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管道搬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82496发布日期:2020-10-13 07:45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管道搬运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管道搬运系统。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管道铺设等领域中越来越多地用到大型粗管,如污水排放管、消防管道等。但由于施工现场开挖或者在狭窄的空间等环境限制下吊车、装载机等大型机械设备无法使用,让管道搬运只能靠人工搬运。如用目前现有的手推车来搬运,也很不便,因为搬运时很难将一些较重的管道放在手推车上,同时御车时也很困难,并且在搬运途中,尤其是转弯时,由于管道重心较高,手推车很容易侧翻,发生砸伤事故。因此,建筑施工现场急需一种安全、轻便的管道搬运小车,以降低作业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施工现场受环境场地的影响,大型机械设备无法使用,管道搬运只能依靠人工使用手推车搬运,手推车在搬运时需要人工将管道抬起放置在手推车上,人工抬起比较费力,并且在运输途中管道容易在小推车上滚动,容易掉落发生砸伤事故。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管道搬运系统,包括两组管道搬运装置,所述两组管道搬运装置用于从管道两端对管道进行固定和搬运,所述管道搬运装置包括门型框架、固定组件、行走装置、升降装置,所述固定组件通过升降装置与门型框架连接,并且所述固定组件能在升降装置的带动下调整高度,所述固定组件能够对管道内壁进行固定,所述行走装置设置于门型框架的底部,并且行走装置用于门型框架的移动。

现有技术中施工现场受环境场地的影响,大型机械设备无法使用,管道搬运只能依靠人工使用手推车搬运,手推车在搬运时需要人工将管道抬起放置在手推车上,人工抬起比较费力,并且在运输途中管道容易在小推车上滚动,容易掉落发生砸伤事故。本申请通过在门型框架底部设置行走装置,利用升降装置将固定组件与门型框架连接,通过两个管道搬运装置从管道的两端让固定组件对管道的内壁进行固定,固定好的管道通过升降装置将固定组件和管道一起抬升脱离地面,由于门型框架底部设置有行走装置,便可以通过行走装置对管道实现搬运。与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搬运或者平板车搬运相比,需要运输的管道会被固定组件稳定的夹持住,在运输中途中管道不会掉落。通过升降装置对固定好的管道进行抬升,比人为抬升更加省力。管道搬运系统通过两组独立的管搬运装置对管道两端进行固定夹持和搬运,由于两组管道搬运装置是独立的能够适应不同长度的管道运输。

进一步,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支撑臂、传动螺杆、固定块、活动块、两个夹持块,所述固定块、活动块的两端均铰接有支撑臂,并且所述支撑臂的一端能够沿转轴的轴线转动,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与夹持块铰接形成八边形结构,所述固定块通过升降装置与门型框架连接,所述固定块、活动块中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传动螺杆与螺纹孔配合,所述传动螺杆转动能够带动两个夹持块伸缩。固定块和活动块中间的螺纹孔一个为正丝螺纹一个为反丝螺纹,传动螺杆为一半正丝螺纹,一半反丝螺纹,通过转动传动螺杆传动螺杆的螺纹与活动块和块的螺纹配合能够实现让活动块移动,进而实现两个夹持块的收缩与扩张,固定组件采用剪式千斤顶的结构,通过转动螺杆,进而达到两个夹持块的收缩与扩张,实现对不同管道内内壁的夹持,使用更加方便,夹紧力更大。

进一步,所述传动螺杆靠近固定块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手轮,所述第一手轮能够驱动传动螺杆转动。第一手轮便于驱动传动螺杆转动。

进一步,所述门型框架包括横梁和两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于横梁的两侧,并且所述支撑组件能够对横梁进行支撑,所述横梁能够向两端伸缩,所述支撑组件能够伸长,所述行走装置有两个,并且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的底部。门型框架的横梁和支撑组件的长度可以调整,便于搬运不同直径的管道,使用更加方便。

进一步,所述行走装置包括安装板和若干个万向导轮,所述若干个万向导轮均匀的设置于安装板的底部,所述安装板的顶部与支撑组件固定连接。行走装置用于管道的搬运,通过设置安装板和若干个万向导轮有利于提高门型框架的稳定性,万向导轮便于在管道搬运过程中转向。

进一步,所述若干个万向导轮中至少有一个设置有自锁装置。自锁装置便于在管道搬运装置固定管道和搬运途中休息时防止管道搬运装置移动。

进一步,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活动板、螺杆,所述第一活动板与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板中间设置有用于传动螺杆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传动螺杆靠近固定块的一端穿过第一通孔,所述横梁的中部设置有螺纹孔二,所述螺杆一端穿过螺纹孔二后与第一活动板铰接。通过螺杆与横梁上的螺纹孔配合在固定组件将管道夹持好后通过转动螺杆将管道和固定组件进行抬升,使用方便。

进一步,所述螺杆靠近第一活动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手轮,所述第二手轮能够驱动螺杆转动。设置第二手轮便于驱动螺杆转动。

