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洗飞灰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11549发布日期:2021-08-10 14:18阅读:89来源:国知局
水洗飞灰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灰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洗飞灰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飞灰输送系统仅能处理罐车散装形式的飞灰,却未考虑吨袋包装形式的飞灰的处理,导致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洗飞灰输送系统,目的是满足散装飞灰和吨袋包装飞灰的处理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水洗飞灰输送系统,包括用于接收来自罐车的飞灰的第一输灰管道、布袋除尘器、与布袋除尘器连接的收尘管道、与收尘管道连接的旋风除尘器、与第一输灰管道、布袋除尘器和旋风除尘器连接的料仓、与所述旋风除尘器连接的第二输灰管道、用于将吨袋袋口打开的拉袋器、用于输送吨袋的输送装置以及与第二输灰管道连接且用于插入吨袋中的吸灰管。

所述第二输灰管道上设置用于调节所述吸灰管插入所述吨袋中的深度的第一调节机构。

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与所述吸灰管连接的第一执行器和第一导向杆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输灰管道连接的第一导向座,第一导向座具有让第一导向杆插入的第一导向孔。

所述第一导向杆设置多个。

所述吸灰管通过波纹管与所述第二输灰管道连接。

所述的水洗飞灰输送系统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拉袋器的高度的第二调节机构。

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二执行器、第二导向杆和第二导向座,第二导向座具有让第二导向杆插入的第二导向孔,第二执行器和第二导向杆与所述拉袋器连接。

所述第二导向杆设置多个。

本实用新型的水洗飞灰输送系统,可同时完成散装灰和袋装灰的卸料,满足散装飞灰和吨袋包装飞灰的处理要求。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水洗飞灰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第一输灰管道;2、布袋除尘器;3、收尘管道;4、旋风除尘器;5、料仓;6、第二输灰管道;7、拉袋器;8、输送装置;9、吸灰管;10、第二导向杆;11、吨袋;12、波纹管;13、第一执行器;14、第一导向杆;15、第一导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和“第二”并不代表结构和/或功能上的绝对区分关系,也不代表先后的执行顺序,而仅仅是为了描述的方便。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洗飞灰输送系统,包括用于接收来自罐车的飞灰的第一输灰管道1、布袋除尘器2、与布袋除尘器2连接的收尘管道3、与收尘管道3连接的旋风除尘器4、与第一输灰管道1、布袋除尘器2和旋风除尘器4连接的料仓5、与旋风除尘器4连接的第二输灰管道6、用于将吨袋袋口打开的拉袋器7、用于输送吨袋的输送装置8以及与第二输灰管道6连接且用于插入吨袋中的吸灰管9。

具体地说,如图1所示,罐车行驶至第一卸料位后,第一输灰管道1的下端为用于与处于第一卸料位的罐车连接,第一输灰管道1的上端与料仓5的上端连接,在第一输灰管道1的引导下,来自罐车的飞灰经气力输送入料仓5。输送装置8用于将吨袋输送至第二卸料位,第二卸料位位于吸灰管9的下方,吨袋中装有飞灰,输送装置8为皮带输送机,输送装置8为水平设置。第二输灰管道6的下端与吸灰管9连接,第二输灰管道6的上端与旋风除尘器4的进灰口连接,旋风除尘器4的出灰口通过锁风翻板阀与料仓5连接,布袋除尘器2的进灰口与收尘管道3的一端连接,收尘管道3的另一端与旋风除尘器4连接,布袋除尘器2的出灰口通过另一个锁风翻板阀与料仓5连接,布袋除尘器2和旋风除尘器4位于料仓5的上方。吨袋中的飞灰经吸灰管9进入第二输送管道,再由第二输送管道引导至旋风除尘器4进行初步除尘,然后经收尘管道3进入布袋除尘器2中进一步除尘,最后进入料仓5。旋风除尘器4起到一级除尘的作用,降低了布袋除尘器2入口含尘浓度,降低布袋除尘器2运行成本。

拉袋器7的结构如同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那样,拉袋器7是用于勾住位于第二卸料位的吨袋的袋口处设置的拎绳,使吨袋袋口处于敞开状态。操作人员将吨袋的拎绳挂在拉袋器7的挂钩上,拉袋器7朝相反方向拉袋,吨袋的袋口随之打开,然后将吸灰管9放入吨袋中,旋风吸尘器开始工作后,吨袋中的飞灰被送入料仓5,直至袋中飞灰卸料完成。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输灰管道6上设置用于调节吸灰管9插入吨袋中的深度的第一调节机构,吸灰管9通过波纹管12与第二输灰管道6连接,波纹管12可伸缩。吸灰管9为两端开口且内部中空的圆管,吸灰管9的上端通过波纹管12与第二输灰管道6连接,吸灰管9的下端插入吨袋中,第一调节机构与吸灰管9连接,第一调节机构用于控制吸灰管9沿竖直方向进行直线移动,从而可以调节吸灰管9插入吨袋中的深度。当吨袋中的剩余飞灰量越来越少时,吸灰管9插入吨袋中的深度越来越大,也即随着旋风除尘器4的持续工作,第一调节机构控制吸灰管9逐渐下降,使吸灰管9的高度越来越低,确保能够快速抽吸吨袋中的飞灰,提高工作效率。

