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喷雾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36258发布日期:2021-01-15 11:38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漏喷雾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包装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漏喷雾瓶。



背景技术:

市面常见的喷雾瓶,主要运用于容纳的酒精等需要雾化的液体。

现有技术中,喷雾瓶主要包括瓶体、安装于瓶体上的雾化喷头以及罩设在雾化喷头外的保护罩,例如,公告号为cn20585116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使用稳定的化妆品雾化喷雾瓶,除此之外,常见的喷雾瓶还可以包括与雾化喷头连接的进液管,例如公告号为cn20745065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新型塑料包装瓶。

这两种形式的喷雾瓶均具有以下缺陷,由于雾化喷头在进行雾化喷液过程中需要平衡瓶体内外的气压,常在雾化喷头上设置有连通瓶体内外的通气孔,该通气孔的设置使得在使用喷雾瓶包装具有挥发性的液体例如酒精时,会出现包装在瓶体内的液体经通气孔挥发的现象,进而不便于保存,并且,在运输过程中,若保护罩脱落,由于雾化喷头处于可按压的状态,若雾化喷头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按压,则瓶内的液体将会雾化后喷出,从而发生泄漏,运输过程中喷雾瓶的密封可靠性欠缺,不利于运输。

因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喷雾瓶进行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漏喷雾瓶,其包括瓶体以及雾化喷头,其在瓶体与雾化喷头之间设置一密封盖,在不使用时或者运输过程中,通过密封盖对瓶体的开口进行密封,该防漏喷雾瓶具有密封性能好、可靠性好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漏喷雾瓶,包括中空的瓶体以及与瓶体连接的雾化喷头,所述瓶体设置有一开口,所述雾化喷头包括抽液部,所述抽液部用于将所述瓶体中的液体吸取至所述雾化喷头,其特征在于,防漏喷雾瓶还包括一密封盖,所述瓶体上位于所述开口处设置有向瓶体外部延伸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外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雾化喷头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上设置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盖体与所述连接端通过第一内螺纹与第一外螺纹螺纹固定;

所述密封盖包括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不连通,所述第一端部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适配的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二端部外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适配的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端部开设有容纳所述抽液部的容置腔。

通过这样设置,在不使用时或者运输过程中,通过密封盖对瓶体的开口进行密封,且雾化喷头的抽液部容纳在容置腔,因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不连通,从而阻断抽液部与瓶体内部的液体接触,即使在雾化喷头可以正常按压工作的情况,也能避免了在不使用时或者在运输过程中瓶体内的液体从开口漏出的可能,提高了瓶体在运输过程中或者不使用状态下的密封性能,减少漏液的可能,提高密封的可靠性,正常使用时,将雾化喷头从密封盖上拆卸,并将密封盖从瓶体上拆卸,再将雾化喷头安装在瓶体上,即可按压雾化喷头正常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端部内与所述连接端的端面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垫片。

通过这样设置,密封垫片能增强密封盖与连接端的连接密封性,减少漏液的可能。

作为优选,所述抽液部连接有抽液软管,所述抽液软管收纳于所述容置腔中。

通过这样设置,抽液软管能扩大抽液部的抽液范围,提高雾化喷头的抽液能力,容置腔还能容纳抽液软管,使得防漏喷雾瓶整体结构紧凑。

作为优选,所述抽液软管与所述抽液部可拆卸连接。

通过这样设置,抽液软管可以与抽液部一体形成,而将抽液软管与抽液部可拆卸式的设置,便于生产制造。

作为优选,所述抽液软管的一端插接在所述抽液部的下端。

通过这样设置,实现抽液软管与抽液部可拆卸式的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抽液软管的一端连接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上开设有通液槽,所述抽液软管与所述通液槽连通。

通过这样设置,通过在抽液软管的端部设置配重块,在使用过程中,远离配重块的一端与抽液部连接,配重块在重力作用下将抽液软管的末端拉下,便于使抽液软管的末端保持浸于液体中,便于抽液,能实现防漏喷雾瓶在上下颠倒的状态下时也能正常喷雾;设置通液槽,便于雾化喷头吸液,有利于减少瓶体的余液残余。

