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线圈自动排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54379发布日期:2021-05-25 12:38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线圈自动排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线圈加工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线圈自动排出装置。



背景技术:

电路中的线圈是指电感器,是指导线一根一根绕起来,导线彼此互相绝缘,而绝缘管可以是空心的,也可以包含铁芯或磁粉芯,简称电感,电感又可分为固定电感和可变电感,固定电感线圈简称电感或线圈。

现有的电子线圈自动排出装置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电子线圈自动排出装置在进行使用时一般在裁断之后都是直接落在储料罐的内部,这样可能会由于下落的速度出现相互之间的碰撞,可能会导致出现多个线圈相互之间缠绕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线圈自动排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线圈自动排出装置,包括机架与被动轮,所述机架的左端表侧设置有被动轮,所述机架与被动轮套接固定,所述机架的右端表侧设置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电动机与机架的相交处设置有主动轮,所述机架的上端表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上端左侧设置有出料斗,所述出料斗的内部上端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缓冲垫,所述机架的组成包括有框架、第一支撑杆、传输带、第二支撑杆与磁石条,所述框架的前端轴心处设置有传输带,所述传输带的前端轴心处设置有磁石条,所述传输带上下两端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杆,所述传输带下上两端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杆,所述机架通过框架与电动机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组成包括有第一滑轮、第一侧板、第二滑轮与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底端一周处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滑轮,所述第一侧板的下端设置有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的上端一周处设置有第二滑轮,所述挡板通过第一侧板与机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动轮与被动轮均为圆盘体结构,所述主动轮与被动轮的尺寸与规格均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分别各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长度小于第二支撑杆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出料斗为内部中空的漏斗状结构,所述出料斗上端的尺寸大于下端的尺寸。

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的尺寸与规格均相同,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相邻左端的间距大于相邻右端的间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线圈自动排出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出料斗的底端设置有机架,这样在出料斗下落的线圈可以落在机架的表端,并且在机架的内部轴心处设置有磁石条,这样在磁石条的作用下可以使得下落的线圈与磁石条相互吸附,在吸附之后可以使得传输带将线圈进行带动,避免了线圈出现相互缠绕的现象;

(2)、本实用新型中在线圈传输的过程中,在机架上端前后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并且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滑轮与第二滑轮,这样在线圈传输时,线圈与第一滑轮与第二滑轮相互接触,可以使得在第一滑轮与第二滑轮的作用下使得线圈位置进行调节,而且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为不规则状结构,在出料斗的一侧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间距大于远离出料斗的间距,这样可以使得更好的进行对线圈角度的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线圈自动排出装置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挡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被动轮;2、缓冲垫;3、出料斗;4、挡板;41、第一滑轮;42、第一侧板;43、第二滑轮;44、第二侧板;5、机架;51、框架;52、第一支撑杆;53、传输带;54、第二支撑杆;55、磁石条;6、电动机;7、主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子线圈自动排出装置,包括机架5与被动轮1,机架5的左端表侧设置有被动轮1,机架5与被动轮1套接固定,机架5的右端表侧设置有电动机6,电动机6与电源电性连接,电动机6与机架5的相交处设置有主动轮7,主动轮7与被动轮1均为圆盘体结构,从而可以通过主动轮7可以带动机架5内部的传输带53旋转,主动轮7与被动轮1的尺寸与规格均相同,机架5的上端表侧设置有挡板4,挡板4的组成包括有第一滑轮41、第一侧板42、第二滑轮43与第二侧板44,第一侧板42的底端一周处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滑轮41,第一侧板42的下端设置有第二侧板44,第一侧板42与第二侧板44的尺寸与规格均相同,第一侧板42与第二侧板44相邻左端的间距大于相邻右端的间距,从而可以通过第一侧板42与第二侧板44调整线圈的角度,第二侧板44的上端一周处设置有第二滑轮43,挡板4通过第一侧板42与机架5固定连接,挡板4的上端左侧设置有出料斗3,出料斗3为内部中空的漏斗状结构,通过出料斗3的设置,左右可以使得更好的完成下料的操作,出料斗3上端的尺寸大于下端的尺寸,出料斗3的内部上端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缓冲垫2,机架5的组成包括有框架51、第一支撑杆52、传输带53、第二支撑杆54与磁石条55,框架51的前端轴心处设置有传输带53,传输带53的前端轴心处设置有磁石条55,传输带53上下两端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杆52,第一支撑杆52与第二支撑杆54分别各设置有两个,第一支撑杆52的长度小于第二支撑杆54的长度,从而可以通过第一支撑杆52与第二支撑杆54将挡板4固定紧密,传输带53下上两端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杆54,机架5通过框架51与电动机6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当要进行该装置的使用时,这时线圈首先通过出料斗3进入到机架5的表端,并且在出料斗3内部的缓冲垫2作用下使得线圈可以达到缓冲的效果,之后线圈在机架5内部磁石条55的吸附下固定,然后电动机6带动主动轮7旋转,电动机6的型号为y16om1-2,主动轮7带动传输带53旋转,这样在传输带53的带动下可以使得吸附在磁石条55表端的线圈进行运动,并且线圈在运动的过程中,在机架5上端前后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第一侧板42与第二侧板44,并且第一侧板42与第二侧板44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滑轮41与第二滑轮43,这样在线圈传输时,线圈与第一滑轮41与第二滑轮43相互接触,可以使得在第一滑轮41与第二滑轮43的作用下使得线圈位置进行调节,而且第一侧板42与第二侧板44为不规则状结构,在出料斗3的一侧第一侧板42与第二侧板44之间间距大于远离出料斗3的第一侧板42与第二侧板44间距,这样可以使得线圈在传输的过程中更好的进行角度的调整,避免了出现缠绕的现象,这样就完成了该装置的使用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