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标签隐藏式新型智能防伪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33872发布日期:2021-08-20 16:48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标签隐藏式新型智能防伪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标签隐藏式新型智能防伪包装袋。



背景技术:

包装袋广泛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包装袋是指用于包装各种用品的袋子,使货物在生产流通过程中方便运输,容易存储,包装袋按制作工艺来说常分为塑料包装袋和复合包装袋。

对于某些贵重物品,如现金,珠宝,机密文件,证物安全存储以及押运,为了提高物品的安全性,少不了防伪包装袋的使用,但是现有的防伪包装袋一般通过采用印刷在包装袋表面的防伪图案或文字进行防伪,防伪图案或文字在摩擦的作用下易磨损,无法保证防伪效果,且包装袋抗震性差,物品易损坏,并且包装袋功能单一,不能对随手使用的物品进行存放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标签隐藏式新型智能防伪包装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防伪图案或文字易磨损,抗震性差和功能单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标签隐藏式新型智能防伪包装袋,包括外包装袋,所述外包装袋内侧固定连接有内包装袋,所述内包装袋后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后密封条,所述内包装袋前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前密封条,所述外包装袋内侧固定连接有rfid标签,所述外包装袋和内包装袋间设置有减震填充物,所述外包装袋和内包装袋前端开设有气孔,所述气孔内卡合连接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和外包装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带,所述外包装袋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侧口袋,所述外包装袋下端固定连接有等距分布的防滑垫块,所述内包装袋前后两端内壁间固定连接有隔层布。

优选的,所述侧口袋内上侧固定连接有魔术贴毛面,所述外包装袋外侧固定连接有左右对称设置的魔术贴勾面,所述魔术贴毛面和魔术贴勾面为粘黏连接,所述魔术贴毛面和魔术贴勾面的长度大于侧口袋宽度的一半。

优选的,所述内包装袋前后两端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等距分布的充气条,所述充气条为半圆形结构,所述外包装袋和内包装袋上开设有前后对称的拉手槽,所述拉手槽设置在后密封条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外包装袋前端固定连接有标记图案,所述后密封条和前密封条为卡合连接,所述减震填充物为eps颗粒。

优选的,所述隔层布的高度大于外包装袋高度的一半,所述隔层布下端与内包装袋内底部上端相连。

优选的,所述防滑垫块表面设置有防滑纹,且防滑垫块的长度等于外包装袋的长度,并且防滑垫块到另一防滑垫块间的距离小于防滑垫块的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标签隐藏式新型智能防伪包装袋,通过减震填充物的设计,在受到冲击时,对内包装袋中的物品进行缓冲,且减震填充物采用eps颗粒,重量较轻,并且增设的充气条,进一步对物品进行减震;

2、该标签隐藏式新型智能防伪包装袋,通过隔层布的设计,对内包装袋内的空间进行分隔,便于物品在内包装袋内的收纳,且通过rfid标签的使用,确保防伪效果,且rfid标签不易损坏;

3、该标签隐藏式新型智能防伪包装袋,通过防滑垫块的使用,在放下外包装袋后,保证外包装袋的平稳性,且增设的侧口袋,提高了外包装袋的功能性,便于物品的随手摆放,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包装袋;2、内包装袋;3、后密封条;4、前密封条;5、rfid标签;6、减震填充物;7、气孔;8、密封塞;9、连接带;10、侧口袋;11、防滑垫块;12、隔层布;13、魔术贴毛面;14、魔术贴勾面;15、充气条;16、拉手槽;17、标记图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标签隐藏式新型智能防伪包装袋,包括外包装袋1、内包装袋2、后密封条3、前密封条4、rfid标签5、减震填充物6、气孔7、密封塞8、连接带9、侧口袋10、防滑垫块11、隔层布12、魔术贴毛面13、魔术贴勾面14、充气条15、拉手槽16和标记图案17,外包装袋1内侧固定连接有内包装袋2,内包装袋2后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后密封条3,内包装袋2前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前密封条4,外包装袋1内侧固定连接有rfid标签5,外包装袋1和内包装袋2间设置有减震填充物6,外包装袋1和内包装袋2前端开设有气孔7,气孔7内卡合连接有密封塞8,密封塞8和外包装袋1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带9,外包装袋1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侧口袋10,外包装袋1下端固定连接有等距分布的防滑垫块11,内包装袋2前后两端内壁间固定连接有隔层布12;

进一步的,侧口袋10内上侧固定连接有魔术贴毛面13,外包装袋1外侧固定连接有左右对称设置的魔术贴勾面14,魔术贴毛面13和魔术贴勾面14为粘黏连接,魔术贴毛面13和魔术贴勾面14的长度大于侧口袋10宽度的一半,便于对侧口袋10进行密封,保证侧口袋10内物品的稳定性,放在物品漏出;

进一步的,内包装袋2前后两端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等距分布的充气条15,充气条15为半圆形结构,外包装袋1和内包装袋2上开设有前后对称的拉手槽16,拉手槽16设置在后密封条3的上方,通过拉手槽16,便于提起外包装袋1;

进一步的,外包装袋1前端固定连接有标记图案17,后密封条3和前密封条4为卡合连接,减震填充物6为eps颗粒,通过后密封条3和前密封条4,确保密封性,而减震填充物6可以提高内包装袋2内的减震效果;

进一步的,隔层布12的高度大于外包装袋1高度的一半,隔层布12下端与内包装袋2内底部上端相连,通过隔层布12的使用,便于物品在内包装袋2内的收纳,使物品更加整齐;

进一步的,防滑垫块11表面设置有防滑纹,且防滑垫块11的长度等于外包装袋1的长度,并且防滑垫块11到另一防滑垫块11间的距离小于防滑垫块11的宽度,便于外包装袋1的摆放,增设外包装袋1与外部的摩擦力。

工作原理:首先将手放入拉手槽16内,拎起外包装袋1,将外包装袋1放在桌面上,外包装袋1下端的防滑垫块11增加外包装袋1的摩擦力,保持稳定,然后向外拉动外包装袋1和内包装袋2,将后密封条3和前密封条4分开,然后将物品放入内包装袋2内隔层布12两侧,物品与充气条15贴合,然后再将后密封条3和前密封条4合上,将随手需要使用的物品放入侧口袋10,然后将魔术贴毛面13和魔术贴勾面14粘黏,放在物品漏出,拔出密封塞8,将气孔7内的空气挤出,然后再塞回密封塞8,将读取设备放在标记图案17处,可以对rfid标签5进行读取,从而识别相应的信息。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