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起重机的刚性防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87238发布日期:2022-06-11 11:22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装箱起重机的刚性防摇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起重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装箱起重机的刚性防摇装置。


背景技术:

2.集装箱起重机为了能准确使吊具对位集装箱的锁孔,通常设计有防摇装置,其中一种是采用钢丝绳悬挂的柔性防摇装置,这种方式吊具结构复杂;另一种是刚性防摇,通常是采用刚性导杆于起重机小车中心处的孔洞内自由上下移动,并在起重机小车中心处的孔洞内装设有浮动支撑的定轮,以限制刚性导杆的水平移动,从而实现吊具的刚性防摇,刚性导杆的下部与吊具相联接,吊具与集装箱对准安装,在起升钢丝绳的作用下,刚性导杆带动集装箱进行提升与下降。
3.如专利号200420060117.0公开了一阵集装箱门式起重机伸缩式刚性导杆防摇装置,其刚性导杆由固定节及内套于固定节的多节伸缩节构成,固定节经上端的固定法兰固定于小车架的上表面,固定节下端经一固定架固定于小车架的下表面,该种防摇装置可适用于起升高度较大的集装箱箱门式起重机的提升防摇。
4.现有的集装箱起重机的刚性防摇装置在使用时虽然能保证起吊工作的可靠、平稳,但是其是完全刚性的,存在着冲击力大,无水平裕量等方面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集装箱起重机的刚性防摇装置,其具备一定的水平活动量,在起升时可使吊具晃动为零,起吊工作可靠、平稳、有效削减冲击力、对位准确快速、作业效率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本发明提供一种集装箱起重机的刚性防摇装置,包括刚性导杆、导杆底座、导杆外盖、吊具和离合机构,所述刚性导杆穿过起重机小车中心处的孔洞,所述刚性导杆底部安装有所述导杆底座,所述导杆底座底部与所述吊具顶部活动连接,所述导杆底座外侧设有所述导杆外盖,所述导杆外盖底部固定安装在所述吊具顶部,所述导杆外盖顶部开设有供所述刚性导杆穿过的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半径大于所述刚性导杆的半径,所述导杆底座与所述导杆外盖之间设有可控制两者进行分离或压合的所述离合机构。
8.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离合机构包括膜片弹簧、固定件、下压件、驱动机构、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所述膜片弹簧位于所述导杆底座顶部与所述导杆外盖内顶部之间,所述膜片弹簧呈圆锥形结构,且所述膜片弹簧底部为大口端,所述膜片弹簧顶部为小口端,所述膜片弹簧外侧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所述导杆外盖内顶部上,所述膜片弹簧底部外侧设有第一摩擦片,所述导杆底座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摩擦片相配合的第二摩擦片,所述膜片弹簧外侧靠近于小口端处设有下压件,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下压件相连接,在所述驱动机构作用下可控制所述第一摩擦片与所述第二摩擦片分离或紧密贴合。使用时,通过驱动机构
带动下压件向下移动,膜片弹簧被下压件压制,其带动第一摩擦片翘起,从而将其与第二摩擦片分离,导杆底座与导杆外盖分离,由于导杆外盖顶部中心孔的半径大于刚性导杆的半径,刚性导杆和吊具可进行相对移动,并且在导杆外盖的作用下,吊具的晃动幅值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在吊具与集装箱的位置存在一定的偏差时可进行有效的定位,对位准确快速,膜片弹簧的设置,使得吊具与集装箱对准安装时候具有一定的缓冲功能;当吊具与集装箱对准安装完成后,将吊具起升时,通过驱动机构带动下压件向上移动,膜片弹簧恢复原状,此时,第一摩擦片与第二摩擦片紧密贴合,使得刚性导杆与吊具固定,从而防止吊具的摇晃。
9.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液压缸、杠杆和安装座,所述杠杆外侧与位于所述导杆外盖内顶部的安装座活动连接,所述杠杆一端与位于所述导杆外盖内侧壁上的液压缸的活塞杆相连接,所述杠杆另一端与所述下压件相连接。使用时,杠杆以安装座为支点,通过液压缸的活塞杆的伸出或缩回带动下压件向下或向上移动,从而可对膜片弹簧的下压压制或恢复原状,进而实现了第一摩擦片与第二摩擦片的分离或紧密贴合。
10.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导杆外盖内顶部设有与所述膜片弹簧顶部相配合的环形限位件。通过设置环形限位件,当膜片弹簧恢复原状时,膜片弹簧顶部与环形限位件底部相接触,使得膜片弹簧顶部与导杆外盖内顶部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隙,以供容纳下压件和杠杆端部。
11.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刚性导杆底部处外侧设有橡胶套。通过设置橡胶套以削减水平方向的冲击力。
12.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导杆底座底部开设有轴承容纳槽,所述轴承容纳槽内安装有第一轴承。
