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堆料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96681发布日期:2020-10-23 12:21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堆料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堆料输送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堆料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有的一些工厂中,需要将一些废料等传送到撕碎机中,常常采用输送带对废料进行输送,从而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但是在运送的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些废料从输送带的两侧滑落,则需要操作者二次清扫,增加了劳动强度。

现有的公开号为cn20983475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堆料机用输送装置。包括电机箱和输送架,电机箱外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为圆形结构,安装板的内表面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数量为四个,且每两个相邻安装孔之间的夹角均为九十度,电机箱内腔底部的中端固定安装有转向电机,且转向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电机箱外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电机箱均为圆形结构,第一支撑板为方形结构,且第一支撑板底部的四周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支撑腿,支撑腿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滚轮,且滚轮的底部与第二支撑板的顶部接触,可提高输送架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使用时,将紧固螺丝从安装孔内穿过,以达到将安装板固定在地面或其他连接件表面的需求,人们可根据需要通过外置控制器分别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和第二电动伸缩杆伸缩,第一电动伸缩杆和第二电动伸缩杆在伸缩的同时会通过转轴分别带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下运动,达到对输送架整体高度的调节需求,在此过程中,倾角传感器对输送架的倾斜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通过显示器实时显示出来,方便人们对输送架倾斜角度的调节。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装置中虽然对输送架的高度以及角度设置了对应的装置,但是仍然无法解决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物料从两侧滑下,无法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堆料输送装置,通过在输送带两侧设置的凸条,以及在凸条上设置的挡板,通过设置的挡板能够在运输的过程中起到挡料的作用,避免了操作者不停的对输送带周围进行清洁,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堆料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与支架,所述输送带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沿所述输送带输送方向的两侧的设有凸条,所述凸条固定连接于所述输送带的骨架上,所述凸条紧贴于所述输送带且所述凸条的长度与沿所述输送带输送方向的长度相等,所述凸条的上表面与所述输送带的输送面的最高点平齐,所述凸条的上表面铰接有挡板,所述挡板远离所述输送带的输送面一侧设有至少一条滑槽,所述滑槽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挡板与所述凸条铰接处所形成的线垂直,所述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远离所述滑槽一端设有气缸,所述气缸与所述滑块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气缸和所述滑块铰接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输送带两侧设置的凸条,以及在凸条上设置的挡板,通过设置的挡板能够在运输的过程中起到挡料的作用,挡板下侧设置的滑块以及气缸组件可以调节挡板的角度,能够对不同的物料进行阻挡,降低了操作者不停的对输送带周围进行清洁,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气缸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侧通过连接块铰接连接于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一连接件的组成,能够更加平稳的对挡板进行角度调节,使挡板的转动更加平稳,均匀。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送带的输送面拱形设置,且输送面的中间高度低于两端的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输送面设置的为拱形,可以在运输的过程中,将物料尽可能的集中在输送面的中间,降低了物料从两侧滑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的若干支撑腿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以及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两端均设有内螺纹,且两端的内螺纹方向相反,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套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三支撑杆的一端且均为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腿的设置能够方便去调节高度,对于不同的装置只需要调节高度均能使用,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若干所述第二支撑杆上均套设有链轮,若干所述链轮处于相同高度,若干所述链轮中两个一组,且每组均通过链条啮合连接,所述链轮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链轮以及链条可以在调节支架的高度时,通过转动其中一个链轮即可调节支架一侧的高度,可以方便去调节倾斜度,所有的高度都调节后,从而对支架的高度进行。