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提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12975发布日期:2021-07-02 19:31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手提袋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冷链配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提袋。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中国生鲜电商市场发展迅速,平均每年保持50%以上的增长率。冷链物流和生鲜供应链吸引了大量的投资,产业链资源和货源渠道愈发丰富。目前的生鲜市场具有高频刚需、高客单价、高毛利的特性。从消费频次来看,超过半数的生鲜电商消费者网购水果或蔬菜的频次达每周一次及以上。对于生鲜冷链配送来说末端配送使用的手提袋是必不可少的包装容器。

但是,目前应用于冷链配送的手提袋的提手易断裂,且舒适性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手提袋,可以有效的解决当前应用于冷链配送的手提袋的提手易断裂,且舒适性低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手提袋,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其中,所述第一侧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热压线,形成第一封边,所述第一侧面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应的另一端相粘合,形成第二封边;

所述第一封边收容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并在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背离所述第二封边的一端设置第二热压线,形成一提手部,其中,所述第二热压线和所述第二封边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热压线的两侧。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提手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子提手部,两个所述子提手部之间设置一缓冲结构。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缓冲结构的宽度范围为10mm至30mm。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手提袋还包括一易撕线,所述易撕线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封边。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手提袋还包括至少一侧边,所述至少一侧边设置有一可沿内折叠的第三热压线,形成一折叠结构。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封边是通过耐低温背胶将所述第一侧面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应的另一端相粘合而成。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与所述耐低温背胶相粘合的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均采用电晕处理。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提手的开口形状为矩形、椭圆形或波浪形。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提手内侧嵌套设置有一隔垫物。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隔垫物材质为海绵、塑胶或乳胶。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手提袋的材质为塑料。

有益效果:本申请在现有技术中的应用于冷链配送的手提袋的提手易断裂,且舒适性低的情况下,创造性的提出一手提袋,该手提袋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其中,第一侧面的一端与第二侧面相对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热压线,形成第一封边,第一侧面的另一端与第二侧面相对应的另一端相粘合,形成第二封边;第一封边收容于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之间,并在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背离第二封边的一端设置第二热压线,形成一提手部,其中,第二热压线和第二封边分别设置于第一热压线的两侧。该提手部是通过将手提袋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向内收容后形成的双层结构,该双层结构可以增大提手部的强度,防止提手部出现断裂现象,另一方面,该双层结构可以增大提手部与人手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有效分散手提袋对人手的作用效果,提高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手提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手提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手提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示例性”一词用来表示“用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一定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更优选或更具优势。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申请,给出了以下描述。在以下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而列出了细节。应当明白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使用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实例中,不会对公知的结构和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以避免不必要的细节使本申请的描述变得晦涩。因此,本申请并非旨在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符合本申请所公开的原理和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提袋,该手提袋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其中,第一侧面的一端与第二侧面相对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热压线,形成第一封边,第一侧面的另一端与第二侧面相对应的另一端相粘合,形成第二封边;第一封边收容于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之间,并在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背离第二封边的一端设置第二热压线,形成一提手部,其中,第二热压线和第二封边分别设置于第一热压线的两侧。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手提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手提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手提袋10包括第一侧面101、第二侧面102,其中,第一侧面的一端与第二侧面相对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热压线,形成第一封边103,第一侧面的另一端与第二侧面相对应的另一端相粘合,形成第二封边104;第一封边收容于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之间,并在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背离第二封边的一端设置第二热压线105,形成一提手部106,其中,第二热压线和第二封边分别设置于第一热压线的两侧。

本实施例中,第一封边103收容于第一侧面101和第二侧面102之间,具体的,是将第一手提袋10的一端沿着第一封边103向内凹陷,使得手提袋10向内凹陷部分与外测部分手提袋10相重叠,从而形成双层手提袋10结构,且在预设深度的第一侧面101和第二侧面102的重叠位置分别对称设置有第二热压线105,对手提袋10进一步密封,从而将提手部106分与手提袋10内腔相隔离,并形成以双层结构的提手部106,因此,相较于传统的单层提手的手提袋10而言,本申请中的双层提手手提袋10的结构更加稳定,不易出现断裂现象,且由于提手与人手相接触的面积更大,可以有效分散手提袋10对人手产生的作用力,提高了舒适度。

本申请在现有技术中的应用于冷链配送的手提袋10的提手易断裂,且舒适性低的情况下,创造性的提出一手提袋10,该手提袋10包括第一侧面101、第二侧面102,其中,第一侧面101的一端与第二侧面102相对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热压线,形成第一封边103,第一侧面101的另一端与第二侧面102相对应的另一端相粘合,形成第二封边104;第一封边103收容于第一侧面101和第二侧面102之间,并在第一侧面101和第二侧面102上,背离第二封边104的一端设置第二热压线105,形成一提手部106,其中,第二热压线105和第二封边104分别设置于第一热压线的两侧,该提手部106是通过将手提袋10的第一侧面101和第二侧面102向内收容后形成的双层结构,该双层结构可以增大提手部106的强度,防止提手部106出现断裂现象,另一方面,该双层结构可以增大提手部106与人手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有效分散手提袋10对人手的作用效果,提高舒适性。

