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器更换吊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14318发布日期:2021-09-29 03:32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容器更换吊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技术属于电力施工工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容器更换吊架装置 。


背景技术:

[0002]
电力电容器是用于电力网络的电容器。电力电容器是一种静止的无功补偿设备。其主要作用是向电力系统提供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数。采用就地无功补偿的方式,可以减少输电线路输送电流,起到减少线路能量损耗和压降,改善电能质量和提高设备利用率的重要作用。是变电站不可缺少的电力设备。由于电力电容器在电网的广泛使用就带来了电容器的安装及故障处理。
[0003]
在500kv电力变电站内由于场地的限制,在电力电容器故障后大型吊装车辆无法驶入故障设备现场对故障电容器进行更换维护。目前主要采用申请号cn201820515281.8的专利技术进行现场作业,但在使用中发现,电容器挂架的固定栓在弹力作用下,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均会摩擦电容器的外壳,造成电容器的外壳损伤,需要经常对电容器外壳进行养护;另固定栓和固定槽结构易受力损坏,使得电容器挂架返修率较高,经济性较差。
[0004]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容器更换吊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容器更换吊架装置的新技术方案。
[0006]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容器更换吊架装置,包括液压吊臂,所述液压吊臂下方连接有吊臂,所述吊臂的一端连接有电容器自锁钩,所述吊臂的另一端连接有电容器挂架,所述电容器挂架包括横柱和连接在所述横柱两端的立柱,所述横柱与所述吊臂连接,所述立柱内套设有转动固定杆,所述转动固定杆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转动操作部和承载部,所述主体转动设置在所述立柱内,所述转动操作部位于所述立柱靠近所述横柱的一端的外部,所述承载部位于所述立柱远离所述横柱的一端的外部,所述转动固定杆被配置为所述转动操作部能够带动所述主体和所述承载部转动,所述承载部朝向另一根所述立柱时,所述承载部超出所述立柱的边沿。
[0007]
可选地,所述转动固定杆的主体与所述立柱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0008]
可选地,所述转动操作部为转动手柄。
[0009]
可选地,所述转动固定杆与所述立柱或所述横柱之间还设置有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被配置为当所述转动操作部带动所述承载部转动至朝向另一根所述立柱时,所述锁止机构能够锁止所述转动操作部继续转动。
[0010]
可选地,所述锁止机构包括t形或l形插销和与所述插销配合的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所述第一插孔设置在所述转动操作部上,所述第二插孔设置在所述立柱或所述横柱上,所述锁止机构被配置为当所述转动操作部带动所述承载部转动至朝向另一根所述立柱时,所述第一插孔和所述第二插孔相对,所述插销能够穿入所述第一插孔和所述第二插孔。
[0011]
可选地,所述承载部朝向所述横柱的一面设置有缓冲层。
[0012]
可选地,所述缓冲层为橡胶材料制成。
[0013]
可选地,所述承载部外覆橡胶套。
[0014]
可选地,所述横柱的两端为可伸缩的套管。
[0015]
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能够减少对电容器外壳的刮伤,从而减少外壳保养的频次。
附图说明
[0016]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
图1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电容器挂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是本技术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容器挂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中:1液压吊臂,2吊臂,3电容器自锁钩,4电容器挂架,41横柱, 42立柱,421操作面,43转动固定杆,431主体,432转动操作部,433承载部,434缓冲层,5插销,6第一插孔,7第二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22]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容器更换吊架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至图3,包括液压吊臂1,所述液压吊臂1下方连接有吊臂2,所述吊臂2的一端连接有电容器自锁钩3,所述吊臂2的另一端连接有电容器挂架4。
[0023]
所述电容器挂架4包括横柱41和两根立柱42,两根立柱42分别连接在所述横柱41两端,形成门字形结构,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是u字形结构,本技术对此并不限制。所述横柱41和所述立柱42的截面可以是矩形,也可以是圆形,本技术对此并不限制。
[0024]
所述横柱41与所述吊臂2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横柱41与所述吊臂2连接可以是通过单线连接在所述横柱41的中间位置,也可以是双线连接在所述横柱上对称的两点上形成三角形结构,均是为了使得所述电容器挂架4在挂载电容器时,重心位置尽可能的位于中线,保持其平衡,防止电容器吊装过程中发生倾斜而引发事故。
[0025]
所述立柱42内套设有转动固定杆43。所述转动固定杆43包括主体431、转动操作部432和承载部433。所述转动操作部432和承载部433分别位于所述主体431的两端。