13.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刚性导杆外侧与所述起重机小车中心处的孔洞内侧之间设有第二轴承。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本发明中通过刚性导杆、导杆底座、导杆外盖、吊具和离合机构的配合,当将吊具与集装箱对准安装时,通过离合机构控制导杆底座与导杆外盖分离,由于导杆外盖顶部中心孔的半径大于刚性导杆的半径,刚性导杆和吊具可进行相对移动,并且在导杆外盖的作用下,吊具的晃动幅值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在吊具与集装箱的位置存在一定的偏差时可进行有效的定位,对位准确快速;当吊具与集装箱对准安装完成后,将吊具起升时,通过离合机构控制导杆底座与导杆外盖压合,从而实现了刚性导杆与吊具的固定,从而防止吊具在升降时发生摇晃。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中集装箱起重机的刚性防摇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中离合机构处于第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发明中离合机构处于第二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0.其中,具体附图标记为:刚性导杆1,导杆底座2,轴承容纳槽3,第一轴承4,导杆外盖5,吊具6,离合机构7,膜片弹簧8,环形限位件9,固定件10,下压件11,第一摩擦片12,第二
摩擦片13,液压缸14,杠杆15,安装座16,起重机小车17,第二轴承18,橡胶套19。
具体实施方式
21.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集装箱起重机的刚性防摇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刚性导杆1、导杆底座2、导杆外盖5、吊具6和离合机构7,刚性导杆1穿过起重机小车17中心处的孔洞,刚性导杆1底部安装有导杆底座2,导杆底座2底部与吊具6顶部活动连接,导杆底座2外侧设有导杆外盖5,导杆外盖5底部固定安装在吊具6顶部,导杆外盖5顶部开设有供刚性导杆1穿过的中心孔,中心孔的半径大于刚性导杆1的半径,导杆外盖5顶部中心孔的半径比刚性导杆1的半径大δ,导杆底座2与导杆外盖5之间设有可控制两者进行分离或压合的离合机构7。使用时,通过刚性导杆1、导杆底座2、导杆外盖5、吊具6和离合机构7的配合,当将吊具6与集装箱对准安装时,通过离合机构7控制导杆底座2与导杆外盖5分离,由于导杆外盖5顶部中心孔的半径大于刚性导杆1的半径,刚性导杆1和吊具6可相对移动,并且在导杆外盖5的作用下,吊具6的晃动幅值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吊具6在横向方向上的晃动幅值将被限制在以刚性导杆1为中心,以2δ+r为半径的范围内,在吊具6与集装箱的位置存在一定的偏差时可进行有效的定位,对位准确快速;当吊具6与集装箱对准安装完成后,将吊具6起升时,通过离合机构7控制导杆底座2与导杆外盖5压合,从而实现了刚性导杆1与吊具6的固定,从而防止吊具6在升降时发生摇晃。
22.其中,如图2和图3所示,离合机构7包括膜片弹簧8、固定件10、下压件11、驱动机构、第一摩擦片12和第二摩擦片13,膜片弹簧8位于导杆底座2顶部与导杆外盖5内顶部之间,膜片弹簧8呈圆锥形结构,且膜片弹簧8底部为大口端,膜片弹簧8顶部为小口端,膜片弹簧8外侧通过固定件10固定在导杆外盖5内顶部上,膜片弹簧8底部外侧设有第一摩擦片12,导杆底座2顶部设有与第一摩擦片12相配合的第二摩擦片13,膜片弹簧8外侧靠近于小口端处设有下压件11,驱动机构与下压件11相连接,在驱动机构作用下可控制第一摩擦片12与第二摩擦片13分离或紧密贴合。使用时,通过驱动机构带动下压件11向下移动,膜片弹簧8被下压件11压制,其带动第一摩擦片12翘起,从而将其与第二摩擦片13分离,导杆底座2与导杆外盖5分离,由于导杆外盖5顶部中心孔的半径大于刚性导杆1的半径,刚性导杆1和吊具6可相对移动,并且在导杆外盖5的作用下,吊具6的晃动幅值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在吊具6与集装箱的位置存在一定的偏差时可进行有效的定位,对位准确快速,膜片弹簧8的设置,使得吊具6与集装箱对准安装时候具有一定的缓冲功能;当吊具6与集装箱对准安装完成后,将吊具6起升时,通过驱动机构带动下压件11向上移动,膜片弹簧8恢复原状,此时,第一摩擦片12与第二摩擦片13紧密贴合,使得刚性导杆1与吊具6固定,从而防止吊具6的摇晃。
23.其中,驱动机构包括液压缸14、杠杆15和安装座16,杠杆15外侧与位于导杆外盖5内顶部的安装座16活动连接,杠杆15一端与位于导杆外盖5内侧壁上的液压缸14的活塞杆相连接,杠杆15另一端与下压件11相连接。使用时,杠杆15以安装座16为支点,通过液压缸14的活塞杆的伸出或缩回带动下压件11向下或向上移动,从而可对膜片弹簧8的下压压制或恢复原状,进而实现了第一摩擦片12与第二摩擦片13的分离或紧密贴合。
24.其中,导杆外盖5内顶部设有与膜片弹簧8顶部相配合的环形限位件9。通过设置环形限位件9,当膜片弹簧8恢复原状时,膜片弹簧8顶部与环形限位件9底部相接触,使得膜片
弹簧8顶部与导杆外盖5内顶部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隙,以供容纳下压件11和杠杆15端部。
25.其中,刚性导杆1底部处外侧设有橡胶套19。通过设置橡胶套19以削减水平方向的冲击力。
26.其中,导杆底座2底部开设有轴承容纳槽3,轴承容纳槽3内安装有第一轴承4。
27.其中,刚性导杆1外侧与起重机小车17中心处的孔洞内侧之间设有第二轴承18。
28.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