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节、桁架臂及履带起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34538发布日期:2021-07-20 16:19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过渡节、桁架臂及履带起重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过渡节、桁架臂及履带起重机。



背景技术:

近些年国家风电和石化行业的建设需求日益增长,市场对用于该建设的履带起重机需求也相应增长。针对中大吨位履带起重机来说,为了丰富履带起重机臂架的组合,在原有单臂架的基础上改进形成双臂臂架,不仅能够提高臂架侧向刚度,还可以减少臂头处因风载和回转惯性力等因素相对与臂架根部的侧向位移,以此能够大幅度提升中长臂架的起重性能,进而提升产品竞争力。

目前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式制造双臂臂架:

一、在全臂长范围内采用双臂设置,该设计能够大幅提升侧向刚度,但是从总体上来说在全臂长范围内使用双臂,对部分臂架利用率较低,且在全臂长范围内进行组装安装点较多,会增加很多安装工作量;

二、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有限的臂长范围内设置双臂,从单臂往双臂过渡的地方形成底部过渡臂11,底节臂10的弦杆通过底部过渡臂11后与中间标准节12的弦杆位于同一直线上,但是这种底部过渡臂11仅在双臂工况时需要使用,而在其余工况利用不到,且在单臂和双臂过渡的地方截面突变尤为明显,容易造成受力应力集中而且不利于组装与运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缓双臂臂架与单臂臂架之间的截面变化、减小应力集中的过渡节、桁架臂及履带起重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过渡节,所述过渡节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弦杆组,每个所述弦杆组包括两个位于同一平面的弦杆,两个所述弦杆的一端相交设置并设有用于与单臂臂架相连接的第一接头,两个所述弦杆的另一端分别设有用于与双臂臂架相连接的第二接头。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设置为沿所述弦杆的长度方向水平延伸。

可选地,所述弦杆组的两个所述弦杆的另一端通过腹杆相连,所述腹杆设置为垂直于所述第二接头。

可选地,所述弦杆组的两个所述弦杆与所述腹杆之间形成锐角三角形。

可选地,两个所述弦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水平弦杆,所述第二接头设置在所述水平弦杆上,所述腹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水平弦杆。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桁架臂,包括单臂臂架、两组平行设置的标准节以及上述任意方案所述的过渡节,所述单臂臂架与两组所述标准节端部之间通过两个所述过渡节连接,两个所述过渡节的所述第一接头分别与所述单臂臂架的两侧相连,两个所述过渡节的所述第二接头分别对应连接于两组所述标准节。

可选地,两组所述标准节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小于单组所述标准节的宽度。

可选地,每组所述标准节包括多个中间节,所述中间节之间通过能够连接两组所述标准节的连接节相连。

可选地,两组所述标准节的一端通过两个所述过渡节连接于所述单臂臂架,两组所述标准节的另一端通过两个所述过渡节连接于臂头。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履带起重机,包括上述方案所述的桁架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过渡节能够用于单臂臂架和双臂臂架之间的过渡连接,从而易于根据需要在有限的臂长范围内设置双臂,提高臂架的利用率,另外,由于过渡节为结构单件,易于设置为任意长度,进而能够在连接双臂臂架情况下,通过延长过渡节的设计来减缓双臂臂架与单臂臂架之间的截面变化,以减少截面的突变程度,达到减小应力集中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第二种方式双臂臂架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双臂臂架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过渡节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过渡节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桁架臂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弦杆、2—第一接头、3—第二接头、4—腹杆、5—水平弦杆、6—标准节、7—中间节、8—连接节、9—臂头、10—底节臂、11—底部过渡臂、12—中间标准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结合图3和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过渡节,所述过渡节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弦杆组,每个所述弦杆组包括两个位于同一平面的弦杆1,两个所述弦杆1的一端相交设置并设有用于与单臂臂架相连接的第一接头2,两个所述弦杆1的另一端分别设有用于与双臂臂架相连接的第二接头3。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过渡节能够用于单臂臂架和双臂臂架之间的过渡连接,从而易于根据需要在有限的臂长范围内设置双臂,提高臂架的利用率。具体地,对于双臂臂架结构来说,通常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标准节,由此过渡节在使用过程中,第一接头2与单臂臂架连接,这里的单臂臂架可以是标准节或者底节臂10等,而第二接头3将与双臂臂架中的单组标准节相连。进一步地,由于标准节数量为两组,因此两组标准节任一端部与单臂臂架之间的连接均需设置至少两个过渡节,由此,两个过渡节与两组标准节一一对应连接,换言之,单个过渡节的第二接头3对应连接一组标准节,而两个过渡节的第一接头2则分别连接于单臂臂架的两侧。

解释来说,图3所示为两组弦杆组中的位于同侧的两个弦杆1,这两个弦杆1的两个第一接头2对应连接于单臂臂架的一侧,而单臂臂架的另一侧将与另一个过渡节的第一接头2相连。图4所示为一个弦杆组中的两个弦杆1,对于一个过渡节来说,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弦杆组,这里的相互平行指的是弦杆1所在平面相互平行,进而,单个过渡节至少包括四个弦杆1,四个弦杆1的第二接头3均连接于同一组标准节。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过渡节为结构单件,易于设置为任意长度,进而能够在单臂臂架与双臂臂架之间的转接情况下,通过延长过渡节的设计来减缓双臂臂架与单臂臂架之间的截面变化,以减少截面的突变程度,达到减小应力集中的目的。