[0026]
所述主体431转动设置在所述立柱42内。所述主体431和所述立柱42可以是简单套设,例如,主体431为圆杆,立柱42的两端均设置有与其圆杆直径契合的圆孔,主体431穿过圆孔,可实现转动;也可以是通过设置辅助的机构来减少其转动时的摩擦力,例如,所述主体431与所述立柱42通过轴承(未示出)转动连接,可大大减少其转动的摩擦力,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合适的结构选择,本技术对此并不限制。
[0027]
所述转动操作部432位于所述立柱42靠近所述横柱41的一端的外部,即位于立柱42的上部,并且不能够穿过所述立柱42,使得所述转动固定杆43在受到向下的拉力时能够稳固的挂载在所述立柱42内,例如,转动操作部432和主体431构成t型结构,上面的横排为
转动操作部432,为转动手柄,主体431与立柱42同轴设置,转动操作部432的长度大于立柱42的直径时,就能够将所述转动固定杆43稳固的挂载在所述立柱42内。
[0028]
所述承载部433位于所述立柱42远离所述横柱41的一端的外部,即位于立柱42的下部。操作所述转动操作部432能够带动所述主体431和所述承载部433转动。当所述承载部433转动至朝向另一根所述立柱42时,所述承载部433超出所述立柱42的边沿,能够用于挂载电容器的一侧,当两个承载部433相对时,即可同时用于挂载电容器的两侧,实现所述电容器挂架4对电容器的挂载功能。设定两个立柱42相对的一面为操作面421,所述操作面421为所述立柱42挂载电容器时所述立柱42上与电容器距离最近位置所在的平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当承载部433不朝向另一根立柱42时,所述承载部433也可以超出所述立柱42的边沿,例如立柱42为矩形柱,主体431与承载部433构成l型结构,下面的横排为承载部433,承载部433的长度大于所述立柱42的对角半径,那么只要将承载部433转动至不超出所述操作面421所在的平面,相对的更加远离电容器,那么在未挂载电容器时,操作所述电容器挂架4下落或者上升的过程中,就能够减少承载部433与电容器外壳接触的机会,防止对电容器外壳的刮伤,立柱42在此过程中通过人工的辅助帮扶,也能够极大地避免与电容器外壳的直接接触,减少对电容器外壳的刮伤,从而减少外壳保养的频次。
[0029]
本技术结构的技术效果还在于受力结构优化,所述电容器挂架4挂载电容器时,所述转动固定杆43所受到的向下拉力均通过转动操作部432直接传递至立柱42的上端面上或者是横柱41的上端面的两侧,相比较于现有技术,虽然最终都是由横柱42的两端受力,但主要的局部受力点不同,现有技术中主要的受力点为伸出的固定栓与固定槽的接触位置,所形成的的杠杆力长期使用会导致固定栓与固定槽结构的破坏,最终导致固定栓脱出而导致机构失效,造成电容器挂架4的报废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电容器掉落的风险;本技术主要的局部的主要受力点为转动操作部432与立柱42或横柱41的接触位置,为直接的轴向力,整体结构相对更加稳固,且承载部433位于立柱42的外部,能够直观的观察到其状态情况,便于进行必要的维护或者更换;立柱42的一个结构意义在于保持转动固定杆43的稳固,抵消承载部433对主体431形成的杠杆力,使主体431主要受轴向拉力的作用,从而避免转动位置的失效,所形成的杠杆力主要由横柱41和立柱42的固定连接位置承受,固定点整体受力,结构相对更加稳固。
[003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固定杆43与所述立柱42或所述横柱41之间还设置有锁止机构,当所述转动操作部432带动所述承载部433转动至朝向另一根所述立柱42时,所述锁止机构能够锁止所述转动操作部432继续转动。例如,参考图2和图3,所述锁止机构包括t形或l形插销5和与所述插销5配合的第一插孔6和第二插孔7,所述第一插孔6设置在所述转动操作部432上,所述第二插孔7设置在所述横柱41上,再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插孔7设置在所述立柱42上也是可以的;当所述转动操作部432带动所述承载部433转动至朝向另一根所述立柱42时,所述第一插孔6和所述第二插孔7相对,所述插销5能够穿入所述第一插孔6和所述第二插孔7,从而实现对其的锁止,t形或l形形成的把手便于插销5的拔出。
[0031]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和图3所述承载部433朝向所述横柱41的一面设置有缓冲层434,提供缓冲和减震作用,使得所述承载部433在承载电容器时,能够减少其中刚性的直接接触,通过缓冲层提供的缓冲、减震作用来减少刚性的直接接触对电容器外壳造成的损坏。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层434可以为橡胶垫。进一步的,所述承载部433外覆橡胶套,便于
根据橡胶套的使用和磨损情况进行更换,承载部433全方位与电容器接触时,均能够有效的避免损伤电容器的外壳。
[0032]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和图3,所述横柱41的两端为可伸缩的套管,便于对所述电容器挂架4的适配宽度进行调节控制,以适应不同型号的电容器的宽度,增加本装置的通用性,不需要定制多种不同规格的电容器挂架4来进行一一适配。进一步的,所述横柱41上也设置有插销和插孔等锁止机构对所述套管的位置进行锁止和固定,例如在套管的外管上设置一个插孔,内管上设置一排插孔,就能够进行锁止固定。
[0033]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成分或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不同地区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成分。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成分的方式。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技术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0034]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35]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发明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