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壳排壳中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70650发布日期:2020-12-04 14:02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灯壳排壳中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灯壳排壳中转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都是通过人工将灯壳一个个插入灯壳模具的空置腔,插满后再进入下一工序,这种方式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排料速度快、效果好的灯壳排壳中转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灯壳排壳中转机构,它包括有排料板以及位于排料板下方的输送轨道,输送轨道上活动安装有中转导板,中转导板顶部设有若干个下凹形成的中转槽,相邻中转槽之间预留有堵口位,输送轨道的输出端下方设有顶升架,顶升架内安装有顶升气缸,顶升气缸的活塞杆向上与模具架底部连接,模具架内活动嵌装有灯壳模具,安装后的模具架位于输送轨道输出端的其中一侧,输送轨道输出端的另一侧安装有推送气缸,推送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有推送板,输送轨道一侧的推送板上固定有推杆。

所述的推杆为多条,其数量与中转槽的数量相对应。

所述的模具架呈u形,其两侧侧壁上设有槽体相对的模具嵌槽,灯壳模具边缘嵌合在模具嵌槽内。

所述的输送轨道一侧安装有丝杆电机,中转导板底部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与丝杆电机的丝杆啮合。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灯壳由排料板排列,排料板最下方的灯壳底部与中转导板顶部接触,排料时,将灯壳模具由上往下插在模具架内,灯壳模具边缘嵌合在模具嵌槽内,丝杆电机带动中转导板行走,当中转槽行至灯壳正下方时,灯壳下落至中转槽内,堵口位经过灯壳下方时灯壳无法下落,如此一来,通过丝杆电机带动使灯壳依次落入中转槽,丝杆电机继续行走带动中转导板行至顶升架上方,灯壳模具在顶升气缸的带动下上升,当灯壳模具的空置腔与中转槽对应时,推送气缸活塞杆伸出,带动推送板,通过推杆将中转槽内的灯壳推至灯壳模具的空置腔内,通过丝杆电机带动中转导板往复运动,顶升气缸带动灯壳模具调节空置腔位置,直至灯壳模具所有空置腔装满,将灯壳模具从模具架内拉出进入下工序;采用本方案后的结构合理、排料速度快、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推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和附图2,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灯壳排壳中转机构包括有排料板10以及位于排料板10下方的输送轨道1,输送轨道1上活动安装有中转导板2,输送轨道1一侧安装有丝杆电机,中转导板2底部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与丝杆电机的丝杆啮合。中转导板2顶部设有若干个下凹形成的中转槽3,相邻中转槽3之间预留有堵口位,输送轨道1的输出端下方设有顶升架4,顶升架4内安装有顶升气缸5,顶升气缸5的活塞杆向上与模具架6底部连接,模具架6内活动嵌装有灯壳模具,模具架6呈u形,其两侧侧壁上设有槽体相对的模具嵌槽,灯壳模具边缘嵌合在模具嵌槽内,安装后的模具架6位于输送轨道1输出端的其中一侧,输送轨道1输出端的另一侧安装有推送气缸7,推送气缸7的活塞杆上固定有推送板8,输送轨道1一侧的推送板8上固定有推杆9,推杆9为多条,其数量与中转槽3的数量相对应。本实施例的灯壳由排料板排列,排料板最下方的灯壳底部与中转导板顶部接触,排料时,将灯壳模具由上往下插在模具架内,灯壳模具边缘嵌合在模具嵌槽内,丝杆电机带动中转导板行走,当中转槽行至灯壳正下方时,灯壳下落至中转槽内,堵口位经过灯壳下方时灯壳无法下落,如此一来,通过丝杆电机带动使灯壳依次落入中转槽,丝杆电机继续行走带动中转导板行至顶升架上方,灯壳模具在顶升气缸的带动下上升,当灯壳模具的空置腔与中转槽对应时,推送气缸活塞杆伸出,带动推送板,通过推杆将中转槽内的灯壳推至灯壳模具的空置腔内,通过丝杆电机带动中转导板往复运动,顶升气缸带动灯壳模具调节空置腔位置,直至灯壳模具所有空置腔装满,将灯壳模具从模具架内拉出进入下工序;采用本实施例后的结构合理、排料速度快、效果好。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灯壳排壳中转机构,它包括有排料板(10)以及位于排料板(10)下方的输送轨道(1),其特征在于:输送轨道(1)上活动安装有中转导板(2),中转导板(2)顶部设有若干个下凹形成的中转槽(3),相邻中转槽(3)之间预留有堵口位,输送轨道(1)的输出端下方设有顶升架(4),顶升架(4)内安装有顶升气缸(5),顶升气缸(5)的活塞杆向上与模具架(6)底部连接,模具架(6)内活动嵌装有灯壳模具,安装后的模具架(6)位于输送轨道(1)输出端的其中一侧,输送轨道(1)输出端的另一侧安装有推送气缸(7),推送气缸(7)的活塞杆上固定有推送板(8),输送轨道(1)一侧的推送板(8)上固定有推杆(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灯壳排壳中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推杆(9)为多条,其数量与中转槽(3)的数量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灯壳排壳中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模具架(6)呈u形,其两侧侧壁上设有槽体相对的模具嵌槽,灯壳模具边缘嵌合在模具嵌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灯壳排壳中转机构,其特征在于:输送轨道(1)一侧安装有丝杆电机,中转导板(2)底部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与丝杆电机的丝杆啮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灯壳排壳中转机构,它包括有排料板以及位于排料板下方的输送轨道,输送轨道上活动安装有中转导板,中转导板顶部设有若干个下凹形成的中转槽,相邻中转槽之间预留有堵口位,输送轨道的输出端下方设有顶升架,顶升架内安装有顶升气缸,顶升气缸的活塞杆向上与模具架底部连接,模具架内活动嵌装有灯壳模具,安装后的模具架位于输送轨道输出端的其中一侧,输送轨道输出端的另一侧安装有推送气缸,推送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有推送板,输送轨道一侧的推送板上固定有推杆。采用本方案后的结构合理、排料速度快、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沈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屹纬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25
技术公布日:2020.12.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