作为优选,所述配重块呈球状。

通过设置,将配重块设置为球状,便于生产,且球状的配重块容易在瓶体内滚动,便于调整其与液体的相对位置,有利于抽液软管对液体进行可靠吸取,从而进一步有利于减少瓶体的余液残余。

作为优选,所述配重块的横截面最大宽度d小于抽液部与所述连接端内壁之间的间距l。

通过这样设置,防漏喷雾瓶在上下颠倒的状态下使用时,配重块能进入抽液部与连接端内壁之间的间隙中,从而对位于该处的液体进行可靠吸取,有利于防漏喷雾瓶在上下颠倒的状态下减少瓶体的余液残余。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盖为透明,所述容置腔呈圆台状或圆柱状,所述密封盖上设置有量液刻度。

通过这样设置,将密封盖设置为透明,并在密封盖上设置量液刻度,在正常使用时,将密封盖取下后,密封盖可当做量杯使用,对密封盖进行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将容置腔呈圆台状或圆柱状,当密封盖作为量杯使用时,便于将密封盖内的液体倒出,减少残余。

作为优选,所述量液刻度设置在所述密封盖的内壁上。

通过这样设置,将密封刻度设置在密封盖的内壁上,降低生产难度,有利于避免将量液刻度设置在外壁上对密封盖的外螺纹的生产造成影响。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有益的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密封盖,对瓶体的开口进行密封,提高了瓶体在运输过程中或者不使用状态下的密封性能,减少漏液的可能,提高密封的可靠性。

2、设置密封垫片,增强密封盖与连接端的连接密封性,减少漏液的可能。

3、通过设置配重块,便于抽液,能实现防漏喷雾瓶在上下颠倒的状态下时也能正常喷雾,在配重块上设置通液槽,便于雾化喷头吸液,有利于减少瓶体的余液残余。

5、将配重块的横截面最大宽度d小于抽液部与连接端内壁之间的间距l,有利于在防漏喷雾瓶在上下颠倒的状态工作时减少瓶体的余液残余。

6、通过将密封盖设置为透明,并在密封盖上设置有量液刻度,密封盖可当做量杯使用,对密封盖进行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取掉密封盖正常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标记所指代的技术特征如下:

1、瓶体;101、开口;102、连接端;1021、第一外螺纹;2、雾化喷头;201、喷头部;202、抽液部;203、盖体;2031、第一内螺纹;3、密封盖;301、第一端部;3011、第二内螺纹;302、第二端部;3021、容置腔;3022、第二外螺纹;4、保护罩;5、密封垫片;6、抽液软管;7、配重块;701、通液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下述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参考图1、图2,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漏喷雾瓶,包括中空的瓶体1以及与瓶体1连接的雾化喷头2,本实施例中,防漏喷雾瓶为中空的柱状,在其他实施例中,瓶体1还可以是中空的多面体、球体、类球体;

参考图1、图2,瓶体1设置有一开口101,雾化喷头2设置在开口101处并与瓶体1可拆卸地连接,雾化喷头2包括喷头部201以及位于喷头部201下方的抽液部202,喷头部201与抽液部202连通,正常使用状态下,喷头部201设置在瓶体1外,抽液部202向瓶体1内部延伸。

参考图1,防漏喷雾瓶还包括一密封盖3,密封盖3设置在瓶体1与雾化喷头2之间,且密封盖3与瓶体1、雾化喷头2均为可拆卸连接。

参考图1,密封盖3包括第一端部301与第二端部302,第一端部301与第二端部302不连通,第二端部302朝瓶体1外的方向设置,第二端部302上开设有容纳抽液部202的容置腔3021。

密封盖3可以是pe盖、pvc盖,根据瓶体1内容纳的液体的成分不同,选用适宜的材质制成的盖。

例如,本实施例中,瓶体1内装填含氯消毒水,采用pe盖或pvc盖。

参考图1与图2,瓶体1上位于开口101处设置有连接端102,连接端102与瓶体1一体形成并向瓶体1的外部延伸,连接端102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外螺纹1021,雾化喷头2还包括盖体203,盖体203上设置有与第一外螺纹1021适配的第一内螺纹2031,盖体203与连接端102通过第一内螺纹2031与第一外螺纹1021螺纹固定;

