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设备放置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81029发布日期:2021-09-25 11:49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设备放置架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电力安装用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力设备放置架。


背景技术:

2.电杆是电的桥梁,适用于城网、农网高低压电力改造和各种电力架空线路及通讯线缆的架设,是供电、通讯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3.电杆的安装需要用到很多工具设备,例如电缆剪、提拉葫芦、电缆牵头器等。其中立杆时,需要用到立杆机,立杆机是用于电线施工作业,分为铝合金框式人字抱杆、铝合金管式人字抱杆、铝合金圆管式内悬浮抱杆、铝合金框式内悬浮抱杆、10

15米三角架立杆机等。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在立杆机等电力设备使用完毕后,一般只是随意堆放在库房里,使得电力设备堆放凌乱,不便于取用。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使得电力设备合理有序放置,方便取用,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力设备放置架。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力设备放置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电力设备放置架,包括若干加设在混凝土基层上的立柱,若干所述立柱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立柱的底部设置有用以将自身固定在混凝土基层内的固定底座,所述立柱沿自身高度方向设置有若干挂钩。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固定底座将立柱固定在混凝土基层上,在立柱固定稳定后,便可将立杆机拆卸后的立杆放置在相邻的两个挂钩之间,从而便于将立杆进行存放,减少立杆机的空间占用,同时其它电力设备还可放置在未使用的挂钩上,进而使得电力设备能够合理有序放置,方便取用。
9.优选的,所述挂钩的下侧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下端固接在立柱的周面上,加强筋的上端固接在挂钩远离立柱的侧壁上。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的设置,使得挂钩与立柱的连接更加稳定,同时可增加挂钩的承载能力,进而使得挂钩的强度更高。
11.优选的,所述挂钩远离立柱的端部开设有圆弧倒角。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减少挂钩勾伤工作人员的可能性,进而减少挂钩的安全隐患,增强放置架的安全使用性能。
13.优选的,所述挂钩的内弧面内设置有橡胶垫。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可减少电力设备与挂钩之间的硬性接触,减少挂钩对电力设备的损伤,同时还可增大电力设备与挂钩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减少电力设备滑脱挂钩的可能性。
15.优选的,所述橡胶垫背离挂钩的侧壁上开设有防滑纹。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加大电力设备与挂钩之间的摩擦力,减少安全隐
患。
17.优选的,相邻所述立柱之间连接有若干组挂板,每组的挂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挂板之间平行设置,挂板与立柱垂直设置,且挂板之间具有间隔。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例如电缆剪和提拉葫芦等电力设备可放置在挂板上,进而实现电力设备的分别存放,方便取放。
19.优选的,所述挂板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挂槽。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挂槽的设置,可减少放置在挂板上的电力设备之间发生相对滑动的可能性,进而减少安全隐患。
21.优选的,位于最边侧的所述立柱沿自身高度方向还设置有若干挂杆,所述挂杆与立柱倾斜设置,且挂杆远离立柱的端部设置有防脱块,且防脱块的高度高于挂杆与立柱的连接点。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挂杆的设置,可便于对电缆牵头器等较小的电力设备进行存放,同时防脱块的设置可降低电力设备滑脱挂杆的可能性,进而增强安全使用性能。
23.优选的,所述固定底座包括设置在立柱底端的承托板,所述承托板的尺寸大于立柱的端部尺寸,且承托板与混凝土层之间通过若干预埋螺栓相互连接。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托板的尺寸大于立柱的端部尺寸,可减少立柱对混凝土层的压强,增强立柱与混凝土层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工作人员可通过预埋螺栓将承托板稳定的固定在混凝土层上。
