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混砂车的绞龙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73155发布日期:2021-07-23 14:21阅读:92来源:国知局
用于混砂车的绞龙底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页岩气压裂施工领域,涉及混砂车设备,具体为一种用于混砂车的绞龙底座。



背景技术:

混砂车是页岩气压裂施工的关键设备,源源不断将液体和支撑剂供给压裂车,混砂车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施工现场的正常运行。螺旋输砂器是混砂车的核心部件,其主要任务是将石英砂和陶粒等支撑剂通过输砂器绞龙输送给混砂车混合罐进行搅拌,并通过传感器进行计量,支撑剂补充不及时或计量不准确将影响施工质量。随着页岩气加砂压裂工艺技术的发展,使用的石英砂粒径越来越细,施工砂浓越来越高,细砂极易通过缝隙侵入绞龙下支撑轴承,造成轴承润滑不良和磨损,高砂浓又增加了下轴承负载,造成绞龙下轴承在使用过程中频繁损坏失效,严重影响混砂车的正常使用,因此有必要开展对混砂车绞龙底座防砂结构的可靠性技术研究。

专利号为201420069849.x,专利名称为一种混砂车输砂器绞龙支撑轴承密封装置公开了一种混砂车输砂器绞龙支撑轴承密封装置,包括:端盖、支撑套、螺栓、密封填料、压盖、滤网、支撑套、支撑座、端轴、密封圈、黄油嘴。所述的混砂车输砂器绞龙支撑轴承密封装置的支撑座为阶梯圆柱体结构,左端周边设有4~8个螺纹盲孔,右端设有装配轴承的盲孔,支撑座左端安装着端盖、密封填料、压盖,螺栓将端盖的内圈与压盖联接,把密封填料压紧,支撑套的左端通过螺栓与端盖中间联接,支撑套的右端通过螺栓与端轴联接。输砂器绞龙支撑轴承密封装置中的支撑套两端面分别均布设有4~8个螺纹盲孔,左端设有垂直于轴心的通孔,通孔上、下口均设有滤网。

该装置轴承外设有通孔及滤网不能有效防止外部砂粒进入轴承,填料密封不能满足页岩气平台长时间、大砂量、超细石英砂施工,不能用于页岩气平台施工。

专利号为201822117144.1名称为一种淀粉横绞龙自补偿盘根密封装置

公开了一种淀粉横绞龙自补偿盘根密封装置。常规包装设备密封装置经常出现漏粉导致轴承抱死,密封处转动摩擦物料糊化污染影响产品质量。本实用新型的组成包括:绞龙法兰盘、绞龙,所述的绞龙法兰盘通过一组螺钉与绞龙槽体连接,所述的绞龙法兰盘与所述的绞龙槽体之间安装有密封垫,所述的蛟龙轴向台阶处安装有绞龙密封护套并且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绞龙密封护套外部套有密封盘根,所述的密封盘根右端与密封压盖的底面贴合,所述的密封压盖上平面安装有一组弹簧,所述的弹簧内部穿有螺栓,所述的螺栓通过螺纹与所述的绞龙法兰盘连接,本实用新型用于淀粉横绞龙自补偿盘根密封装置。该密封装置不能用于混砂车绞龙底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石英砂粒径越来越细,施工砂浓越来越高,细砂极易通过缝隙侵入绞龙下支撑轴承,造成轴承润滑不良和磨损,高砂浓又增加了下轴承负载,造成绞龙下轴承在使用过程中频繁损坏失效,严重影响混砂车的正常使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于混砂车的绞龙底座。

用于混砂车的绞龙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黄油嘴、压板、四氟密封环、注脂嘴、第一螺栓、第二螺栓、第三螺栓、第四螺栓、绞龙底轴、绞龙底板内腔、绞龙底板、输砂筒、绞龙轴和绞龙叶片,所述绞龙轴上设置有所述绞龙叶片,所述绞龙轴设置在输砂筒的内部,所述绞龙底轴与绞龙轴相连接,所述输砂筒与绞龙底板相连接,所述绞龙底板与所述输砂筒之间形成了密闭空间绞龙内腔,所述绞龙底板外部设置有注脂嘴,所述绞龙底板的底部设置有压板,所述轴承穿过压板与绞龙底轴相连接,所述轴承与压板相穿过的位置设置有所述四氟密封环,所述轴承上设置有黄油嘴。

所述绞龙内腔内设置有用于阻挡砂石杂质侵入的高压密封脂。

所述轴承通过第一螺栓与绞龙底轴相连接。

所述压板通过第二螺栓设置在绞龙底板的底部。

所述输砂筒通过第三螺栓与绞龙底板相连接。

所述绞龙底轴通过第四螺栓与绞龙轴相连接。

工作原理:

