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印刷机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41186发布日期:2021-07-13 15:24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式印刷机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芯线印刷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式印刷机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线电缆的生产已经实现自动化,电线电缆在生产中务必要对其印刷批号,否则无法辨别其生产日期等等,但是在印刷的过程中,由于芯线在线圈内的来回摆动的缠绕方式会导致芯线从放出到进入到印刷机进行印刷的过程中,会出现芯线运动不平稳的状况,影响印刷效果。现有技术中,参见图5,通常会在出线轮和印刷机导入轮之间加设一减震装置,减震装置包括连接板,连接板一端设有容纳导向轮的凹槽,连接板的另一端设有绕线轮,连接板通过弹簧固接在印刷机上,弹簧可以抵消一部分垂直方向的震动,连接板的凹槽能够使连接板在水平方向上运动时不影响导向轮的运行,既抵消一部分水平方向的震动,绕线轮使芯线运行更平稳,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连接板运行不平稳,只能减缓部分震动,不能完全抵消,而且弹簧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发生变形,弹力不足,影响印刷效果,二是容易使芯线发生变形,影响产品质量。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印刷机减震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使芯线平稳的进入印刷机进行印刷工作,还能防止芯线变形和拉断,提高了印刷效率和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式印刷机减震装置,包括减震轮组和固接在印刷机底座上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滑轨;所述滑轨的横截面为凸台状,所述滑轨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固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滑轨上设有与所述滑轨配合使用的滑行块;所述底板上设有限位缓冲组件;所述减震轮组位于印刷机导向轮和出线轮之间,并与所述导向轮和所述出线轮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减震轮组包括固定于所述底板上的定轮,所述定轮固定于所述滑轨的正上方,所述减震轮组还包括动轮,所述动轮固接在所述滑行块的上表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式印刷机减震装置,所述定轮与所述动轮的圆心均与所述滑轨的中心线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式印刷机减震装置,所述限位缓冲组件包括两个设于所述定轮与所述动轮的一侧的缓冲器,两个所述缓冲器镜像布置,所述动轮上固接有与所述缓冲器配合使用的挡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式印刷机减震装置,所述定轮为三线槽轮,从内向外依次包括第一线槽,第二线槽和第三线槽,所述动轮为两线槽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式印刷机减震装置,所述第一线槽与所述出线轮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式印刷机减震装置,所述第三线槽与所述导向轮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式印刷机减震装置,所述动轮上设有可拆卸的配重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式印刷机减震装置,所述滑轨包括重叠设置的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的两侧设有凹槽,所述滑行块上设有与所述凹槽相配合使用的若干滑轮,所述滑轮活动连接在所述滑行块的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式印刷机减震装置,所述底板为l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式印刷机减震装置,所述滑轨通过沉头螺钉和设于滑轨中心线处的若干沉头孔固定到所述底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印刷机减震装置,通过设置减震轮组,可以消除芯线的震动,使芯线能够平稳的进入到印刷机内进行印刷,并且防止芯线被拉断和变形,提高了印刷效率和质量;通过设置滑轨,牢固耐用,无需频繁更换,为减震装置的运行提供保障;通过设置缓冲器,既为减震轮组提供缓冲,也能保证减震轮组安全运行。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可靠,能够使芯线平稳的进入印刷机进行印刷工作,还能防止芯线变形和拉断,提高了印刷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滑轨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现有技术的减震装置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定轮,11-第一线槽,12-第二线槽,13-第三线槽;2-动轮,21-挡条,22-配重块;3-滑轨,31-第一滑轨,32-第二滑轨;4-缓冲器,5-底板,6-滑行块,61-滑轮;7-出线轮,8-导向轮,9-印刷机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式印刷机减震装置,包括减震轮组和固接在印刷机底座9上的底板5,所述底板5上设有滑轨3。