第一端部301内设置有与第一外螺纹1021适配的第二内螺纹3011,第二端部302外设置有与第一内螺纹2031适配的第二外螺纹3022。

第二端部302的外壁设置有磨砂层(图中未示出),便于拧动密封盖3。

参考图1,盖体203上还设置有保护罩4,保护罩4设在喷头部201外。

参考图1,第一端部301内与连接端102的端面之间还设置有一密封垫片5,密封垫片5可以是泡沫垫,也可以是橡胶垫,还可以是硅胶垫。

参考图1,抽液部202连接有抽液软管6,抽液软管6收纳于容置腔3021中,从而在不使用时或者在运输过程中,将抽液软管6进行收纳,有利于保持防漏喷雾瓶整体结构的紧凑性。

参考图1、图2,抽液软管6与抽液部202可拆卸连接。抽液软管6与抽液部202可通过插接、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

参考图2,抽液软管6的一端插接在抽液部202的下端,方便抽液软管6与抽液部202拆装。

参考图1,抽液软管6的一端连接有配重块7,配重块7上开设有通液槽701,抽液软管6与通液槽701连通。

配重块7设置为球状,在其他实施例中,配重块7还可设置为:截面是多边形或椭圆形。

参考图2,配重块7的横截面最大宽度d小于抽液部202与连接端102内壁之间的间距l。

本实施例中,配重块7设置为球状,则配重块7的截面直径为d,d小于l。

配重块7与抽液软管6均收纳于容置腔3021中,便于在不使用时或运输过程中的收纳。

参考图2,在防漏喷雾瓶正置使用时,即雾化喷头2在上、瓶体1在下的状态时,配重块7在重力作用下,使得抽液软管6远离雾化喷头2的一端与瓶体1的底部保持较近距离,有利于使得抽液软管6的末端浸于瓶体1内液体的液面下,保持吸液、雾化的可靠性;

在防漏喷雾瓶倒置使用时,即雾化喷头2在下、瓶体1在上的状态时,瓶内液体在不充盈整个瓶体1时,液体会向雾化喷头2的一端聚集,常规的喷雾瓶的抽液部202可能因无法浸入液面之下而导致无法正常喷雾,而设置配重块7,并在抽液部202连接抽液软管6,配重块7在重力作用下,使得抽液软管6远离雾化喷头2的一端向雾化喷头2所在的一端靠近,有利于使得抽液软管6的末端浸于瓶体1内液体的液面下,保持吸液、雾化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过程:

在不使用时或者运输过程中,通过密封盖3对瓶体1的开口101进行密封,且抽液部202抽液软管6、配重块7均容纳在容置腔中,通过密封盖3阻断抽液部202与瓶体1内部的液体接触,即使在雾化喷头2可以正常按压工作的情况,也能避免了在不使用时或者在运输过程中瓶体1内的液体从开口101漏出的可能,提高了瓶体1在运输过程中或者不使用状态下的密封性能,减少漏液的可能,提高密封的可靠性;

正常使用时,将雾化喷头2从密封盖3上拆卸,并将密封盖3与连接端102分离,由于密封盖3为透明,且密封盖3上设置有量液刻度,密封盖3可当做量杯使用,对密封盖3进行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将雾化喷头2从密封盖3上拆卸后,将抽液软管6从容置腔3021中取出,并将抽液软管6与抽液部202连接,最后,将雾化喷头2安装在瓶体1的连接端102,即可按压雾化喷头2正常使用。

实施例2

参考图3,本实施例公开另一种防漏喷雾瓶,基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区别的地方在于:

密封盖3可设置为透明,容置腔3021呈圆柱状,在其他实施例中,容置腔3021还可以是圆台状,密封盖3上设置有量液刻度(图中为示出)。

量液刻度设置在密封盖3的内壁上,避免将量液刻度设置在外壁上对密封盖3的密封造成影响。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