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称重超载保护装置专用的轿厢绳头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91348发布日期:2021-01-30 06:05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称重超载保护装置专用的轿厢绳头组件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称重超载保护装置专用的轿厢绳头组件。


背景技术:

[0002]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电梯作为垂直方向的交通运输工具,在高层建筑和公共场所已经成为重要的建筑设备而不可或缺,在电梯安装的过程中,为了实现绳头有效的固定,均采用轿厢绳头组件来进行绳头的固定,保证电梯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0003]
目前在进行轿厢绳头组件的使用时,因为轿厢绳头组件内部通常连接固定有传感器,而对于传感器的连接通常采用紧固螺栓进行连接固定,从而使得当传感器内部损坏时,原本轿厢绳头组件的连接就较为繁琐,从而导致在进行传感器拆卸修理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拆卸过程上,导致修理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电梯称重超载保护装置专用的轿厢绳头组件,解决了在进行轿厢绳头组件的使用时,因为轿厢绳头组件内部通常连接固定有传感器,而对于传感器的连接通常采用紧固螺栓进行连接固定,从而使得当传感器内部损坏时,原本轿厢绳头组件的连接就较为繁琐,从而导致在进行传感器拆卸修理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拆卸过程上,导致修理效率低的问题,达到对轿厢绳头组件内部传感器快捷拆卸的效果。
[0006]
(二)技术方案
[0007]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梯称重超载保护装置专用的轿厢绳头组件,包括固定架、螺母和快捷拆卸装置,所述固定架与下绳头板左右两侧紧固连接,所述快捷拆卸装置设置于上绳头板上端内部前后两侧,所述快捷拆卸装置由放置槽、拉杆、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固定轴、第一压簧和弹出机构组成,所述放置槽开设于上绳头板上端内部左右两侧,所述拉杆中部通过第一转轴与放置槽转动连接,并且拉杆下端通过第二转轴与固定轴转动连接,所述固定轴右侧与传感器相插接,并且固定轴左侧与第一压簧相贴合,所述第一压簧设置于放置槽左侧下端,并且第一压簧左侧与放置槽相贴合,所述弹出机构设置于下绳头板上端左右两侧内部。
[0008]
进一步的,所述弹出机构由连接槽、反弹压簧、通槽、挤压杆、固定块、连接块和第二压簧组成,所述连接槽开设于下绳头板上端中部,并且连接槽内部下端设置有反弹压簧,所述反弹压簧上端与传感器相贴合,所述通槽开设于下绳头板上端左右两侧内部,所述挤压杆右侧与通槽转动连接,并且挤压杆右侧下端与固定块相贴合,所述固定块上端与通槽转动连接,并且固定块右侧下端与连接块相贴合,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于传感器下端左右
两侧,所述第二压簧右侧上端与固定块固定连接,并且第二压簧左侧下端与通槽焊接固定。
[0009]
进一步的,所述下绳头板上端与绳头杆相插接,并且下绳头板上端中部设置有传感器,所述绳头杆上端与上绳头板相插接,并且上绳头板上端外表面环绕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传感器上端与上绳头板相贴合,所述螺母与绳头杆上端螺纹连接。
[0010]
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槽、拉杆、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固定轴与第一压簧均沿上绳头板上端左右相对称设置,并且拉杆可沿第一转轴转动角度为60
°

[0011]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轴与传感器插接拦截处呈圆弧状,并且固定轴与传感器处开设凹槽插接连接。
[0012]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簧左右相对称设置有两条,并且第一压簧最大弹力为8n。
[0013]