为配合臂架的设计,满足安装需求,所述第一接头2和所述第二接头3设置为沿所述弦杆1的长度方向水平延伸。值得注意的是,单臂臂架的端部通常设有四个接头,位于一侧的两接头将对应与一个过渡节的两个第一接头2相连,而位于另一侧的两接头将对应与另一个过渡节的两个第一接头2相连。

另外,为提升过渡节的连接强度,所述弦杆组的两个所述弦杆1的另一端通过腹杆4相连,所述腹杆4设置为垂直于所述第二接头3,通过腹杆4的设计为过渡节的弦杆1提供支撑,保证整体稳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弦杆组的两个所述弦杆1与所述腹杆4之间形成锐角三角形。由于组成双臂的两组标准节通常采用平行设置,且第二接头3为了配合臂架的连接采用水平延伸,同时,连接过程中,为保证整体强度,腹杆4通常设置为与标准节端部平面相互平行,即垂直于单臂臂架或双臂臂架的长度方向,在上述情况下,若保证弦杆组中两个所述弦杆1与所述腹杆4之间能够形成锐角三角形,则利用过渡节在完成单臂臂架和双臂臂架间连接的情况下,两个过渡节的一端与单臂臂架连接,另一端与形成双臂的两组标准节连接,两组标准节之间的距离势必将小于单臂臂架宽度,进一步地,可限制两组标准节之间的距离小于单组标准节的宽度,由此能够解决运输超限的问题,便于运输。

进一步地,为方便第二接头3的布置,两个所述弦杆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水平弦杆5,所述第二接头3设置在所述水平弦杆5上,所述腹杆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水平弦杆5。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弦杆1中一者的另一端连接有水平弦杆5,此时,腹杆4的一端连接于水平弦杆5,另一端连接于弦杆1。

结合图5,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桁架臂,包括单臂臂架、两组平行设置的标准节6以及上述任意方案所述的过渡节,所述单臂臂架与两组所述标准节6端部之间通过两个所述过渡节连接,两个所述过渡节的所述第一接头2分别与所述单臂臂架的两侧相连,两个所述过渡节的所述第二接头3分别对应连接于两组所述标准节6。

正如上文记载,两组标准节即形成双臂,通过过渡节能够实现单臂臂架和双臂臂架之间的过渡连接。其中,由于过渡节为结构单件,易于设置为任意长度,进而能够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延长过渡节的设计来减缓双臂臂架与单臂臂架之间的截面变化,以减少截面的突变程度,达到减小应力集中的目的。

可以理解地,标准节6的任一端部与单臂臂架之间需设置两个过渡节,两个过渡节与两组标准节一一对应,单个过渡节的四个第二接头3对应连接一组标准节,单个过渡节的两个第一接头2对应连接于单臂臂架一侧的两个接头,由此,两个过渡节的第一接头2分别对应连接于单臂臂架的两侧。

为解决运输超限的问题,两组所述标准节6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小于单组所述标准节6的宽度。其中,每组所述标准节6包括多个中间节7,所述中间节7之间通过能够连接两组所述标准节6的连接节8相连。连接节8与中间节7之间的连接同样通过接头完成,通过连接节8贯穿两组标准节6以同时对两组标准节6中的中间节7实现连接,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双臂臂架的整体刚度。需要注意的是,连接节8垂直于桁架臂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连接节8的两端分别设置接头以与两组标准节中的过渡节或中间节7形成连接。也就是说,过渡节使用过程中,第二接头3可以直接连接于中间节7,或者也可以如图5中所示连接于连接节8。通过连接节8、过渡节之间的相互配合连接,进一步提升了单臂和双臂间转接的稳定性,同时两个过渡节之间无需设置其他部件,能够尽可能达到减重的目的。

当然,为提高臂架的利用率,实际使用过程中,在有限的臂长范围内设置双臂即可,由此,两组标准节9的端部均连接有单臂臂架。在本实施方式中,两组所述标准节6的一端通过两个所述过渡节连接于作为单臂臂架的底节臂10,两组所述标准节6的另一端通过两个所述过渡节连接于臂头9。同时,过渡节与臂头9之间可设置其他标准节,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特殊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桁架臂能够很大程度增强臂架在该双臂范围内的侧向刚度,从而提升履带起重机同等臂长和幅度下的起重性能,另外单臂和双臂组装过程中,连接节点较少,使得现场安装以及制作工作量少,节约成本且操作更方便,同时运输过程中可拆卸分体运输,避免运输受限。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履带起重机,包括上述方案所述的桁架臂。该履带起重机通过采用上述桁架臂,因此,具有上述桁架臂的全部优点,具体地,桁架臂的截面变化较为平缓,当应用到履带起重机中时,能够有效提升起重性能。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