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封箱结构重型木质包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75328发布日期:2021-09-17 23:57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快速封箱结构重型木质包装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箱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快速封箱结构重型木质包装箱。


背景技术:

2.目前,现有重型木质包装箱制作方式为包装箱底座上将货物稳固后,现场按照框架木箱结构制作框架后,采用层积板进行封箱。
3.但是手动制造框架然后封箱存在这样的问题:实际操作过程封箱时间较长,制作时框架垂直度、平行度误差易导致木箱外观不美观,稳定性也不够良好;若不在本单位封箱情况下,操作工人需要带大量的工具至现场进行封箱操作,且手动工具下料过程中易导致偏差,造成材料的浪费;若现场制作框架需要带相应的包装材料至包装箱现场,且现场制作的余料无法合理回收利用,造成材料浪费;若带材料至现场包装,增加现场余料控制的管理成本及合理规划成本。
4.故而,十分有必要设计一种可以快速封箱的重型木质包装箱。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封箱结构重型木质包装箱,优化封箱过程包装时间、减少由于垂直度、平行度导致的包装箱不美观情况,减少外出包装过程中所带的工具种类,减少现场包装材料零散运输成本,且降低现场管理的成本,按照配套好的材料即可快速包装,避免了现场余料的浪费。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快速封箱结构重型木质包装箱,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底座平板,底座平板为长方形,所述底座平板上方侧边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平行于底座平板的宽度方向,限位杆的长度与底座平板的宽度相同,底座平板下方沿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均匀间隔的底横杆,所述底横杆的长度大于底座平板的长度,所述底横杆下方固定连接有与底横杆相互垂直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长度与两侧底横杆最外侧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底座平板上方沿宽度方向的边缘设置有两个端板,所述端板包括端部平板,端部平板的长度与底座的宽度相同,端部平板靠近包装箱内部的一面固定连接有端部框架,端部框架的尺寸小于端部平板,端部框架的长度与限位杆的长度相同,所述端板通过第一元钉与底座上的限位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元钉依次连接端部平板、端部框架和限位杆;所述底座平板上方沿长度方向的边缘设置有两个侧板,所述侧板包括侧面平板,侧面平板靠近包装箱内部的一面固定连接有侧面框架,侧面框架的尺寸小于侧面平板,所述侧板的形状与两个端板和限位杆之间形成的缺口相匹配;所述侧板通过第二元钉与端板固定连接;所述侧板通过第三元钉与底座上的限位杆固定连接;需要进一步加固时可以与底座平板连接,所述侧板和端板的上方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包括顶部平板,顶部平板靠近包装箱内部的一面固定连接有顶部框架,所述顶部框架的形状是与侧面框架和端部框架之间形成的缺口相匹配,顶部框架的尺寸小于顶部平板,所述顶部平板的尺寸与侧面平板和端部平板形成的框架的尺寸相匹配;所述顶板通过第四元钉与端
板、侧板固定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元钉、第二元钉、第三元钉和第四元钉的数量为多个;
8.作为优选的,所述限位杆、底横杆、支撑杆的材质均为木质;
9.作为优选的,所述底座平板、端部平板、侧面平板、顶部平板的材质均为层积板。
10.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的技术效果:
11.1、原来制作框架及封箱时间为2人4~5个小时,本实用新型制作带框架的侧板、端板、顶板时间为1人2小时,现场封箱时间缩短为15min以内。由此可见大量减少了人工成本及封箱时间。
12.2、原方案制作过程中由于制作框架的垂直度、平行度较差,导致封箱后箱件有倾斜的可能,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底座、侧板、端板和顶板的制作是采用全机械下料,比原结构更加平整美观。
13.3、本实用新型制成的包装箱可堆码,符合原来框架结构的堆码要求。
14.4、包装现场能够成套有序的摆放、避免材料种类过多造成现场混乱且方便管理。
15.5、避免了余料回收的难度,可合理控制成本。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侧面俯视视角时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面仰视视角时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侧面俯视视角时端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侧面俯视视角时侧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在底座上安装端板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在底座上安装侧板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7是本实用新型顶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8是本实用新型端板及侧板安装完毕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9是本实用新型全部安装完毕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1

