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战便携机动式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68078发布日期:2020-12-04 14:00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野战便携机动式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动式监控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野战便携机动式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在户外进行监控时,多是要预埋杆体,然后将监控摄像头架设在杆体上,但是这样的部署方式的施工工期较长,野外施工的难度也可能较大,在杆体固定后灵活性较差,且在户外的电设备很容易受到雷电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便于移动的野战便携机动式监控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野战便携机动式监控系统,包括转运箱、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运箱一侧的升降桅杆、设置在所述升降桅杆顶端的避雷针,所述升降桅杆的上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间隔设置有两个监控摄像头,两个所述的监控摄像头相对设置于升降桅杆的两侧;所述转运箱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转运箱内设置有蓄电池组、蓄电池充电模块、市电模块和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桅杆的升降电机,所述转运箱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箱和外接市电插座,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有无线通信模块、有线通信模块、定位芯片、升降控制按键、显示屏和控制器,所述监控摄像头、无线通信模块、有线通信模块、定位芯片、升降电机控制按键和显示屏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运箱的一侧设置有支撑座和抱箍,所述升降桅杆的底部法兰连接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抱箍抱紧于升降桅杆的最外筒的外壁。

进一步的,所述监控摄像头通过吊臂吊设于所述支架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转运箱的顶部设置有转轴,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一侧边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上,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背面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上铰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转运箱的顶面上,所述电动推杆的推杆电机的控制线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运箱的顶部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上的边沿水平设置有转轴,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一侧边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上,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背面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上铰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转盘的顶面上,所述转盘的底部设置有伸入所述转运箱中的转动轴,所述转运箱内设置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所述转动电机受控于所述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同轴设置于所述转动轴上的从动轮、同轴连接于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的主动轮,所述从动轮与主动轮直接啮合或通过同步带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运箱的顶部设置有顶部开口的容纳槽,所述太阳能电池板、横杆和电动推杆在太阳能电池板收回时容置在所述容纳槽中,且在容置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顶端面不超出所述容纳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升降桅杆可以有效获取较大范围的监控范围,且在升降桅杆的顶端设置有避雷针,能够有效的避免监控摄像头和其他用电设备雷击受损,本监控系统的其他设备集成在转运箱中且升降桅杆固定设置于所述转运箱的一侧,可以通过叉车或拖车实现转运箱的移动,实现监控摄像头监控范围的调整;供电可使用市电、太阳能电池板或蓄电池组满足多种供电要求;图像传输可使用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的方式,没有场地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监控摄像头的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视示意图。

图中,避雷针1、支架2、吊臂3、监控摄像头4、抱箍5、升降桅杆6、支撑座7、控制箱8、转运箱9、支撑条10、太阳能电池板13、边框14、转盘15、横杆16、转轴17、从动轮18、转动轴19、主动轮21、缓冲块22、电动推杆23、铰接座24、转动电机25、容纳槽2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野战便携机动式监控系统,包括转运箱9、固定设置在转运箱9一侧的升降桅杆6、设置在升降桅杆6顶端的避雷针1,升降桅杆6的上部设置有支架2,支架2上间隔设置有两个监控摄像头4,两个的监控摄像头4相对设置于升降桅杆6的两侧,从而使得监控视野无死角;转运箱9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13,转运箱9内设置有蓄电池组、蓄电池充电模块、市电模块和用于驱动升降桅杆6的升降电机,转运箱9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箱8和外接市电插座,控制箱8内设置有无线通信模块、有线通信模块、定位芯片、升降控制按键、显示屏和控制器,监控摄像头4、无线通信模块、有线通信模块、定位芯片、升降电机控制按键和显示屏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升降桅杆6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电动或气动升降桅杆6即可,升降桅杆6的升降回收长度小于1.8米,展开高度大于4米,如可采用型号为yb-sjg的升降杆,其采用高强度铝合金制造,具有电动/手动两种升降模式,1人即可进行升降桅杆6的展开和撤收,展开或撤收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蓄电池组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蓄电池即可,如可采用铅酸电池或锂电池,蓄电池组的续航时间大于96小时;供电系统由蓄电池组、蓄电池充电模块、市电模块、外接市电插座和太阳能电池板13等组成,从而实现蓄电池组/市电、太阳能电池板13的电力来源切换,满足不间断供电的要求,市电的输入电压为220v/50hz,利用太阳能电池板13为电池充电的技术、蓄电池组的充放电管理技术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有限通信模块用于光纤接入,如可采用sfp-ge-d光纤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可采用4g通信模块、5g通信模块、微波通信模块或卫星通信模块中的一种或几种,如可采用cmm366-4g云监控通信模块;监控摄像头4选用现有技术中的超低照度红外高清球机,360度全方位防护,像素不低于200万,3.6-10mm电动变倍镜头,支持tf存储和硬盘存储,本地录像、远程录像;定位芯片可选gps/北斗双模定位,如可选现有技术中的mt2503dv芯片和firebird-ii芯片;本实用新型整个净重不大于200kg为佳,转运箱9可叉车装载或经拖车牵挂移动,控制器的主控芯片可采用stm32f103vet6芯片,总体控制系统的任务调度,显示屏采用的是7寸触控屏以供用户交互,升降按键通过控制器直接控制升降桅杆6的展开和回收。

