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吊杆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23631发布日期:2021-05-19 03:11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模板吊杆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板吊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模板吊杆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混凝土连续桥的施工,多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挂篮作为主要的施工设备,其悬吊吊杆数量较多,普遍采用螺旋千斤顶进行调节,在调节之前,需要使吊杆穿过吊杆垫梁,然后利用精轧钢螺母使吊杆垫梁与螺旋千斤顶抵紧,调节完一根吊杆后,又需要依次将吊杆垫梁进行拆卸并分别对螺旋千斤顶和吊杆垫梁进行移动,然后再次安装在下一根吊杆上,此种调节方式,步骤繁琐,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且操作时间长,难以进行挂篮模板的快速升降,影响挂篮施工进度,为解决以上问题,先设计有一种模板吊杆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模板吊杆支撑装置,具有能够快速在多根吊杆之间进行调节的效果。
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模板吊杆支撑装置,包括上吊杆垫梁、下吊杆垫梁和底座,所述上吊杆垫梁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上吊杆垫梁均可滑移地设置在下吊杆垫梁的顶部,两个所述上吊杆垫梁在下吊杆垫梁上对向滑移,两个所述上吊杆垫梁的相对的两个侧壁中部均开设有一条半圆槽,两条所述半圆槽分别竖直地贯穿两个上吊杆垫梁,两个所述上吊杆垫梁的顶部上设置有使两个上吊杆垫梁紧密抵触的固定组件和控制固定组件的闭合的控制组件,所述下吊杆垫梁上与两个上吊杆垫梁滑移方向平行的一侧壁中部开设有对位槽,所述对位槽竖直地贯穿下吊杆垫梁,所述对位槽的一端封闭且封闭端呈内凹的半圆形,所述对位槽的封闭端可与两个半圆槽对齐;
5.所述底座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底座顶部的边缘均设置有竖直的第一支柱,所述下吊杆垫梁底部的两侧边缘分别设置有竖直的第二支柱,两根所述第一支柱的顶部均开设有插槽,两条所述插槽的长度方向分别与两根第一支柱的长度方向平行,两根所述第二支柱的底部均设置有插杆,两根所述插杆的长度方向分别与两根第二支柱的长度方向平行,两根所述插杆分别对应两条插槽设置。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吊杆进行调节前,先将两个上吊杆垫梁相互远离,并将两个螺旋千斤顶放置在两个底座上,然后可整体地移动该模板吊杆支撑装置,在移动至其中一根吊杆附近时,继续移动该模板吊杆支撑装置并使得竖直的吊杆进入到下吊杆垫梁的对位槽内,最终使吊杆与对位槽的封闭端抵触,此时再将两个上吊杆垫梁相互靠近,并最终使得两个上吊杆垫梁相互抵触,从而使得两个半圆槽将吊杆套住,此时利用精轧钢螺母与吊杆的螺纹连接,能够使得上吊杆垫梁抵紧下吊杆垫梁,从而使得下吊杆垫梁抵紧两个螺旋千斤顶,进而可开始对吊杆进行升降调节,调节完毕后,将两个上吊杆垫梁相互远离,重复上述操作,便能对下一根吊杆继续进行升降调节,由于该模板吊杆装置可整体移动,并且拆装的过程通过两个上吊杆悬梁的滑移便能进行,因此该模板吊杆支撑装置具有能够快
速在多根吊杆之间进行调节的效果。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铰接杆、固定座和锁杆,所述铰接杆铰接在其中一个上吊杆垫梁上,所述固定座设置在另一个上吊杆垫梁上,所述铰接杆可摆动至固定座的顶部,所述固定座顶部开设有供铰接杆摆动嵌入的嵌槽,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贯穿至嵌槽内的第一通孔,所述铰接杆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可与第二通孔对齐,所述锁杆可移动地设置在固定座的一侧,所述锁杆可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锁杆与控制组件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上吊杆垫梁通过滑移相互靠近并抵触后,可将进入到对位槽内的吊杆套住,此时将铰接杆摆动嵌入到固定座的嵌槽内,并利用控制组件使得锁杆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便能将铰接杆固定在固定座内,此时两个上吊杆垫梁保持紧密抵触的状态,从而稳定地套住吊杆,进而稳定地对吊杆进行升降调节,当调节完成后,通过控制组件,便能将锁杆拔出,并使两个上吊杆垫梁相互远离,从而使得该模板吊杆支撑装置做好与下一根吊杆进行连接的准备。