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建楼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62024发布日期:2021-08-31 13:52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房建楼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房建工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房建楼梯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一些小阁楼、别墅或者一些较低的楼房内,一般不会使用到电梯而使用一些常规的楼梯。例如实木楼梯、金属梯等,也会根据情况选择直行或者螺旋状的楼梯。

参照图6,为相关技术中的一种相关技术中一种直行的楼梯,包括楼梯本体1,楼梯本体1包括高度较高楼梯上端11和高度较底的楼梯下端12,楼梯本体1包括倾斜状的楼梯道14及设置在楼梯道14两侧边沿处的护栏13。

对于上述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的缺陷:当使用者需要向较高的楼层运送重物时,使用者需要托着重物沿着楼梯向上爬,十分的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使得使用者在搬运重物时可以不用一直托着重物,可以更加的省力,本申请提供一种房建楼梯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房建楼梯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房建楼梯结构,包括倾斜向下的楼梯本体,所述楼梯本体包括楼梯上端和楼梯下端,所述楼梯本体还包括楼梯道及设置在所述楼梯道两侧的护栏,所述护栏包括长条状的护栏板,所述护栏板表面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滑道,所述第一滑道内滑动连接有载物板,所述载物板上设置有用于在第一滑道内滑动的滑轮,所述载物板底面朝向所述楼梯道中部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推杆,所述载物板底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推杆转动后角度的阻挡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重物放置在载物板上,载物板通过滑轮沿着第一滑道滑动,使得载物板可以带动重物滚动运输,使得重物不用使用者托着,转动推杆使得推杆远离转动端的一侧朝向楼梯道中部,并通过阻挡结构进行定位,使得使用者可以向推杆施力,从而推动载物板进行移动。

可选的,所述载物板包括长条状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两长边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载物板和第二载物板,所述第一载物板和第二载物板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所述护栏板的宽度,所述第一载物板和第二载物板间设置有锁定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未使用载物板时可以将第一载物板和第二载物板翻转下来,并通过锁定结构进行锁定,使得载物板可以减小空间的占用而影响对于楼梯的使用。

可选的,所述第一载物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载物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锁定结构包括穿设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的第一螺栓,所述锁定结构还包括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螺栓末端的第一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螺栓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后通过第一螺母锁紧固定,从而在未使用载物板时可以将载物板收起,减小空间的占用。

可选的,所述载物板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板底部的长条状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宽度小于所述连接板,所述滑轮设置在所述支撑板底部,所述滑轮滚动方向垂直于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方向,所述滑轮和所述第一滑道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撑板和连接板平行时,第一载物板和第二载物板可以转动收起,当转动支撑板使得支撑板和连接板垂直时可以将第一载物板和第二载物板展开用来放置物品;且当支撑板和连接板平行时,滚轮不易在第一滑道内滑动。

可选的,所述护栏板靠近所述楼梯下端的一侧设置有和所述第一滑道连通的第二滑道,所述滑轮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滑道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滚轮滑动至第二滑道内时,可以转动支撑板来支撑器第一载物板和第二载物板,使得滚轮可以滑动至第一滑道内。

可选的,所述推杆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载物板底面上,所述阻挡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载物板底面的阻挡板,所述阻挡板和所述第二载物板垂直设置,所述推杆和所述阻挡板靠近所述楼梯下端的表面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推杆,使得推杆和阻挡板抵接,在推动支撑板可以推动载物板沿着护栏板向上滑动。

可选的,第二载物板底面固定连接有提拉块,所述提拉块和所述推杆之间连接有拉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载物板未使用时,通过拉簧拉住推杆使得推杆不易摆动。

可选的,所述第一载物板靠近所述楼梯下端的表面、及远离所述连接板的表面上均设置有第一阻挡沿;所述第二载物板靠近所述楼梯下端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二阻挡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阻挡沿和第二阻挡沿可以对放置在载物板上的重物进行拦护,使得重物在移动过程中不易坠落。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将重物放置在载物板上,载物板通过滑轮沿着第一滑道滑动,使得载物板可以带动重物滚动运输,重物不用使用者托着,转动推杆使得推杆远离转动端的一侧朝向楼梯道中部,并通过阻挡结构进行定位,使得使用者可以向推杆施力,从而推动载物板进行移动;

2.载物板包括和连接板转动连接的第一载物板和第二载物板,且两者通过锁定结构进行固定,在未使用时可以将载物板收起;

3.通过设置第一阻挡沿和第二阻挡沿可以对放置在载物板上的重物进行拦护,使得重物在移动过程中不易坠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显示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显示第一载物板和第二载物板连接的示意图;

