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储罐内筒的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85705发布日期:2021-10-16 12:52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体储罐内筒的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储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液体储罐内筒的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2.液体储罐由内容器、外容器、保温材料、受力结构件及工艺管道组成。外容器与内容器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以降低天然气储罐热传导及热辐射。受力结构件为型钢及玻璃钢支撑。工艺管道以满足实际使用要求,如充装,出液及安全排放,压力测量和液位显示等。
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有些混合溶液需要经过搅拌后,再倒入至储罐中进行保存,操作流程比较麻烦,且有些溶液会出现大量沉淀,由于现有的储罐大多由内筒和外筒组成,内筒与外筒之间的固定效果不好,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体储罐内筒的固定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体储罐内筒的固定机构,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技术方案
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液体储罐内筒的固定机构,包括外筒,所述外筒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电机一,所述外筒的内部设有内筒,所述内筒的底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转轴固定连接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与限位槽相适配,所述内筒的内部设有搅拌机构,所述外筒的内部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紧固机构,所述外筒的内壁设有限位机构,所述外筒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杆,所述固定螺杆贯穿外筒并延伸至外筒的内部,所述固定螺杆位于外筒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远离固定螺杆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层,所述内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盖,所述固定盖的上方设有旋转螺杆,所述旋转螺杆贯穿固定盖并延伸至外筒的内部,所述旋转螺杆与固定盖和外筒螺纹连接。
7.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电机二,所述电机二固定连接于内筒的内底壁,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转轴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搅拌叶片。通过设置搅拌机构,启动电机电机二,可以带动搅拌叶片转动,方便对内筒内部的液体进行混合搅拌。
8.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紧固机构包括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外筒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l型板,所述外筒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杆,所述紧固螺杆依次贯穿外筒和l型板,所述紧固螺杆位于l型板内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片。通过设置紧固机构,旋转紧固螺杆,紧固螺杆推动挤压片与内筒的外表面相接触,并对内筒进行挤压,进而方便对内筒的下部进行固定。
9.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滑槽,所述滑槽开设于内筒的外表面,所述外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位于固定盒
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远离滑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滑动杆远离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远离滑动杆的一侧面转动连接有转动球,所述滑板远离滑动杆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滑动条,所述滑动条贯穿外筒并延伸至外筒的外部,且滑板与外筒滑动连接,所述滑板位于外筒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环。通过设置限位机构,当将内筒放入至外筒的内部时,内筒的外表面会挤压转动球和限位块,此时弹簧收缩,当限位块到达滑槽的位置时,弹簧复位伸长,将限位块和转动球推入至滑槽的内部,当需要将限位块取出时,拉动拉环和滑动条,使滑动杆向左移动,进而方便将限位块与滑槽分离。
10.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固定盖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抬板。通过设置抬板,方便将内筒取出外筒的内部。
11.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内筒的底面螺纹连接有旋转盖。通过设置旋转盖,方便将内筒内部的液体排出。
12.一、该液体储罐内筒的固定机构,通过设置电机一、搅拌机构和内筒,首先将混合液倒入至内筒的内部,开启电机一,电机一旋转带动内筒进行旋转,然后控制电机二开启,使电机二与电机一的旋转方向相反,进而可以大大增强搅拌效率。
