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碱速凝剂用安全储存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02817发布日期:2021-04-09 12:5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无碱速凝剂用安全储存柜,包括固定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的上方固定设置有柜体(2),所述固定座(1)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强力弹簧(3),且强力弹簧(3)设置有八个,八个所述强力弹簧(3)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底座(4),所述强力弹簧(3)之间设置有安装座(5),且安装座(5)与柜体(2)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5)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振动电机(6),所述柜体(2)的上方内壁设置有第一吸湿机构(7),且第一吸湿机构(7)设置有三个,所述柜体(2)两侧内壁的上方均设置有第二吸湿机构(8),所述柜体(2)一侧外壁的上方固定设置有进料管(9),所述进料管(9)的上方固定设置有进料罩(10),且进料管(9)和进料罩(10)的内部与柜体(2)的内部互相贯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碱速凝剂用安全储存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湿机构(7)由固定网框(701)、固定框(702)、干燥剂(703)、吸湿槽(704)和第一粉尘过滤布(705)组成,所述固定网框(701)与柜体(2)的上方内壁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702)位于固定网框(701)的外部,且固定框(702)的两侧与柜体(2)的上方内壁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干燥剂(703)设置在固定网框(701)的内部,所述吸湿槽(704)开设在固定框(702)下方内壁的内部,所述第一粉尘过滤布(705)固定连接在吸湿槽(704)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碱速凝剂用安全储存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湿机构(8)由安装板(801)、智能除湿器(802)、外壳罩(803)、除湿槽(804)、第二粉尘过滤布(805)组成,所述安装板(801)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安装板(801)分别固定连接在柜体(2)两侧内壁的上方,所述智能除湿器(802)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智能除湿器(802)分别固定安装在安装板(801)的一侧,所述外壳罩(803)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外壳罩(803)分别位于智能除湿器(802)的外部,且外壳罩(803)与安装板(80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除湿槽(804)开设在外壳罩(803)的一侧外壁,所述第二粉尘过滤布(805)固定连接在除湿槽(804)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碱速凝剂用安全储存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2)上方外壁的内部开设有通槽(11),且通槽(11)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通槽(11)分别位于固定网框(701)的上方,所述通槽(11)的内部插接有密封插接座(12),所述密封插接座(12)的上方固定设置有密封板(13),所述密封板(13)下端面的两侧与密封插接座(12)的外壁均固定设置有密封胶垫(14),且密封板(13)与柜体(2)的上方外壁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插接座(12)外壁的密封胶垫(14)与通槽(11)的内壁紧密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碱速凝剂用安全储存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罩(10)的上方设置有盖板(15),所述盖板(15)的下端面固定设置有密封胶板(16),所述盖板(15)与进料罩(10)的上方外壁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柜体(2)的前端面设置有柜门(17),所述柜门(17)后端面固定设置有密封胶片(18),所述柜门(17)与柜体(2)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柜体(2)一侧外壁的下方固定设置有锥形框(19),所述锥形框(19)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出料管(20),所述出料管(20)和锥形框(19)均与柜体(2)的内部互相贯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碱速凝剂用安全储存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2)两侧外壁的内部均开设有导线孔(22),且导线孔(22)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导线孔(22)分别位于安装板(801)前端的一侧,所述导线孔(22)的下方开设有水管孔(23),所述导线孔(22)与水管孔(23)的内部均固定设置有密封胶套(24),所述出料管(20)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密封盖(21),所述柜体(2)的下方内壁固定设置有斜边座(2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碱速凝剂用安全储存柜,涉及无碱速凝剂储存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无碱速凝剂一般都是通过尼龙袋包装后随意摆放,会使得无碱速凝剂在储存时不能保持密封和干燥,从而使得速凝剂的挥发气体影响工作地点的空气环境,并且也使得无碱速凝剂容易受潮而失效的问题。所述固定座的上方固定设置有柜体,所述固定座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强力弹簧,且强力弹簧设置有八个,八个所述强力弹簧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底座,所述强力弹簧之间设置有安装座,且安装座与柜体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振动电机,所述柜体的上方内壁设置有第一吸湿机构,且第一吸湿机构设置有三个,所述柜体两侧内壁的上方均设置有第二吸湿机构。

技术研发人员:郑国冶;陶建军;王仲琰;林元清;洪清楚;郭世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市海博尔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02
技术公布日:2021.04.0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