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垃圾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00960发布日期:2020-11-13 12:29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垃圾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垃圾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污染一直是我国严重的问题之一。鉴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数量以及人口显著增加、城市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不断增加。但是由于很多垃圾虽然重量不大但是非常占用空间,比如空盒子、空箱子等,给运输、储存造成了很大的麻烦,而现在主要的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是填埋,垃圾占用空间的大小对垃圾的运输、填埋等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亟待实用新型一种能够有效减小垃圾体积的垃圾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垃圾处理装置,其优点是能够显著缩小垃圾所占用的空间体积,提高垃圾运输以及处理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智能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和内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桶顶端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受控制装置控制其打开或者闭合,所述顶盖顶部设置有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包括两个对应设置的推板以及用于驱动推板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两个所述推板向所述顶盖中心挤压或者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推板顶部设置有阻挡件,所述阻挡件设置为弧形并向内桶内侧弯曲。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为第一电动推杆。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连杆机构和第二电动推杆,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和顶盖铰接设置,另一端和第二连杆铰接设置,所述第二连杆另一端穿设于内桶的侧壁并和第二电动推杆铰接设置。

进一步的,在所述推板上设置有用于绞碎待处理垃圾的绞碎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绞碎装置包括圆辊以及用于驱动圆辊旋转的电机,所述圆辊以及所述电机对称设置在两个推板上,所述圆辊上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切割刀片。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排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的顶端与所述顶盖齐平,所述排水通道的出口连接至所述壳体的底部。

进一步的,在所述壳体顶端设置有用于检测是否有物体投入壳体内的检测装置,当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有物体投入所述壳体内部时,先控制所述挤压装置进行挤压,再控制所述控制装置工作使所述顶盖打开。

进一步的,在所述壳体顶端设置有用于检测是否有物体投入壳体内的检测装置,当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有物体投入所述壳体内部时,先控制所述挤压装置进行挤压,同时控制所述绞碎装置工作,再控制所述控制装置工作使所述顶盖打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挤压、绞碎的方式对垃圾进行预处理,对于体积较大、或者中空的壳状垃圾能够起到很好的压缩作用,显著地减小垃圾的体积,节约空间,提高垃圾的后期运输、处理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设置有排水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内桶;21、顶盖;3、控制装置;31、连杆机构;311、第一连杆;312、第二连杆;32、第二电动推杆;4、推板;41、阻挡件;5、驱动装置;6、绞碎装置;61、圆辊;62、电机;7、排水通道;8、检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实施例1:

一种智能垃圾处理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和内桶2,所述内桶2顶端设置有顶盖21,顶盖21可以将内桶2的开口完全覆盖,并且所述顶盖21受控制装置3控制其打开或者闭合,本实施例中的顶盖21采用铰接的方式设置向内开启(但不限于此方式)。所述顶盖顶21部设置有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包括两个对应设置的推板4以及用于驱动推板移动的驱动装置5,在本实施例中推板4设置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顶盖21上,两个推板4可以分别在顶盖21上滑动,驱动装置可以为推板4的滑动提供动力,以促使推板4相互挤压或者分开,进而实现对垃圾的压缩。

实施例2:

一种智能垃圾处理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壳体1和内桶2,所述内桶2顶端设置有顶盖21,顶盖21可以将内桶2的开口完全覆盖,并且所述顶盖21受控制装置3控制其打开或者闭合,本实施例中的顶盖21采用铰接的方式设置向内开启(但不限于此方式)。所述顶盖21顶部设置有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包括两个对应设置的推板4以及用于驱动推板移动的驱动装置5,在本实施例中推板4设置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顶盖21上,两个推板4可以分别在顶盖21上滑动,所述推板4顶部设置有阻挡件41,所述阻挡件41设置为弧形并向内桶1内侧弯曲。阻挡件41可以设置为板状结构,也可以设置为叉状结构,并且都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推板4固定连接。此外,当阻挡件41设置为叉状结构时,还可以进一步使两个推板4上的阻挡件41错位设置,以避免阻挡件在推板4相互挤压的过程中发生阻碍。驱动装置可以为推板4的滑动提供动力,以促使推板4相互挤压或者分开,进而实现对垃圾的压缩。当两个推板4相互挤压时,推板4中间的垃圾可以被阻挡件41所阻挡,避免垃圾在被挤压的过程中向上滑动导致垃圾脱离推板4的挤压。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所述驱动装置5可选择性地设置为第一电动推杆。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中的所述控制装置3可以选择性地设置为包括连杆机构31和第二电动推杆32,所述连杆机构31包括第一连杆311和第二连杆312,所述第一连杆311的一端和顶盖21铰接设置,另一端和第二连杆312铰接设置,所述第二连杆312另一端穿设于内桶2的侧壁并和第二电动推杆32铰接设置。当所述第二电动推杆32向外伸出时,第二连杆312位于内筒2内部的部分向下摆动,进而可以拉动顶盖21向内打开,反之则可以驱动顶盖21向上关闭。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还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在所述壳体1顶端设置有用于检测是否有物体投入壳体1内的检测装置8,检测装置8可以采用红外发射装置和红外接收装置,此技术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不对其进行详细阐述。当所述检测装置8检测到有物体投入所述壳体1内部时,先控制所述挤压装置进行挤压,再控制所述控制装置3工作使所述顶盖21打开,图5为实施上述操作步骤的电路示意图,在图5中,m1、m2分别为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32内部的电机,当电机m1和电机m2正转时可分别控制电动推杆向外伸出,反转时可分别控制电动推杆缩回,继电器km1和km3可分别控制电机m1和电机m2正转,继电器km2和km4可分别控制电机m1和m2反转,当检测装置8检测到有物体进入时将信号发送给mcu,mcu先控制继电器线圈km1得电一段时间,第一电动推杆伸出控制挤压装置进行挤压,再控制继电器km3得电使第二电动推杆32向外伸出,进而控制顶盖21打开,将挤压后的垃圾倒入内桶2中,再控制继电器km2得电使第一电动推杆反转,进而控制挤压装置相互分离恢复原位,最后控制继电器km4得电一段时间,使第二电动推杆32反转,进而控制顶盖21关闭。全过程实现了自动化控制,无需手动操作,可在提高垃圾处理效率的同时节约人力成本,具有极高的市场推广价值。