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优选的,第一调节机构包括与吸灰管9连接的第一执行器13和第一导向杆14以及设置于第二输灰管道6连接的第一导向座15,第一导向座15具有让第一导向杆14插入的第一导向孔,第一导向杆14设置多个。第一导向杆14的长度方向与吸灰管9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所有第一导向杆14分布在吸灰管9的外部四周且为沿周向均匀分布,第一导向杆14为竖直设置,第一执行器13至少设置一个。第一导向座15与第二输灰管道6固定连接,第一导向杆14为圆杆,第一导向孔为在第一导向座15上贯穿设置的圆形通孔,第一导向杆14的下端与吸灰管9固定连接,第一导向杆14穿过第一导向孔,第一导向座15对第一导向杆14起到导向作用,进而可以对吸灰管9起到导向作用,引导吸灰管9沿竖直方向做直线运动,提高稳定性和可靠性。第一执行器13为可伸缩的构件,第一执行器13伸长时,可以推动吸灰管9向下移动,降低吸灰管9的高度;第一执行器13收缩时,可以拉动吸灰管9向上移动,增加吸灰管9的高度。第一执行器13与控制系统为电连接,第一执行器13受到控制系统的控制。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杆14共设置两个,第一执行器13为液压缸或电动推杆,第一执行器13的下端与吸灰管9连接,第一执行器13的上端与第二输灰管道6连接。第一执行器13设置两个,各个第一执行器13分别位于两个第一导向杆14之间,两个第一执行器13分布在吸灰管9的外部且为沿周向均匀分布。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水洗飞灰输送系统还包括用于调节拉袋器7的高度的第二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与拉袋器7连接,第二调节机构用于控制拉袋器7沿竖直方向进行直线移动,从而可以调节拉袋器7的高度。吸灰管9对准吨袋的中心,随着吨袋中的飞灰不断被抽吸,吨袋中的飞灰剩余量越来越少,且主要集中在吨袋底部,因此,当旋风除尘器4持续工作设定时间后,需由第二调节机构控制拉袋器7逐渐上升,由拉袋器7带动吨袋逐渐上升,使得吨袋底部的飞灰逐渐朝向吨袋中心汇聚,同时吸灰管9逐渐下降,吸灰管9与吨袋中心汇聚的飞灰距离较近,便于抽吸,从而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吨袋中的飞灰能够被快速和大量抽吸,减少吨袋中飞灰残留量。

如图1所示,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二执行器、第二导向杆10和第二导向座,第二导向座具有让第二导向杆10插入的第二导向孔,第二执行器和第二导向杆10与拉袋器7连接,第二导向杆10设置多个。吸灰管9从拉袋器7的中心穿过,第二导向杆10的长度方向与吸灰管9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所有第二导向杆10分布在拉袋器7的外部四周且为沿周向均匀分布,第二导向杆10为竖直设置,第二执行器至少设置一个。第二导向座与输送装置8固定连接,第二导向座位于拉袋器7的下方,第二导向杆10为圆杆,第二导向孔为在第二导向座上贯穿设置的圆形通孔,第二导向杆10的上端与拉袋器7固定连接,第二导向杆10的下端穿过第二导向孔,第二导向座对第二导向杆10起到导向作用,进而可以对拉袋器7起到导向作用,引导拉袋器7沿竖直方向做直线运动,提高稳定性和可靠性。第二执行器为可伸缩的构件,第二执行器伸长时,可以推动拉袋器7向上移动,增大拉袋器7的高度;第二执行器收缩时,可以拉动拉袋器7向下移动,降低吸灰管9的高度。第二执行器与控制系统为电连接,第二执行器受到控制系统的控制。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向杆10共设置四个,四个第二导向杆10呈矩形分布,第二执行器为液压缸或电动推杆,第二执行器的上端与拉袋器7连接,第二执行器的下端与第二导向座连接。第二执行器设置两个,各个第二执行器分别位于处于与输送装置8的输送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线上的两个第二导向杆10之间,位于第二卸料位的吨袋位于两个第二执行器之间。当拉袋器7下降至最低位置处后,拉袋器7由限位支架进行限位,限位支架设置于输送装置8上,限位支架用于对处于最低位置的拉袋器7提供支撑。

吨袋中的飞灰被抽空后,操作人员将吨袋的拎绳从拉袋器7上取下,然后将空的吨袋取走,然后输送装置8将下一个装满飞灰的吨袋输送至第二卸料位,进行下一个吨袋的卸料工作。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