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手部106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子提手部107,两个所述子提手部107之间设置一缓冲结构108。本实施例中,由于冷链配送多为生鲜,而生鲜形状不一,在承装过程中很容易将袋体撑开,又由于环境温度较低,很容易将手提袋10的封边撑开,因此,通过在两子提手部107之间设置一缓冲结构108,可以增大手提袋10密封后的容量,从而增大了内容物的盛装量,有效防止盛装物对封边的作用效果,加强了手提袋10的密封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中,缓冲结构108的宽度范围为10mm至30mm。本实施例中,为了满足多种盛装量的需求,手提袋10的尺寸也具有多种规格,相应的,其缓冲结构108的宽度也会有多种规格。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该缓冲结构108的宽度范围为20mm±5mm。

本申请实施例中,手提袋10还包括一易撕线,所述易撕线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封边103。本实施例中,该易撕线可以开设在第一封边103上,与之重叠,也可开设在第一封边103附近,通过在手提袋10的上设置一易撕线,可以方便用户拿取手提袋10内的盛装物,且该易撕线平行设置于第一封边103,相较于现有多在袋体两侧设置易撕线的结构,本申请的易撕线结构可以有效防止易撕线开裂。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手提袋10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1和图3,本申请实施例中,手提袋10还包括至少一侧边,所述至少一侧边设置有一可沿内折叠的第三热压线109,形成一折叠结构。本实施例中,由于冷链配送多为生鲜,而生鲜形状不一,在承装过程中很容易将袋体撑开,又由于环境温度较低,很容易将手提袋10的封边撑开,因此,通过在手提袋10的第一侧面101和第二侧面102之间设置一可沿内折叠的第三热压线109,形成一折叠结构,该折叠结构在未盛装物品时,可向内收容至内测,使得手提袋10体积减小,降低存储空间,方便存储,在盛装物品的过程中,当物品过多时,物品会在手提袋10内部像两侧移动,此时可自动将折叠结构撑开,从而增大盛装量,有效防止因盛装物过多,导致袋体被撑裂开,从而提高了手提袋10的实用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封边104是通过耐低温背胶将所述第一侧面10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面102相对应的另一端相粘合而成。本实施例中,耐低温背胶材质具体可以是双组份聚氨酯胶,也可以是其他耐低温背胶材质,满足应用场景-18℃以下即可,手提袋10中的第一侧面101与第二侧面102的两端是相连的,在第一侧面101和第二侧面102的相同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封边103和第二封边104,使得整个包装袋为一密闭空间,其中第二封边104采用了耐低温背胶将第一侧面101底部与第二侧面102底部相粘合,可以用于将物品装入袋内后进行密封,既使得包装更加方便,同时也可确保封装后,在低温下防止手提袋10出现脱胶的现象,有效的提高了手提袋10的密封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与所述耐低温背胶相粘合的所述第一侧面101和所述第二侧面102均采用电晕处理。本实施例中,大多数塑料薄膜(如聚烃薄膜)属非极性聚合物,表面张力较低,一般在29-30mn/m,从理论上讲,若某物体的表面张力低于33mn/m,已知的油墨与粘合剂都无法在上面附着牢固,因此要对其表面进行电晕法处理。其处理原理是在处理设备上施加高频、高压电,使其产生高频、高压放电,产生细小密集的紫蓝色火花。空气电离后产生的各种离子在强电场的作用下,加速并冲击处理装置内的塑料薄膜。使塑料分子的化学键断裂而降解,增加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积。放电时还会产生大量的臭氧,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能使塑料分子氧化,产生羰基与过氧化物等极性较强的基团,从而提高了其表面能,因此可提高耐低温背胶与手提袋10之间的粘合效果,有效避免低温下的开胶。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手的开口形状为矩形、椭圆形或波浪形。本实施例中,当手长时间提着手提袋10时,该提手与人手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容易导致手被勒伤,且提手可能会出现断裂现象,因此,可通过将提手的开口形状设定为与人手接触面积最大的形状,其中,波浪形未最优选择,因为与提手相接触的手指呈现为波浪形,两者接触时,可以确保接触面积最大,从而使得手和提手之间的受力更加均匀,防止由于受力不均,导致的手提袋10提手断裂现象,以及防止提手对人手造成的勒伤。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手内侧嵌套设置有一隔垫物。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提手内测嵌套设置一隔垫物,可以增大提手与人手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有效分散手提袋10提手对人手产生的作用力,进一步的优化提手的舒适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隔垫物材质为海绵、塑胶或乳胶。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一些具有减压缓冲的材质去做隔垫物,从而缓冲提手对人手的作用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手提袋10的材质为塑料。本实施例中,由于塑料具有廉价、重量极轻、容量大、便于收纳等优点,采用塑料作为手提袋10,可以确保盛装功能的前提下,还可降低成本。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手提袋10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