进一步的,所述通槽、挤压杆、固定块、连接块与第二压簧均沿下绳头板左右相对称设置,并且挤压杆外表面设置有橡胶软层。
[0014]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可转动角度为30
°
,并且固定块与连接块相贴合处开设有防滑纹路。
[0015]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轴采用锌合金材质制成。
[0016]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簧采用琴钢丝材质制成。
[0017]
(三)有益效果
[0018]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
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梯称重超载保护装置专用的轿厢绳头组件,通过在上绳头板上端内部前后两侧设置了快捷拆卸装置,先将拉杆左右拉动,来使在拉杆处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的作用下,将固定轴带动移出传感器上端左右两侧的凹槽,从而就可实现快捷拆卸,从而就可达到对轿厢绳头组件内部传感器快捷拆卸的优点。
[0020]
优点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梯称重超载保护装置专用的轿厢绳头组件,通过在下绳头板上端左右两侧内部设置了弹出机构,将挤压杆下压来使固定块推动,来解除固定块与连接块的接触固定,然后就可使连接槽内部的反弹压簧反弹,来将传感器弹出,从而达到实现传感器拆卸自动弹出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21]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快捷拆卸装置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弹出机构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弹出机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
图中:固定架-1、下绳头板-2、绳头杆-3、传感器-4、上绳头板-5、缓冲弹簧-6、螺母-7、快捷拆卸装置-8、放置槽-81、拉杆-82、第一转轴-83、第二转轴-84、固定轴-85、第一压簧-86、弹出机构-87、连接槽-871、反弹压簧-872、通槽-873、挤压杆-874、固定块-875、连接块-876、第二压簧-877。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梯称重超载保护装置专用的轿厢绳头组件:包括固定架1、螺母7和快捷拆卸装置8,固定架1与下绳头板2左右两侧紧固连接,快捷拆卸装置8设置于上绳头板5上端内部前后两侧,快捷拆卸装置8由放置槽81、拉杆82、第一转轴83、第二转轴84、固定轴85、第一压簧86和弹出机构87组成,放置槽81开设于上绳头板5上端内部左右两侧,拉杆82中部通过第一转轴83与放置槽81转动连接,并且拉杆82下端通过第二转轴84与固定轴85转动连接,并且有利于通过拉杆82实现固定轴85的快速解锁,固定轴85右侧与传感器4相插接,并且固定轴85左侧与第一压簧86相贴合,第一压簧86设置于放置槽81左侧下端,并且第一压簧86左侧与放置槽81相贴合,并且有利于加强固定轴85与传感器4的插接连接,弹出机构87设置于下绳头板2上端左右两侧内部,并且有利于传感器4的自动弹出,增加试使用性。
[0029]
其中,所述弹出机构87由连接槽871、反弹压簧872、通槽873、挤压杆874、固定块875、连接块876和第二压簧877组成,所述连接槽871开设于下绳头板2上端中部,并且连接槽871内部下端设置有反弹压簧872,所述反弹压簧872上端与传感器4相贴合,所述通槽873开设于下绳头板2上端左右两侧内部,所述挤压杆874右侧与通槽873转动连接,并且挤压杆874右侧下端与固定块875相贴合,所述固定块875上端与通槽873转动连接,并且固定块875右侧下端与连接块876相贴合,所述连接块876固定连接于传感器4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压簧877右侧上端与固定块875固定连接,并且第二压簧877左侧下端与通槽873焊接固定。
[0030]
其中,所述下绳头板2上端与绳头杆3相插接,并且下绳头板2上端中部设置有传感器4,所述绳头杆3上端与上绳头板5相插接,并且上绳头板5上端外表面环绕连接有缓冲弹簧6,所述传感器4上端与上绳头板5相贴合,所述螺母7与绳头杆3上端螺纹连接。
[0031]
