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岸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17481发布日期:2021-02-20 19:51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岸桥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起重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岸桥。


背景技术:

[0002]
岸桥,又称为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是用来在岸边对集装箱船舶上的集装箱进行装卸的设备。为了降低海运流通货物的成本,使更多的货物装载到船上,集装箱船更新换代,从第三代2500teu巴拿马型集装箱船到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7000teu集装箱船舶大型化速度的加快,到目前万箱船时代。
[0003]
为了配合集装箱船的升级,岸桥前伸距也随之变化。从原先前伸距35米,50米,65米到目前最大前伸距80米。如果现役岸桥无法触及远离码头一侧的集装箱,无奈之下,只得让集装箱

调个头’,这样费时又费力。码头方通常会购买更大前伸距的岸桥,来迎接大集装箱船的靠泊,但是新岸桥费用比较高,制造商交货时间长等问题。因此,码头方常常会挖掘现役岸桥的能力,通过改造现役岸桥的前伸距,来提升岸桥吊载更远处集装箱的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岸桥,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岸桥的前伸距不够的问题。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岸桥,包括前大梁,前大梁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设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延伸部,延伸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固定连接,第一部分,和/或,第二部分与延伸部之间设有连接部,连接部用于增强第一部分,和/或,第二部分与延伸部之间的连接强度。
[000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延伸部与第一部分的第一连接处为原始前伸距的末端,第一连接处和延伸部与第二部分的第二连接处之间的距离为延长的前伸距。
[0007]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连接部包括支撑立柱、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支撑立柱设于第一部分上靠近延伸部的一端,第一拉杆一端与第一部分连接,另一端与支撑立柱的上端连接,第二拉杆一端与支撑立柱的上端连接,另一端与延伸部连接。
[0008]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第一拉杆与第一部分之间、第二拉杆与延伸部之间以及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与支撑立柱之间均设有连接耳板。
[0009]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支撑立柱的上部设有第一双耳板和第二双耳板,第一双耳板和第一拉杆连接,第二双耳板和第二拉杆连接。
[001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双耳板和第二双耳板与支撑立柱交接处设有应力释放孔封板。
[001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支撑立柱的上端设有盖板,盖板上设有吊装耳板。
[001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支撑立柱的下端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用于将支撑立柱固定设置在第一部分上。
[001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第一部分上设有横梁,支撑板设于横梁上。
[001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支撑立柱的下端设有圆柱封板,用于封闭支撑立柱的下端与支撑板之间的开口。
[0015]
如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岸桥通过在前大梁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设置了延伸部使得前大梁的长度得以增长。第一部分或者第二部分通过连接部与延伸部连接,共同形成了稳定的三角形支撑结构,增强了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提升了整个前大梁的结构强度,使得延伸部能够很好的满足前大梁的使用安全要求。
[0016]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7]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
[0018]
图中:
[0019]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岸桥的整体结构图;
[0020]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岸桥的局部结构图;
[0021]
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岸桥中支撑立柱的结构图;
[0022]
图4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岸桥中支撑立柱的侧视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实用新型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实用新型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
[0024]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25]
参见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岸桥1,包括前大梁10,前大梁10包括第一部分100、第二部分101以及设于第一部分100和第二部分101之间的延伸部11,延伸部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部分100和第二部分101固定连接,第一部分100,和/或,第二部分101与延伸部11之间设有连接部12,连接部12用于增强第一部分100,和/或,第二部分101与延伸部11之间的连接强度。
[0026]
也就是说,前大梁10主要由第一部分100、第二部分101和延伸部11组成,其中,延伸部11设置在第一部分100和第二部分101之间,其两端分别与第一部分100和第二部分101固定连接。同时,为了增强延伸部11与第一部分100或者第二部分101之间的连接强度,在第一部分100或者第二部分101和延伸部11之间设有连接部12。
