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数控切割机的物料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56199发布日期:2021-05-07 19:54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数控切割机的物料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数控切割机,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数控切割机的物料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数控切割机是指机电一体化的切割机,它通过数字程序驱动机床运动,随着机床运动,随机配带的切割工具对物体进行切割。数控切割机可有效地提高板材切割地效率、切割质量,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目前,公开号为cn109202185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钢板数控切割机,包括切割机本体、横向移动机构、纵向移动机构以及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立板、第一螺杆以及第一安装件,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立板、横梁以及横向导向装置,所述纵向移动机构包括第三电机以及两纵梁。

上述钢板数控切割机通过设置横向移动机构、纵向移动机构以及高度调节机构,使切割机本体能自由精准的横向纵向移动,完成规定形状尺寸的切割。

但是,上述钢板数控切割机在装入工件时,由于缺少导向和定位组件,因此无法准确限定工件的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对工件进行导向和定位,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数控切割机的物料传输装置。

本申请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数控切割机的物料传输装置,包括机架、传送辊组和传送带,传送辊组包括主动辊和从动辊,主动辊和从动辊转动连接于机架上,机架上连接有用于驱动主动辊转动的驱动电机,传送带呈闭环形连接在传送辊组上,传动带的外表面设置有凸块,机架靠近传送带送料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助进料板,辅助进料板上开有凹槽,凹槽内固定连接有隔离板,凹槽通过隔离板分割为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第一容纳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第二容纳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的螺纹旋向相反,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上分别螺纹连接有定位块,定位块滑移在凹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始作业时,转动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以调节定位块位置,然后再将工件从辅助进料板装入,使两侧定位块正好卡住工件,工件随转动的传送带进入切割区域;加工时,传送带处于静止状态并作为工作台使用,加工完成后,传送带带动工件从出料端送出。本申请通过辅助进料板的设置及定位块的使用,实现了对工件进行导向和定位。

可选的,凹槽边沿设置有可以测量两定位块间距的刻度标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人调节定位块时可以参考刻度标尺,使得调节过程更为便捷。

可选的,辅助进料板的板身上开有滚轮槽,滚轮槽内转动设置有若干滚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装入工件时,减少了工件与辅助进料板之间的摩擦,使得装入过程更为顺畅。

可选的,机架的底面拐角处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支撑座的下方设有支撑在地面上的支撑腿,支撑座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导向柱,导向柱滑移穿设于支撑腿,支撑座和支撑腿之间夹设有减震压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进行切割工作时,减震弹簧能吸收工作时产生的震动,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可选的,机架上连接有红外感应装置,红外感应装置包括发射端和用于接收发射端信号的接收端,接收端通过控制系统与驱动电机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件被传送到红外感应装置的位置时,发射端发出的信号被工件挡住而无法到达接收端,此时,控制系统自动关断驱动电机电源,停止传送,使工件停留在当前位置,从而可以减少人工关停的误差,使工件传送到达的位置尽可能保持一致,减少数控系统调节对位时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可选的,主动辊上设置有u形锁,u形锁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有锁紧气缸,锁紧气缸连接在机架上,锁紧气缸通过控制系统与驱动电机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电机运行时,u形锁处于松开状态,当驱动电机停止运行时,控制系统控制锁紧气缸拉动u形锁,使得u形锁锁紧主动辊,实现对主动辊的制动。

可选的,机架的一端固定有风扇,风扇的出风口朝向传送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扇可以降低工作中设备的温度,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可选的,机架位于传送带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容纳箱,容纳箱内转动连接有限位齿轮,两侧的容纳箱上分别滑移穿设有限位杆,两侧的限位杆分别指向传送带,限位杆的上侧面设置有与限位齿轮啮合的齿条,在两侧限位杆相对的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件被传送到指定位置后,工作人员调节限位杆使得两侧挡板卡紧工件,使得切割作业时工件尽可能保持原位。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辅助进料板的设置,工作人员可以调节定位块以限定工件装入位置,提高了工件装入位置的一致性;

2.通过减震压簧的设置,使得装置运行时有较好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数控切割机的物料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用于体现齿轮和传动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用于体现图2中a部的放大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数控切割机的物料传输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用于体现辅助进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容纳箱的剖视图。

图7是用于体现图2中b部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11、驱动电机;12、红外感应装置;121、发射端;122、接收端;13、风扇;14、保护罩;15、容纳箱;151、限位齿轮;152、把手;153、限位杆;154、挡板;2、传送辊组;21、主动辊;22、从动辊;23、齿轮;24、传动带;251、u形锁;252、锁紧气缸;3、传送带;31、凸块;4、辅助进料板;41、凹槽;411、第一容纳槽;412、第二容纳槽;42、隔离板;431、第一螺纹杆;432、第二螺纹杆;44、调节把手;45、定位块;46、滚轮槽;47、圆柱形长杆;48、滚轮;49、刻度标尺;51、支撑座;52、支撑腿;53、导向柱;54、减震压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数控切割机的物料传输装置。参照图1和图2,用于数控切割机的物料传输装置包括机架1、传送辊组2和传送带3。传送辊组包括主动辊21和若干根传动辊22,主动辊21和传动辊2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主动辊21转动连接在机架1长度方向的一端,若干根从动辊21沿着机架1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传送带3呈闭环形连接在传送辊组2上,传动带3的材质为钢材,参照图3,其外表面焊接有若干凸块31,凸块31用于支撑工件。

