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卸料式碳素糊料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66010发布日期:2021-02-18 21:23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卸料式碳素糊料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卸料式碳素糊料运输车。


背景技术:

[0002]
预焙阳极的生产是以骨料和粘结剂为原料,经过石油焦煅烧、中碎、筛分、细碎、沥青的融化、配料、混捏、成型、焙烧等工序加工制作而成。其中经混捏后的碳素糊料需要经皮带传送至运输车后,再由电动系统将运输车整体运送至保温锅正上方,启动按钮将运输车底部的扇形卸料阀打开将碳素糊料落入保温锅内。然而在实际卸料过程中,由于融化后的沥青具有一定的粘性,扇形卸料阀在打开过程中底部的部分糊料易粘结在扇形卸料阀的底部,导致部分糊料难以完全卸下。针对这种情况,目前现有部分卸料运输车在运输车壁上设置震动装置,通过震动装置的震动将车内的物料震落实现卸料完全的目的,然而震动装置对于粉料或颗粒状的干性物料较为实用,对于略带粘性的物料效果则不甚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针对目前存在卸料车运输车存在卸料不畅、卸料不完全的缺陷和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卸料式碳素糊料运输车。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自动卸料式碳素糊料运输车,包括用于盛放碳素糊料的箱体,箱体的顶部外沿上设有吊耳,在箱体的下端设有对开型的扇形卸料阀用于封堵箱体底部,扇形卸料阀由液压杆进行驱动,单个扇形阀阀门的外沿长度小于内沿长度且两者的夹角为α;在箱体的内壁上对称固定安装有刮料机构,刮料机构包括两个伸缩定位杆和安装于两个伸缩定位杆之间的刮料铲,定位杆与箱体竖向中轴线的夹角为β,β<α;所述定位杆包括外套管和内杆,外套管固定安装在箱体内壁上,在外套管的尾端内壁设有限位挡台,内杆匹配套装于外套管中,在外套管和内杆之间设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外套管和内杆固定连接;所述刮料铲固定安装在内杆远离弹簧的一端,当扇形卸料阀闭合时刮料铲位于扇形卸料阀内。
[0005]
上述的自动卸料式碳素糊料运输车,所述定位杆为矩形扁管,外套管通过焊接或螺栓固定在箱体的前壁和后壁上。
[0006]
上述的自动卸料式碳素糊料运输车,所述刮料铲的外沿为圆弧状,刮料铲的尖部厚度小于尾部厚度。
[0007]
上述的自动卸料式碳素糊料运输车,所述定位杆的长度不大于扇形阀阀门的内沿长度。
[0008]
上述的自动卸料式碳素糊料运输车,定位杆与刮料铲的夹角为γ,γ>90
°

