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C型锥底储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88166发布日期:2020-11-20 09:43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BC型锥底储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bc型锥底储罐。



背景技术:

用于储存液体或者气体的密封容器称之为储罐,储罐广泛应用于化工行业、电子业、淀粉业、酿造行业、高层建筑二次供水、蓄水、工业用冷却水、水处理工程、环保工程、油品、饮品的储存和运输,其在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

参照图1,为现有的储罐,包括罐体1,罐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3,罐体1的底部为平底结构,罐体1的侧面且位于其底部设置有出料口5。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缺陷:当在使用上述的储罐储存液体时,由于罐体1的底端呈水平设置,使得罐体1内的液体不易排出,容易导致罐体1的底部会残留大量的液体,长期使用后,会在罐体1的底部形成杂质,从而影响储罐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将液体排出的bc型锥底储罐。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bc型锥底储罐,包括罐体以及与罐体相连接的罐底,所述罐底设置在罐体的底端,所述罐体的顶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罐体上且位于进料口处设置有罐盖,所述罐盖与罐体螺纹连接,所述罐体为立式圆柱形;所述罐底呈锥形设置,所述罐底的底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罐底的侧壁与罐体的侧壁之间的角度为110-1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罐底呈锥形设置,罐体内的液体通过倾斜的罐底极易排出,能够避免液体残留于罐底。且罐底侧壁与罐体侧壁之间的角度为110-116°,能够进一步便于将罐体内的液体排出。若罐底侧壁与罐体侧壁之间的角度小于110°,罐体内的液体不容易沿罐底的侧壁向出料口的方向流出,进而造成液体积压,使得液体残留在罐底;若罐底的侧壁与罐底的侧壁之间的角度为110-116°,生产成本较低的同时,能够便于将罐体内的液体排出。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罐体与罐底一体成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罐体与罐底一体成型,整体无焊缝,使得罐体与罐底之间较为光滑,从而能够进一步便于液体的排出。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罐底的下方设置有底架,所述罐体与罐底均放置在底架上,所述底架包括框体以及设置在框体底端的支腿,所述支腿至少设置有三个,所述框体上设置有供罐底伸入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与罐底的形状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罐沿竖直方向放置在底架上,能够便于罐体内的液体排出,且安装腔与罐底的形状相适配,能够有效避免罐体发生偏移而影响罐体的排料情况。另一方面,储罐放置在底架上,避免了罐底与地面直接接触,从而能够有效延长储罐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框体的顶端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套设在罐体上;所述连接环沿其径向均匀分为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通过螺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环的设置,使得储罐放置在底架上更加稳固,从而能够进一步便于罐体的液体一次性排出。且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通过螺栓固定,当需要放置储罐时,将螺栓取下,使得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顶端有向外移动的趋势,从而能够方便将储罐放置在底架内。将储罐安装后,通过螺栓将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固定住,从而能够将储罐牢牢固定住,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储罐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腿与框体的底端之间均设置有斜杆,所述斜杆的一端与支腿相连接,所述斜杆的另一端与框体的底部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杆的设置,能够对框体的底部起到支撑的作用,其还能够增加支腿与框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能够进一步增加底架的连接稳固性,从而能够进一步便于将储罐固定住,且便于罐体内液体的排出。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腿的底端连接有抵接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块增加了支腿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能够进一步提高底架与罐体的连接稳定性,且能够进一步将储罐固定住,从而能够进一步将罐体内的液体排出。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罐体的外壁沿其周向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凹槽沿竖直方向均匀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的设置,能够有效增加罐体的弹性,能够有效避免罐体在外力作用下受到损坏。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罐盖包括依次设置的固定部与支撑部,所述固定部呈环状设置且与进料口螺纹连接,所述固定部远离进料口的一端与支撑部相连接,所述固定部的外壁上沿其周向设置有凸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纹的设置,能够增加固定部外壁的静摩擦力系数,从而能够便于罐盖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罐体与罐底均包括从内向外依次设置的高密度聚乙烯层、发泡聚乙烯层以及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层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层,其具有韧性好、冲击强度高等优点;中层为发泡聚乙烯层,其能够增加罐体强度,具有保温、耐震、缓冲撞击功能;里层为高密度聚乙烯层,其能够增加抗药性。采用三层的结构,在没有增加其重量的前提下,能够有效提高储罐的刚度,有效增加储罐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罐体与罐底的设置,且罐底呈锥形设置,罐体的侧壁与罐底的侧壁之间的角度为110-116°,罐体内的液体通过倾斜的罐底极易排出,能够避免液体残留于罐底;