参照图2,机架1上连接有用于驱动主动辊21转动的驱动电机11,主动辊21和从动辊22位于机架1同一侧的端部均固定套设有齿轮23,在多个齿轮23上连接有呈闭环形的传动带24,当驱动电机11运行时,带动主动辊21转动,主动辊21上的齿轮23带动传动带24运动,从而带动从动辊22同步转动,主动辊21和从动辊22共同带动传送带3运动。

参照图2,主动辊21上设置有u形锁251,u形锁25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锁紧气缸252,锁紧气缸252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在机架1上并通过控制系统与驱动电机11电性连接。当驱动电机11停止工作时,向控制系统发出停止信号,控制系统接收到驱动电机发出的停止信号后,控制锁紧气缸252向下拉紧u形锁251,从而使u形锁251锁住主动辊21,减少传送带3在切割作业过程中移动的几率;当驱动电机11要运作时,向控制系统发出开始信号,控制系统接收到驱动电机发出的开始信号后,控制锁紧气缸252松开u形锁251,使得主动辊21不再被锁住,从而能够跟随驱动电机11转动。

参照图4和图5,机架1靠近传送带3送料端的一侧焊接有辅助进料板4,辅助进料板4上开有凹槽41,凹槽41的长度方向垂直于传送带的进料方向。凹槽41内固定连接有隔离板42,凹槽41通过隔离板42分割为长度相等的第一容纳槽411和第二容纳槽412,第一容纳槽411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431,第二容纳槽412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432,第一螺纹杆431和第二螺纹杆432的螺纹旋向相反,两者相互背离的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调节把手44。

参照图5,在第一螺纹杆431和第二螺纹杆432上分别螺纹连接有定位块45。装入工件时,工作人员通过转动第一螺纹杆431和第二螺纹杆432上的调节把手44,使定位块45在凹槽41内滑移,以使得两个定位块45之间的间距达到工件的宽度。

参照图5,在辅助进料板4的板身上还开有滚轮槽46,滚轮槽46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凹槽41的长度方向。在滚轮槽46内固定穿设有圆柱形长杆47,圆柱形长杆47上转动连接有若干滚轮48。若干滚轮48均匀分布且转动方向与传送带3保持一致。装入工件时,滚轮48使得工件与辅助进料板4之间的摩擦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少了工件与辅助进料板4之间的阻力。此外,在凹槽41的边沿设置有刻度标尺49,刻度标尺49可作为参照,便于工作人员确定两个定位块45之间的间距。

参照图1和图4,机架1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红外感应装置12,红外感应装置12包括发射端121和用于接收发射端信号的接收端122,接收端122通过控制系统与驱动电机11电性连接,当工件传送至红外感应装置12对应的位置时,发射端121发出的信号被工件挡住,使得接收端122接收不到信号,则控制系统自动控制驱动电机11停止工作,传送带3停止传送使得工件停留在当前位置,等待加工。

参照图1,机架1的两外侧壁分别固定有保护罩14,保护罩14分别罩设在驱动电机11的外部以及传送辊组2的端部、齿轮23、传动带24、u形锁251和锁紧气缸252的外部,从而起到了保护作用。

参照图4和图6,机架1位于传送带3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容纳箱15,容纳箱15内转动连接有限位齿轮151,两侧的容纳箱15上分别滑移穿设有限位杆153,两侧的限位杆153分别指向传送带3,限位杆153的上侧面设置有与限位齿轮151啮合的齿条,在两侧限位杆153相对的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挡板154。当工件运送到指定位置时,工作人员转动把手152,限位齿轮151转动并带动限位杆153在容纳箱15上滑动,使得限位杆153一端的挡板154夹紧工件,减少切割过程中工件意外移动的概率。

参照图1,机架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风扇13,风扇13的出风口朝向传送带3,在整个作业过程中,风扇13始终处于运行状态,以对传送带3进行降温。

参照图2和图7,为了减少设备震动对切割准确性的影响,机架1的底面拐角处分别焊接有支撑座51,支撑座51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在地面上的支撑腿52,支撑座51的底面焊接有导向柱53,导向柱53滑移穿设于支撑腿52,支撑座51和支撑腿52之间夹设有减震压簧54。当进行传送和切割作业时,通过减震压簧54的形变吸收部分震动。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用于数控切割机的物料传输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开始作业时,工作人员打开风扇13开关并通过控制系统控制驱动电机11运行,使传送带3开始工作。同时,工作人员通过调节定位块45的位置限定装入位置,工件被搬运至辅助进料板4并在滚轮48的辅助下逐渐装入,工件接触到传送带3后,在传送带3的带动下进入工作区域。当工件到达红外感应装置位置12时,挡住发射端121发出的信号,使得接收端122无法接收到信号,从而使控制系统控制驱动电机11停止工作,同时锁紧气缸252拉紧u形锁251以锁住主动辊21,此时,工件停留在当前位置,工作人员转动容纳箱15上的把手152,调节限位杆153使得挡板154卡住工件,调节完成后,控制数控切割机对工件切割。切割作业完成后,调节限位杆153使得挡板154松开工件,当驱动电机11开始工作时,锁紧气缸252同时松开u形锁251以解除对驱动辊21的锁定,控制系统控制驱动电机11运行,使得传送带3带动工件移动到出料端,取下加工完成的工件。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