与避雷针1配套设置的有引下线和地线,避雷针1与引下线的连接技术、引下线与地线的连接技术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如图1、图4所示,转运箱9的一侧设置有支撑座7和抱箍5,升降桅杆6的底部法兰连接于支撑座7上,抱箍5抱紧于升降桅杆6的最外筒的外壁;支撑座7焊接于转运箱9的一侧,支撑座7包括底板和竖直设置在底板两侧的加强板。

进一步的,如图1至图2所示,监控摄像头4通过吊臂3吊设于支架2的下方。

进一步的,如图4至图5所示,转运箱9的顶部设置有转轴17,太阳能电池板13的一侧边转动连接于转轴17上,太阳能电池板13的背面设置有横杆16,横杆16上铰接有电动推杆23,电动推杆23的另一端铰接在转运箱9的顶面上,电动推杆23的推杆电机的控制线与控制器连接,在转运箱9移动时可使太阳能电池板13收起,在转运箱9达到位置后,可经电动推杆23将太阳能电池板13顶起;已知太阳能电池板13所受光照越强,它的光电转换效率就越高,由于我国太阳光照射的角度是倾斜的,因此将太阳能电池板13架起可使太阳能电池板13的受光与太阳光的光线垂直,让太阳能电池板13发挥较高的效率。

进一步的,如图4至图5所示,转运箱9的顶部设置有转盘15,转盘15上的边沿水平设置有转轴17,太阳能电池板13的一侧边转动连接于转轴17上,太阳能电池板13的背面设置有横杆16,横杆16上铰接有电动推杆23,电动推杆23的另一端通过铰接座24铰接在转盘15的顶面上,转盘15的底部设置有伸入转运箱9中的转动轴19,转运箱9内设置有转动电机25,转动电机25通过传动机构驱动转动轴19转动;转动电机25受控于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太阳能电池板13随着地球的自转而不断的调整太阳能电池板13的朝向,使其始终朝向太阳,太阳能电池板13的太阳跟踪方法为现有技术,具体可通过设置全方位光感应器或预设程序计算的方式实现主动或被动的太阳跟踪,全方位光感应器通过比较各方位的光强,调整太阳能电池板13朝向最强的那个方位,预设程序计算的方式是根据转运箱9所在地的经纬度,设定好太阳高度角的计算程序,输入控制器,然后控制器控制转盘15和电动推杆23“跟踪”程序中太阳的位置转动。

进一步的,如图4至图5所示,传动机构包括同轴设置于转动轴19上的从动轮18、同轴连接于转动电机25的输出轴上的主动轮21,从动轮18与主动轮21直接啮合或通过同步带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4至图5所示,转运箱9的顶部设置有顶部开口的容纳槽26,太阳能电池板13、横杆16和电动推杆23在太阳能电池板13收回时容置在容纳槽26中,且在容置后太阳能电池板13的顶端面不超出容纳槽26,防止转运箱9在转运移动的过程中太阳能电池板13侧面受力发生磕碰。

进一步的,容纳槽26的底部设置有缓冲块22,太阳能电池板13在收回时其地面抵靠在缓冲块22上,缓冲块22为由泡棉、海绵、橡胶、硅胶等缓冲材料等制成的条块状物。

进一步的,如图1、图5所示,转运箱9的底部间隔设置有支撑条10,以便于叉车搬运。

进一步的,如图4至图5所示,太阳能电池板13的外周包裹有用于保护边缘的边框14。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