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扶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51832发布日期:2021-01-26 21:10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自动扶梯的制作方法

[0001]
本申请涉及扶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扶梯。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动扶梯作为上下行运输乘客的常用交通工具,在商场,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0003]
现有的自动扶梯只能实现单向运输。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自动扶梯通常成对使用,运行方向会设置为一台下行,一台上行,以此实现乘客的双向运送。
[0004]
自动扶梯为实现循环运行,自动扶梯包括通过梯级链串接的多个梯级,梯级链在驱动组件的带动下牵引各梯级沿导轨运动并形成梯路,梯路包括参与运送乘客的工作段,以及非工作的回程段。
[0005]
自动扶梯在运行的过程中,回程段增大自动扶梯整体的能耗。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动扶梯,能够降低自动扶梯整体的能耗。
[0007]
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动扶梯,包括通过梯级链串接的多个梯级,梯级链在驱动组件的带动下牵引各梯级沿导轨运动并形成梯路,所述梯路包括工作段以及回程段,所述工作段至少包括上升段以及下降段;
[0008]
所述梯级链与所述导轨在所述上升段以及下降段的相对位置不同,用以适应相邻梯级之间的相对高度变化。
[0009]
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0010]
可选的,所述梯路还包括水平段,所述水平段连接在相邻的上升段的顶部与下降段的顶部两者之间。
[0011]
可选的,所述回程段位于所述梯路的底部,且连接在所述上升段与所述下降段两者底部之间。
[0012]
可选的,所述上升段、下降段以及水平段三者在所述回程段的正上方。
[0013]
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处在所述水平段的下方,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以及通过所述驱动电机直接或间接带动的梯级轮组,所述梯级轮组与所述梯级链相互啮合。
[0014]
可选的,所述梯级轮组为两套,两套梯级轮组沿梯级行进方向依次布置,且分别位于驱动电机的两侧,其中一套梯级轮组临近上升段,另一套梯级轮组临近下降段,所述驱动电机同时驱动两套梯级轮组。
[0015]
可选的,所述自动扶梯还包括固定架设于所述水平段上方的顶部沿板。
[0016]
可选的,所述梯级的顶部具有踏面,以及沿梯级行进方向相对设置的前侧与后侧,所述梯级的前侧与后侧均设置有护板;
[0017]
上升段中,梯级后侧的护板高于并贴近后一个梯级的踏面前侧;
[0018]
下降段中,梯级前侧的护板高于并贴近前一个梯级的踏面后侧。
[0019]
可选的,所述梯级上设有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的第一配合部,以及与所述梯级链相配合的第二配合部,相邻梯级之间的相对高度变化时,所述导轨的延伸方向与相邻梯级的第一配合部排布方向一致;
[0020]
所述梯级链延伸方向与相邻梯级的第二配合部排布方向一致。
[0021]
可选的,沿自动扶梯宽度方向的视角;
[0022]
在上升段中,所述梯级链与所述导轨两者的延伸路径相互邻近;
[0023]
在下降段中,所述梯级链与所述导轨两者的延伸路径相互远离;
[0024]
且在上升段和下降段中,同一梯级的空间姿态不变。
[0025]
本申请的一种自动扶梯,上升段与下降段共用同一个回程段,以缩短回程段的行程,节省部分回程段的相关部件,从而降低整体运行能耗,同时也适当降低了自动扶梯的成本。
附图说明
[0026]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自动扶梯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为图1中自动扶梯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3为图1中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4为图1中梯级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31]
100、自动扶梯;102、底部沿板;
[0032]
10、梯级链;
[0033]
20、梯级;21、踏面;22、前侧;23、后侧;24、护板;25、第一配合部;26、第二配合部;
[0034]
30、梯路;31、工作段;311、上升段;312、下降段;32、回程段;33、水平段;34、顶部沿板;
[0035]
