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化妆品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66308发布日期:2021-03-16 22:28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化妆品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型化妆品容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乳液泵广泛用于化妆品及沐浴用品,当需要使用时,按压按头,即可把需要的乳液取出,这种方法即方便又卫生。

授权公告号为cn20307894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日用化妆品包装瓶》(申请号:cn201220675911.0)披露了一种结构,其包括瓶体,瓶体口部设置有泵压组件,泵压组件包括:外头帽,具有按压部和出孔,外头帽活动设置在瓶体口部;导向密封阀座,密封设置在所述外头帽内;单向阀,设置在外头帽内,单向阀的出口与所述出孔连通;伸缩管,套设在导向密封阀座外,能在外头帽的带动下做伸缩运动,伸缩管的下端口部设置有自封阀片,所述瓶体口部内设置有具有开口的抵挡环,所述伸缩管的下端周壁与所述抵挡环相抵,伸缩管的上端与所述单向阀的入口连通;所述瓶体底部密封设置有一底板,该底板上设置有通气孔,位于底板上方的瓶体内设置有能沿着瓶体内壁上下密封滑动的活塞。

上述结构虽然使用比较方便,但是由于其导流管与瓶体之间仅靠阀片密封,在非使用状态下,如果瓶体受到外力挤压,就会使溶液顶开阀片通过导流管挤出,导致泄漏,密封性较差。

因此,对于上述化妆品容器的结构,有待于做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密封性好、避免在非人为挤压状态下泄漏的改进型化妆品容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阀内结构配合更加可靠、密封性更好的改进型化妆品容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改进型化妆品容器,包括本体、头帽、阀座、单向阀及弹性伸缩管,所述本体为下端封闭的套筒结构,该套筒结构的底壁上开有出液口,所述头帽能上下移动地设于本体顶部并具有乳液出口,所述阀座设于头帽中且具有与乳液出口相连通的通道,所述单向阀设于头帽中且与该通道配合密封,所述弹性伸缩管的上端套置在阀座外周、下端抵靠在本体中出液口的外围,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的通道下方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导液套,该导液套的底部开有导液口,所述弹性伸缩管中设置有靠近底部布置的底座,该底座上开有过液孔;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竖向布置的阀针,该阀针上端与所述导液套相连接且用于在导液套上移状态下将导液口封闭、在导液套下移状态下将导液口打开。

优选地,所述的过液孔靠近底座外缘沿周向开设于底座顶壁上,所述底座的中央部位开设有安装口,所述阀针的下端约束在该安装口中。自下而上进入底座的液体可通过位于外围的过液孔进入弹性伸缩管中,上述阀针设置位置及方式不影响液体通过,且有利于提高密封性。

为了便于装配及连接,所述阀针具有穿过安装口布置的插接部,该插接部的上端设置有能与底座上壁面相抵的第一限位圈,该插接部的下端设置有能与底座下壁面相抵的第二限位圈。

优选地,所述导液口的内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形成锥形口,所述阀针的上端穿设在导液套中,且所述阀针上端设置有能与导液套内底壁相抵从而将导液口封闭的顶塞。将导液口设置为锥形口,当导液套相对于阀针下行时,有利于弹性伸缩管中的液体快速经锥形口边缘进入导液套中。

优选地,所述导液套的内壁上设置有沿导液口边缘布置的凸圈,该凸圈对应所述顶塞布置。该结构有利于提高密封性。

优选地,所述阀针的外周壁上在靠近顶塞下缘处设置有能与锥形口上端相贴紧的凸环。上述凸环实际上为阀针外周壁与导液口内周壁之间的缝隙预留了空间,从而实现导液口打开状态。

在上述各方案中,所述底座下部的内径大于上部的内径,所述底座下部围设在本体的出液口外围。

优选地,所述弹性伸缩管的下端口中部设置有能将本体出液口覆盖的阀片,所述弹性伸缩管的下边缘向下端口中部延伸并通过弹性条与阀片相连接;所述本体的出液口边缘设置有向上延伸至弹性伸缩管下端口中的导向部,所述阀片的下壁面向下凸起且与导向部的顶部弧面配合。采用上述配合方式,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密封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在弹性伸缩管下部设置了底座结构,当非人为挤压瓶体时,由于头帽并没有随之下压,阀针将导液套的导液口封闭,瓶体内的溶液即使进入底座也无法继续上行,从而避免泄漏,提高了密封性;并且,通过阀针控制导液口的封闭与打开,相较于圆柱形件的配合来说,不用担心圆柱件因长期使用发生失圆而导致的泄漏问题,结构的配合更加可靠,密封性能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向套、阀针、底座的分解图;

