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扶正器短节对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4680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扶正器短节对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钻井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扶正器短节对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地质钻探、石油钻井中,特别是受控定向斜井和大位移水平井中,随钻测量系统是连续监测钻井轨迹、及时纠偏必不可少的工具。无线随钻测斜仪是在有线随钻测斜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随钻测量仪器。无线随钻测斜仪(MWD)是一种正脉冲的测斜仪,利用泥浆压力变化将测量参数传输到地面,不需要电缆连接,无需缆车等专用设备,具有活动部件少,使用方便,维修简单等优点。

扶正器短节对接装置是无线随钻测斜仪(MWD)中的组成配件。常规的扶正器短节对接装置两端分别装有插针,上端是6针4孔,下端4针6孔,针与孔的间隙很小,组装起来很不方便;插针排列不规则,不能进行旋转装配;由于没有导向结构和一定的浮动量,易造成插针变形、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克服现有的扶正器短节对接装置组装不便,不能进行旋转装配,没有导向结构和一定的浮动量,易造成插针变形、损坏等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扶正器短节对接装置,包括通讯短节组件和扶正器组件,所述通讯短节组件包括湿接头、母接头和紧固螺母,所述母接头内部设有多个沿径向排列的同心环形铜片,所述母接头上设有第一导向外壳,所述第一导向外壳上设有第一扁方,所述湿接头内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扁方相配合的第一扁方孔,所述紧固螺母套装于所述第一导向外壳上,容许所述紧固螺母与所述母接头之间有相对浮动;

所述扶正器组件包括卡圈、公接头和扶正器,所述公接头内部设有多个沿径向排列的同心环形铜片,所述公接头上设有第二导向外壳,所述第二导向外壳上设有第二扁方,所述扶正器内部设有与所述第二扁方相配合的第二扁方孔,所述卡圈套置于所述第二导向外壳上,容许所述卡圈与所述公接头之间有相对浮动,所述通讯短节组件与所述扶正器组件通过所述母接头、所述公接头相对旋转配合完成对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外壳上设有第一导向角,所述第二导向外壳上设有第二导向角,所述第一导向角和所述第二导向角均为20-30°。

进一步地,所述母接头与所述公接头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导向角、所述第二导向角对准同轴,所述母接头内部的同心环形铜片与所述公接头内部的同心环形铜片旋转并配合进行轴向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母接头内部的同心环形铜片与所述公接头内部的同心环形铜片数量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扶正器短节对接装置,其母接头和公接头分别位于通讯短节组件和扶正器组件中,在这两个组件旋转装配过程中,母接头与公接头分别通过第一导向角、第二导向角对准同轴,母接头内部的同心环形铜片与公接头内部的同心环形铜片旋转并配合进行轴向固定,组装方便;

2、本实用新型的扶正器短节对接装置,其公接头和母接头具有一定浮动量和导向结构,这样能够保护接头不会损坏,同时可以有效吸收仪器工作中的震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扶正器短节对接装置组装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扶正器短节对接装置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剖视图;

图7是图6中C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其中:1-湿接头,2-母接头,3-紧固螺母,4-卡圈,5-公接头,6-扶正器,7-第一导向外壳,8-第一扁方,9-第二导向外壳,10-第二扁方,11-第一导向角,12-第二导向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7,图1是本实用新型扶正器短节对接装置组装前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剖视图;图3是图2中A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2中B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扶正器短节对接装置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剖视图;图7是图6中C的结构放大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扶正器短节对接装置,包括通讯短节组件和扶正器组件,所述通讯短节组件包括湿接头1、母接头2和紧固螺母3,所述母接头2内部设有多个沿径向排列的同心环形铜片,所述母接头2上设有第一导向外壳7,所述第一导向外壳7上设有第一扁方8,所述湿接头1内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扁方8相配合的第一扁方孔,所述紧固螺母3套装于所述第一导向外壳7上;

