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杆纠偏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88440发布日期:2020-11-20 09:43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滑杆纠偏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纠偏装置,尤其是一种滑杆纠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epc/cpc纠偏或对中装置一般是对射式的传感器的光源直接接触带材,带材偏离光源中心线后给出信号,从而通过液压或电动形式推动机械纠偏辊来实现带材的纠偏。

在新型复合材料生产环境下,多层带材通常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热轧复合,热轧复合的温度通常在300-800℃,而现有的纠偏用的传感器最高使用温度不超过60℃,因此现有的通过纠偏光源进行纠偏的方法不能使用。

施加一定温度来实现复合的,在超过100度以上,常见的这些纠偏系统光源部位承受不了高温环境下工作,导致感应光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间接检测进行纠偏,传感器远离带材复合区,解决高温环境下带材复合纠偏检测的问题,并且使用方便的一种滑杆纠偏检测装置,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滑杆纠偏检测装置,包括纠偏传感器,还包括调节座,所述调节座上装有纠偏传感器,所述调节座位于轧机的外侧;感应板,所述感应板活动插在纠偏传感器的检测槽内;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装有感应板;滚轮,所述滚轮转动安装在滑杆的另一端,所述滚轮位于轧机内,且所述滚轮的轴线与带材的移动方向垂直,所述滚轮用于与带材的侧面接触;滑动座,所述滑动座固定在轧机上,所述滑杆滑动安装在滑动座上;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与滑杆连接,且位于滑杆的一端,所述压紧装置用于将滚轮压向带材的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带材推动滚轮,滚轮带动滑杆移动,滑杆推动感应板移动,纠偏传感器检测到纠偏信号,然后将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纠偏辊调整带材位置,实现带材位置的实时纠偏。由于纠偏传感器安装在轧机的外侧,不受高温影响,并且通过滚轮和滑杆来传递带材的偏离位置,实现纠偏检测。

滚轮使滑杆与带材之间为滚动摩擦,避免滑杆产生磨损影响纠偏。

进一步的,所述滑杆为圆杆,且滑杆设有两个,所述滑杆滑动插在滑动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杆容易转动,两个圆杆能保证滚轮的位置保持不变,即与带材垂直,同时两个圆杆能够提高强度和稳定性。

进一步的,还包括直线轴承或轴套,所述直线轴承或轴套安装在滑动座上,所述滑杆滑动插在直线轴承或轴套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直线轴承或轴套能够减少摩擦,保证滑杆顺畅的移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直线导轨和滑块,所述直线导轨固定在滑动座上,所述滑块滑动安装在直线导轨上,所述滑杆固定在滑块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杆也可以固定在直线导轨副上,直线导轨副既能保证移动方向,同时能防止滑杆转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滚轮座,所述滚轮座固定在滑杆的另一端,所述滚轮座上设有u形槽,所述滚轮转动安装在滚轮座的u形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轮座方便滚轮的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压紧装置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在滑杆的一端;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端固定在连接板上;弹簧,所述弹簧活动套在限位杆上;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在调节座上,所述固定板上设有通孔,所述限位杆活动插在通孔内,所述弹簧位于固定板与连接板之间;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在限位杆的另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提供弹力,使滚轮始终保持压向带材的趋势,避免滑杆自由滑动,保证检测的准确、可靠。

限位块和限位杆限制滚轮的位置,避免滚轮进入轧机内部过多影响进料。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杆通过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可以调节限位块的位置,实现微调感应板的位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位于轧机的外侧,所述底板固定在轧机上;转动座,所述转动座固定在底板的两端;调节丝杆,所述调节丝杆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转动座上;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安装在调节丝杆上;连接座,所述连接座滑动安装在底板上,且与丝杆螺母连接,所述连接座上装有调节座;手轮,所述手轮固定在调节丝杆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丝杆可以为滚珠丝杆,也可以为螺纹丝杆,用于调整调节座的位置,从而实现滚轮位置的调整。当带材的宽度相差较大时通过调节丝杆来调整滚轮位置,提高适用范围。

进一步的,还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转动座上,所述连接座滑动安装在导向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杆用于连接座滑动时进行导向和限位,并提供支撑,避免丝杆受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滑杆纠偏检测装置通过间接检测进行纠偏,传感器远离带材复合区,解决高温环境下带材复合纠偏检测的问题,并且使用方便,调整简单,能够适用多种宽度的带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滑杆纠偏检测装置,包括纠偏传感器7,还包括调节座56,调节座56上装有纠偏传感器7,调节座56位于轧机的外侧;感应板6,感应板6活动插在纠偏传感器7的检测槽71内;滑杆3,滑杆3的一端装有感应板6;滚轮1,滚轮1转动安装在滑杆3的另一端,滚轮1位于轧机内,且滚轮1的轴线与带材的移动方向垂直,滚轮1用于与带材的侧面接触;滑动座4,滑动座4固定在轧机上,滑杆3滑动安装在滑动座4上;压紧装置,压紧装置与滑杆3连接,且位于滑杆3的一端,压紧装置用于将滚轮1压向带材的侧面。

