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换位的悬链挂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69385发布日期:2020-12-04 14:01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换位的悬链挂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输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换位的悬链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挂钩组件都是固定在悬挂链上,为增加库存量,挂钩组件上具有内侧挂钩和外侧挂钩,挂钩组件上的内侧挂钩和外侧挂钩上均挂有产品。内侧挂钩和外侧挂钩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很方便将产品挂在外侧挂钩上,而内侧挂钩很困难将产品挂上,特别是当外侧挂有产品时,需人工把产品绕过外侧产品拿至内侧挂钩处方可将产品挂上。这样做一是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二是极易碰伤操作工及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悬挂链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自动换位的悬链挂具。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自动换位的悬链挂具,包括导向套筒、弹簧、旋转柱、挂钩组件,所述导向套筒的上端与悬链连接,在所述导向套筒的筒壁上开设有至少一螺旋槽,所述螺旋槽的头部和尾部进行封端且头部位于尾部的上方;所述旋转柱置于所述导向套筒内,且在套筒筒壁上的螺旋槽内旋转上下移动,所述旋转柱的下部穿过设置在所述导向套筒底部的旋转柱孔后向下延伸出所述导向套筒,在所述旋转柱的柱面上设置有至少一径向导向柱,所述径向导向柱滑动嵌入到对应的导向套筒螺旋槽内,所述弹簧为压簧并置入所述导向套筒内和套在所述旋转柱上,该压簧的上端作用在所述径向导向柱上,该弹簧的下端作用在所述导向套筒的底部上;所述挂钩组件连接在所述旋转柱的下端上,所述挂钩组件具有互呈180°布置的内侧挂钩和外侧挂钩;或者所述弹簧为拉簧并置入所述导向套筒内,该拉簧的上端作用在所述导向套筒的顶部上,该拉簧的下端作用在所述径向导向柱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螺旋槽的头部与尾部之间角度通过以下方式设置:当所述挂钩组件空载时,在所述压簧或者拉簧的作用下,所述旋转柱沿所述导向套筒一边旋转一边上升至所述径向导向柱靠近所述螺旋槽的头部位置,此时所述挂钩组件上的外侧挂钩位于所述悬链的外侧,所述内侧挂钩位于悬链的内侧;当在所述挂钩组件的外侧挂钩挂上工件后,在重力作用下,所述旋转柱沿所述导向套筒一边旋转一边下降至所述径向导向柱靠近所述螺旋槽的尾部位置,此时所述挂钩组件上的外侧挂钩位于所述悬链的内侧,所述内侧挂钩位于悬链的外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导向套筒的上端固定有一连接盖,所述连接盖与所述悬链连接。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挂钩组件中的内侧挂钩和外侧挂钩可以自动转换位置,在外侧挂钩和内侧挂钩上均可以挂工件。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i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向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至图4,图中所示的一种自动换位的悬链挂具,包括导向套筒10、弹簧20、旋转柱30、挂钩组件40和连接盖50。

下面以弹簧为压簧20为例来予以说明:

连接盖50固定在导向套筒10的上端,连接盖50与悬链(图中未示出)连接。在导向套筒10筒壁的上部(当让可以开设在导向套筒10的任何位置)开设有两条螺旋角一样的螺旋槽11(当然也可以只开设一条螺旋槽),每条螺旋槽11的头部和尾部进行封端且头部位于尾部的上方。

旋转柱30的上部既可转动又可上下移动置于导向套筒10的内孔中,所述旋转柱30的下部穿过设置在导向套筒10底部的旋转柱孔(图中未示出)后向下延伸出导向套筒10。

在旋转柱30上部的柱面上均布设置有一对径向导向柱31,这一对径向导向柱31滑动嵌入到对应的螺旋槽11内。

压簧20置入导向套筒10的内孔中并套在旋转柱30上,压簧20的上端作用在一对径向导向柱31上,下端作用在导向套筒10的底部上。

挂钩组件40连接在旋转柱30的下端上,挂钩组件40具有互呈180°布置的内侧挂钩41和外侧挂钩42。

如果弹簧为拉簧,两条螺旋角一样的螺旋槽11就开设在导向套筒10筒壁的下部,拉簧并置入导向套筒10内,该拉簧的上端作用在导向套筒10的顶部例如连接盖50上,下端作用在一对径向导向柱31上。