13.二、该液体储罐内筒的固定机构,通过设置紧固机构、固定螺杆、挤压板和防滑层的配合设计,当内筒旋转时,限位机构可以对内筒起到限位的作用,增强内筒旋转时的稳定性,当需要对内筒进行固定时,旋转固定螺杆,使防滑层与内筒的外表面进行紧密的接触,可以对内筒的上部进行固定,再旋转紧固螺杆,紧固螺杆推动挤压片挤压内筒的外表面,进而可以对内筒的下部进行固定,然后旋转旋转螺杆,旋转螺杆方便将固定盖与外筒进行固定,进而可以对内筒起到良好的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的剖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固定机构正视图的剖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限位机构正视图的剖视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内筒仰视图。
18.图中标号表示为,1、外筒;2、电机一;3、限位槽;4、限位条;5、搅拌机构;51、电机二;52、旋转杆;53、搅拌叶片;6、紧固机构;61、支撑块;62、l型板;64、紧固螺杆;65、挤压片;7、限位机构;71、滑槽;72、固定盒;73、滑板;74、滑动杆;75、限位块;76、转动球;77、弹簧;78、滑动条;79、拉环;8、固定螺杆;9、挤压板;10、防滑层;11、固定盖;12、旋转螺杆;13、抬板;14、内筒;15、旋转盖。
具体实施方式
19.如图1

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液体储罐内筒的固定机构,包括外筒1,外筒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电机一2,外筒1的内部设有内筒14,内筒14的底面螺纹连接有旋转盖15,通过设置旋转盖15,方便将内筒14内部的液体排出,内筒14的底面开设有限位槽3,电机一2的输出转轴固定连接有限位条4,限位条4与限位槽3相适配,内筒14的内部设有搅拌机构5,搅拌机构5包括电机二51,电机二51固定连接于内筒14的内底壁,电机二51的输出
转轴固定连接有旋转杆52,旋转杆5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搅拌叶片53,通过设置搅拌机构5,启动电机电机二51,可以带动搅拌叶片53转动,方便对内筒14内部的液体进行混合搅拌,外筒1的内部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紧固机构6,紧固机构6包括支撑块61,支撑块61与外筒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支撑块6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l型板62,外筒1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杆64,紧固螺杆64依次贯穿外筒1和l型板62,紧固螺杆64位于l型板62内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片65,通过设置紧固机构6,旋转紧固螺杆64,紧固螺杆64推动挤压片65与内筒14的外表面相接触,并对内筒14进行挤压,进而方便对内筒14的下部进行固定。
20.外筒1的内壁设有限位机构7,限位机构7包括滑槽71,滑槽71开设于内筒14的外表面,外筒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盒72,固定盒7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杆74,滑动杆74位于固定盒72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板73,滑板73远离滑动杆7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77,滑动杆74远离滑板7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75,限位块75远离滑动杆74的一侧面转动连接有转动球76,滑板73远离滑动杆74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滑动条78,滑动条78贯穿外筒1并延伸至外筒1的外部,且滑板73与外筒1滑动连接,滑板73位于外筒1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环79,通过设置限位机构7,当将内筒14放入至外筒1的内部时,内筒14的外表面会挤压转动球76和限位块75,此时弹簧77收缩,当限位块75到达滑槽71的位置时,弹簧77复位伸长,将限位块75和转动球76推入至滑槽71的内部,当需要将限位块75取出时,拉动拉环79和滑动条78,使滑动杆74向左移动,进而方便将限位块75与滑槽71分离,外筒1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杆8,固定螺杆8贯穿外筒1并延伸至外筒1的内部,固定螺杆8位于外筒1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9,挤压板9远离固定螺杆8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层10,内筒1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盖11,固定盖1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抬板13,通过设置抬板13,方便将内筒14取出外筒1的内部,固定盖11的上方设有旋转螺杆12,旋转螺杆12贯穿固定盖11并延伸至外筒1的内部,旋转螺杆12与固定盖11和外筒1螺纹连接。
21.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时,首先将混合液倒入至内筒14的内部,开启电机一2,电机一2旋转带动内筒14进行旋转,然后控制电机二51开启,使电机二51与电机一2的旋转方向相反,进而可以大大增强搅拌效率,当内筒14旋转时,限位机构7可以对内筒14起到限位的作用,增强内筒14旋转时的稳定性,当需要对内筒14进行固定时,旋转固定螺杆8,使防滑层10与内筒14的外表面进行紧密的接触,可以对内筒14的上部进行固定,再旋转紧固螺杆64,紧固螺杆64推动挤压片65挤压内筒14的外表面,进而可以对内筒14的下部进行固定,然后旋转旋转螺杆12,旋转螺杆12方便将固定盖11与外筒1进行固定,进而可以对内筒14起到良好的固定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