图9中:1

底座;2

端板;3

侧板;4

顶板;5

第一元钉;6

第二元钉;7

第三元钉;8

第四元钉;11

底座平板;12

限位杆;13

支撑杆;14

底横杆;21

端部平板;22

端部框架;31

侧面平板;32

侧面框架;41

顶部平板;42

顶部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
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28.实施例一
29.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快速封箱结构重型木质包装箱,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包括底座平板11,底座平板11为长方形,所述底座平板11上方侧边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2,所述限位杆12平行于底座平板11的宽度方向,限位杆12的长度短于底座平板11的宽度,底座平板11下方沿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均匀间隔的底横杆14,所述底横杆14的长度与底座平板11的长度相同,所述底横杆14下方固定连接有与底横杆14相互垂直的支撑杆13,所述支撑杆13的长度与底座平板11的宽度相同;所述底座平板11上方沿宽度方向的边缘设置有两个端板2,所述端板2包括端部平板21,端部平板21的长度与底座平板11的宽度相同,端部平板21靠近包装箱内部的一面固定连接有端部框架22,端部框架22的长度与限位杆12的长度相同,所述端板2通过第一元钉5与限位杆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元钉5依次连接端部平板21、端部框架22和限位杆12;所述底座平板11上方沿长度方向的边缘设置有两个侧板3,所述侧板3包括侧面平板31,侧面平板31靠近包装箱内部的一面固定连接有侧面框架32,所述侧板3的形状与两个端板2和限位杆12之间形成的缺口相匹配;所述侧板3通过第二元钉6与端板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元钉6依次连接端部平板21和侧板3;第二元钉6在本实用新型需要加固时可以依次连接端板2和底座平板11,所述侧板3通过第三元钉7与限位杆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元钉7依次连接侧面平板31、侧面框架32和限位杆12,第三元钉7在本实用新型需要加固时可以依次连接侧板3和底座平板11,所述侧板3和端板2的上方设置有顶板4,所述顶板4包括顶部平板41,顶部平板41靠近包装箱内部的一面固定连接有顶部框架42,所述顶部框架42的形状是与侧面框架32和端部框架22之间形成的缺口相匹配,所述顶部平板41的尺寸与侧面平板31和端部平板21之间的尺寸相匹配;所述顶板4通过第四元钉8与端板2、侧板3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元钉8分别依次连接顶板4和端板2、顶板4和侧板3。
3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元钉5、第二元钉6、第三元钉7和第四元钉8的数量为多个,元钉可以根据实际装载的物体重量和重心分布来调整数量和布置,调节灵活,承载可靠。
31.作为优选的,所述限位杆12、底横杆14、支撑杆13的材质均为木质,在实际工作中木质材料足以满足大部分装载木箱的承载需要,木质材料还十分有助于回收和循环使用,无法回收的木质边角料也是可降解的材料,对环境无害,非常环保。
32.作为优选的,所述底座平板11、端部平板21、侧面平板31、顶部平板41的材质均为层积板,其中,底座平板11需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厚度的层积板,端部平板21、侧面平板31和顶部平板41的厚度就可以适当减小,次之,端部平板21和侧面平板31的承受的承载力较小,顶部平板41只是起着一个封闭的作用,它的厚度完全可以针对某一大类货物选定一种标准厚度的板材,作为统一使用。
3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首先,由工人根据实际需要装载的货物,定制出本实用新型合适尺寸的底座1、端板2、侧板3和顶板4,然后在装运场地中,将底座1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利用第一元钉5固定端板2,然后在利用第二元钉6和第三元钉7固定侧板3以及端板2,此时,就形成了无盖的箱体结构,然后将所需要装载的货物放入箱体中,待装载完毕,利用第
四元钉8将顶板4固定,即完成封箱操作;当然,如果货物较重,不易搬起或移动,就可以利用起吊或者搬运设备将货物放置在底座1上,然后再分别固定端板2和侧板3,最后固定顶板4即可。
34.在上文中,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然而,应当得出的理解是:本实用新型的对各个实施例描述的用意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例,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