以及带动所述升降丝杠18旋转的升降减速电机33,所述滑移座与所述悬臂32连接,所述底座38上设置有对悬臂32进行支撑的铰接支撑机构和供升降减速电机33安装的电机支撑座;
[0101]
所述右顶尖机构包括安装在悬臂32一端的右外套筒32

2、伸入所述右外套筒32

2的右顶尖部件和驱动所述右顶尖部件旋转的放线减速电机23;
[0102]
所述左顶尖机构包括安装在悬臂32另一端的左外套筒32

1、穿设在左外套筒32

1中的左内滑套9和安装在左外套筒32

1与左内滑套9之间的定位部件,以及伸入所述左内滑套9内的左顶尖部件和与所述左顶尖部件传动连接的水平调节部件,所述水平调节部件带动所述左顶尖部件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右顶尖部件。
[0103]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支撑座包括安装座和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且供升降减速电机33安装的电机座,所述升降减速电机33和升降丝杠18传动连接;
[0104]
所述安装座包括设置在底座38上的底板3、两个对称安装在所述底板3上的下竖向板34和穿设两个下竖向板34上的连接铰轴35;
[0105]
所述电机座包括两个对称贴合在下竖向板34外侧面的上竖向板36和连接在两个上竖向板36顶部之间的上水平板,所述升降减速电机33安装所述上水平板上,所述连接铰轴35的端部穿过上竖向板36;
[0106]
所述滑移座包括套设在升降丝杠18上的丝母40、与丝母40连接的丝母安装座41和套设在升降丝杠18上且与丝母安装座41连接的连接座42,所述连接座42和悬臂32连接。
[0107]
本实施例中,所述悬臂32包括与所述滑移座连接的水平杆32

3、与水平杆32

3一端连接的右连接杆32

4和与水平杆32

3另一端连接的左连接杆32

5,所述右外套筒32

2位于右连接杆32

4的端部,所述左外套筒32

1位于左连接杆32

5的端部;
[0108]
所述右连接杆32

4和水平杆32

3一端之间设置有两个三角右加劲板32

6,所述左连接杆32

5和水平杆32

3另一端之间设置有两个三角左加劲板32

7。
[0109]
本实施例中,所述右顶尖部件包括穿设在右外套筒32

2中的右轴25、与右轴25的一个伸出端连接的右安装板30和安装在右安装板30上的右顶尖28,所述右轴25的另一个伸出端通过连接轴与放线减速电机23传动连接,所述右安装板30和右外套筒32

2端部之间设置有间隙;
[0110]
所述右安装板30上设置有两个拌销31,所述放线盘43靠近所述拌销31的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拌销31配合的限位孔。
[0111]
本实施例中,所述左顶尖部件包括穿设在左内滑套9中的左轴11、安装在左轴11靠近放线盘43的端部的顶尖座15和安装在顶尖座15上的左顶尖16,所述左轴11的一端伸出左
内滑套9;
[0112]
所述左轴11包括第一轴段和与第一轴段连接的第二轴段,所述第二轴段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轴段的外径,所述第二轴段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轴段的长度,所述第二轴段上设置有左轴承14,所述顶尖座15套设在左轴承14外;
[0113]
所述定位部件包括定位杆12和设置在定位杆12伸入端的定位头12

1,所述定位杆12穿过左外套筒32

1并伸入左内滑套9中,所述左内滑套9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定位头12

1配合的定位槽9

1。
[0114]
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平调节部件包括伸入左轴11的水平丝杆8、套设在水平丝杆8上的水平丝母10和安装在水平丝杆8伸出端且与水平丝杆8传动连接的手轮5;
[0115]
所述左轴11上设置有导向凹槽11

1,所述左内滑套9上设置有导向块13,所述导向块13穿过左内滑套9伸入导向凹槽11

1中,所述导向块13的底部高于导向凹槽11

1的槽底,所述导向凹槽11

1沿左轴11的长度方向布设,所述导向凹槽11

1的长度小于左轴11的长度,所述导向块13的顶部低于左内滑套9的顶部。
[0116]
本实施例中,所述悬臂32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对称布设的导辊安装座22、穿设在两个导辊安装座22上的导辊轴20和套设在导辊轴20上的导辊19,所述导辊轴20的两端套设有导辊轴承21,所述导辊轴承21的外侧面与导辊19的两端内侧面紧密贴合,所述导辊19的顶部高于所述左顶尖部件和所述右顶尖部件的中心连线。
[0117]
本实施例中,所述铰接支撑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铰接支撑机构的结构相同,且两个所述铰接支撑机构均包括设置在底座38上的立柱39、设置在立柱39顶部的交接座1,所述悬臂32上设置有两个对称布设的铰接耳,所述铰接耳和交接座1通过铰接轴2连接;
[0118]
所述立柱39上设置有上限位开关39

