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金超微细复膜线材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01648发布日期:2021-01-23 11:47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合金超微细复膜线材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合金超微细复膜线材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合金超微细复膜线材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电子产品的小型化技术发展,对微细电磁线的细径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重量轻,直径小,还要求功率增大,然而线径越小,微细线在拉拔和绕制过程中就越易断,而且导电率也降低。
[0003]
市面上有链条式的输送机构,但是在放置线材的过程中,由于夹放不平稳,经常会出现掉线或跑线的情况,对于超微细线材来说,极易发生断裂,为加工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合金超微细复膜线材输送装置,通过设置的固线槽对超微细线材进行放置,为超微细线材提供限定保护,避免超微细线材在第一传送皮带旋转传输过程中发生偏移,为超微细线材的加工提供支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合金超微细复膜线材输送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支撑柱,所述底座顶部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支撑柱,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一传输组件,所述第一传输组件的顶部设置有第二传输组件,所述第一传输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轴、第一从动轴、第一传送皮带、固线槽,所述第二传输组件包括第二驱动轴、第二从动轴、第二传送皮带、固定机构。
[0006]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第一支撑柱相对一侧的底部,所述第一从动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第二支撑柱相对一侧的底部,所述第一传送皮带套设在第一驱动轴与第一从动轴的外部。
[0007]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驱动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第一支撑柱相对一侧的顶部,所述第二从动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第二支撑柱相对一侧的顶部,所述第二传送皮带套设在第二驱动轴与第二从动轴的外部。
[0008]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固线槽在第一传送皮带外圈壁体的中部环形开设。
[0009]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承载台、减磨环、连接杆、限位盘、复位弹簧、压板。
[0010]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承载台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二传送皮带外圈的壁体上,所述减磨环设置在承载台另一端的正中,减磨环贯穿承载台的外壁并延伸至承载台的内部,减磨环贴合承载台的壁体并与承载台的壁体固定连接。
[0011]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贯穿减磨环并延伸至承载台的内部,连接杆贴合减磨环的壁体,所述限位盘套设在连接杆的中部,连接杆与限位盘的壁体紧
密贴合并固定连接,限位盘设置在承载台内腔的中部,限位盘的四侧贴合承载台的内壁。
[0012]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连接杆一端的外部,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限位盘上,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承载台一端的内壁上,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压板上,第二传送皮带底部的压板贴合第一传送皮带顶部的外壁,压板与固线槽对应设置。
[0013]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4]
1、通过设置的固线槽对超微细线材进行放置,为超微细线材提供限定保护,避免超微细线材在第一传送皮带旋转传输过程中发生偏移,为超微细线材的加工提供支持;
[0015]
2、承载台、连接杆的连接通过复位弹簧形成弹力插接结构,配合第二传送皮带的旋转,多个压板依次接触第一从动轴顶部的外壁,压板压缩弹力插接结构,对固线槽内部的超微细线材进行压紧限定,避免超微细线材进行产生位移,且弹力插接结构具有形变力,可以跟随第一传送皮带在运转中产生的晃动而移动,避免因晃动导致超微细线材脱离固线槽,通过设置的减磨环、限位盘的配合工作,为连接杆的移动提供导向,同时避免连接杆脱离承载台。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传输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传输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的放大图。
[0020]
附图标记为:1底座、2第一支撑柱、3第二支撑柱、4第一传输组件、5第一驱动轴、6第一从动轴、7第一传送皮带、8固线槽、9 第二传输组件、10第二驱动轴、11第二从动轴、12第二传送皮带、 13固定机构、14承载台、15减磨环、16连接杆、17限位盘、18复位弹簧、19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2]
如附图1-3所示的一种合金超微细复膜线材输送装置,包括底座 1,底座1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支撑柱2,底座1顶部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支撑柱3,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传输组件4,第一传输组件4的顶部设置有第二传输组件9。
[0023]
第一传输组件4包括第一驱动轴5、第一从动轴6、第一传送皮带7、固线槽8,第一驱动轴5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第一支撑柱2相对一侧的底部,第一从动轴6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第二支撑柱3相对一侧的底部,第一传送皮带7套设在第一驱动轴5与第一从动轴6的外部,固线槽8在第一传送皮带7外圈壁体的中部环形开设,第二传输组件9包括第二驱动轴10、第二从动轴11、第二传送皮带12、固定机构13,第二驱动轴10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第一支撑柱2相对一侧的顶部,第二从动轴1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第
二支撑柱3相对一侧的顶部,第二传送皮带12套设在第二驱动轴10与第二从动轴11的外部。
[0024]
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设置的固线槽8对超微细线材进行放置,为超微细线材提供限定保护,避免超微细线材在第一传送皮带7旋转传输过程中发生偏移,为超微细线材的加工提供支持。
[0025]
如附图4所示的一种合金超微细复膜线材输送装置,还包括固定机构13,固定机构13包括承载台14、减磨环15、连接杆16、限位盘17、复位弹簧18、压板19,承载台14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二传送皮带12外圈的壁体上,减磨环15设置在承载台14另一端的正中,减磨环15贯穿承载台14的外壁并延伸至承载台14的内部,减磨环 15贴合承载台14的壁体并与承载台14的壁体固定连接。
[0026]
连接杆16的一端贯穿减磨环15并延伸至承载台14的内部,连接杆16贴合减磨环15的壁体,限位盘17套设在连接杆16的中部,连接杆16与限位盘17的壁体紧密贴合并固定连接,限位盘17设置在承载台14内腔的中部,限位盘17的四侧贴合承载台14的内壁。
[0027]
复位弹簧18套设在连接杆16一端的外部,复位弹簧18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限位盘17上,复位弹簧18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承载台 14一端的内壁上,连接杆16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压板19上,第二传送皮带12底部的压板19贴合第一传送皮带7顶部的外壁,压板 19与固线槽8对应设置。
[0028]
实施方式具体为:承载台14、连接杆16的连接通过复位弹簧18 形成弹力插接结构,配合第二传送皮带12的旋转,多个压板19依次接触第一从动轴6顶部的外壁,压板19压缩弹力插接结构,对固线槽8内部的超微细线材进行压紧限定,避免超微细线材进行产生位移,且弹力插接结构具有形变力,可以跟随第一传送皮带7在运转中产生的晃动而移动,避免因晃动导致超微细线材脱离固线槽8,通过设置的减磨环15、限位盘17的配合工作,为连接杆16的移动提供导向,同时避免连接杆16脱离承载台14。
[0029]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0030]
参照说明书附图1-3,通过设置的固线槽8对超微细线材进行放置,为超微细线材提供限定保护,避免超微细线材在第一传送皮带7 旋转传输过程中发生偏移,为超微细线材的加工提供支持;
[0031]
参照说明书附图4,承载台14、连接杆16的连接通过复位弹簧 18形成弹力插接结构,配合第二传送皮带12的旋转,多个压板19 依次接触第一从动轴6顶部的外壁,压板19压缩弹力插接结构,对固线槽8内部的超微细线材进行压紧限定,避免超微细线材进行产生位移,且弹力插接结构具有形变力,可以跟随第一传送皮带7在运转中产生的晃动而移动,避免因晃动导致超微细线材脱离固线槽8,通过设置的减磨环15、限位盘17的配合工作,为连接杆16的移动提供导向,同时避免连接杆16脱离承载台14。
[0032]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