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韧性抗开裂石英石板材的自动布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38067发布日期:2021-03-02 18:05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高韧性抗开裂石英石板材的自动布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上料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高韧性抗开裂石英石板材的自动布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人造石英石板材工过程中,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步骤:原料采集

选料

配料

搅拌

布料

真空高频振动压制

加热固化定型

定厚打磨

抛光

切板

包装入库。在布料过程中,一般需要通过布料机将物料输送至模腔内,而现有技术中,容易出现模腔内局部堆积物料、局部缺少布料的情况,如此会大幅度降低制造出来的人造石英石板材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高韧性抗开裂石英石板材的自动布料装置,其能够均匀地布料,从而避免模腔内局部堆积物料、局部缺少布料的情况,以提高制造后的石英石板材的质量。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
高韧性抗开裂石英石板材的自动布料装置,包括:
[0006]
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料框;
[0007]
齿条,安装在所述机架上;
[0008]
导向杆,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导向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齿条的延伸方向平行;
[0009]
布料小车,位于所述料框的上方,所述布料小车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传动;所述布料小车上设有弧形导向支撑面,所述弧形导向支撑面与所述导向杆滑动配合;所述布料小车上沿重力方向层叠地依次设有料斗、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所述布料小车在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传出端设有滚筒打散机构,所述滚筒打散机构用于打散物料;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反;所述布料小车上设有卸料导向斜板,所述卸料导向斜板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传出端的正下方,且位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传入端的正上方。
[0010]
进一步地,所述布料小车上设有刮平板,所述刮平板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与所述第二输送带之间,所述刮平板连接有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刮平板沿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宽度方向移动,以将所述第二输送带上的物料刮平。
[0011]
进一步地,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电机驱动连接的丝杆、与所述丝杆平行设置的光杆,所述刮平板开设有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的螺纹孔,所述刮平板开设有与所述光杆滑动连接的光孔。
[0012]
进一步地,所述布料小车在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宽度的两侧均设有支撑台,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所述支撑台上,并位于所述齿条的正上方。
[0013]
进一步地,所述滚筒打散机构包括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驱动连接的滚筒、间隔地且均匀地固定在所述滚筒的曲面外壁上若干打散杆。
[0014]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
在设置卸料导向斜板基础上,再结合第一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与第二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反,可以使得物料从卸料导向斜板上落入第二输送带的物料更加均匀,从而避免料框内局部堆积物料、局部缺少布料的情况,以提高制造后的石英石板材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高韧性抗开裂石英石板材的自动布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8]
图3为图1的剖视图;
[0019]
图4为图3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0]
图中:1、机架;11、料框;2、齿条;3、导向杆;4、布料小车;41、齿轮;42、弧形导向支撑面;43、第一输送带;44、第二输送带;45、卸料导向斜板;46、刮平板;47、支撑台;48、料斗;5、打散机构;51、滚筒;52、打散杆;6、直线驱动机构;61、第一电机;62、丝杆;63、光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22]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代表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3]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4]
参见图1-图4,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高韧性抗开裂石英石板材的自动布料装置,包括:机架1、齿条2、导向杆3和布料小车4。
[0025]
机架1上安装有料框11,布料小车4卸料在料框11上,经压制后便可将物料压实。
[0026]
齿条2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齿条2用于对布料小车4进行传动和导向。
[0027]
导向杆3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导向杆3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齿条2的延伸方向平行;通过导向杆3对布料小车4进行支撑和导向,可以避免齿条2承受过大的重量。
[0028]
布料小车4位于所述料框11的上方。所述布料小车4安装有齿轮41,所述齿轮41与所述齿条2啮合传动。所述布料小车4上设有弧形导向支撑面42,所述弧形导向支撑面42与所述导向杆3滑动配合。所述布料小车4上沿重力方向层叠地且间隔地依次设有料斗48、第一输送带43、第二输送带44。所述布料小车4在所述第二输送带44的传出端设有滚筒打散机构5,所述滚筒打散机构5用于打散物料。所述第一输送带43的输送方向与所述第二输送带44的输送方向相反。所述布料小车4上设有卸料导向斜板45,所述卸料导向斜板45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43的传出端的正下方,且位于所述第二输送带44的传入端的正上方。可以理解,
第一输送带43、第二输送带44通过普通的电机驱动即可,而至于第一输送带43与第二输送带44是否需要联动以节约电力,则根据实际生产需求和常规的技术进行整合即可。
[0029]
其中,需要理解的是,第一输送带43的传入端即物料的输入端,第一输送带43的传出端即物料从第一输送带43卸下的一端。同理,第二输送带44的传入端即物料的输入端,第二输送带44的传出端即物料从第二输送带44卸下的一端。
[0030]
工作时,物料从料斗48落入第一输送带43上,第一输送带43将物料输送至卸料导向斜板45,物料经过卸料导向斜板45的短暂支承后落入第二输送带44的传入端上,最后经第二输送带44的传出端、滚筒打散机构5而落入料框11内。需要说明的是,在设置卸料导向斜板45基础上,再结合第一输送带43的输送方向与第二输送带44的输送方向相反,可以使得物料从卸料导向斜板45上落入第二输送带44的物料更加均匀,从而避免料框11内局部堆积物料、局部缺少布料的情况,以提高制造后的石英石板材的质量。例如,当物料推送至第一输送带43的传出端(即物料即将落入卸料导向斜板45),由于卸料导向斜板45与第一输送带43的传出端之间间距为一定值(定义卸料导向斜板45与第一输送带43的传出端之间的间距为开口),即开口为一定值,因而可以防止堆积的物料直接落入第二输送带44的传入端,而在第一输送带43的持续运作下,物料堆积在开口正上方,可以开口使得实时落料相对均匀,从而保证第二输送带44上的物料较为均匀。如此,当物料从第二输送带44落入料框11后也相对均匀地分布在料框11内。
[0031]
优选地,所述布料小车4上设有刮平板46,所述刮平板46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43与所述第二输送带44之间,所述刮平板46连接有直线驱动机构6,所述直线驱动机构6用于驱动所述刮平板46沿所述第二输送带44的宽度方向移动,以将所述第二输送带44上的物料刮平。如此,可以进一步保证物料均匀地分布在第二输送带44上,多除少补,从而保证物料掉入料框11后更加均匀。
[0032]
优选地,所述直线驱动机构6包括第一电机61、与所述第一电机61驱动连接的丝杆62、与所述丝杆62平行设置的光杆63,所述刮平板46开设有与所述丝杆62螺纹连接的螺纹孔,所述刮平板46开设有与所述光杆63滑动连接的光孔。通过丝杆62与光杆63对刮平板46进行支撑,可以使得刮平板46运行时更加平稳;而丝杆62的转动可以带动刮平板46沿丝杆62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将物料刮平。其中,直线驱动机构6还可以是气缸等。
[0033]
优选地,所述布料小车4在所述第二输送带44的宽度的两侧均设有支撑台47,所述第一电机61安装在所述支撑台47上,并位于所述齿条2的正上方。可以理解,第一输送带43与第二输送带44之间的间距不宜过大,如此设置,可以便于丝杆62和光杆63的安装和检修。并且,可以利于第一电机61的电路布设,避免线路与齿条2、齿轮41发生刮擦现象。
[0034]
优选地,所述滚筒打散机构5包括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驱动连接的滚筒51、间隔地且均匀地固定在所述滚筒51的曲面外壁上若干打散杆52。其中,滚筒打散机构5还可以根据现有的成熟产品进行选择。
[0035]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