本绞龙底座装置装配时,先在绞龙底板内腔注入大量高压密封脂,使其充满内腔,再装配绞龙支撑轴承,装置正常运转后,按照日常保养要求通过黄油嘴按时注脂,实现该装置有效运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杜绝石英砂通过绞龙底轴与绞龙底板之间的间隙进入轴承造成非正常磨损。

2.本实用新型绞龙底板与轴承及输砂筒本体之间完全密闭,外部砂粒无法侵入系统内部,减少了轴承及绞龙底轴得磨损,提高了绞龙底座和轴承的寿命。

3.本实用新型通过绞龙底板内腔设有的4道相互连通的密闭空间,加注高压密封脂,用来阻挡砂斗内石英砂的侵入,杜绝了石英砂通过绞龙底轴与绞龙底板之间的间隙进入轴承造成非正常磨损,提高了轴承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绞龙底板与轴承及输砂筒本体之间完全密闭,外部砂粒无法侵入系统内部,减少了轴承及绞龙底轴得磨损,提高了绞龙底座和轴承的寿命。

5.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混砂车绞龙支撑轴承进砂导致润滑不良而频繁损坏的问题,保证了页岩气平台正常压裂施工,减少了维修工作量,降低了维修人员劳动强度,节约了维修成本。

附图标记

1、轴承,2、黄油嘴,3、压板,4、四氟密封环,5、注脂嘴,6、第一螺栓,601、第二螺栓,602、第三螺栓,603、第四螺栓,7、绞龙底轴,8、绞龙底板内腔,9、绞龙底板,10、输砂筒,11、绞龙轴,12、绞龙叶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用于混砂车的绞龙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1、黄油嘴2、压板3、四氟密封环4、注脂嘴5、第一螺栓6、第二螺栓601、第三螺栓602、第四螺栓603、绞龙底轴7、绞龙底板内腔8、绞龙底板9、输砂筒10、绞龙轴11和绞龙叶片12,所述绞龙轴11上设置有所述绞龙叶片12,所述绞龙轴11设置在输砂筒10的内部,所述绞龙底轴7与绞龙轴11相连接,所述输砂筒10与绞龙底板9相连接,所述绞龙底板9与所述输砂筒10之间形成了密闭空间绞龙内腔,所述绞龙底板9外部设置有注脂嘴5,所述绞龙底板9的底部设置有压板3,所述轴承1穿过压板3与绞龙底轴7相连接,所述轴承1与压板3相穿过的位置设置有所述四氟密封环4,所述轴承1上设置有黄油嘴2。

实施例2:

用于混砂车的绞龙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1、黄油嘴2、压板3、四氟密封环4、注脂嘴5、第一螺栓6、第二螺栓601、第三螺栓602、第四螺栓603、绞龙底轴7、绞龙底板内腔8、绞龙底板9、输砂筒10、绞龙轴11和绞龙叶片12,所述绞龙轴11上设置有所述绞龙叶片12,所述绞龙轴11设置在输砂筒10的内部,所述绞龙底轴7与绞龙轴11相连接,所述输砂筒10与绞龙底板9相连接,所述绞龙底板9与所述输砂筒10之间形成了密闭空间绞龙内腔,所述绞龙底板9外部设置有注脂嘴5,所述绞龙底板9的底部设置有压板3,所述轴承1穿过压板3与绞龙底轴7相连接,所述轴承1与压板3相穿过的位置设置有所述四氟密封环4,所述轴承1上设置有黄油嘴2。

所述绞龙内腔内设置有用于阻挡砂石杂质侵入的高压密封脂。

所述压板3通过第二螺栓601设置在绞龙底板9的底部。

所述输砂筒10通过第三螺栓602与绞龙底板9相连接。

所述绞龙底轴7通过第四螺栓603与绞龙轴11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杜绝石英砂通过绞龙底轴与绞龙底板之间的间隙进入轴承造成非正常磨损。

实施例3:

用于混砂车的绞龙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1、黄油嘴2、压板3、四氟密封环4、注脂嘴5、第一螺栓6、第二螺栓601、第三螺栓602、第四螺栓603、绞龙底轴7、绞龙底板内腔8、绞龙底板9、输砂筒10、绞龙轴11和绞龙叶片12,所述绞龙轴11上设置有所述绞龙叶片12,所述绞龙轴11设置在输砂筒10的内部,所述绞龙底轴7与绞龙轴11相连接,所述输砂筒10与绞龙底板9相连接,所述绞龙底板9与所述输砂筒10之间形成了密闭空间绞龙内腔,所述绞龙底板9外部设置有注脂嘴5,所述绞龙底板9的底部设置有压板3,所述轴承1穿过压板3与绞龙底轴7相连接,所述轴承1与压板3相穿过的位置设置有所述四氟密封环4,所述轴承1上设置有黄油嘴2。