[0027]
也即,本实施例是通过在前大梁10的第一部分100和第二部分101之间设置了延伸部11使得前大梁10的长度得以增长。本实用新型对延伸部设置的位置和长度不做限定,只要能够使得前大梁延长即可。
[0028]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是在前大梁10的前端将第二部分101从第一部分100上截断,也即,前大梁10的第一部分100和第二部分101在加设延伸部11之前为整体结构,为了加设延伸部使得前大梁10延长,将第二部分101从第一部分100上截断,然后再沿着前大梁10的延伸方向(如图1中x方向所示)将延伸部11和第二部分101依次固定连接在一起。
[0029]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部分100、第二部分101和延伸部11之间是通过焊接方式实现固定连接的,三者对接的部位具有相同的截面,能够使得第一部分100和延伸部11之间以及第二部分101和延伸部11之间很好的焊接在一起,并且具有足够的强度。在其他实施例中,三者也可以通过其他的形式实现依次固定连接,如铆接、螺栓连接等形式,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只要能够确保三者之间依次稳定可靠的连接在一起即可。
[0030]
另外,本实用新型对延伸部设置的位置也不做限定,只要能够使得前大梁的前伸距延长即可。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延伸部11与第一部分100的第一连接处为原始前伸距l的末端,第一连接处和延伸部11与第二部分101的第二连接处之间的距离为延长的前伸距w。
[0031]
也就是说,从前大梁10上原始前伸距l的末端将第二部分101截下,然后通过焊接的形式将延伸部11的一端与原始前伸距l的末端固定连接在一起,两者对接的地方形成了第一连接处。再将,第二部分101焊接在延伸部11的另一端,第二部分101与延伸部11对接的地方形成第二连接处。第一连接处和第二连接处之间的距离,就是延伸部11的长度,也即是前大梁10延长的前伸距w。通过将延伸部11设置在原始前伸距l的末端,能够合理分配前大梁10的受力情况,使得前大梁10能够更好的承载小车行走。
[0032]
进一步地,为了增强延伸部11与第一部分100或者第二部分101之间的连接强度,在第一部分100或者第二部分101和延伸部11之间设有连接部12。也即,连接部12可以设置在第一部分100和延伸部11之间,也可以设置在第二部分101和延伸部11之间,还可以是在第一部分100和延伸部11之间以及第二部分101和延伸部11之间均设设有连接部12,以增强两两之间的连接强度,提升整个前大梁10的强度。
[0033]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2可以设置在第一部分100和延伸部11之间,连接部12包括支撑立柱120、第一拉杆121和第二拉杆122,支撑立柱120设于第一部分100上靠近延伸部11的一端,第一拉杆121一端与第一部分100连接,另一端与支撑立柱120的上端连接,第二拉杆122一端与支撑立柱120的上端连接,另一端与延伸部11连接。
[0034]
也即,第一部分、第一拉杆121、第二拉杆122和延伸部11共同形成了三角形,实现三角支撑,支撑立柱120沿前大梁的高度方向(如图1、3、4中z方向所示)设置,能够很好的支撑第一拉杆121和第二拉杆122对前大梁10的第一部分100和延伸部11进行支撑,增大第一部分100和延伸部11之间的连接强度。
[0035]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拉杆121与第一部分100之间、第二拉杆122与延伸部11之间以及第一拉杆121和第二拉杆122与支撑立柱120之间均设有连接耳板13。通过设置连接耳板13,能够使得第一拉杆121的两端便于与第一部分100和支撑立柱120通过销轴连
接和拆装,使得第二拉杆122的两端便于与支撑立柱120和延伸部通过销轴连接和拆装。
[0036]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立柱120的上部设有第一双耳板123和第二双耳板124,第一双耳板123和第一拉杆121连接,第二双耳板124和第二拉杆122连接。第一双耳板123和第二双耳板124对称设置在支撑立柱120的上部,分别对应与第一拉杆121和第二拉杆122连接,不仅能够均匀的承受第一拉杆121和第二拉杆122传递的受力,而且便于第一拉杆121和第二拉杆122与支撑立柱120的拆装。
[0037]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第一双耳板123和第二双耳板124受到应力的影响,出现断裂或者裂纹,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双耳板123和第二双耳板124与支撑立柱120交接处设有应力释放孔封板127。通过设置应力释放孔封板127,能够使得第一双耳板123和第二双耳板124的应力得到很好的释放,提升第一双耳板123和第二双耳板124的使用强度,避免出现断裂或者裂纹,确保连接部12的使用性能和连接强度。
[0038]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立柱120的上端设有盖板125,盖板125上设有吊装耳板126。通过在支撑立柱120的上端设置盖板125,能够避免雨水等物体进入支撑立柱内,对支撑立柱造成腐蚀,同时,在盖板上设置吊装耳板126,便于支撑立柱的安装和运输。
[0039]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立柱120的下端设有支撑板15,支撑板15用于将支撑立柱120固定设置在第一部分100上。也即,支撑立柱120是通过支撑板15设置在第一部分100上的,在支撑立柱120的下端加工出一条缝,使得支撑板15通过缝插入支撑立柱120内,并将支撑立柱120与支撑板15焊接在一起,实现两者之间的固定连接。在将支撑立柱120安装在支撑板15之前,可以将支撑板15固定焊接在第一部分100上,在将支撑立柱120与支撑板15进行连接,这样便于支撑立柱120的安装。
[0040]
另外,为了增加支撑立柱在第一部分上的安装强度,参见图3-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部分100上设有横梁14,支撑板15设于横梁14上。横梁14沿着前大梁10的宽度方向(如图4中y方向所示)设置,横梁14的两端均设有支撑板15,也即,横梁14的两端均设有支撑立柱120,在前大梁10的宽度方向上,横梁14的两端均设有连接部12,能够很好的增强延伸部11与第一部分100或者第二部分101之间的连接强度。
[0041]
也就是说,通过将支撑板15设置在横梁14上,能够很好地增强支撑板15的安装强度,进而提升支撑立柱120的安装强度,而且便于支撑板15和支撑立柱120的安装。同时,支撑立柱120的下端设有圆柱封板128,用于封闭支撑立柱120的下端与支撑板15之间的开口。
[0042]
如上,应用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岸桥通过在前大梁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设置了延伸部使得前大梁的长度得以增长。第一部分或者第二部分通过连接部与延伸部连接,共同形成了稳定的三角形支撑结构,增强了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提升了整个前大梁的结构强度,使得延伸部能够很好的满足前大梁的使用安全要求。
[0043]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