本实用新型的螺旋槽11的头部与尾部之间角度通过以下方式设置:当挂钩组件40空载时,在压簧20或者拉簧的作用下,旋转柱30沿导向套筒一边旋转一边上升至径向导向柱31靠近螺旋槽11的头部位置,此时挂钩组件40上的外侧挂钩42位于悬链的外侧,内侧挂钩41位于悬链的内侧。

当在挂钩组件40的外侧挂钩42挂上工件后,在重力作用下,旋转柱30沿导向套筒10一边旋转一边下降至径向导向柱31靠近螺旋槽11的尾部位置,此时挂钩组件40上的外侧挂钩42位于悬链的内侧,内侧挂钩41位于悬链的外侧,完成内侧挂钩41与外侧挂钩42的自动换向。始终保证在外侧悬挂产品,即方便操作、保障操作工的安全,又不会碰伤产品。

虽然上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现方式的解释,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包含范围的限定。实施例中的细节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换位的悬链挂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套筒、弹簧、旋转柱、挂钩组件,所述导向套筒的上端与悬链连接,在所述导向套筒的筒壁上开设有至少一螺旋槽,所述螺旋槽的头部和尾部进行封端且头部位于尾部的上方;所述旋转柱的上部既可转动又可上下移动置于所述导向套筒内,所述旋转柱的下部穿过设置在所述导向套筒底部的旋转柱孔后向下延伸出所述导向套筒,在所述旋转柱的柱面上设置有至少一径向导向柱,所述径向导向柱滑动嵌入到对应的螺旋槽内,所述弹簧为压簧并置入所述导向套筒内和套在所述旋转柱上,该压簧的上端作用在所述径向导向柱上,该压簧的下端作用在所述导向套筒的底部上;所述挂钩组件连接在所述旋转柱的下端上,所述挂钩组件具有互呈180°布置的内侧挂钩和外侧挂钩;或者所述弹簧为拉簧并置入所述导向套筒内,该拉簧的上端作用在所述导向套筒的顶部上,该拉簧的下端作用在所述径向导向柱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换位的悬链挂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槽的头部与尾部之间角度通过以下方式设置:当所述挂钩组件空载时,在所述压簧或者拉簧的作用下,所述旋转柱沿所述导向套筒一边旋转一边上升至所述径向导向柱靠近所述螺旋槽的头部位置,此时所述挂钩组件上的外侧挂钩位于所述悬链的外侧,所述内侧挂钩位于悬链的内侧;当在所述挂钩组件的外侧挂钩挂上工件后,在重力作用下,所述旋转柱沿所述导向套筒一边旋转一边下降至所述径向导向柱靠近所述螺旋槽的尾部位置,此时所述挂钩组件上的外侧挂钩位于所述悬链的内侧,所述内侧挂钩位于悬链的外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动换位的悬链挂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向套筒的上端固定有一连接盖,所述连接盖与所述悬链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自动换位的悬链挂具,包括导向套筒、弹簧、旋转柱、挂钩组件,导向套筒的上端与悬链连接,在导向套筒的筒壁上开设有至少一螺旋槽,螺旋槽的头部和尾部进行封端且头部位于尾部的上方;旋转柱的上部既可转动又可上下移动置于导向套筒内,旋转柱的下部穿过设置在导向套筒底部的旋转柱孔后向下延伸出导向套筒,在旋转柱的柱面上设置有至少一径向导向柱,径向导向柱滑动嵌入到对应的螺旋槽内,弹簧为压簧并置入导向套筒内和套在旋转柱上,该压簧的上端作用在径向导向柱上,下端作用在导向套筒的底部上。本实用新型的挂钩组件中的内侧挂钩和外侧挂钩可以自动转换位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刘兵华;刘兴;王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延锋汽车饰件系统(长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20
技术公布日:2020.12.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