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千斤顶、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二活动板与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板中间设置有用于传动螺杆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传动螺杆穿过第二通孔,所述千斤顶设置于横梁的顶部,并且所述千斤顶的一端与横梁固定连接,所述千斤顶的另一端与第二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千斤顶为液压手动千斤顶。通过利用千金顶作为升降装置便于抬升重量比较大的管道,相比与螺杆抬升更加省力。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管道搬运系统包括两组独立的管搬运装置对管道两端进行固定夹持和搬运,由于两组管道搬运装置是独立的,能够适应对不同长度的管道进行运输;固定组件通过转动传动螺杆来调节对两个夹持块的收缩与扩张,实现固定组件对不同管道内径的内壁夹持;通过设置安装板和若干个万向导轮有利于提高门型框架的稳定性,万向导轮便于在管道搬运过程中转向;若干个万向导轮中至少有一个设置有自锁装置,自锁装置便于在管道搬运装置固定管道和搬运途中停止时防止管道搬运装置移动;门型框架的横梁和支撑组件的长度可以调整,便于搬运不同直径的管道,使用更加方便;升降装置选用两种形式,采用螺杆提升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抬升较轻的钢管,采用千斤顶便于抬升较重的管道。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管道搬运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管道搬运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组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支撑臂,2-传动螺杆,3-固定块,4-活动块,5-夹持块,6-螺纹孔,7-第一手轮,8-横梁,9-支撑组件,10-安装板,11-万向导轮,12-第一活动板,13-螺杆,14-螺纹孔二,15-第二手轮,16-千斤顶,17-第二活动板,19-第一横梁,20-第二横梁,21-安装槽,22-第一支撑柱,23-第二支撑柱,25-圆孔,25-管道搬运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图3、图5所示,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管道搬运系统,包括两组管道搬运装置25,所述两组管道搬运装置25用于从管道两端对管道进行固定和搬运,所述管道搬运装置25包括门型框架、固定组件、行走装置、升降装置,所述固定组件通过升降装置与门型框架连接,并且所述固定组件能在升降装置的带动下调整高度,所述固定组件能够对管道内壁进行固定,所述行走装置设置于门型框架的底部,并且行走装置用于门型框架的移动。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支撑臂1、传动螺杆2、固定块3、活动块4、两个夹持块5,所述固定块3、活动块4的两端均铰接有支撑臂1,并且所述支撑臂1的一端能够沿转轴的轴线转动,所述支撑臂1的另一端与夹持块5铰接形成八边形结构,所述固定块3通过升降装置与门型框架连接,所述固定块3、活动块4中部设置有螺纹孔6,所述传动螺杆2与螺纹孔6配合,所述传动螺杆2转动能够带动两个夹持块5伸缩。所述传动螺杆2靠近固定块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手轮7,所述第一手轮7能够驱动传动螺杆2转动。所述门型框架包括横梁8和两组支撑组件9,所述支撑组件9设置于横梁8的两侧,并且所述支撑组件9能够对横梁8进行支撑,所述横梁8能够向两端伸缩,所述支撑组件9能够伸长,所述行走装置有两个,并且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9的底部。所述行走装置包括安装板10和若干个万向导轮11,所述若干个万向导轮11设置于安装板10的底部,所述安装板10的顶部与支撑组件9固定连接。所述若干个万向导轮11中至少有一个设置有自锁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活动板12、螺杆13,所述第一活动板12与固定块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板12中间设置有用于传动螺杆2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传动螺杆2靠近固定块3的一端穿过第一通孔,所述横梁8的中部设置有螺纹孔二14,所述螺杆13一端穿过螺纹孔二14后与第一活动板12铰接,所述螺杆13靠近第一活动板1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手轮15,所述第二手轮15能够驱动螺杆13转动。

具体的,横梁8包括第一横梁19、第二横梁20,第一横梁19的两端内凹形成安装槽21,第二横梁20有两个,第二横梁20一端插入在第一横梁19的安装槽21中,并且第二横梁20能够沿安装槽21的轴线移动,第一横梁19上设置有紧固螺栓,紧固螺栓能够将第二横梁20相对于第一横梁19进行紧固,第一横梁19的中部设置有螺纹孔二14。支撑组件9包括第一支撑柱22和第二支撑柱23,第一支撑柱22的一端与第二横梁20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柱22的另一端设置有圆孔24,第二支撑柱23的一端插入在通孔24中,并且第二支撑柱23能够沿第一支撑柱22的轴线移动,第一支撑柱22上设置有紧固螺栓,紧固螺栓能够将第一支撑柱22和第二支撑柱23相对固定,第二支撑柱23的另一端与安装板10固定连接。

实施例2

如图2、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千斤顶16、第二活动板17,所述第二活动板17与固定块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板17中间设置有用于传动螺杆2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传动螺杆2穿过第二通孔,所述千斤顶16设置于横梁的顶部,并且所述千斤顶16的一端与横梁8固定连接,所述千斤顶16的另一端与第二活动板17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千斤顶16为液压手动千斤顶。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