40、驱动组件;41、驱动电机;42、梯级轮组;421、传动轴;422、链轮;43、主动轮;44、从动轮;45、传动链;
[0036]
50、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8]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0039]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
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40]
如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动扶梯100,自动扶梯100用于运送乘客,自动扶梯100包括通过梯级链10串接的多个梯级20,梯级链10在驱动组件40的带动下牵引各梯级20沿导轨50运动并形成梯路30,梯路30包括参与运送乘客的工作段31以及回程段32。
[0041]
现有技术中,自动扶梯100为了实现双向运送,自动扶梯100会设置两台(一台下行以及一台上行),同一台中的自动扶梯100由于回程段32的行程与工作段31的行程大致相等,回程段32以及与回程段32等相关的部件将消耗将近1/2的整梯能耗,会增大自动扶梯100的能耗。
[0042]
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工作段31至少包括上升段311以及下降段312;
[0043]
所述梯级链10与所述导轨50在所述上升段311以及下降段312的相对位置不同,用以适应相邻梯级20之间的相对高度变化。
[0044]
自动扶梯100在运行时,乘客可以从自动扶梯100的上升段311到达高一层楼层,此时乘客可以从上升段311与下降段312之间的空间出自动扶梯100;也可以继续乘坐下降段312下到下一个楼层;需要下楼的乘客,也可以从上升段311与下降段312之间的空间进入自动扶梯100,乘坐下降段312下到下一个楼层。
[0045]
上升段311与下降段312共用同一个回程段32,以缩短回程段32的行程,节省部分回程段32的相关部件。本申请在不改变现有自动扶梯100的模式下,优化自动扶梯100的工作段31以及回程段32(非工作段)的设计,从而降低整体运行能耗,同时也适当降低了自动扶梯100的成本。
[0046]
上升段311与下降段312的数量相对应。在本实施方式中,上升段311与下降段312的数量均为一个。
[0047]
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上升段311与下降段312的数量也可以为2个或2个以上,上升段311与下降段31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进行调整,在此不再进行阐述。
[0048]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自动扶梯100还包括桁架以及安装于桁架上的底部沿板102,底部沿板102呈水平布置,底部沿板102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位于地面与上升段311底部之间,以及地面与下降段312底部之间,以尽量减小上升段311与地面之间,以及下降段312与地面之间的缝隙。乘客进入上升段311或出下降段312时,能够踩踏底部沿板102。
[0049]
其中,梯级链10以及导轨50均安装于所述桁架。梯级链10的数量为并排布置的两条,并分别位于梯级20的两侧,桁架上还安装有与梯级链10相配合的梯级链导轨(图未视),以能够稳定的驱动梯级20的运行。
[0050]
导轨50的数量为并排布置的两条,并分别位于梯级20的两侧,以使梯级20的运行更加稳定。
[0051]
为了便于乘客进出上升段311的顶部与下降段312的顶部,参考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梯路30还包括水平段33,所述水平段33连接在相邻的上升段311的顶部与下降段312的顶部两者之间。
[0052]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回程段32位于所述梯路30的底部,且连接在所
述上升段311与所述下降段312两者底部之间。
[0053]
上升段311与下降段312的数量均为一个时,回程段32连接在所述上升段311与所述下降段312两者底部之间。上升段311与下降段312的数量有多个时,沿梯级20的行进方向,回程段32连接于首个上升段311的底部与末个下降段312的底部两者之间。
[0054]
相邻的所述上升段311与所述下降段312由底部向顶部逐渐靠拢,回程段32趋于水平设置。将原有的回程段32由倾斜运行改为水平运行,可以缩短回程段32的行程,从而大大降低了整体系统的驱动力。
[0055]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上升段311、下降段312以及水平段33三者在所述回程段32的正上方。
[0056]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3所示,所述驱动组件40处在所述水平段33的下方,所述驱动组件40包括驱动电机41,以及通过所述驱动电机41直接或间接带动的梯级轮组42,所述梯级轮组42与所述梯级链10相互啮合,梯级轮组42转动时,能够带动梯级链10运动。