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壳体、螺杆、螺块和滑杆,所述壳体设置在固定座的一侧,所述螺杆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内,所述螺杆地轴线平行于锁杆地长度方向,所述螺块可滑移地设置在壳体内,所述螺块与螺杆螺纹连接,所述滑杆设置在螺块上,所述锁杆上远离固定座地一端与滑杆固定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螺杆转动时,与螺杆螺纹连接的螺块在壳体内滑移,螺块带动滑杆同向滑移,由于锁杆与滑杆连接,因此滑杆带动锁杆移动,从而控制锁杆插入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或者控制锁杆从第一通孔或者第二通孔内拔出。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杆上远离固定座的一端贯穿壳体,所述螺杆的外端设置有拧块。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拧块的设置便于人们拧动螺杆,从而便于人们控制锁杆。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长度方向与螺杆的轴向平行,所述导向杆贯穿滑杆。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杆在壳体内对滑杆的移动起导向作用,从而避免滑杆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偏移。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个底座的底部均开设有放置槽,两个所述放置槽分别对应两个螺旋千斤顶的底部设置。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放置槽的设置使得两个螺旋千斤顶易于定位,并且在该模板吊杆支撑装置移动时,两个放置槽能够使得两个螺旋千斤顶保持稳定。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第一支柱的侧壁上均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设置在第一支柱上背离安装座的侧壁。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的设置便于人们对该模板吊杆支撑装置进行移动。
1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把手上设置有防滑纹。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纹的设置使得人们在利用把手对该模板吊杆支撑装置进行移动时能够减少出现手滑的情况,从而提高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2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利用该模板吊杆支撑装置对吊杆进行升降调节时,由于两个螺旋千斤顶可放置在
安装座的放置槽内,并且上吊杆垫梁、下吊杆垫梁和安装座依次连接,因此该模板吊杆支撑装置可整体移动,并且由于下吊杆垫梁的侧壁开设有对位槽,上吊杆垫梁设置有两个,且两个上吊杆垫梁可对向滑移,使得该模板吊杆支撑装置在可与吊杆快速连接或快速拆卸,从而使得该模板吊杆支撑装置具有能够快速在多根吊杆之间进行调节的效果。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施例中模板吊杆支撑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施例中模板吊杆支撑装置的剖视图;
25.图3是本实施例中模板吊杆支撑装置的另一视角的整体示意图;
26.图4是图3的a处放大图;
27.图5是图4中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28.图中:1、上吊杆垫梁;2、下吊杆垫梁;3、底座;4、螺旋千斤顶;5、放置槽;6、第一支柱;7、插槽;8、第二支柱;9、插杆;10、滑条;11、滑槽;12、半圆槽;13、对位槽;14、精轧钢螺母;15、把手;16、凸块;17、铰接杆;18、固定座;19、嵌槽;20、第一通孔;21、第二通孔;22、壳体;23、螺杆;24、螺块;25、滑杆;26、导向杆;27、锁杆;28、拧块。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30.如图1和图2所示,模板吊杆支撑装置包括上吊杆垫梁1、下吊杆垫梁2和底座3,底座3设置有两个,两个底座3上均开设有供螺旋千斤顶4放置的放置槽5,使得螺旋千斤顶4易于定位。两个底座3的顶部边缘均设置有一条第一支柱6,使得第一支柱6设置有两条,两条第一支柱6均呈矩形,两条第一支柱6分别竖直地设置在底座3上,两条第一支柱6在两个底座3上相互远离设置。两条第一支柱6的顶部均开设有插槽7,使得插槽7共有两条,两条插槽7均呈矩形,两条插槽7的长度方向与竖直方向垂直。