2.通过框体、连接环以及安装腔的设置,且安装腔与罐底的形状相适配,使得储罐沿竖直方向固定在底架上,避免储罐发生偏移,从而能够便于罐体内的液体的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示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示出的储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示出的储罐与底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示出的储罐与底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罐体;2、罐底;3、进料口;4、罐盖;41、固定部;42、支撑部;43、凸纹;5、出料口;51、挡盖;6、凹槽;7、高密度聚乙烯层;8、发泡聚乙烯层;9、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层;10、底架;101、框体;11、支腿;12、连接环;13、第一连接部;14、第二连接部;15、第一凸块;16、第二凸块;17、螺栓;18、斜杆;19、抵接块;20、进气管;21、进气阀;22、振动电机;23、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bc型锥底储罐,包括罐体1以及与罐体1相连接的罐底2,罐底2设置在罐体1的底端,且罐底2与罐体1一体成型。罐体1为立式圆柱形,罐体1的顶端设置有进料口3,进料口3处设置有罐盖4,在本实施例中,罐盖4包括固定部41与支撑部42,固定部41呈环状设置且与进料口3螺纹连接,固定部41远离罐体1的一端与支撑部42相连接,固定部41的外壁上沿其周向均匀分布有凸纹43。

参照图2,罐底2呈锥形设置,罐底2的底端设置有出料口5,且出料口5处设置有挡盖51。罐体1的侧壁与罐底2的侧壁之间的角度为110-116°,在本实施例中,罐体1的侧壁与罐底2的侧壁之间的角度为115°。若罐底2的侧壁与罐体1的侧壁之间的角度小于110°,罐体1内的液体不容易沿罐底2的侧壁向出料口5的方向流出,进而造成液体积压,使得液体残留在罐底2;若罐底2的侧壁与罐体1的侧壁之间的角度大于116°,在出料口5的口径不变的前提下,使得罐底2的高度相对应的增加,能够便于将罐体1内的液体排出,但是增加了储罐的生产成本。罐体1的侧壁与罐底2的侧壁之间的角度为115°,生产成本较低的同时,能够便于将罐体1内的液体排出。在本实施例中,罐体1的高度为1170mm,罐底2的高度为250mm。

参照图2,罐体1的外壁沿其周向设置有凹槽6,凹槽6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例中,凹槽6设置有三个,且三个凹槽6沿竖直方向均匀分布。

参照图2和图3,罐体1与罐底2均包括从内向外依次设置的高密度聚乙烯层7、发泡聚乙烯层8以及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层9,外层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层9,其具有韧性好、冲击强度高等优点;中层为发泡聚乙烯层8,其能够增加罐体1强度,具有保温、耐震、缓冲撞击功能;里层为高密度聚乙烯层7,其能够增加耐腐蚀性。采用三层的结构,能够有效提高储罐的刚度,有效增加储罐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4,罐体1的下方设置有底架10,底架10包括框体101以及设置在框体101底部的支腿11,在本实施例中,支腿11设置有四个。框体101的顶端设置有供罐底2伸入的安装腔,且安装腔与罐底2(参照图2)的形状相适配,框体101的底端设置有供挡盖51伸出的通孔。

参照图4和图5,框体101的顶端连接有连接环12,且连接环12套设在罐体1上。连接环12沿其径向均匀分为第一连接部13与第二连接部14,第一连接部13与第二连接部14呈对接设置,第一连接部13与第二连接部14的底端均与框体101固定连接,第一连接部13靠近第二连接部14的两端均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一凸块15,第二连接部14靠近第一连接部13的两端均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二凸块16,第一凸块15与第二凸块16通过螺栓17固定连接。当需要放置储罐时,将螺栓17取下解除第一连接部13与第二连接部14的连接,使得第一连接部13与第二连接部14的顶部有向外移动的趋势,从而能够方便将储罐放置在底架10内。将储罐安装后,通过螺栓17将第一凸块15与第二凸块16固定住,能够将储罐牢牢固定住,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储罐的连接稳定性。

参照图4,支腿11与框体101的底部之间设置有斜杆18,斜杆18的一端与支腿11相连接,斜杆18的另一端与框体101的底部相连接。支腿11的底端连接有抵接块19,增加了支腿11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底架10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当需要将液体排出时,打开挡盖51,使得罐体1内的液体从出料口5排出。由于罐底2呈锥形设置,能够便于罐体1内的液体排出,从而能够避免液体残留于罐底2。且罐底2与罐体1之间的角度为115°,能够进一步便于将罐体1内的液体排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参照图6和图7,罐体1的顶端设置有进气管20,进气管20上设置有进气阀21,进气管20用于接入外部高压气体,当罐体1内的液体需要排出时,打开进气阀21,压缩空气进入罐体1内,能够将残留的液体排出,通入的压缩空气还能加快液体出液的效率。

参照图6和图7,罐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振动电机22,罐体1以及罐底2与底架10以及连接环12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垫23,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能够有效减小底架10因罐体1的振动而受到的作用力,能够有效避免底架10发生振动。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当需要将液体排出时,打开挡盖51,使得罐体1内的液体从出料口5排出。同时,打开进气阀21,压缩空气进入罐体1内,能够有效加快液体出液的效率,并能够有效避免液体残留在罐底2上。当出料口5没有液体排出时,启动振动电机22,振动电机22带动罐体1振动,能够进一步将残留在罐底2的液体排出。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