[0057]
梯级轮组42包括至少一个链轮422,驱动电机41通过支架等方式固定安装于桁架上,梯级轮组42转动安装于桁架上,驱动电机41直接带动梯级轮组42时,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与梯级轮组42相连接,驱动电机41直接驱动梯级轮组42的转动。
[0058]
驱动电机41间接带动梯级轮组42时,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轮43,梯级轮组42同轴设置有从动轮44,主动轮43与从动轮44通过传动链45相连接,并通过传动链45带动梯级轮组42转动,从而驱动梯级链10。
[0059]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3所示,所述梯级轮组42为两套,两套梯级轮组42沿梯级20行进方向依次布置,且分别位于驱动电机41的两侧,由于回程段32的行程的缩短,同一个驱动电机41可以同时驱动两套梯级轮组42,从而节省能源的消耗,降低自动扶梯100的成本。
[0060]
各套梯级轮组42包括传动轴421以及两个链轮422,两个链轮422分别同轴安装于传动轴421的两端,两梯级链10分别与对应的链轮422相啮合。
[0061]
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上同轴设置有两主动轮43,两传动链45分别与对应的主动轮43相互啮合。
[0062]
其中,各主动轮43与对应的链轮422在忽略厚度的状态下处于同一平面内,两主动轮43的直径相等,两链轮422的直径相等,两链轮422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两链轮422的中心距主动轮43的中心的距离相等,以保证两套梯级轮组42同步运行。
[0063]
为了进一步减低驱动电机41的能耗,以及使驱动组件40的结构紧凑,参考一实施例,其中一套梯级轮组42临近上升段311,另一套梯级轮组42临近下降段312。
[0064]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自动扶梯100还包括固定架设于所述水平段33上方的顶部沿板34。顶部沿板34固定于桁架上,乘客进出上升段311的顶部与下降段312的顶部两者之间时,通过踩踏顶部沿板34进行换乘,以增加自动扶梯100的安全性。
[0065]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梯级20的顶部具有踏面21,以及沿梯级20行进方向相对设置的前侧22与后侧23。梯级20处于上升段311、下降段312以及水平段33时,踏面21朝上并呈水平设置;梯级20处于回程段32时,踏面21朝下设置。
[0066]
为了保证梯级20在上升段311以及下降段312均能够正常运行,所述梯级20的前侧22与后侧23均设置有护板24;上升段311中,梯级20后侧23的护板24高于并贴近后一个梯级
20的踏面21前侧22;下降段312中,梯级20前侧22的护板24高于并贴近前一个梯级20的踏面21后侧23。
[0067]
上升段311中,后侧23的护板24暴露于外部,前侧22的护板24隐藏在与前一个梯级20之间;下降段312中,后侧23的护板24隐藏于后一个梯级20之间,前侧22的护板24暴露于外部。
[0068]
同一梯级20上,各护板24的宽度与梯级20的宽度大致一致,以尽量减小两梯级20之间的缝隙。其中护板24的宽度以及梯级20的宽度均垂直于梯级20的行进方向。
[0069]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4所示,所述梯级20上设有与所述导轨50滑动配合的第一配合部25(例如滚轮),以及与所述梯级链10相配合的第二配合部26(例如卡槽)。
[0070]
上升段311中,前一个梯级高于后一个梯级;下降段312中,前一个梯级低于后一个梯级;水平段以及回程段中,相邻梯级20的高度一致;为了适应相邻梯级20之间的相对高度变化时,所述导轨50的延伸方向与相邻梯级20的第一配合部25排布方向一致;所述梯级链10延伸方向与相邻梯级20的第二配合部26排布方向一致。
[0071]
同一梯级20中,第一配合部25与第二配合部26的相对位置,决定梯级链10以及导轨50的位置,在此不在进行阐述。
[0072]
梯级链10与梯级链导轨相互配合时,梯级链导轨的位置等同于梯级链10的位置。
[0073]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沿自动扶梯100宽度方向的视角;
[0074]
在上升段311中,所述梯级链10与所述导轨50两者的延伸路径相互邻近;
[0075]
在下降段312中,所述梯级链10与所述导轨50两者的延伸路径相互远离;
[0076]
且在上升段311和下降段312中,同一梯级20的空间姿态不变。
[0077]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体现在同一附图中时,可视为该附图也同时披露了所涉及的各个实施例的组合例。
[0078]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