带材推动滚轮1,滚轮1带动滑杆3移动,滑杆3推动感应板6移动,纠偏传感器7检测到纠偏信号,然后将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纠偏辊调整带材位置,实现带材位置的实时纠偏。由于纠偏传感器7安装在轧机的外侧,不受高温影响,并且通过滚轮1和滑杆3来传递带材的偏离位置,实现纠偏检测。

滚轮1使滑杆3与带材之间为滚动摩擦,避免滑杆3产生磨损影响纠偏。

滑杆3为圆杆,且滑杆3设有两个,滑杆3滑动插在滑动座4上。圆杆容易转动,两个圆杆能保证滚轮1的位置保持不变,即与带材垂直,同时两个圆杆能够提高强度和稳定性。

还包括直线轴承或轴套,直线轴承或轴套安装在滑动座4上,滑杆3滑动插在直线轴承或轴套上。直线轴承或轴套能够减少摩擦,保证滑杆3顺畅的移动。

压紧装置包括连接板51,连接板51固定在滑杆3的一端;限位杆52,限位杆52的一端固定在连接板51上;弹簧53,弹簧53活动套在限位杆52上;固定板55,固定板55固定在调节座56上,固定板55上设有通孔,限位杆52活动插在通孔内,弹簧53位于固定板55与连接板51之间;限位块54,限位块54固定在限位杆52的另一端。

弹簧53提供弹力,使滚轮1始终保持压向带材的趋势,避免滑杆3自由滑动,保证检测的准确、可靠。

限位块54和限位杆52限制滚轮1的位置,避免滚轮1进入轧机内部过多影响进料。

限位块54与限位杆52通过螺纹连接。螺纹可以调节限位块54的位置,实现微调感应板6的位置。

还包括滚轮座2,滚轮座2固定在滑杆3的另一端,滚轮座2设有u形槽,滚轮1转动安装在滚轮座2的u形槽内。

滚轮座2方便滚轮1的安装。滚轮1包括钢制的轮子和轴,轴的两端固定在滚轮座2的u形槽内,滚轮1通过轴承安装在轴上。轴承采用耐高温的轴承即可。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滑杆3的导向,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直线导轨41和滑块42,直线导轨41固定在滑动座4上,滑块42滑动安装在直线导轨41上,滑杆3固定在滑块42上。

滑杆3也可以固定在直线导轨副上,直线导轨副既能保证移动方向,同时能防止滑杆3转动。采用直线导轨副可以降低对滑杆3的要求,滑杆3可以为多边形,也可以为圆形。

实施例三

在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底板81,底板81位于轧机的外侧,底板81固定在轧机上;转动座82,转动座82固定在底板81的两端;调节丝杆84,调节丝杆84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转动座82上;丝杆螺母,丝杆螺母安装在调节丝杆84上;连接座83,连接座83滑动安装在底板81上,且与丝杆螺母连接,连接座83上装有调节座56;手轮85,手轮85固定在调节丝杆84的一端。

调节丝杆84可以为滚珠丝杆,也可以为螺纹丝杆,用于调整调节座56的位置,从而实现滚轮1位置的调整。当带材的宽度相差较大时通过调节丝杆84来调整滚轮1位置,提高适用范围。

还包括导向杆86,导向杆8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转动座82上,连接座83滑动安装在导向杆86上。导向杆86用于连接座83滑动时进行导向和限位,并提供支撑,避免丝杆受力。

使用时,先根据带材的宽度转动手轮85,手轮85带动调节丝杆84转动,调节丝杆84驱动连接座83和调节座56的位置,进而实现滚轮1位置的调整,当滚轮1位置调整到位后,可通过限位块54进行感应板6位置的微调,调整完毕就可以进行纠偏检测了。纠偏检测时,带材的侧面于滚轮1接触,但带材位置发生正偏差时会推动滚轮1移动,滚轮1推动感应板6向纠偏传感器7检测槽71的内部移动,当带材发生负偏差时滚轮1在弹簧53的作用下压向带材,感应板6向纠偏传感器7检测槽71的外部移动,实现带材位置的实时反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