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套壳机的工位转换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68819发布日期:2021-02-18 21:51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电池套壳机的工位转换机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套壳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锂电池套壳机的工位转换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我国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电动车、电动工具、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锂电池的需求将会不断增长,同时,由于锂电池生产厂家在技术上的革新,人们对锂电池的需求仍会不断增长,预计2012年我国锂电池产量增速将保持在10%以上,预计到2015年我国锂电池行业产值将达到3530亿元。锂离子电池以其特有的性能优势已在便携式电器如手提电脑、摄像机、移动通讯中得到普遍应用。开发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已在电动汽车中开始试用,预计将成为21世纪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电源之一,并将在人造卫星、航空航天和储能方面得到应用。随着能源的紧缺和世界的环保方面的压力。锂电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车行业,特别是磷酸铁锂材料电池的出现,更推动了锂电池产业的发展和应用。
[0003]
对于传统的锂电池套壳机在进行工作时需要对工位转换作用,转换后才能够对锂电池的加工带来效果,传统的转换工位就是采用了手动的进行,在手进行物料进行拿取放置,使得放置的位置会有误差导致了加工出现误差而带来后期加工的不便,同时给生产加工的效率也大大的拉低,给企业带来生产效率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套壳机的工位转换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对于传统的锂电池套壳机在进行工作时需要对工位转换作用,转换后才能够对锂电池的加工带来效果,传统的转换工位就是采用了手动的进行,在手进行物料进行拿取放置,使得放置的位置会有误差导致了加工出现误差而带来后期加工的不便,同时给生产加工的效率也大大的拉低,给企业带来生产效率的影响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锂电池套壳机的工位转换机构,包括支撑顶板,所述支撑顶板的底面垂直向下焊接有支撑立杆,所述支撑立杆的底端水平焊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顶面均匀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支撑顶板的底面螺栓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支撑顶板的顶面水平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内侧边水平卡接有转动圆盘,所述转动圆盘的顶面垂直向上焊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端水平螺栓连接有接料块,所述支撑顶板的顶面垂直向上螺栓连接有传料立柱,所述传料立柱的侧边开设有传料通槽,所述传料立柱在靠近转动圆盘的一侧边水平螺栓有支撑横杆,所述支撑横杆的底面插接有活动拨片,所述传料立柱的两侧边水平螺栓连接有支撑侧板,所述支撑侧板之间侧边插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外侧边套接有传动带,所述支撑侧板的侧边螺栓连接有传动电机,所述支撑顶板的顶面垂直向上焊接有拨动立杆,所述支撑横杆的底面开设有活动翻槽,所述活动拨片的侧边水平插接有插接杆,所述插接杆的外侧边固定套接有复位弹簧。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立杆的个数为四根,且四根支撑立杆相互之间平行竖直向设置在支撑顶板的底面靠近四边角位置,固定框呈口字状水平设置在支撑顶板的底面位置,且固定框与支撑顶板相互之间平行叠加式排布设置,支撑立杆的底端垂直焊接在固定框的顶面靠近四边角位置。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伺服电机呈竖直向固定设置在支撑顶板的底面中心位置,且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垂直向上固定焊接在转动圆盘的底面中心位置,卡接槽水平开设在支撑顶板的顶面中心位置,转动圆盘的厚度与支撑顶板的厚度保持一致,且转动圆盘的顶面与支撑顶板的顶面保持在同一平面。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杆的底端垂直向下焊接在转动圆盘的顶面靠近边缘位置,传料立柱垂直设置在支撑顶板的顶面靠近一侧边中心位置,支撑横杆的个数为两根,且两根支撑横杆的一端垂直固定设置在传料立柱和拨动立杆的一侧边靠近顶面位置,支撑横杆与接料块呈平行叠加式排布设置。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活动拨片的顶端垂直向上插接在活动翻槽的内侧边位置,支撑侧板两两对称水平设置在传料立柱的两侧边位置,且支撑侧板的顶面与传料通槽的中心位置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位置,传动杆分别对称设置在支撑侧板的之间侧边远离传料立柱的两端位置,且传动带的水平贯穿传料通槽的内侧边,传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支撑侧板的侧边且输出端水平焊接在传动杆的一端位置。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拨动立杆的底端垂直焊接在支撑顶板的顶面与传料立柱相邻的侧边位置,活动翻槽竖直向开设在支撑横杆远离传料立柱和拨动立杆的一端位置,插接杆的两端垂直插接在活动翻槽的内侧边位置。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