所述绞龙内腔内设置有用于阻挡砂石杂质侵入的高压密封脂。

所述轴承1通过第一螺栓6与绞龙底轴7相连接。

所述输砂筒10通过第三螺栓602与绞龙底板9相连接。

所述绞龙底轴7通过第四螺栓603与绞龙轴11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绞龙底板与轴承及输砂筒本体之间完全密闭,外部砂粒无法侵入系统内部,减少了轴承及绞龙底轴得磨损,提高了绞龙底座和轴承的寿命。

实施例4:

用于混砂车的绞龙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1、黄油嘴2、压板3、四氟密封环4、注脂嘴5、第一螺栓6、第二螺栓601、第三螺栓602、第四螺栓603、绞龙底轴7、绞龙底板内腔8、绞龙底板9、输砂筒10、绞龙轴11和绞龙叶片12,所述绞龙轴11上设置有所述绞龙叶片12,所述绞龙轴11设置在输砂筒10的内部,所述绞龙底轴7与绞龙轴11相连接,所述输砂筒10与绞龙底板9相连接,所述绞龙底板9与所述输砂筒10之间形成了密闭空间绞龙内腔,所述绞龙底板9外部设置有注脂嘴5,所述绞龙底板9的底部设置有压板3,所述轴承1穿过压板3与绞龙底轴7相连接,所述轴承1与压板3相穿过的位置设置有所述四氟密封环4,所述轴承1上设置有黄油嘴2。

所述绞龙内腔内设置有用于阻挡砂石杂质侵入的高压密封脂。

所述轴承1通过第一螺栓6与绞龙底轴7相连接。

所述压板3通过第二螺栓601设置在绞龙底板9的底部。

所述绞龙底轴7通过第四螺栓603与绞龙轴11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绞龙底板内腔设有的4道相互连通的密闭空间,加注高压密封脂,用来阻挡砂斗内石英砂的侵入,杜绝了石英砂通过绞龙底轴与绞龙底板之间的间隙进入轴承造成非正常磨损,提高了轴承使用寿命。

实施例5:

用于混砂车的绞龙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1、黄油嘴2、压板3、四氟密封环4、注脂嘴5、第一螺栓6、第二螺栓601、第三螺栓602、第四螺栓603、绞龙底轴7、绞龙底板内腔8、绞龙底板9、输砂筒10、绞龙轴11和绞龙叶片12,所述绞龙轴11上设置有所述绞龙叶片12,所述绞龙轴11设置在输砂筒10的内部,所述绞龙底轴7与绞龙轴11相连接,所述输砂筒10与绞龙底板9相连接,所述绞龙底板9与所述输砂筒10之间形成了密闭空间绞龙内腔,所述绞龙底板9外部设置有注脂嘴5,所述绞龙底板9的底部设置有压板3,所述轴承1穿过压板3与绞龙底轴7相连接,所述轴承1与压板3相穿过的位置设置有所述四氟密封环4,所述轴承1上设置有黄油嘴2。

所述绞龙内腔内设置有用于阻挡砂石杂质侵入的高压密封脂。

所述轴承1通过第一螺栓6与绞龙底轴7相连接。

所述压板3通过第二螺栓601设置在绞龙底板9的底部。

所述输砂筒10通过第三螺栓602与绞龙底板9相连接。

实施例6:

用于混砂车的绞龙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1、黄油嘴2、压板3、四氟密封环4、注脂嘴5、第一螺栓6、第二螺栓601、第三螺栓602、第四螺栓603、绞龙底轴7、绞龙底板内腔8、绞龙底板9、输砂筒10、绞龙轴11和绞龙叶片12,所述绞龙轴11上设置有所述绞龙叶片12,所述绞龙轴11设置在输砂筒10的内部,所述绞龙底轴7与绞龙轴11相连接,所述输砂筒10与绞龙底板9相连接,所述绞龙底板9与所述输砂筒10之间形成了密闭空间绞龙内腔,所述绞龙底板9外部设置有注脂嘴5,所述绞龙底板9的底部设置有压板3,所述轴承1穿过压板3与绞龙底轴7相连接,所述轴承1与压板3相穿过的位置设置有所述四氟密封环4,所述轴承1上设置有黄油嘴2。

所述绞龙内腔内设置有用于阻挡砂石杂质侵入的高压密封脂。

所述轴承1通过第一螺栓6与绞龙底轴7相连接。

所述压板3通过第二螺栓601设置在绞龙底板9的底部。

所述输砂筒10通过第三螺栓602与绞龙底板9相连接。

所述绞龙底轴7通过第四螺栓603与绞龙轴11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混砂车绞龙支撑轴承进砂导致润滑不良而频繁损坏的问题,保证了页岩气平台正常压裂施工,减少了维修工作量,降低了维修人员劳动强度,节约了维修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