图4为图3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包括本体1、头帽2、阀座3、单向阀4及弹性伸缩管5,本体1为下端封闭的套筒结构,该套筒结构的底壁上开有出液口11,头帽2能上下移动地设于本体1顶部并具有乳液出口21,阀座3设于头帽2中且具有与乳液出口21相连通的通道31,单向阀4设于头帽2中且与该通道31配合密封,弹性伸缩管5的上端套置在阀座3外周、下端抵靠在本体1中出液口11的外围。上述结构及相互之间的装配关系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本实施例的阀座3的通道31下方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导液套6,该导液套6随头帽2同步移动。导液套6的底部开有导液口61,弹性伸缩管5中设置有靠近底部布置的底座7,该底座7上开有过液孔71。底座7上还设置有竖向布置的阀针8,该阀针8上端与导液套6相连接且用于在导液套6上移状态下将导液口61封闭、在导液套6下移状态下将导液口61打开。

具体的,过液孔71靠近底座7外缘沿周向开设于底座7顶壁上,底座7的中央部位开设有安装口72,阀针8的下端约束在该安装口72中。为了便于装配及连接,阀针8具有穿过安装口72布置的插接部81,该插接部81的上端设置有能与底座7上壁面相抵的第一限位圈811,该插接部81的下端设置有能与底座7下壁面相抵的第二限位圈812。自下而上进入底座7的液体可通过位于外围的过液孔71进入弹性伸缩管5中,即在使用状态下,弹性伸缩管5中会充满液体,弹性伸缩管5的局部作为导液腔使用。上述阀针8设置位置及方式不影响液体通过,且有利于提高密封性。

本实施例导液口61的内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形成锥形口,阀针8的上端穿设在导液套6中,且阀针8上端设置有能与导液套6内底壁相抵从而将导液口61封闭的顶塞82。将导液口61设置为锥形口,当导液套6相对于阀针8下行时,有利于弹性伸缩管5中的液体快速经锥形口边缘进入导液套6中。

上述导液套6的内壁上设置有沿导液口61边缘布置的凸圈62,该凸圈62对应顶塞82布置,该结构有利于提高密封性。阀针8的外周壁上在靠近顶塞82下缘处设置有能与锥形口上端相贴紧的凸环83。上述凸环83实际上为阀针8外周壁与导液口61内周壁之间的缝隙预留了空间,同时,阀针8的外周壁上也开有沿轴向延伸的导液槽80,从而实现导液口61打开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7下部的内径大于上部的内径,底座7下部围设在本体1的出液口11外围。弹性伸缩管5的下端口中部设置有能将本体1出液口11覆盖的阀片51,弹性伸缩管5的下边缘向下端口中部延伸并通过弹性条与阀片51相连接;本体1的出液口11边缘设置有向上延伸至弹性伸缩管5下端口中的导向部12,阀片51的下壁面向下凸起且与导向部12的顶部弧面配合。采用上述配合方式,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密封性。

本实施例在弹性伸缩管5下部设置了底座7结构,当非人为挤压瓶体时,由于头帽2并没有随之下压,阀针8将导液套6的导液口61封闭,瓶体内的溶液即使进入底座也无法继续上行,从而避免泄漏,提高了密封性;并且,通过阀针8控制导液口61的封闭与打开,相较于圆柱形件的配合来说,不用担心圆柱件因长期使用发生失圆而导致的泄漏问题,结构的配合更加可靠,密封性能更好。

本实施例本体1的外围套置有一盖圈8,本体1通过该盖圈8螺纹连接在一瓶体9的瓶口处。瓶体9中设置有能沿瓶体9内壁上下密封滑动的活塞91,该结构便于真空瓶结构,提高密封效果。

使用时,按压头帽2,带动单向阀4、阀座3、导液套6一起向下运动,弹性伸缩管5受到向下力的作用,发生形变,此时,弹性伸缩管5内的空气不断压缩,压强逐渐增大,当压强增加到一定程度,迫使单向阀发生形变,此时单向阀和阀座之间形成间隙,阀针8上端将导液口61打开,空气通过间隙从头帽出液口排除。随着空气的排出,弹性伸缩管5内的压强减小,单向阀复原,恢复到原始状态。单向阀和阀座之间的间隙消失。手松开头帽,此时头帽没有受到按压力的作用,受弹性伸缩管5回弹力的作用,头帽、单向阀、阀座、导液套一起向上做复位运动。随着弹性伸缩管5的逐渐回弹,弹性伸缩管5内的压强逐渐减小与瓶体内形成压强差,此时,瓶体内的液体冲开弹性伸缩管5底部的单向阀进入到弹性伸缩管5内。再次用手按压头帽,带动单向阀、阀座、导液套一起向下运动,弹性伸缩管5受到向下力的作用,发生形变。此时弹性伸缩管5内的液体不断压缩形成巨大的压力,最终迫使单向阀发生形变,液体通过单向阀和阀座之间形成的间隙,最终从头帽1出液口11。如此往复,瓶体内的液体不断排出,随着液体的不断排出,瓶活塞不断向上移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