1和下限位开关39

2,所述悬臂32上设置有上限位板4

1和下限位板4

2,所述上限位板4

1和上限位开关39

1相互配合,所述下限位开关39

2和下限位板4

2相互配合,所述下限位开关39

2的高度高于上限位开关39

1的高度;
[0119]
所述横移小车37包括小车底板37

1和两组对称设置在小车底板37

1上的车轮部件,两组所述车轮部件结构相同,且两组所述车轮部件均包括两个设置在小车底板37

1上的轮轴带座轴承37

2、穿设在两个轮轴带座轴承37

2中的轮轴37

3和两个安装在轮轴37

3端部的滑轮37

4,所述底座38上设置有供横移小车37安装的安装槽38

1,所述滑轮37

4的外表面贴合在底座38上表面,所述安装槽38

1的长度大于小车底板37

1的长度,所述安装槽38

1的宽度和小车底板37

1的宽度相适应,所述小车底板37

1靠近所述升降机构的长边上设置有限位块37

5。
[0120]
本实施例中,设置拌销31插入放线盘43上的限位孔,提高了放线盘43的稳定性,以使放线盘43随右顶尖28旋转而旋转。
[0121]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丝母安装座41包括与丝母40连接的丝母座体41

1和两个对称安装在丝母座体41

1上的安装轴41

3,所述丝母座体41

1上设置有与丝母40配合的螺纹安装孔41

2,所述丝母座体41

1为矩形体。
[0122]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42包括伸入水平杆32

3且与水平杆32

3连接的连接板42

1和两个对称安装在连接板42

1上的梯形板42

3,两个所述梯形板42

3之间设置有供容纳丝母座体41

1的空隙,所述梯形板42

3上开设有供安装轴41

3安装的安
装弧槽42

4,所述梯形板42

3的顶部设置有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上设置有压板42

6,所述压板42

6的顶部与梯形板42

3的顶部相齐平。
[0123]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42

1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42

2,所述梯形板42

3顶部设置有第二螺纹孔42

5,所述第一螺纹孔42

2和第二螺纹孔内穿设螺杆,通过螺杆将连接板42

1和水平杆32

3连接,通过螺杆将压板42

6与梯形板42

3连接为一体,以使通过压板42

6对安装轴41

3进行限位;
[0124]
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减速电机33可采用型号nmrv90的升降减速电机,其升降减速电机的功率1.1kw,其升降减速电机的减速比为30。
[0125]
本实施例中,实际安装时,升降丝杠18穿过升降减速电机33的空心轴,并通用键连接,实现升降减速电机33和升降丝杠18传动连接。
[0126]
本实施例中,实际安装时,所述安装座和所述电机座可采用焊接组件,也可采用一体成型组件。
[0127]
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平杆32

3靠近所述连接座42的侧面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连接座42伸入所述安装孔中,且所述连接座42伸入的端部通过螺杆与水平杆32

3连接。
[0128]
本实施例中,所述放线减速电机23可采用型号nmrv130的升降减速电机,其升降减速电机的功率4kw,其升降减速电机的减速比为100。
[0129]
本实施例中,实际安装时,所述连接轴穿过放线减速电机23的空心轴,并通用键连接,实现升降减速电机33和所述连接轴传动连接。
[0130]
本实施例中,实际安装时,所述右外套筒32

2的两端内设置有供右轴25转动安装的右轴承26,所述右外套筒32

2的靠近右安装板30的一端面设置有第一轴承盖27,所述右安装板30和第一轴承盖27端部之间设置有间隙;
[0131]
本实施例中,实际安装时,所述右外套筒32

2的另一端面设置有法兰24,是为了和放线减速电机23上的法兰盘连接,实现放线减速电机23的固定,从而将放线减速电机23的动力通过所述连接轴传递至右轴25和右顶尖28。
[0132]
本实施例中,实际安装时,所述右顶尖28远离右安装板30的端部设置有右压盖29,所述右压盖29通过螺钉与右顶尖28连接,所述右顶尖28通过螺钉与右安装板30连接,所述右压盖29的截面小于右顶尖28远离右安装板30的端面截面。
[0133]
本实施例中,实际安装时,所述定位头12

1的端面靠近定位槽9

1的端面截面逐渐减少。
[0134]
本实施例中,实际安装时,所述左内滑套9上设置有限位凹槽9

2,所述限位凹槽9

2的槽底布设多个定位槽9

1,所述限位凹槽9

2和多个所述定位槽9

1均沿左内滑套9的长度方向布设,所述限位凹槽9

2的长度小于左内滑套9的长度;
[0135]
本实施例中,实际安装时,所述第二轴段的端部设置有对左轴承14一端端进行限位的第二轴承盖17,所述第二轴段上套设有对左轴承14另一端端进行限位的第三轴承盖,所述第三轴承盖和所述第二轴承盖17贴合左轴承14的两端。
[0136]
本实施实例中,所述左轴11中设置有供水平丝杆8穿设的安装孔,所述左轴11靠近水平丝母10的端面通过螺栓与水平丝母10连接,实现左轴11和水平丝母10的连接,从而通过水平丝母10的移动带动左轴11的移动。
[0137]
本实施实例中,所述左内滑套9的端部设置有手轮压盖6,所述手轮压盖6中设置有
供手轮安装轴5