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支撑杆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链轮卡接于所述环形槽内,且所述链轮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卡接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环形槽可以对链轮进行固定,降低了链轮出现上下窜动的问题,使得链轮更好的固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送带的输送面上设有若干凸起或防滑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凸起或防滑纹能够在输送的过程中增大摩擦力,提高输送的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若干所述链轮的上表面均设有竖直杆,所述竖直杆与所述链轮插接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竖直杆能够方便去转动链轮,而插接连接能够方便拆卸。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输送带两侧设置的凸条,以及在凸条上设置的挡板,通过设置的挡板能够在运输的过程中起到挡料的作用,挡板下侧设置的滑块以及气缸组件可以调节挡板的角度,能够对不同的物料进行阻挡,降低了操作者不停的对输送带周围进行清洁,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腿的设置能够方便去调节高度,对于不同的装置只需要调节高度均能使用,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链轮以及链条可以在调节支架的高度时,通过转动其中一个链轮即可调节支架一侧的高度,可以方便去调节倾斜度,所有的高度都调节后,从而对支架的高度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第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第二视角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处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输送带;2、支架;3、凸条;4、挡板;5、叶片;6、滑槽;7、滑块;8、气缸;9、第一连接件;91、第一连接杆;92、第二连接杆;93、连接块;10、支撑腿;101、第一支撑杆;102、第二支撑杆;103、第三支撑杆;11、链轮;12、链条;13、环形槽;14、防滑纹;15、竖直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堆料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1与支架2,输送带1固定于支架2上,沿输送带1输送方向的两侧的设有凸条3,凸条3固定连接于输送带1的骨架上,图中骨架未示出,凸条3紧贴于输送带1且凸条3的长度与沿输送带1输送方向的长度相等,凸条3的上表面与输送带1的输送面的最高点平齐,凸条3的上表面铰接有挡板4,凸条3与挡板4之间采用叶片5铰接,挡板4远离输送带1的输送面一侧设有至少一条滑槽6,滑槽6如图4所示,滑槽6的滑动方向与挡板4与凸条3铰接处所形成的线垂直,滑槽6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块7,滑块7远离滑槽6一端设有气缸8,气缸8与滑块7通过第一连接件9连接。第一连接件9的两端分别与气缸8和滑块7铰接连接。在输送带1两侧设置的凸条3,以及在凸条3上设置的挡板4,通过设置的挡板4能够在运输的过程中起到挡料的作用,挡板4下侧设置的滑块7以及气缸8组件可以调节挡板4的角度,能够对不同的物料进行阻挡,降低了操作者不停的对输送带1周围进行清洁,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第一连接件9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连接杆91与第二连接杆92,第一连接杆91远离第二连接杆92的一端连接于气缸8的输出端,第二连接杆92远离第一连接杆91的一侧通过连接块93铰接连接于滑块7。设置的第一连接件9以及第一连接件9的组成,能够更加平稳的对挡板4进行角度调节,使挡板4的转动更加平稳,均匀。输送带1的输送面拱形设置,且输送面的中间高度低于两端的高度。将输送面设置的为拱形,可以在运输的过程中,将物料尽可能的集中在输送面的中间,降低了物料从两侧滑落。支架2的若干支撑腿10包括第一支撑杆101、第二支撑杆102以及第三支撑杆103,第二支撑杆102两端均设有内螺纹,且两端的内螺纹方向相反,第二支撑杆102的两端分别套接于第一支撑杆101与第三支撑杆103的一端且均为螺纹连接,图中的所有螺纹均未示出。支撑腿10的设置能够方便去调节高度,对于不同的装置只需要调节高度均能使用,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

如图1所示,若干第二支撑杆102上均套设有链轮11,若干链轮11处于相同高度,若干链轮11中两个一组,且每组均通过链条12啮合连接,链轮11与第二支撑杆102固定连接。为了方便表示,图中链轮11与链条12的啮合关系均未表示出。设置的链轮11以及链条12可以在调节支架2的高度时,通过转动其中一个链轮11即可调节支架2一侧的高度,可以方便去调节倾斜度,所有的高度都调节后,从而对支架2的高度进行。第二支撑杆102上开设有环形槽13,链轮11卡接于环形槽13内,且链轮11与第二支撑杆102卡接连接。设置的环形槽13可以对链轮11进行固定,降低了链轮11出现上下窜动的问题,使得链轮11更好的固定。输送带1的输送面上设有若干凸起或防滑纹14,图中为防滑纹14。设置的凸起或防滑纹14能够在输送的过程中增大摩擦力,提高输送的效率。若干链轮11的上表面均设有竖直杆15,竖直杆15与链轮11插接连接。设置的竖直杆15能够方便去转动链轮11,而插接连接能够方便拆卸。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