所述扶正器组件包括卡圈4、公接头5和扶正器6,所述公接头5内部设有多个沿径向排列的同心环形铜片,所述公接头5上设有第二导向外壳9,所述第二导向外壳9上设有第二扁方10,所述扶正器6内部设有与所述第二扁方10相配合的第二扁方孔,所述卡圈4套置于所述第二导向外壳9上,所述通讯短节组件与所述扶正器组件通过所述母接头2、所述公接头5相对旋转配合完成对接。

所述第一导向外壳7上设有第一导向角11,所述第二导向外壳9上设有第二导向角12,所述第一导向角11和所述第二导向角12均为20°。

所述母接头2与所述公接头5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导向角11、所述第二导向角12对准同轴,所述母接头2内部的同心环形铜片与所述公接头5内部的同心环形铜片旋转并配合进行轴向固定。

所述紧固螺母3用于防止所述第一导向外壳7轴向移动,但所述母接头2没有被固定死,容许所述母接头2与所述紧固螺母3之间有相对浮动。

所述卡圈4用于防止所述第二导向外壳9轴向移动,但所述公接头5没有被固定死,容许所述公接头5与所述卡圈4之间有相对浮动。

所述第一扁方8与所述第一扁方孔配合用于防止所述湿接头1与所述母接头2之间发生相对旋转。

所述第二扁方10与所述第二扁方孔配合用于防止所述公接头5与所述扶正器6之间发生相对旋转。

所述母接头2内部的同心环形铜片与所述公接头5内部的同心环形铜片数量相同,均为4个。

实施例二: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扶正器短节对接装置,包括通讯短节组件和扶正器组件,所述通讯短节组件包括湿接头1、母接头2和紧固螺母3,所述母接头2内部设有多个沿径向排列的同心环形铜片,所述母接头2上设有第一导向外壳7,所述第一导向外壳7上设有第一扁方8,所述湿接头1内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扁方8相配合的第一扁方孔,所述紧固螺母3套装于所述第一导向外壳7上;

所述扶正器组件包括卡圈4、公接头5和扶正器6,所述公接头5内部设有多个沿径向排列的同心环形铜片,所述公接头5上设有第二导向外壳9,所述第二导向外壳9上设有第二扁方10,所述扶正器6内部设有与所述第二扁方10相配合的第二扁方孔,所述卡圈4套置于所述第二导向外壳9上,所述通讯短节组件与所述扶正器组件通过所述母接头2、所述公接头5相对旋转配合完成对接。

所述第一导向外壳7上设有第一导向角11,所述第二导向外壳9上设有第二导向角12,所述第一导向角11和所述第二导向角12均为30°。

所述母接头2与所述公接头5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导向角11、所述第二导向角12对准同轴,所述母接头2内部的同心环形铜片与所述公接头5内部的同心环形铜片旋转并配合进行轴向固定。

所述紧固螺母3用于防止所述第一导向外壳7轴向移动,但所述母接头2没有被固定死,容许所述母接头2与所述紧固螺母3之间有相对浮动。

所述卡圈4用于防止所述第二导向外壳9轴向移动,但所述公接头5没有被固定死,容许所述公接头5与所述卡圈4之间有相对浮动。

所述第一扁方8与所述第一扁方孔配合用于防止所述湿接头1与所述母接头2之间发生相对旋转。

所述第二扁方10与所述第二扁方孔配合用于防止所述公接头5与所述扶正器6之间发生相对旋转。

所述母接头2内部的同心环形铜片与所述公接头5内部的同心环形铜片数量相同,均为4个。

本实用新型的扶正器短节对接装置,其母接头和公接头分别位于通讯短节组件和扶正器组件中,在这两个组件旋转装配过程中,母接头与公接头分别通过第一导向角、第二导向角对准同轴,母接头内部的同心环形铜片与公接头内部的同心环形铜片旋转并配合进行轴向固定,组装方便;本实用新型的扶正器短节对接装置,其公接头和母接头具有一定浮动量和导向结构,这样能够保护接头不会损坏,同时可以有效吸收仪器工作中的震动。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