1转动安装的推力球轴承7,所述手轮5安装在手轮安装轴5

1伸出手轮压盖6的端部,所述手轮安装轴5

1和水平丝杆8固定连接。
[0138]
本实施实例中,实际使用时,所述手轮压盖6通过螺栓与左内滑套9的端部连接。
[0139]
本实施实例中,实际使用时,所述左内滑套9上设置有t形凹槽,所述t形凹槽的槽底和左内滑套9的内侧壁相齐平。
[0140]
所述导向块13为t形导向块,所述导向块13穿过所述t形凹槽。
[0141]
本实施例中,设置导向块13和导向凹槽11

1,以使左轴11轴向移动靠近右顶尖28,避免左顶尖16径向偏移。
[0142]
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38

1的宽度稍大于小车底板37

1的宽度,所述安装槽38

1的宽度和小车底板37

1的宽度相适应,以使横移小车37放入安装槽38

1后,滑轮37

4的外表面贴合在底座38上表面。
[0143]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限位板4

1和下限位板4

2位于左连接杆32

5的外侧面上。
[0144]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限位板4

1和下限位板4

2上均设置有腰形孔,所述腰形孔中穿设螺钉,所述上限位板4

1和下限位板4

2通过螺钉安装在左连接杆32

5的外侧面上。
[0145]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腰形孔,实现上限位板4

1和下限位板4

2的安装位置调整,从而适应不同直径的放线盘安装。
[0146]
本实施例中,所述交接座1包括设置在立柱39顶部的顶板1

1和两个对称设置在顶板1

1上的连接耳板1

2。
[0147]
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铰接耳分别位于左连接杆32

5和右连接杆32

4的底部,所述铰接耳包括安装在左连接杆32

5和右连接杆32

4的底部的顶部连接板3

2和设置在所述顶部连接板3

2上的耳板3

1,所述耳板3

1位于两个连接耳板1

2之间,所述铰接轴2穿过两个连接耳板1

2和耳板3

1。
[0148]
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悬臂2仅能绕铰接支撑机构中铰接轴2小角度转动,所述电机座仅能绕所述电机支撑座中的连接铰轴35小角度转动,不发生径向偏移,从而不影响整体稳定性。
[0149]
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实际使用时,所述悬臂2摆动上升状态与悬臂2水平状态时的最大夹角为20
°
,所述悬臂2摆动下降状态与悬臂2水平状态时的最大夹角为30
°

[0150]
本实施例中,下限位开关39

2和上限位开关39

1可采用yblx

az

8108限位开关。
[0151]
本实施例中,升降机构包括升降丝杠、滑移座和升降减速电机,通过升降减速电机转动带动升降丝杠旋转,升降丝杠旋转带动滑移座沿升降丝杠上下移动的过程中,滑移座带动悬臂缠绕铰接支撑机构转动,以使悬臂上下摆动带动左顶尖部件和右顶尖部件升降,方便绕线盘的夹持和上升。
[0152]
本实施例中,左内滑套,是为了供左顶尖部件的安装,另外左内滑套9安装在左外套筒32

1中,便于调节左内滑套9沿左外套筒32

1滑移,实现左内滑套9的端面与所述右顶尖部件之间的间距的调节;这样通过左内滑套的调节,实现左顶尖部件和右顶尖部件之间的大范围调节,从而提高了适应放线盘的范围。
[0153]
本实施例中,定位部件,是为了调节左内滑套9的端面与所述右顶尖部件之间的间距满足要求时,通过定位部件实现左内滑套9和左外套筒32

1的锁紧,提高了左顶尖部件的稳定性。
和左外套筒32

1向上移动,进而带动左顶尖16和右顶尖28夹持的放线盘43上升,脱离横移小车37;
[0173]
步骤六、放线盘的放线:
[0174]
操作放线减速电机23转动,放线减速电机23转动通过连接轴和右轴25带动右顶尖28旋转,右顶尖28旋转带动放线盘43转动,以使线盘43上的线缆或线材通过导辊19进行放线。
[0175]
本实施例中,步骤三中在悬臂32带动左顶尖16和右顶尖28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当下限位开关39

2检测到下限位板4

2时,下限位开关39

2输出低电平信号,则升降减速电机33停止工作;其中,所述左顶尖部件和所述右顶尖部件的中心连线与放线盘43的轴线相重合;
[0176]
步骤五中在悬臂32带动左顶尖16和右顶尖28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当上限位开关39

1检测到上限位板4

1时,上限位开关39

1输出低电平信号,则升降减速电机33停止工作。
[0177]
综上所述,本发明设计合理,安装操作便捷,省时省力,提高了适应放线盘的范围,且维修方便,另外确保放线盘夹持及上升的准确。
[0178]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