参见图4,底板5为l型,底板5的一边设有减震装置,底板5的另一边通过螺栓稳固的固接在印刷机上,并且使减震装置与印刷机的导向轮8和出线轮7位于同一平面上,为减震装置的平稳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参见图3,滑轨3的横截面为凸台状,包括重叠设置的第一滑轨31和第二滑轨32,滑轨3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布置在底板5上,滑轨3沿中心线均匀设有若干沉头孔,用于通过沉头螺钉将滑轨3固定到底板5上,沉头孔能够保持滑轨3表面的平整并且不会影响减震轮组在滑轨3上的滑动。第一滑轨31的两侧设有凹槽311,滑行块6上设有与凹槽311相配合使用的若干滑轮61,滑轮61活动连接在滑行块6的两侧,能够使滑行块6沿滑轨3顺畅的滑行,凹槽311既能够为滑行块6的滑行提供导向,也能防止滑行块6从滑轨3上脱落。

参见图2,减震轮组位于印刷机导向轮8和出线轮7之间,并与印刷机导向轮8和出线轮7位于同一平面上。减震轮组包括固定于底板5上的定轮1,定轮1固定于滑轨3的正上方,还包括动轮2,动轮2固接在滑行块6的上表面上,滑行块6能够带动动轮2沿滑轨3上下滑动,芯线从出线轮7输出后依次经过定轮1和动轮2,尽管出线轮7会左右摆动的输出芯线,但是芯线经过定轮1后,可以抵消芯线的左右摆动,动轮2的上下滑动,可以抵消垂直方向的震动,使芯线能够平稳的进入印刷机进行印刷。优选的,定轮1与动轮2的圆心均与滑轨3的中心线重合,这样可保证出线轮7的线穿过定轮1与动轮2后更平稳的运行,增加芯线运行的平稳性。为了使减震轮组更安全可靠的运行,底板5上设有限位缓冲组件,限位缓冲组件包括两个设于定轮1与动轮2的同一侧的缓冲器4,缓冲器4的位置不影响定轮1与动轮2的转动,两个缓冲器4镜像布置且均通过l型钢螺栓固接在底板5上,动轮2上固接有挡条21,挡条21垂直于滑轨3,伸出的长度能够触及缓冲器4,挡条21与缓冲器4配合使用,当滑行块6带动动轮2滑动时,若芯线的张力过大,导致滑行块6带动动轮2向上滑动幅度过大,挡条21碰撞到位于定轮1一侧的缓冲器4上的冲击头,缓冲器4既能够为动轮2提供缓冲作用,也能够防止动轮2与定轮1碰撞;若芯线的张力太小,滑行块6在重力作用下带动动轮2下滑,挡条21碰撞到动轮2一侧的缓冲器4上的冲击头,同样,缓冲器4既能够为动轮2提供缓冲作用,而且能够避免滑行块6和动轮2从滑轨3上滑落,保证了减震轮组安全可靠的运行。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定轮1选择三线槽轮,从内向外依次包括第一线槽11,第二线槽12和第三线槽13,动轮2选择两线槽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定轮1和动轮2的线槽数。芯线从出线轮7出来连接定轮1的第一线槽11后连接动轮2,如此缠绕两圈后,从定轮1上第三线槽13输出后连接印刷机的导向轮8,第一线槽11与出线轮7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三线槽13与导向轮8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此种缠绕方式,既能够防止当芯线较细时,单圈缠绕会使芯线变形或拉断,也能够使芯线进入印刷机时更加平稳,使印刷更加清晰。

优选的,动轮2上设有可拆卸的配重块22,配重块22能够增大动轮2的重力,防止动轮2在芯线的拉动下跳动过快,也能够避免动轮2与缓冲器4在芯线的拉力下一直处于碰撞状态,使缓冲轮组能够更加高效平稳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芯线从出线轮7出来连接定轮1的第一线槽11后连接动轮2,如此缠绕两圈后,从定轮1上第三线槽13输出后连接印刷机的导向轮8,滑行块6带动动轮2在滑轨3上滑动,若芯线拉力过大,可以添加合适重量的配重块22,使滑行块6带动动轮2在滑轨3上滑动时更加平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减震轮组,可以消除芯线的震动,使芯线能够平稳的进入到印刷机内进行印刷,并且防止芯线被拉断和变形,提高了印刷效率和质量;通过设置滑轨,牢固耐用,无需频繁更换,为减震装置的运行提供保障;通过设置缓冲器,既为减震轮组提供缓冲,也能保证减震轮组安全运行。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可靠,能够使芯线平稳的进入印刷机进行印刷工作,还能防止芯线变形和拉断,提高了印刷效率和质量。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