[000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卸料式碳素糊料运输车,采用能够双向开启的扇形阀封堵运输车底部,在卸料时双向开启可以避免偏心导致运输车偏斜,保证卸料效果;在运输车的内壁上固定安装伸缩型的定位杆,不影响糊料的装填;定位杆与箱体
的竖向中轴线的夹角小于单扇扇形阀阀门的夹角,可以保证刮料铲始终位于扇形卸料阀内;刮料铲安装在定位杆的尾端,在扇形卸料阀关闭时,刮料铲位于扇形卸料阀的上部,当扇形卸料阀逐渐开启进行卸料时,刮料铲对扇形卸料阀内部内壁上的物料进行刮料,而且伸缩型的定位杆可以随着扇形卸料阀的开启逐渐延长,仅靠弹簧的弹力作用和刮料铲与扇形卸料阀的相对运动将糊料刮掉,刮料过程不需要额外提供动力,保证刮料效果,提高卸料效率,避免糊料粘连在扇形卸料阀内壁上。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扇形卸料阀关闭状态时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扇形卸料阀开启状态时结构示意图。
[0012]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3]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定位杆和刮料铲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扇形卸料阀关闭和开启状态的外观示意图。
[0015]
图中标号:1为箱体、11为吊耳、12为外沿、13为前壁、14为后壁、2为吊绳、3为扇形卸料阀、31为左扇形阀阀门、32为右扇形阀阀门、4为定位杆、41为外套管、42为内杆、43为弹簧、44为限位挡台、5为刮料铲、51为尖部、52为尾部、6为铰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针对目前现有的自动卸料式运输车存在卸料不完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卸料式碳素糊料运输车,该运输车能够解决糊料粘结在扇形卸料阀内壁上的问题,更大程度的实现完全卸料,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7]
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卸料式碳素糊料运输车,该运输车是以轨道吊装的方式运动,主要用于对混捏后的碳素糊料进行运输。如图1-5所示,该自动卸料式碳素糊料运输车包括运输车箱体1,在箱体的上端两侧外沿12上设有吊耳11,运输车与吊装轨道之间通过在吊耳处安装吊绳2进行连接;在箱体1的下端安装有对开型的扇形卸料阀3,扇形卸料阀关闭时能够封堵运输车箱体的底部,该扇形卸料阀包括左扇形阀阀门31和右扇形阀阀门32,单个扇形阀阀门的外沿长度小于内沿长度且两者的夹角为α,其中内沿指的是两扇阀门相对应的一边外沿指的是两扇阀门相远离的一边;两扇扇形阀阀门通过铰接轴6安装在运输车箱体的前壁13和后壁14上,每个扇形阀阀门的外壁上安装有液压推杆(图中未显示),液压推杆驱动扇形卸料阀的两扇阀门用于控制扇形卸料阀的开闭。
[0018]
在运输车箱体1的内壁上沿竖向中轴线对称安装有两组刮料机构,刮料机构包括两个伸缩定位杆4和安装于两个伸缩定位杆之间的刮料铲5,两个伸缩定位杆对称安装于运输车箱体的前壁和后壁上,其中定位杆4包括外套管41和套装于外套管中的内杆42,外套管通过焊接或螺栓固定的方式固定安装于运输车箱体的前壁和后壁上,为了防止外套管占据箱体内的空间,将外套管制成矩形的扁管,不影响糊料的装填;外套管与箱体的竖向中轴线的夹角为β,为了保证无论扇形卸料阀处于开启或者关闭状态伸缩定位杆始终位于扇形卸料阀的运动轨迹范围内,使β<α;在外套管41和内杆42之间设有弹簧43,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外套管和内杆固定连接,在外套管41的尾端内壁对称设有限位挡台44,内杆套装于外套管中时限位挡台能够限定内杆的运动距离防止内杆脱出外套管。所述刮料铲5的外沿为圆弧
状,刮料铲的尖部51厚度小于尾部52厚度从而使刮料铲具有一定的锐度,刮料铲的尾部与内杆的下端固定连接使刮料铲的外沿弧度与扇形卸料阀底部的弧度相互对应,由于扇形卸料阀阀门的外沿小于内沿,内杆与刮料铲之间的夹角γ>90
°
,以便于扇形卸料阀的两个扇形阀阀门逐渐开启时刮料铲能够将扇形卸料阀底部的糊料刮掉。
[0019]
混捏后的糊料经皮带传送至扇形卸料阀关闭的运输车箱体内,由电动系统控制将运输车整体运送至保温锅的正上方,启动控制按钮,液压推杆推动扇形卸料阀的阀门将扇形卸料阀打开。由于定位杆与内壁的夹角限制,扇形卸料阀未开启时刮料铲处于挤压状态,随着扇形卸料阀的逐渐开启,由于弹簧的弹力作用内杆逐渐向外延伸逆着扇形卸料阀的开启方向进行刮料,糊料从两扇阀门之间的空隙逐渐掉落入保温锅中,直至完全开启。本实施例的刮料铲依靠弹簧的弹力作用和刮料铲与扇形卸料阀的相对运动将糊料刮掉,除了液压杆的驱动作用外不需要额外提供动力,更为节能且能保证卸料效果。
[002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