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加热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12582发布日期:2021-02-27 12:45阅读:71来源:国知局
自加热容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自加热容器。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人不能在家就餐,这就需要一种简洁,快速的就餐方式,自热饭容器是一种使用化学方法加热食品的方式,使用时,加热包放出大量的热,少许片刻就可以吃到可口饭菜。
[0003]
而这种通过使用带有加热包的一次性使用的包装设计的容器,虽然成本较低,但是不能实现重复利用的功能,不符合当今绿色环保的主题,有些自热饭盒虽能重复利用,但是加热包产生的杂质易污染待加热物。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自加热容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自加热容器一般不能重复利用,且加热包产生的杂质易污染待加热物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详见下文阐述。
[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加热容器,包括加热盒和与所述加热盒可拆卸连接的容纳盒,加热包设置于所述加热盒内,待加热体放置于所述容纳盒内,所述容纳盒的底部与所述加热盒连通以供所述加热盒内产生的蒸汽进入所述容纳盒内,且所述容纳盒内位于其与所述加热盒的连通路径中填装有透气防水层和过滤废气用的过滤层。
[0006]
优选地,所述容纳盒包括盒体和盒座,所述盒体和所述盒座连通,所述透气防水层和所述过滤层设置于所述盒座内,所述容纳盒和所述加热盒连接时,所述加热盒匹配套设于所述盒座外,且所述盒体的底面与所述加热盒的顶面抵接。
[0007]
优选地,所述盒座的外壁上凸出有第一扣合部,所述加热盒的内壁上凸出有第二扣合部和卡位部,所述卡位部位于所述第二扣合部的下方,且所述第二扣合部和所述卡位部之间构成了用于容纳所述第一扣合部的限位腔,所述第二扣合部设置有弹性,以使所述第一扣合部向远离/靠近所述加热盒方向挤压所述第二扣合部,所述第二扣合部能够翻折使所述第一扣合部进入/脱离所述限位腔。
[0008]
优选地,所述盒座上设置有沿其内壁旋绕一周围合成的连接环板,所述透气防水层和所述过滤层超声波焊接于所述连接环板上。
[0009]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纳盒内的支撑层,所述支撑层为硬质板纵横交错成型,且所述硬质板与所述容纳盒的内壁固定。
[0010]
优选地,所述盒座的底面设置为硬质网格板,所述过滤层、所述透气防水层铺设于所述硬质网格板上。
[0011]
优选地,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盖合于所述容纳盒上,所述盖体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纳盒的孔道,所述容纳盒内的气体能够通过孔道排出。
[0012]
优选地,所述过滤层设置为熔喷布,所述透气防水层设置为聚四氟乙烯或聚酯无纺布。
[001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加热容器,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加热包设置于加热盒内,待加热体放置于容纳盒内,容纳盒的底部与加热盒连通以供加热盒内产生的蒸汽进入容纳盒内,且容纳盒内位于其与加热盒的连通路径中填装有透气防水层和过滤杂质用的过滤层。本装置能够循环使用,有效降低成本,保证食用安全。
附图说明
[001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
图1为一种自加热容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容纳盒的俯视图;
[0017]
图3为容纳盒的仰视图。
[0018]
图中:1、盖体;2、容纳盒;3、加热盒;4、透气防水层;5、过滤层;6、支撑层;7、待加热物;8、加热包;9、孔道;10、第二扣合部;11、卡位环;12、第一扣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0020]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加热容器,如图1-3所示,自加热容器包括盖体1、容纳盒2和加热盒3,容纳盒2内设置有容纳腔,加热盒3内设置有加热腔,盖体1匹配盖合于容纳盒2的上端面上,与容纳盒2卡扣连接,以封堵容纳腔的上口,盖体上开设有连通容纳盒的孔道,容纳盒内的气体能够通过孔道排出。容纳盒2和加热盒3可拆卸连接,以方便加热盒3内加热包8的更换,容纳盒2的底部(底面)与加热盒3连通以供加热盒内产生的蒸汽进入容纳盒内,容纳盒2内位于其与加热盒3的连通路径中填装有透气防水层和过滤杂质(蒸汽中含有的杂质)用的过滤层。
[0021]