通过设计结构简单使得安装更加的便捷,当伺服电机的转动下使得带动着转动圆盘在卡接槽的内侧边进行转动,使得带动着固定杆和接料块转动挤压着活动拨片,从而使得活动拨片远离物料使得物料进行推移到接料块的顶面位置,在转动圆盘的转动下使得接料块向拨动立杆顶面的活动拨片进行挤压,使得活动拨片在复位弹簧的支撑下进行拨动物料进行稳定在接料块的顶面,然后对其物料进行转移到远离传料立柱的一侧边进行加工作用,加工完成后在伺服电机的转动下使得接料块对拨动立杆顶面的活动拨片进行挤压,使得活动拨片将物料进行拨离开接料块顶面收集作用,如此反复进行操作作用,装置设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在采用了双重的拨动的结构设计使得可以完成上料和下料的快速化,让加工更加的快速高效大大提高生产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4]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5]
图1为一种锂电池套壳机的工位转换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一种锂电池套壳机的工位转换机构的俯视连接细节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一种锂电池套壳机的工位转换机构的传料立柱剖面连接细节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为一种锂电池套壳机的工位转换机构的支撑横杆剖面连接细节的结构示意
图;
[0019]
图5为一种锂电池套壳机的工位转换机构的支撑顶板剖面连接细节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中:1-支撑顶板;2-支撑立杆;3-固定框;4-连接孔;5-伺服电机;6-卡接槽;7-转动圆盘;8-固定杆;9-接料块;10-传料立柱;11-传料通槽;12-支撑横杆;13-活动拨片;14-支撑侧板;15-传动杆;16-传动带;17-传动电机;18-拨动立杆;19-活动翻槽;20-插接杆;21-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锂电池套壳机的工位转换机构,包括支撑顶板1,支撑顶板1的底面垂直向下焊接有支撑立杆2,支撑立杆2的底端水平焊接有固定框3,支撑立杆2的个数为四根,且四根支撑立杆2相互之间平行竖直向设置在支撑顶板1的底面靠近四边角位置,固定框3呈口字状水平设置在支撑顶板1的底面位置,且固定框3与支撑顶板1相互之间平行叠加式排布设置,支撑立杆2的底端垂直焊接在固定框3的顶面靠近四边角位置,固定框3的顶面均匀开设有连接孔4,支撑顶板1的底面螺栓连接有伺服电机5,支撑顶板1的顶面水平开设有卡接槽6,卡接槽6的内侧边水平卡接有转动圆盘7,伺服电机5呈竖直向固定设置在支撑顶板1的底面中心位置,且伺服电机5的输出端垂直向上固定焊接在转动圆盘7的底面中心位置,卡接槽6水平开设在支撑顶板1的顶面中心位置,转动圆盘7的厚度与支撑顶板1的厚度保持一致,且转动圆盘7的顶面与支撑顶板1的顶面保持在同一平面,转动圆盘7的顶面垂直向上焊接有固定杆8,固定杆8的顶端水平螺栓连接有接料块9,支撑顶板1的顶面垂直向上螺栓连接有传料立柱10,固定杆8的底端垂直向下焊接在转动圆盘7的顶面靠近边缘位置,传料立柱10垂直设置在支撑顶板1的顶面靠近一侧边中心位置,传料立柱10的侧边开设有传料通槽11,传料立柱10在靠近转动圆盘7的一侧边水平螺栓有支撑横杆12,支撑横杆12的个数为两根,且两根支撑横杆12的一端垂直固定设置在传料立柱10和拨动立杆18的一侧边靠近顶面位置,支撑横杆12与接料块9呈平行叠加式排布设置,支撑横杆12的底面插接有活动拨片13,传料立柱10的两侧边水平螺栓连接有支撑侧板14,活动拨片13的顶端垂直向上插接在活动翻槽19的内侧边位置,支撑侧板14两两对称水平设置在传料立柱10的两侧边位置,且支撑侧板14的顶面与传料通槽11的中心位置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位置,支撑侧板14之间侧边插接有传动杆15,传动杆15的外侧边套接有传动带16,传动杆15分别对称设置在支撑侧板14的之间侧边远离传料立柱10的两端位置,且传动带16的水平贯穿传料通槽11的内侧边,支撑侧板14的侧边螺栓连接有传动电机17,传动电机17固定设置在支撑侧板14的侧边且输出端水平焊接在传动杆15的一端位置;
[0022]
请参阅图2-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锂电池套壳机的工位转换机构,其中支撑顶板1的顶面垂直向上焊接有拨动立杆18,支撑横杆12的底面开设有活动翻槽19,拨动立杆18的底端垂直焊接在支撑顶板1的顶面与传料立柱10相邻的侧边位置,活动翻槽19竖直向开设在支撑横杆12远离传料立柱10和拨动立杆18的一端位置,活动拨片13的侧边水平插接有插接杆20,插接杆20的两端垂直插接在活动翻槽19的内侧边位置,插接杆20的外侧边固定套接有复位弹簧21。
[0023]
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
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002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0025]
在传动电机17的转动下使得带动着支撑侧板14之间的传动杆15进行转动,在传动杆15的转动下使得带动着传动带16在传料通槽11的内侧边进行传动作用,在传动带16的传动下使得带动着物料进行运行到靠近接料块9的一端位置,在活动拨片13的阻挡下使得物料停止在传动带16上,当伺服电机5的转动下使得带动着转动圆盘7在卡接槽6的内侧边进行转动,使得带动着固定杆8和接料块9转动挤压着活动拨片13,从而使得活动拨片13远离物料使得物料进行推移到接料块9的顶面位置,在转动圆盘7的转动下使得接料块9向拨动立杆18顶面的活动拨片13进行挤压,使得活动拨片13在复位弹簧21的支撑下进行拨动物料进行稳定在接料块9的顶面,然后对其物料进行转移到远离传料立柱10的一侧边进行加工作用,加工完成后在伺服电机5的转动下使得接料块9对拨动立杆18顶面的活动拨片13进行挤压,使得活动拨片13将物料进行拨离开接料块9顶面收集作用,如此反复进行操作作用。
[0026]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