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升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58722发布日期:2021-05-07 19:58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施工升降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升降机。



背景技术:

升降机是一种多功能升降机械设备,升降机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导轨式、曲臂式,剪叉式、链条式、装卸平台等,升降机在建筑施工场所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升降机通过其内部的轿厢带动人或物进行升降;

现有的建筑施工升降机内的轿厢在落地时没有缓冲,不能减少升降机内的轿厢落地时受到的损伤,也不便于对第二平板的下移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并使减震机构起到更好的缓冲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升降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升降机,包括升降机本体,所述升降机本体的下端内壁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平板,所述第一平板的上端通过导向机构和四个减震机构活动安装有第二平板,导向机构包括圆柱、圆环、限位槽、连接板、滚轮和通孔,所述圆柱和第二平板固定连接,所述圆柱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圆环,所述圆环的两侧均铰接有连接板的一端,且两个连接板的另一端均通过连接环转动连接有滚轮,两个所述滚轮分别与开设在第一平板上端的两个限位槽活动连接,减震机构包括套筒、第一弹簧、第一挡环、圆杆、第二挡环和第二弹簧,所述套筒贯穿第一平板并与第二平板固定连接,所述套筒的外侧壁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套筒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挡环,且套筒的内部插接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挡环,且第二挡环和第一挡环的外侧壁设置有套接在活动柱外壁的第二弹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圆柱贯穿开设在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上的通孔,且圆柱的高度大于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之间的距离。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四个减震机构的规格均相同,四个减震机构呈等距离设置,导向机构位于四个减震机构的中间位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限位槽的竖截面为t字形,所述滚轮的外形为哑铃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支撑柱的外侧壁套接有与底板固定连接的减震垫。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弹簧位于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之间。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升降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一种建筑施工升降机通过升降机内的轿厢落在第二平板上,第二平板通过套筒挤压第一弹簧,套筒通过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挤压第二弹簧,从而可起到两次减震的作用,在第二挡板与减震垫接触时能够再次起到减震的作用,从而升降机内的轿厢通过三次减震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极大的减轻了升降机内的轿厢在落地时受到的损伤。

:该一种建筑施工升降机通过圆柱在通孔的内部移动,两个滚轮在限位槽的内部移动,从而可对第二平板的下移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能够避免第二平板的偏移,能够使减震机构起到更好的缓冲效果,其中,两个滚轮呈哑铃状和限位槽呈t字形能够避免滚轮脱离限位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升降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的相结合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圆柱和圆环的相结合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滚轮和连接环的相结合视图。

图例说明:

1、升降机本体;2、底板;3、支撑柱;4、减震垫;5、第一平板;6、第二平板;7、圆柱;8、圆环;9、限位槽;10、连接板;11、滚轮;12、套筒;13、第一弹簧;14、第一挡环;15、活动柱;16、第二挡环;17、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建筑施工升降机,包括升降机本体1,所述升降机本体1的下端内壁固定安装有底板2,所述底板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平板5,所述第一平板5的上端通过导向机构和四个减震机构活动安装有第二平板6,导向机构包括圆柱7、圆环8、限位槽9、连接板10、滚轮11和通孔,所述圆柱7和第二平板6固定连接,所述圆柱7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圆环8,所述圆环8的两侧均铰接有连接板10的一端,且两个连接板10的另一端均通过连接环转动连接有滚轮11,两个所述滚轮11分别与开设在第一平板5上端的两个限位槽9活动连接,减震机构包括套筒12、第一弹簧13、第一挡环14、圆杆、第二挡环16和第二弹簧17,所述套筒12贯穿第一平板5并与第二平板6固定连接,所述套筒12的外侧壁套接有第一弹簧13,所述套筒1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挡环14,且套筒12的内部插接有活动柱15,所述活动柱15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挡环16,且第二挡环16和第一挡环14的外侧壁设置有套接在活动柱15外壁的第二弹簧17。

升降机内的轿厢通过三次减震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极大的减轻了升降机内的轿厢在落地时受到的损伤,能够对第二平板6的下移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避免第二平板6的偏移,从而能够使减震机构起到更好的缓冲效果。参照图2,所述圆柱7贯穿开设在第一平板5和第二平板6上的通孔,且圆柱7的高度大于第一平板5和第二平板6之间的距离。

可对第二平板6的下移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能够避免第二平板6的偏移。

参照图1-2,四个减震机构的规格均相同,四个减震机构呈等距离设置,导向机构位于四个减震机构的中间位置。

能够使第二平板6平稳的下移。

参照图2和图4,所述限位槽9的竖截面为t字形,所述滚轮11的外形为哑铃状。

两个滚轮11呈哑铃状和限位槽9呈t字形能够避免滚轮11脱离限位槽9。

参照图1-2,所述支撑柱3的外侧壁套接有与底板2固定连接的减震垫4。

在第二挡板与减震垫4接触时能够再次起到减震的作用。

参照图1-2,所述第一弹簧13位于第一平板5和第二平板6之间。

能够对升降机内的轿厢起到缓冲的作用,极大的减轻了升降机内的轿厢在落地时受到的损伤。

工作原理:通过升降机内的轿厢落在第二平板6上,第二平板6通过套筒12挤压第一弹簧13,套筒12通过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挤压第二弹簧17,从而可起到两次减震的作用,在第二挡板与减震垫4接触时能够再次起到减震的作用,从而升降机内的轿厢通过三次减震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极大的减轻了升降机内的轿厢在落地时受到的损伤,通过圆柱7在通孔的内部移动,两个滚轮11在限位槽9的内部移动,从而可对第二平板6的下移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能够避免第二平板6的偏移,其中,两个滚轮11呈哑铃状和限位槽9呈t字形能够避免滚轮11脱离限位槽9。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过着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