31.如图1和图2所示,下吊杆垫梁2呈矩形,下吊杆垫梁2的底部用于与螺旋千斤顶4的顶部抵触。下吊杆垫梁2的底部设置有两根第二支柱8,两根第二支柱8设置在下吊杆垫梁2底部的两侧边缘,两条第二支柱8均呈矩形,两条第二支柱8的长度方向与竖直方向平行。两条第二支柱8的底部均设置有一条插杆9,使得插杆9设置有两条,两条插杆9均呈矩形,两条插杆9的长度方向分别与两条插槽7的长度方向平行,两条插杆9对应两条插槽7设置,使得第一支柱6与第二支柱8连接,从而使得下吊杆垫梁2与底座3连接,同时使得插杆9可在插杆9内移动,进而使得下吊杆垫梁2可竖直移动。
32.如图1和图2所示,上吊杆垫梁1设置有两个,两个上吊杆垫梁1均呈矩形。两个上吊杆垫梁1的底部均设置有滑条10,下吊杆垫梁2的顶部开设有滑槽11,滑槽11的长度方向与下吊杆垫梁2的长度方向垂直,使得两个上吊杆垫梁1通过滑条10和滑槽11在下吊杆垫梁2上对向滑移。
33.如图1所示,两个上吊杆垫梁1的相对的两个侧壁中部均开设有一条半圆槽12,两条半圆槽12分别竖直贯穿两个上吊杆垫梁1,两条半圆槽12相对设置。下吊杆垫梁2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侧壁开设有对位槽13,对位槽13竖直地贯穿下吊杆垫梁2。对位槽13的一端封闭且封闭端呈内凹的形状,当两个上吊杆垫梁1滑移至相互抵紧时,对位槽13的封闭端与两
个半圆槽12对齐。对位槽13的槽宽和半圆槽12的直径均大于吊杆的直径,对位槽13供吊杆进入到下吊杆垫梁2的中部,两个半圆槽12用于套住吊杆,从而便于使用精轧钢螺母14对吊杆进行进一步的旋紧,进而使得上吊杆垫梁1抵紧下吊杆垫梁2、下吊杆垫梁2抵紧螺旋千斤顶4,最终可使用螺旋千斤顶4对吊杆进行升降调节。
34.如图1所示,两个第一支柱6的侧壁均设置有把手15,把手15设置在第一支柱6上背离底座3的侧壁上,由于上吊杆垫梁1、下吊杆垫梁2和底座3依次相互连接,且螺旋千斤顶4放置在放置槽5上,因此把手15的设置便于人们将该模板吊杆支撑装置进行整体移动,避免了在对多根吊杆进行调节的过程中需要拆装,从而可在多根吊杆之间进行快速的调节。把手15上设置有防滑纹,防滑纹的设置使得人们在对该模板吊杆支撑装置进行移动时能够减少出现手滑的情况,从而提高移动该模板吊杆支撑装置的稳定性。
35.如图3和图4所示,两个上吊杆垫梁1的顶部均设置有一个凸块16,凸块16的设置便于人们对两个上吊杆垫梁1进行移动。其中一个上吊杆垫梁1的顶部铰接有一根矩形的铰接杆17且铰接杆17靠近另一个上吊杆垫梁1设置,另一个上吊杆垫梁1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座18,固定座18靠近铰接杆17设置,使得铰接杆17在摆动的过程中可摆动至固定座18的顶部,固定座18的顶部开设有供铰接杆17嵌入的嵌槽19。如图4和图5所示,固定座18上靠近上吊杆垫梁1侧壁的一端开设有呈圆形的第一通孔20,第一通孔20贯穿至嵌槽19内,铰接杆17上开设有呈圆形的第二通孔21,当铰接杆17嵌入到嵌槽19内时,第一通孔20可与第二通孔21对齐。
36.如图4和图5所示,固定座18与上吊杆垫梁1的侧壁之间的上吊杆垫梁1的顶部设置有壳体22,壳体22呈矩形,壳体22内可转动地设置有螺杆23,螺杆23的轴线分别平行于第一通孔20和第二通孔21的轴线,壳体22内可滑移地设置有螺块24,螺块24呈矩形,螺块24与螺杆23螺纹连接。螺块24的顶部设置有滑杆25,使得滑杆25与螺块24同步移动。壳体22内设置有导向杆26,导向杆26的长度方向与螺杆23的轴线平行,导向杆26贯穿滑杆25设置,导向杆26对滑杆25的移动起导向作用,从而避免滑杆25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偏移。滑杆25上连接有锁杆27,锁杆27呈圆柱状,锁杆27贯穿壳体22上靠近固定座18的侧壁,锁杆27的长度方向分别与第一通孔20和第二通孔21的轴线平行,锁杆27的直径分别等于第一通孔20和第二通孔21的直径。当螺杆23转动时,与螺杆23螺纹连接的螺块24在壳体22内滑移,螺块24带动滑杆25同步移动,滑杆25带动锁杆27移动,从而使得锁杆27插入到第一通孔20和第二通孔21内,或者使锁杆27从第一通孔20和第二通孔21内拔出,进而对铰接杆17进行锁合或者解锁,进而使得该模板吊杆支撑装置快速地与吊杆进行连接或者快速地进行分离,从而进一步地提高在多根吊杆之间进行升降调节的速度。螺杆23上远离固定座18的一端贯穿壳体22,螺杆23的外端设置有拧块28,拧块28的设置便于人们拧动螺杆23,从而便于人们控制锁杆27的移动。
37.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利用该模板吊杆支撑装置对吊杆进行升降调节前,先将两个螺旋千斤顶4放置在底座3的放置槽5上,然后通过把手15整体地移动该模板吊杆支撑装置,移动至其中的一根吊杆的附近后,继续移动该模板吊杆支撑装置,使得竖直的吊杆进入到对位槽13内,并最终抵触于对位槽13的封闭端,然后利用凸块16将两个上吊杆垫梁1相互滑移靠近,从而使得两个上吊杆垫梁1相互抵紧,此时可将铰接杆17摆动至固定座18的嵌槽19内,接着通过拧动拧块使得锁杆27依次穿过第一通孔20和第二通孔21,使得两个半圆
环稳定地将吊杆套住,此时能够利用精轧钢螺母14旋入到吊杆内并抵紧两块上吊杆垫梁1,然后便能使用螺旋千斤顶4对吊杆进行升降调节,当调节完成后,利用拧块28可快速地将锁杆27从第一通孔20和第二通孔21内拔出,从而快速地将该模板吊杆支撑装置与吊杆进行分离,避免需要将该模板吊杆支撑装置进行拆装的过程,最后再将该模板吊杆支撑装置整体地移动至下一吊杆附近,从而快速地在多根吊杆之间对每条吊杆进行升降调节。
38.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