图6是相关技术的一种楼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楼梯本体;11、楼梯上端;12、楼梯下端;13、护栏;131、第一滑道;132、第二滑道;133、护栏板;14、楼梯道;2、载物板;21、第一载物板;211、第一阻挡沿;212、第一通孔;22、第二载物板;221、阻挡板;222、提拉块;223、推杆;2231、第三通孔;224、第二阻挡沿;225、第二通孔;226、螺杆;227、拉簧;23、支撑板;231、滑轮;232、旋转轴;24、连接板;241、轴承;3、第一螺栓;4、第一螺母;5、第二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房建楼梯结构。参照图1和图2,一种房建楼梯结构包括楼梯本体1,楼梯本体1包括倾斜的楼梯道14,楼梯本体1包括较高的楼梯上端11和较低的楼梯下端12,楼梯道14两侧固定连接有平行的护栏13。护栏13包括远离楼梯道14的护栏板133,护栏板133上滑动连接用于放置重物的载物板2。

参照图1和图2,护栏板133沿长度方向上开设有第一滑道131和第二滑道132,第二滑道132较短且位于靠近楼梯下端12的一侧,且第一滑道131内的宽度小于第二滑道132的宽度。载物板2包括覆盖在护栏板133上的连接板24,连接板24为长条状,连接板24的宽度略大于护栏板133的宽度,连接板24两长边通过轴铰接方式转动连接有第一载物板21和第二载物板22。

参照图3和图4,连接板24底部转动连接有长条状的支撑板23,连接板24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轴承241,支撑板23中部固定连接有和轴承241内圈固定连接的旋转轴232。当支撑板23转动至和连接板24平行时,第一载物板21和第二载物板22依靠重力下垂收起,减小空间的占用;当支撑板23转动至和连接板24垂直时,支撑板23可以对第一载物板21和第二载物板22进行支撑,使得第一载物板21、第二载物板22和连接板24水平,可以用来放置重物。

参照图2和图3,支撑板23远离连接板24的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滑轮231,滑轮231旋转轴232线和支撑板23长度方向平行,滑轮231可以沿着第一滑道131滑动,且滑轮231和第一滑道131适配,滑轮231不易在第一滑道131内转动,使得载物板2沿着第一滑道131滑动时支撑板23始终可以和连接板24垂直,从跟随第一载物板21和第二载物板22进行支撑。当滑轮231滑动至第二滑道132内时,第二滑道132的宽度可以满足滑轮231转动,使得连接板24可以转动至和连接板24平行,从而将第一载物板21和第二载物板22翻转下来收起。

参照图4和图5,第一载物板21远离连接板24的一侧及第一载物板21靠近楼梯下端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阻挡沿211;第二载物板22靠近楼梯下端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阻挡沿224。通过第一阻挡沿211和第二阻挡沿224可以使得放置在载物板2上的物品不易在载物板2滑动过程中掉落下来。第一载物板2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212,第二载物板22上设置有第二通孔225,当第一载物板21和第二载物板22在竖直状态时第一通孔212和第二通孔225同轴,第一通孔212和第二通孔225内穿设有第一螺栓3,第一螺栓3末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4。通过第一螺栓3和第一螺母4连接可以将第一载物板21和第二载物板22的位置固定而将载物板2收起。

参照图4,第二载物板22朝向第一载物板21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和第二载物板22垂直的螺杆226,第二载物板22上转动连接有推杆223,推杆223一端开设有供螺杆226穿过的第三通孔2231,螺杆226远离第二载物板22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5,推杆223可以绕着螺杆226进行转动。第二载物板22上固定连接有阻挡板221,当推杆223转动至和阻挡板221朝向楼梯下端12的表面抵接时,推杆223不易在转动,此时可以推动推杆223来推动载物板2沿着第一滑道131滑动。第二载物板22远离阻挡板2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提拉块222,提拉块222和推杆223之间固定连接有拉簧227,通过拉簧227使得当第二载物板22依靠收起时,推杆223不易可以全部位于第一载物板21和第二载物板22之间,而不易晃动或者影响到行人通行。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房建楼梯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搬运重物时,将第一螺栓3和第一螺母4螺开,此时载物板2位于第二滑道132内,转动支撑板23、第一载物板21和第二载物板22,使得支撑板23和连接板24垂直,支撑板23可以将第一支撑板23和第二支撑板23支起,将重物放置在载物板2上后,推动推杆223,使得推杆223可以抵接至阻挡板221上,再继续推动阻挡板221使得载物板2可以沿着第一滑道131滑动,对重物进行搬运。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