进一步的,容纳盒2的底部(底面)开设有开口或间隔开设有气孔,以使容纳盒2和加热盒3连接时,开口/气孔连通容纳腔和加热腔,容纳盒2的底部(底面)上填装有覆盖开口/气孔用的透气防水层4和过滤层5,且过滤层位于透气防水层的下侧,以使蒸汽依次经过滤层5、透气防水层4进入容纳腔内,加热加热盒3内的待加热体。
[0022]
过滤层设置为熔喷布,透气防水层设置为聚四氟乙烯或聚酯无纺布。加热包8主要成分为生石灰,向加热盒3内添加水或放置水包后打开,使水与加热包8反应,发出大量的热。
[0023]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容纳盒2包括盒体和盒座,盒座与盒体一体成型,盖体1可拆卸的盖合于盒体的上端面上,盒座设置于盒体的下端面上,与盒体的内腔连通,盒体的水平
投影覆盖盒座,容纳盒2与加热盒3连接时,加热盒3匹配套设于盒座外,且盒体的底面与加热盒3的顶面抵接,盒座的外壁与加热盒的内壁抵接,以通过该方式提高自加热容器的密封性能,透气防水层4、过滤层5填装于盒座内,且盒座的底面上开设有开口或开孔,容纳盒2与加热盒3连接时,盒座匹配设置于加热盒3内,盒座分别连通盒体的内腔和加热盒3的加热腔。进一步的,盒体的底面和盒座的外壁上安设有密封圈,以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能。
[0024]
进一步的,盒座、盒体和加热盒3均设置为柱状,盒座的外径大于盒体的外径,且盒座和盒体共轴线,以使盒体的垂直投影覆盖盒座,盒座和盒体的连接处形成了台阶环面,加热盒3的内径大于盒座的外径,加热盒3和容纳盒2连接,加热盒3的上端面贴合盒座的底面,加热盒3的内壁与盒座的外壁贴合,加热盒3和盒座过盈配合,以提高盒座和加热盒3之间的密封性,或者盒座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凹槽,密封圈安设于环形凹槽内,盒座设置于加热盒3内,密封圈与加热盒3的内壁抵接,密封圈将盒座和加热盒3之间的缝隙密封。
[0025]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盒座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扣合部12,加热盒3的内壁上设置有凸起的第二扣合部10,且位于第二扣合部10下方的加热盒3内壁上凸起有限制容纳盒2向下移动的卡位部,卡位部可以设置为卡位块或者卡位环11,第一扣合部设置有弹性,第一扣合部向远离/靠近加热盒方向挤压第二扣合部,第二扣合部能够翻折使第一扣合部进入/脱离限位腔。使用者将容纳盒2放置于加热盒3上,向加热盒3方向按压容纳盒2,第二扣合部10向加热盒内方向形变翻折,第一扣合部12进入第二扣合部10和卡位块(卡位环11)之间,且卡位块或卡位环11阻止容纳盒2继续向加热盒3内移动,使用者向远离加热盒3方向拉拽容纳盒2,能够使第二扣合部10向外形变翻折,第一扣合部12从第二扣合部10和卡位块(卡位环11)之间脱离。
[0026]
进一步的,盒座上设置有沿其外壁旋绕一周围合成的第一扣合部12,第一扣合部12呈环状,加热盒3的上端面向加热盒3的轴线方向延伸形成可翻折的第二扣合部10,第二扣合部10呈条状,第二扣合部10正常状态下与加热盒的侧壁垂直,加热盒3的内壁上向加热盒3的轴线方向延伸形成限制容纳盒2向下移动的卡位块或加热盒3上设置有沿其内壁旋绕一周围合成的卡位环11,且卡位块/卡位环位于第二扣合部10的下方,使用者将容纳盒2放置于加热盒3上,并向加热盒3方向按压容纳盒2,能够使第二扣合部10向内翻折,第一扣合部12进入第二扣合部10和卡位块(卡位环11)之间,且卡位块或卡位环11阻止容纳盒2继续向加热盒3内移动,使用者向远离加热盒3方向拉拽容纳盒2,能够使第二扣合部10向外翻折,第一扣合部12从第二扣合部10和卡位块(卡位环11)之间脱离。加热盒3和容纳盒2均设置为pp材质。第二扣合部与加热盒3一体成型,第一扣合部与容纳盒2一体成型。进一步的,当第一扣合部12和第二扣合部10均设置为条状时,第二扣合部10的厚度小于第一扣合部12的厚度,以使第二扣合部10的稳定性弱于第一扣合部12。
[0027]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盒座的底面(底板)设置为沿盒座的内壁旋绕一周围合成的连接环板,环板的中间开口为蒸汽的流通口,热气通过连接环板的空心内环进入容纳腔内,透气防水层4、过滤层5通过超声波焊接的方式固定于连接环板上且透气防水层4和过滤层5覆盖于流通口上。
[0028]
自加热容器还包括多个硬质板,多个硬质板纵横交错成型,形成具有间隔气流通道的用于支撑待加热物的支撑层,气流通道与盒体的轴线平行。
[0029]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盒座的底面设置为硬板,硬板上间隔开设有气孔,透气防水
层4和过滤层依次铺设于硬板上。
[0030]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容纳盒和加热盒卡接,盒座上设置有沿其外壁旋绕一周围合成的环形凸起,环形凸起具有弹性,受挤压下能够发生弹性形变,加热盒3上设置有沿其内壁旋绕一周凹设成的与环形凸起匹配的环形凹槽,使用者将容纳盒2放置于加热盒3上,并向加热盒3方向按压容纳盒2,能够使环形凸起发生弹性形变,环形凸起匹配设置于环形凹槽内,使用者向远离加热盒3方向拉拽容纳盒2,能够使环形凸起形变,环形凸起从环形凹槽之间脱离。
[003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