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漏水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24257发布日期:2020-12-18 13:09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漏水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用品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的漏水盖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日常生活中,部分饮料、洗衣液或者液体调味料在使用时,需要将两种液体混合使用,但是过早的将两种液体混合,在不使用的情况下,液体长时间会产生变质等问题,因此,企业通常利用两种容器将两种液体分别独立包装,在使用时,用户才将两种液体进行混合,之后再进行使用。但是,上述将两种液体独立包装的方式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主要在于两种独立的包装容易在运输过程中造成其中一种液体的丢失,增加了成本,另外,两种液体独立包装的方式,也会在进行混合的过程中,导致液体洒出容器外部,混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漏水盖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两种液体独立包装的方式容易在运输时造成其中一种液体的丢失、以及在混合时产生操作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的漏水盖结构,包括存液盖以及可转动的安装在存液盖下方的导流盖,所述存液盖包括一上方具有开口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底部位置设有出液孔,在出液孔所在位置的筒体底部一体连接有一呈锥形结构的密封锥,所述导流盖包括导流本体,所述导流本体的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中间位置开设有贯通的导流孔,在所述隔板上表面两侧位置安装有用以驱使密封锥与筒体底部相分离的挡片。

优选的,所述筒体的外壁下方位置设有向筒体中心凹陷的环形凹槽,所述导流本体的内径上方位置设有与环形凹槽相配合的环形凸条。

优选的,所述筒体的顶部位置设有向外翻折的褶边,所述褶边与筒体一体连接。

优选的,所述隔板与导流本体一体连接,且所述隔板截面呈向下凹陷的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挡片的上平面高于密封锥的底面。

优选的,所述导流本体的外部上下位置设有防滑条纹,防滑条纹的长度方向与导流本体的轴线相平行。

优选的,所述导流本体的下方内壁位置设有与瓶子瓶口相连接的连接螺纹。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在企业进行两种液体的包装时,可以利用存液盖将一种液体进行封存,通过导流盖将存液盖与下方的液体包装瓶进行连接,使两种液体包装容器相互连接,避免其中一种液体丢失的问题,并在使用时,通过旋转上方的存液盖,使存液盖相对于导流盖进行转动,使得存液盖下方的密封锥破裂,存液盖内的液体经过导流盖流入下方的瓶子内,完成两种液体的混合过程,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存液盖的立体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存液盖的立体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流盖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导流盖的剖视图。

其中:1、存液盖;101、褶边;102、筒体;103、环形凹槽;104、密封锥;105、出液孔;

2、导流盖;201、导流本体;202、防滑条纹;203、隔板;204、导流孔;205、挡片;206、环形凸条;207、连接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图5,一种新型的漏水盖结构,包括存液盖1以及可转动的安装在存液盖1下方的导流盖2,所述存液盖1包括一上方具有开口的筒体102,所述筒体102的底部位置设有出液孔105,在出液孔105所在位置的筒体102底部一体连接有一呈锥形结构的密封锥104,所述导流盖2包括导流本体201,所述导流本体201的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隔板203,所述隔板203的中间位置开设有贯通的导流孔204,在所述隔板203上表面两侧位置安装有用以驱使密封锥104与筒体102底部相分离的挡片205。

具体地,所述筒体102的外壁下方位置设有向筒体102中心凹陷的环形凹槽103,所述导流本体201的内径上方位置设有与环形凹槽103相配合的环形凸条206,其中,存液盖1和导流盖2均为塑料材质,用力按压存液盖1,可以使得环形凹槽103与环形凸台配合,实现存液盖1与导流盖2的连接。

具体地,所述筒体102的顶部位置设有向外翻折的褶边101,所述褶边101与筒体102一体连接。

具体地,所述隔板203与导流本体201一体连接,且所述隔板203截面呈向下凹陷的弧形结构。

具体地,所述挡片205的上平面高于密封锥104的底面,这样设置是为了确保挡片205能够施加作用力给密封锥104,保证密封锥104在受到挡片205施加的作用力之后,密封锥104与筒体102底部相分离。

具体地,所述导流本体201的外部上下位置设有防滑条纹202,防滑条纹202的长度方向与导流本体201的轴线相平行。

具体地,所述导流本体201的下方内壁位置设有与瓶子瓶口相连接的连接螺纹207。

工作原理:使用时,存液盖1的上方具有防止液体流出的密封盖,导流盖2的下方通过连接螺纹207连接有瓶子,通过导流盖2可以将下方存有液体的瓶子与上方存有液体的存液盖1进行连接,二者统一进行包装,避免了其中一种液体丢失的限位;当需要对两种液体进行混合时,将存液盖1进行转动,存液盖1转动的同时带动下方的密封锥104旋转,当密封锥104与导流盖2上的挡片205相接触时,继续用力转动存液盖1,使得密封锥104与筒体102相分离,此时,出液孔105将筒体102的内部空间与导流盖2的内部空间相连通,液体从出液孔105向下流动,流至隔板203后,从隔板203中心开设的倒流孔流入下方的瓶子内,实现两种液体的混合,操作便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的漏水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存液盖(1)以及可转动的安装在存液盖(1)下方的导流盖(2),所述存液盖(1)包括一上方具有开口的筒体(102),所述筒体(102)的底部位置设有出液孔(105),在出液孔(105)所在位置的筒体(102)底部一体连接有一呈锥形结构的密封锥(104),所述导流盖(2)包括导流本体(201),所述导流本体(201)的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隔板(203),所述隔板(203)的中间位置开设有贯通的导流孔(204),在所述隔板(203)上表面两侧位置安装有用以驱使密封锥(104)与筒体(102)底部相分离的挡片(2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漏水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02)的外壁下方位置设有向筒体(102)中心凹陷的环形凹槽(103),所述导流本体(201)的内径上方位置设有与环形凹槽(103)相配合的环形凸条(2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漏水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02)的顶部位置设有向外翻折的褶边(101),所述褶边(101)与筒体(102)一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漏水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03)与导流本体(201)一体连接,且所述隔板(203)截面呈向下凹陷的弧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漏水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205)的上平面高于密封锥(104)的底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漏水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本体(201)的外部上下位置设有防滑条纹(202),防滑条纹(202)的长度方向与导流本体(201)的轴线相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漏水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本体(201)的下方内壁位置设有与瓶子瓶口相连接的连接螺纹(20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漏水盖结构,包括存液盖以及可转动的安装在存液盖下方的导流盖,所述存液盖包括一上方具有开口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底部位置设有出液孔,在出液孔所在位置的筒体底部一体连接有一呈锥形结构的密封锥,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在企业进行两种液体的包装时,可以利用存液盖将一种液体进行封存,通过导流盖将存液盖与下方的液体包装瓶进行连接,使两种液体包装容器相互连接,避免其中一种液体丢失的问题,并在使用时,通过旋转上方的存液盖,使存液盖相对于导流盖进行转动,使得存液盖下方的密封锥破裂,存液盖内的液体经过导流盖流入下方的瓶子内,完成两种液体的混合过程,操作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聂国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林屹信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8
技术公布日:2020.12.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