25.优选的,所述立柱的周面与承托板的侧壁之间设置有若干加强板。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板的设置,进一步提升立柱与承托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2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28.1.可将立杆机拆卸后的立杆放置在相邻的两个挂钩之间,从而便于将立杆进行存放,减少立杆机的空间占用,同时其它电力设备还可放置在未使用的挂钩上,进而使得电力设备能够合理有序放置,方便取用;
29.2.电缆剪和提拉葫芦等电力设备可放置在挂板上,进而实现电力设备的分别存放,方便取放;
30.3.挂杆的设置,可便于对电缆牵头器等较小的电力设备进行存放,同时防脱块的设置可降低电力设备滑脱挂杆的可能性,进而增强安全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3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2.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3.图中,1、混凝土基层;2、立柱;3、固定底座;31、承托板;32、预埋螺栓;33、加强板;4、挂钩;41、橡胶垫;411、防滑纹;42、加强筋;5、挂板;51、挂槽;6、挂杆;61、防脱块。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力设备放置架,包括两个竖直加设在
混凝土基层1上的立柱2,立柱2的底部设置有用以将自身固定在混凝土基层1内的固定底座3,固定底座3包括设置在立柱2底端的承托板31,承托板31与混凝土层平行设置并相互贴靠,承托板31的尺寸大于立柱2的端部尺寸,且立柱2的底端与承托板31的上侧固定连接,承托板31与混凝土层之间通过四个预埋螺栓32相互连接,四个预埋螺栓32分别位于承托板31的四个端角处,使得预埋螺栓32对承托板31的固定更加稳定;立柱2的周面与承托板31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四个加强板33,四个加强板33沿立柱2的周面均匀排布,且加强板33的竖截面为三角形设置,加强板33利用三角形稳定性提升立柱2与承托板3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立柱2沿自身高度方向设置有若干挂钩4,位于同根立柱2上的挂钩4位于同一平面内,且挂钩4的竖截面为l型设置,并在挂钩4远离立柱2的端部开设有圆弧倒角,进而在放置如立杆机等长杆型电力设备时,减少挂钩4划伤工作人员的可能性,从而增强挂钩4的安全使用性能。
36.参照图1和图2,挂钩4的内弧面内粘接有橡胶垫41,橡胶垫41与挂钩4的内弧面相适配,且橡胶垫41背离挂钩4的侧壁上开设有防滑纹411,防滑纹411可增大电力设备与挂钩4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减少电力设备滑脱挂钩4的可能性,同时橡胶垫41可减少电力设备与挂钩4之间的硬性接触,减少挂钩4对电力设备的损伤。为了增强挂钩4的承托能力和自身强度,挂钩4的下侧设置有加强筋42,加强筋42的下端固接在立柱2的周面上,加强筋42的上端固接在挂钩4远离立柱2的侧壁上,使得加强筋42、挂钩4和立柱2支架形成稳定的三角形支撑结构,增强挂钩4与立柱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37.参照图1和图2,相邻立柱2之间连接有四组挂板5,四组挂板5沿立柱2的高度方向均匀排布,每组的挂板5设置有两个,两个挂板5之间平行设置,挂板5与立柱2垂直设置,且同组的挂板5之间具有间隔,进而便于电缆剪和提拉葫芦等电力设备的挂放。同时为了减少挂放在挂板5上的电力设备相对挂板5发生滑动的可能性,在挂板5沿自身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挂槽51。以电缆剪为例,工作人员可将电缆剪的一个手柄插入两个挂板5之间,随后将两个手柄之间的连接处放置在挂槽51内,从而在两个挂板5以及挂槽51的限制下,使得电缆剪稳定的放置在两个挂板5之间。
38.参照图1和图2,两个立柱2沿自身高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挂杆6,若干挂杆6位于同一平面内,挂杆6所在平面与挂钩4所在平面重合,且挂杆6与挂钩4之间相背设置,从而减少挂杆6上放置的电力设备与挂板5上放置的电力设备之间产生干涉,提高空间利用率;挂杆6与立柱2倾斜设置,且挂杆6远离立柱2的端部固接有防脱块61,防脱块61为球形设置,且防脱块61的高度高于挂杆6与立柱2的连接点,从而减少如电缆牵头器等小型电力设备在放置在挂杆6上后滑脱挂杆6的可能性。
3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电力设备放置架的实施原理为:固定底座3将立柱2固定在混凝土基层1上,在立柱2固定稳定后,便可将立杆机拆卸后的立杆放置在相邻的两个挂钩4之间,从而便于将立杆进行存放,减少立杆机的空间占用,同时其它电力设备还可根据自身类型分别放置在未使用的挂钩4、刮板和挂杆6上,进而使得电力设备能够分门别类并合理有序放置,方便取用。
4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