实施例3:

一种智能垃圾处理装置,如图3所示,包括壳体1和内桶2,所述内桶2顶端设置有顶盖21,顶盖21可以将内桶2的开口完全覆盖,并且所述顶盖21受控制装置3其打开或者闭合,本实施例中的顶盖21采用铰接的方式设置向内开启(但不限于此方式)。所述顶盖顶部设置有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包括两个对应设置的推板4以及用于驱动推板移动的驱动装置5,在本实施例中推板4设置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顶盖21上,两个推板可以分别在顶盖21上相对滑动,驱动装置可以为推板4的滑动提供动力,以促使推板4相互挤压或者分离,进而实现对垃圾的压缩。

在所述推板4上还设置有用于绞碎垃圾的绞碎装置6,所述绞碎装置6包括圆辊61以及用于驱动圆辊61旋转的电机62,所述圆辊61以及所述电机62对称设置在所述推板4上,所述圆辊61上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切割刀片。当两个推板向内挤压时,两个圆辊61随着推板向顶盖21的中间位置移动,当电机62启动时两个圆辊61同时相向转动,可以将垃圾卷入两个圆辊61的缝隙中并在切割刀片的切割作用下将垃圾绞碎,从而大大地减少了垃圾的体积,尤其是对纸盒、塑料瓶之类的常见垃圾,可以显著地减少其占用的空间。当绞碎装置6工作一段时间后可以控制顶盖21打开,将粉碎后的垃圾倒入内筒2中。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还可以进一步选择性地在所述推板4顶部设置有阻挡件41,所述阻挡件41设置为弧形并向内桶1内侧弯曲。阻挡件41可以设置为板状结构,也可以设置为叉状结构,并且都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推板4固定连接。此外,当阻挡件41设置为叉状结构时,还可以进一步使两个推板4上的阻挡件41错位设置,以避免阻挡件在推板4相互挤压的过程中发生阻碍。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还可以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控制装置3设置为包括连杆机构31和第二电动推杆32,所述连杆机构31包括第一连杆311和第二连杆312,所述第一连杆311的一端和顶盖21铰接设置,另一端和第二连杆312铰接设置,所述第二连杆312另一端穿设于内桶2的侧壁并和第二电动推杆32铰接设置。当所述第二电动推杆32向外伸出时,第二连杆312位于内筒2内部的部分向下摆动,进而可以拉动顶盖21向内打开,反之则可以驱动顶盖21向上关闭。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还可以进一步选择性地在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排水通道7,参照图4所示,所述排水通道7的出口连接至所述壳体1的底部,所述排水通道7的顶端与所述顶盖21齐平,所述排水通道7的出口连接至所述壳体1的底部,当该装置设置在室外时可以避免壳体1内部积水。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还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在所述壳体1顶端设置有用于检测是否有物体投入壳体内的检测装置8,检测装置8可以采用红外发射装置和红外接收装置,此技术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不对其进行详细阐述。当所述检测装置8检测到有物体投入所述壳体1内部时,先控制所述挤压装置进行挤压,同时控制所述绞碎装置6工作,再控制所述控制装置3工作使所述顶盖21打开。图5为实施上述操作步骤的电路示意图,在图5中,m1、m2、m3分别为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32和电机62内部的电机,当电机m1和电机m2正转时可分别控制电动推杆向外伸出,反转时可分别控制电动推杆缩回,继电器km1和km3可分别控制电机m1和电机m2正转,继电器km2和km4可分别控制电机m1和m2反转,当检测装置8检测到有物体进入时将信号发送给mcu,mcu先控制继电器线圈km1得电一段时间,第一电动推杆伸出控制挤压装置进行挤压,再控制继电器km5得电一段时间,使电机62工作对垃圾进行绞碎,再控制继电器km3得电使第二电动推杆32向外伸出,进而控制顶盖21打开,将绞碎的垃圾倒入内桶2中,再控制继电器km2得电使第一电动推杆反转,进而控制挤压装置相互分离恢复原位,最后控制继电器km4得电一段时间,使第二电动推杆32反转,进而控制顶盖21关闭。全过程实现了自动化控制,无需手动操作,可在提高垃圾处理效率的同时节约人力成本,具有极高的市场推广价值。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