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运行风险的预警方法及预警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4701669发布日期:2021-04-16 12:3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梯运行风险的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多组电梯运行数据,每组所述运行数据均由所述电梯的多个连续时间点对应的三轴加速度数据构成;s2:将每组所述运行数据中的三轴加速度数据均进行两两方向曲线拟合,获得三个拟合系数,筛选每组所述运行数据对应的最大拟合系数以及最小拟合系数;s3:依据所述最大拟合系数,判定所述电梯是否为风险电梯;s4:若所述电梯为风险电梯,则将每组所述运行数据对应的最小拟合系数进行比较,获得多组所述运行数据中的最小拟合系数;s5:依据多组所述运行数据中的最小拟合系数以及对应的拟合曲线,由专家系统进行故障预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梯运行风险的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依据所述最大拟合系数,判定所述电梯是否为风险电梯,具体为:s301:将每组电梯运行数据对应的最大拟合系数均与风险阈值比较,若小于风险阈值,则将该组运行数据计为风险运行数据;s302:将每组电梯运行数据对应的最大拟合系数均与绝对风险阈值比较,若小于绝对风险阈值,则将该组运行数据计为绝对风险运行数据;s303:将所述绝对风险运行数据的样本数除以所述风险运行数据的样本数,获得绝对风险样本占比;s304:依据所述绝对风险样本占比,判定所述电梯是否为风险电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梯运行风险的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险阈值和所述绝对风险阈值均是由大量的电梯运行数据统计获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梯运行风险的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专家系统依据最小拟合系数以及对应的拟合曲线进行故障预警的功能,可通过对学习数据的学习进行不断修正;且所述学习数据包括:原始数据以及被风险预警的电梯运行数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梯运行风险的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电梯运行数据获取,具体为:在电梯轿厢上安装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通过读取所述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的三轴加速度检测数据获得。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梯运行风险的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将每组所述运行数据中的三轴加速度数据均进行两两方向曲线拟合,具体为:采用最小二乘法将每组所述运行数据中的三轴加速度数据均进行两两方向曲线拟合。7.一种电梯运行风险的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三轴加速度传感器(1)、微控制器(2)、无线传输装置(3)以及电梯远程监控平台(4);所述三轴加速度传感器(1)安装在所述电梯的轿厢上,用于实时检测所述轿厢的三轴加速度数据;所述微控制器(2)包括:数据读取单元(21)、数据分组单元(22)、数据拟合单元(23)、筛选单元(24)、风险评估模块(25)、第一比较单元(26)、专家系统(27)以及控制单元(28);所述数据读取单元(21)的输入端与所述三轴加速度传感器(1)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数据分组单元(22)的输入端与所述数据读取单元(2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数据拟合单元(23)的输入端与所述数据分组单元(2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筛选单元(24)的输入端与所述数据拟合单元(2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风险评估模块(25)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数据分组单元(22)的输出端以及所述筛选单元(2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单元(26)的输入端与所述筛选单元(2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专家系统(27)的输入端与数据拟合单元(2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28)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风险评估模块(25)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比较单元(26)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28)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筛选单元(24)的控制端、所述数据拟合单元(23)的控制端以及所述数据分组单元(22)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电梯远程监控平台(4)与所述微控制器(2)中的专家系统(24)通过所述无线传输装置(3)通讯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电梯运行风险的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险评估模块(25)包括:第二比较单元(251)、第三比较单元(252)、计算单元(253)以及第四比较单元(254);所述第二比较单元(251)的输入端与所述筛选单元(2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比较单元(251)的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器(2)中控制单元(28)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比较单元(252)的输入端与所述筛选单元(2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比较单元(252)的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器(2)中控制单元(28)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计算单元(253)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比较单元(251)的输出端、所述第三比较单元(252)的输出端以及所述数据分组单元(2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比较单元(254)的输入端与所述计算单元(253)的输出端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电梯运行风险的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报警器(5);所述报警器(5)的控制端与所述微控制器(2)中专家系统(24)的输出端通过无线传输装置(3)连接。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