其中,所述放置槽81、拉杆82、第一转轴83、第二转轴84、固定轴85与第一压簧86均沿上绳头板5上端左右相对称设置,并且拉杆82可沿第一转轴83转动角度为60
°
,使得可以通过拉杆82拉动来实现固定轴85的快捷解锁。
[0032]
其中,所述固定轴85与传感器4插接拦截处呈圆弧状,并且固定轴85与传感器4处开设凹槽插接连接,使得可以更好的实现固定轴85与传感器4的插接连接。
[0033]
其中,所述第一压簧86左右相对称设置有两条,并且第一压簧86最大弹力为8n,使得有利于提高固定轴85与传感器4的插接连接。
[0034]
其中,所述通槽873、挤压杆874、固定块875、连接块876与第二压簧877均沿下绳头板2左右相对称设置,并且挤压杆874外表面设置有橡胶软层,使得使用者使用时不易脱手。
[0035]
其中,所述固定块875可转动角度为30
°
,并且固定块875与连接块876相贴合处开设有防滑纹路,使得进行固定块875与连接块876接触固定时,固定稳定不易松动。
[0036]
其中,所述第一转轴83采用锌合金材质制成。
[0037]
其中,所述第一压簧86采用琴钢丝材质制成。
[0038]
本专利所述的第一转轴83:即是连接产品零部主件必须用到的、用于转动工作中既承受弯矩又承受扭矩的轴;所述第一压簧86:是承受向压力的螺旋弹簧,它所用的材料截面多为圆形,也有用矩形和多股钢萦卷制的,弹簧一般为等节距的,压缩弹簧的形状有:圆柱形、圆锥形、中凸形和中凹形以及少量的非圆形等,压缩弹簧的圈与圈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当受到外载荷时弹簧收缩变形,储存形变能。
[0039]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梯称重超载保护装置专用的轿厢绳头组件,其工作工作原理如下;
[0040]
第一,首先使用者先将固定架1与外部墙体连接固定,接着在将绳头杆3下端与电梯钢绳连接固定,然后当电梯运行时,钢绳会在上绳头板5上端设置的缓冲弹簧6的作用下,稳定移动,不易抖动,保证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并且在下绳头板2与上绳头板5内部中端还设置了传感器4来进行电梯承载量的检测,从而进一步提高电梯的安全性;
[0041]
第二,在进行轿厢绳头组件的使用时,因为轿厢绳头组件内部通常连接固定有传感器4,而对于传感器4的连接通常采用紧固螺栓进行连接固定,从而使得当传感器4内部损坏时,原本轿厢绳头组件的连接就较为繁琐,从而导致在进行传感器4拆卸修理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拆卸过程上,导致修理效率低;
[0042]
第三,因此,通过在上绳头板5上端内部前后两侧设置了快捷拆卸装置8,当要进行损坏传感器4的修理时,使用者先接触螺母7与绳头杆3的螺纹连接固定,接着使用者就可将设置在上绳头板5上端前后两侧的拉杆82向左右两侧拉动,然后在拉杆82处第一转轴83与第二转轴84的转动作用下,将固定轴85带动移动,来使固定轴85移出传感器4上端左右两侧的凹槽,然后就可实现上绳头板5的快捷拆卸,从而就可达到对轿厢绳头组件内部传感器4快捷拆卸的优点;
[0043]
第四,当完成上绳头板5的拆卸后,使用者在将下绳头板2左右两侧的挤压杆874下压,来使挤压杆874移动将固定块875推动,从而在固定块875移动下,就可解除与连接块876的接触固定,然后当固定解除后,就可使得下绳头板2上端内部连接槽871内部的反弹压簧872反弹来将传感器4弹出,从而就可实现传感器4的自动弹出,进一步加强拆卸速度,从而达到实现传感器4拆卸自动弹出的优点:
[0044]
第五,当修理完成后,使用者先将传感器4下端重新与连接槽871相插接,在插接时,又将反弹压簧872挤压,来实现下一次弹出活动,然后当传感器4左右两侧的连接块876移动到固定块875处时,会先将固定块875推动一定的距离,来使固定块875处的第二压簧877压缩,然后移动到固定块875下端时,第二压簧877回弹,来使固定块875与连接块876重新接触固定,从而就可实现传感器4下端的快捷固定,接着使用者重新将上绳头板5上的拉杆82拉动,然后将上绳头板5与传感器4上端插接连接,插接完成后,松开拉杆82,就可在第一压簧86反弹下,实现固定轴85与传感器4左右两侧上端凹槽的插接固定,从而就可完成传感器4的重新快捷固定。
[0045]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0046]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
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47]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