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起吊装置运输过程中的固定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34498发布日期:2021-07-20 16:19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起吊装置运输过程中的固定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输过程中的防护装置,属于包装防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起重装置用于抢救车的起吊设备,起重装置在生产完成后需要发运到总装厂进行装配。起重装置与车体的连接部位是加工表面,配合精度高,在运输过程中不加以保护,必然会装配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亟需提出一种用于起吊装置运输过程中的固定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研发解决的是现有的起重装置与车体的连接部位的加工表面在运输过程中易磨损,影响装配精度的问题。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起吊装置运输过程中的固定防护装置,包括圆盘支架、支架、辅助支架和压板,圆盘支架、支架和辅助支架依次布置,支架与辅助支架连接,支架与压板连接,起重装置分别与圆盘支架、支架、辅助支架和压板建立安装。

优选的:所述圆盘支架包括钢板、筋板、竖槽钢、左角钢、右角钢、第一槽钢、第二槽钢、左侧角钢、右侧角钢、脚板和防滑胶垫,钢板的下部连接有对称的竖槽钢,竖槽钢的侧面通过筋板与钢板连接,竖槽钢的下部与第一槽钢连接,对称的竖槽钢分别通过左角钢和右角钢与第一槽钢连接,第一槽钢的下部连接有对称的第二槽钢,第二槽钢的下部与脚板连接,脚板的下侧具有防滑胶垫,竖槽钢上连接有左侧角钢和右侧角钢,左侧角钢和右侧角钢对称设置,左侧角钢和右侧角钢的下侧与第一槽钢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架包括下槽钢、第一角钢、第二角钢、第三角钢、胶板、支架竖槽钢、垫板、胶垫、上槽钢、加强筋、角钢和槽钢,对称设置的支架竖槽钢依次通过上槽钢和角钢连接,支架竖槽钢与上槽钢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筋,支架竖槽钢的上侧安装有垫板,支架竖槽钢的下侧与下槽钢连接,下槽钢的外侧与槽钢连接,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对称设置且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的两端分别与支架竖槽钢和下槽钢连接,上槽钢上设置有胶垫,第三角钢的两端分别连接支架竖槽钢和辅助支架,辅助支架的上端具有胶板。

优选的:所述辅助支架包括第一辅助槽钢、辅助筋板、第二辅助槽钢和固定轴,第一辅助槽钢的下侧连接有对称的第二辅助槽钢,第一辅助槽钢的第二辅助槽钢的连接处设置有辅助筋板,对称的第二辅助槽钢之间连接有固定轴,第一辅助槽钢的上侧具有胶板,第一辅助槽钢与第三角钢连接。

优选的:压板与支架竖槽钢连接。

优选的:用螺栓将起重装置的回转盘固定在钢板上,利用压板将起重装置的基臂和伸缩臂压紧上槽钢与第一辅助槽钢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利用圆盘支架托举起起重装置的结合盘,利用支架托举起起重装置的基臂,利用辅助支架支撑起起重装置伸缩臂,将起重装置稳定的置放在运输车辆的车箱上,保证运输过程中起重装置的结合盘表面不受外力损坏,并且保证起重装置能够固定牢,减小运输过程中出现颠簸时起重装置发生磕碰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用于起吊装置运输过程中的固定防护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圆盘支架的主视图;

图3是圆盘支架的侧视图;

图4是圆盘支架的俯视图;

图5是支架的主视图;

图6是支架的侧视图;

图7是辅助支架的主视图;

