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提拉垃圾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87210发布日期:2021-01-01 13:27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提拉垃圾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方便提拉垃圾袋。



背景技术:

塑料袋、包装袋等塑料制品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物品,塑料袋的诞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塑料袋其具有的不可分解的特性给我们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随着“绿色快递”、“垃圾分类”、“全面禁塑令”等一系列措施一步步落实,预示着我国正朝着绿色发展的道路迈进,大力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是大势所趋,也是事关生态环境、子孙万代的大事。

但是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如垃圾袋本体在集满垃圾后不易提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方便提拉垃圾袋,通过设置了安装杆、弹性绳以及弹簧,环形阻块挤压着弹簧,将弹性拉绳放入到凹孔的内部,安装杆的一端穿过限位孔并进入到其中的通孔内,实现了弹性拉绳与垃圾袋本体的连接,通过防滑层提拉着垃圾袋本体,可减少手部与弹性拉绳的摩擦,可实现对垃圾袋本体的提拉,便于对弹性拉绳的拆卸和安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提拉垃圾袋,包括垃圾袋本体,所述垃圾袋本体的前表面粘接有标签牌,且垃圾袋本体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顶端表面设有凹孔,且凸起部的一侧表面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安装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周向侧外壁固定设置有环形阻块;

所述安装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块,且安装杆的周向侧外壁靠近环形阻块的一侧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凹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凹孔的内部设置有弹性拉绳,所述弹性拉绳的表面设有限位孔,所述安装杆的一端穿过限位孔的内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拉绳的顶部周向侧外壁设置有防滑套,且弹性拉绳为橡胶材质的构件,所述弹性拉绳的轴截面形状设置为长条形。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垃圾袋本体的顶端表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内壁设置有凸封条,所述凸封条的一侧设置有凹封条,且凸封条与凹封条匹配设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口为内部中空的圆环状结构,且开口的截面直径为四十五厘米。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垃圾袋本体的最外层设置为加厚基底层,且垃圾袋本体的内层设置为涂膜层,所述涂膜层与加厚基底层之间设置有抗菌层。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抗菌层由抗菌塑料制成,且抗菌层与涂膜层以及加厚基底层均通过粘接固定。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垃圾袋本体由高密度聚乙烯材质与降解母粒混合制成,且垃圾袋本体的表面颜色为黑色。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安装杆、弹性绳以及弹簧,环形阻块挤压着弹簧,将弹性拉绳放入到凹孔的内部,安装杆的一端穿过限位孔并进入到其中的通孔内,实现了弹性拉绳与垃圾袋本体的连接,通过防滑层提拉着垃圾袋本体,可减少手部与弹性拉绳的摩擦,可实现对垃圾袋本体的提拉,便于对弹性拉绳的拆卸和安装,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垃圾袋本体在集满垃圾后不易提拉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抗菌层、凸封条与凹封条,将凸封条与凹封条封合,实现垃圾袋本体的密闭,避免垃圾袋本体在转运时出现泄漏的现象,其中抗菌层具有良好的杀菌或抑制微生物的功能,能够对垃圾袋本体内部垃圾产生的细菌进行及时有效的杀菌,阻止了细菌的滋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垃圾袋本体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垃圾袋本体、2标签牌、3凸起部、4开口、5弹性拉绳、6防滑套、7凸封条、8凹封条、9凹孔、10通孔、11安装杆、12拉块、13环形阻块、14弹簧、15限位孔、16涂膜层、17抗菌层、18加厚基底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可降解环保型垃圾袋,包括垃圾袋本体1,所述垃圾袋本体1的前表面粘接有标签牌2,且垃圾袋本体1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凸起部3,所述凸起部3的顶端表面设有凹孔9,且凸起部3的一侧表面设有通孔10,所述通孔10的内部安装有安装杆11,所述安装杆11的周向侧外壁固定设置有环形阻块13;

所述安装杆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块12,且安装杆11的周向侧外壁靠近环形阻块13的一侧套设有弹簧14,所述弹簧14的一端与凹孔9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凹孔9的内部设置有弹性拉绳5,所述弹性拉绳5的表面设有限位孔15,所述安装杆11的一端穿过限位孔15的内部。

所述弹性拉绳5的顶部周向侧外壁设置有防滑套6,且弹性拉绳5为橡胶材质的构件,所述弹性拉绳5的轴截面形状设置为长条形。

所述垃圾袋本体1由高密度聚乙烯材质与降解母粒混合制成,且垃圾袋本体1的表面颜色为黑色。

所述开口4为内部中空的圆环状结构,且开口4的截面直径为四十五厘米。

如图1-3所示,实施场景具体为:在使用过程中,将垃圾袋本体1撕开,随后将垃圾袋本体1打开套在垃圾桶上,并将垃圾袋本体1收卷,通过开口4可将垃圾投入到垃圾袋本体1的内部,当垃圾袋本体1集满垃圾后,可将垃圾袋本体1从垃圾桶上取出,通过拉块12向外拨动安装杆11,环形阻块13跟随着安装杆11运动,由环形阻块11挤压着弹簧14,使得弹簧14产生弹性形变,并将弹性拉绳5放入到凹孔9的内部,其中安装杆11的一端与通孔15处于共线状态,随后松开安装杆11,弹簧14恢复形变,这时安装杆11的一端穿过限位孔15并进入到其中的通孔10内,实现了弹性拉绳5与垃圾袋本体1的连接,通过防滑层6提拉着垃圾袋本体1,可减少手部与弹性拉绳5的摩擦,可实现对垃圾袋本体1的提拉,便于对弹性拉绳5的拆卸和安装,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垃圾袋本体1在集满垃圾后不易提拉的问题。

所述垃圾袋本体1的最外层设置为加厚基底层18,且垃圾袋本体1的内层设置为涂膜层16,所述涂膜层16与加厚基底层18之间设置有抗菌层17。

所述抗菌层17由抗菌塑料制成,且抗菌层17与涂膜层16以及加厚基底层18均通过粘接固定。

所述垃圾袋本体1的顶端表面设有开口4,所述开口4的内壁设置有凸封条7,所述凸封条7的一侧设置有凹封条8,且凸封条7与凹封条8匹配设置。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实施场景具体为:使用时,当垃圾袋本体1的集满垃圾后,可将凸封条7与凹封条8封合,实现垃圾袋本体1的密闭,避免垃圾袋本体1在转运时出现泄漏的现象,其中抗菌层17具有良好的杀菌或抑制微生物的功能,能够对垃圾袋本体1内部垃圾产生的细菌进行及时有效的杀菌,阻止了细菌的滋生。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3,设置了安装杆11、弹性绳5以及弹簧14,环形阻块11挤压着弹簧14,将弹性拉绳5放入到凹孔9的内部,安装杆11的一端穿过限位孔15并进入到其中的通孔10内,实现了弹性拉绳5与垃圾袋本体1的连接,通过防滑层6提拉着垃圾袋本体1,可减少手部与弹性拉绳5的摩擦,可实现对垃圾袋本体1的提拉,便于对弹性拉绳5的拆卸和安装,解决了垃圾袋本体1在集满垃圾后不易提拉的问题。

参照说明书附图1、图2和图4,设置了抗菌层17、凸封条7与凹封条8,将凸封条7与凹封条8封合,实现垃圾袋本体1的密闭,避免垃圾袋本体1在转运时出现泄漏的现象,其中抗菌层17具有良好的杀菌或抑制微生物的功能,能够对垃圾袋本体1内部垃圾产生的细菌进行及时有效的杀菌,阻止了细菌的滋生。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