图8是辅助支架的侧视图。

图中1-圆盘支架,2-地膜压辊,3-辅助支架,4-压板,1-1-钢板,1-2-筋板,1-3-竖槽钢,1-4-左角钢,1-5-右角钢,1-6-第一槽钢,1-7-第二槽钢,1-8-左侧角钢,1-9-右侧角钢,1-10-脚板,1-11-防滑胶垫,2-1-下槽钢,2-3-第一角钢,2-4-第二角钢,2-5-第三角钢,2-6-胶板,2-7-支架竖槽钢,2-8-垫板,2-9-胶垫,2-10-上槽钢,2-11-加强筋,2-12-角钢,2-13-槽钢,3-1-第一辅助槽钢,3-2-辅助筋板,3-3-第二辅助槽钢,3-4-固定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连接分为固定连接和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连接即为不可拆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折边连接、铆钉连接、粘结连接和焊接连接等常规固定连接方式,所述可拆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螺纹连接、卡扣连接、销钉连接和铰链连接等常规拆卸方式,未明确限定具体连接方式时,默认为总能在现有连接方式中找到至少一种连接方式能够实现该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例如:固定连接选择焊接连接,可拆卸连接选择铰链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起吊装置运输过程中的固定防护装置,包括圆盘支架1、支架2、辅助支架3和压板4,圆盘支架1、支架2和辅助支架3依次布置在车厢里,支架2与辅助支架3连接,支架2与压板4连接,起重装置分别与圆盘支架1、支架2、辅助支架3和压板4建立安装,利用圆盘支架1托举起起重装置的结合盘,利用支架2托举起起重装置的基臂,利用辅助支架3支撑起起重装置伸缩臂,将起重装置稳定的置放在运输车辆的车箱上,防止起重装置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损伤,不影响装配精度。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起吊装置运输过程中的固定防护装置,所述圆盘支架1包括钢板1-1、筋板1-2、竖槽钢1-3、左角钢1-4、右角钢1-5、第一槽钢1-6、第二槽钢1-7、左侧角钢1-8、右侧角钢1-9、脚板1-10和防滑胶垫1-11,钢板1-1的下部连接有对称的竖槽钢1-3,竖槽钢1-3的侧面通过筋板1-2与钢板1-1连接,竖槽钢1-3的下部与第一槽钢1-6连接,对称的竖槽钢1-3分别通过左角钢1-4和右角钢1-5与第一槽钢1-6连接,第一槽钢1-6的下部连接有对称的第二槽钢1-7,第二槽钢1-7的下部与脚板1-10连接,脚板1-10的下侧具有防滑胶垫1-11,竖槽钢1-3上连接有左侧角钢1-8和右侧角钢1-9,左侧角钢1-8和右侧角钢1-9对称设置,左侧角钢1-8和右侧角钢1-9的下侧与第一槽钢1-6连接,圆盘支架1主要用于支撑起重装置的结合盘,竖槽钢1-3做为支柱使用,钢板1-1为圆形盘,做为支撑面与起重装置结合盘配合,筋板1-2、左角钢1-4、右角钢1-5、左侧角钢1-8、右侧角钢1-9做为加强筋结构,增强了圆盘支架1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5-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起吊装置运输过程中的固定防护装置,所述支架2包括下槽钢2-1、第一角钢2-3、第二角钢2-4、第三角钢2-5、胶板2-6、支架竖槽钢2-7、垫板2-8、胶垫2-9、上槽钢2-10、加强筋2-11、角钢2-12和槽钢2-13,对称设置的支架竖槽钢2-7依次通过上槽钢2-10和角钢2-12连接,支架竖槽钢2-7与上槽钢2-10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筋2-11,支架竖槽钢2-7的上侧安装有垫板2-8,支架竖槽钢2-7的下侧与下槽钢2-1连接,下槽钢2-1的外侧与槽钢2-13连接,第一角钢2-3和第二角钢2-4对称设置且第一角钢2-3和第二角钢2-4的两端分别与支架竖槽钢2-7和下槽钢2-1连接,上槽钢2-10上设置有胶垫2-9,第三角钢2-5的两端分别连接支架竖槽钢2-7和辅助支架3,辅助支架3的上端具有胶板2-6,支架2用于支撑起重装置的基臂,并与压板4一起用于固定起重装置,支架竖槽钢2-7起到支柱的作用,垫板2-8焊接到支架竖槽钢2-7上做为与压板4配合的支撑平面,胶垫2-9粘接到上槽钢2-10上表面,增大摩擦力,用于缓冲作用,第一角钢2-3、第二角钢2-4、第三角钢2-5做为加强筋结构焊接后增加强度和稳定性,下槽钢2-1的两端下部设置有脚板1-10,有脚板1-10下部设置有防滑胶垫1-11。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7-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起吊装置运输过程中的固定防护装置,所述辅助支架3包括第一辅助槽钢3-1、辅助筋板3-2、第二辅助槽钢3-3和固定轴3-4,第一辅助槽钢3-1的下侧连接有对称的第二辅助槽钢3-3,第一辅助槽钢3-1的第二辅助槽钢3-3的连接处设置有辅助筋板3-2,对称的第二辅助槽钢3-3之间连接有固定轴3-4,第一辅助槽钢3-1的上侧具有胶板2-6,第一辅助槽钢3-1与第三角钢2-5连接,辅助支架3主要用于支撑伸缩臂和固定吊钩,第一辅助槽钢3-1与第二辅助槽钢3-3焊接在一起做为支撑面与伸缩臂接触,固定轴3-4可以起到加强作用,同时可做为吊钩使用固定锚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起吊装置运输过程中的固定防护装置,压板4与支架竖槽钢2-7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起吊装置运输过程中的固定防护装置,用螺栓将起重装置的回转盘固定在钢板1-1上,利用压板4将起重装置的基臂和伸缩臂压紧上槽钢2-10与第一辅助槽钢3-1上,利用圆盘支架1支撑固定起重装置的回转盘,防止回转盘的加工表面在运输过程中被磕伤,利用压板4将起重装置的基臂和伸缩臂压紧在支架2与辅助支架3上,起到了固定起重装置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上实施例中,只要不矛盾的技术方案都能够进行排列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排列组合的数学知识穷尽所有可能,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再对排列组合后的技术方案进行一一说明,但应该理解为排列组合后的技术方案已经被本实用新型所公开。

本实施方式只是对本专利的示例性说明,并不限定它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对其局部进行改变,只要没有超出本专利的精神实质,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