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33432发布日期:2021-11-10 02:05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料仓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储料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料仓。


背景技术:

2.现代工业生产中常常需要料仓对散状的物料进行储藏。比如,现有的聚酯车间成品包装系统,物料通过出料钢带冷却形成大小不一、厚薄不均匀的片状物料,储存于料仓中进行后续的称量包装。但是,料仓的高度较高(相当于楼层高度),物料在投入料仓时,容易产生分层,轻的片料在上,重的片料在下,使得下层出料时物料片状较大,而上层出料时物料片状较小、细碎,会导致不同包装批次的片状物料大小不一。此外,细碎的上层物料出料容易扬起粉尘,影响包装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料仓,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解决了物料分层的问题,保障了产品的质量,且有效降低了粉尘扬起。
4.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料仓,包括料仓本体和进料管,所述料仓本体具有用于容纳物料的容纳腔,所述进料管设于所述料仓本体的上端面,且部分所述进料管伸入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进料管伸入所述容纳腔内的长度l为所述容纳腔的高度h的1/4~1/3倍。
5.于本实用新型一实例中,所述料仓本体具有至少一个倾斜于地面的导料斜面。
6.于本实用新型一实例中,所述料仓本体为倒四棱台结构,其中一个侧面为倾斜于地面的导料斜面,另外三个侧面为垂直于地面的垂直面。
7.于本实用新型一实例中,所述导料斜面相对于地面的倾斜角度为 75

85
°

8.于本实用新型一实例中,所述进料管位于所述料仓本体的上端面的中间位置,且所述进料管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设置于所述料仓本体的上端面。
9.于本实用新型一实例中,所述进料管的内径为100mm。
10.于本实用新型一实例中,所述进料管固定设置于所述料仓本体的上端面。
11.于本实用新型一实例中,所述进料管伸入所述容纳腔内的长度l为料仓本体高度h的2/7倍。
12.于本实用新型一实例中,所述进料管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或pcv。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料仓,部分进料管伸入料仓本体的容纳腔内,可以缩短片状物料在容纳腔内自由下落的距离。进料时,片状物料在进料管的引导作用下,由于进料管内容积相对较小,不会在进料管内出现分层的情况,而片状物料脱离进料管并进入到容纳腔内后,由于下落的距离较短,物料不容易分层。其中,进料管伸入容纳腔内的长度为l,容纳腔的高度为h,当l/h小于1/4时,进料管伸入容纳腔内的长度较短,即片状物料脱离进料管后自由下落的距离仍较长,对改善物料分层的作用较小;当l/h大于1/3时,进料管伸入容纳腔内的长度较长,则会影响料仓本体的容量;当l/h大于1/4,且
小于1/3时,进料管伸入容纳腔内的长度适当,能够有效解决物料分层的问题,且对料仓本体的容量影响较小。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料仓的结构示意图。
15.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料仓本体;2、进料管;11、上端面;12、导料斜面;13、垂直面;l为进料管伸入容纳腔内的长度;h为容纳腔的高度;α为导料斜面相对于地面的倾斜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各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完整的描述。
17.请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料仓,包括料仓本体1和进料管2,料仓本体1具有用于容纳物料的容纳腔(图中未标示),进料管2 设于料仓本体1的上端面11,且部分进料管2伸入容纳腔内,进料管2 伸入容纳腔内的长度l为容纳腔的高度h的1/4~1/3倍。部分进料管2伸入料仓本体1的容纳腔内,可以缩短片状物料在容纳腔内自由下落的距离。进料时,片状物料在进料管2的引导作用下,由于进料管2内容积相对较小,不会在进料管2内出现分层的情况,而片状物料脱离进料管2并进入到容纳腔内后,由于下落的距离较短,物料不容易分层。其中,进料管2 伸入容纳腔内的长度为l,容纳腔的高度为h,当l/h小于1/4时,进料管2伸入容纳腔内的长度较短,即片状物料脱离进料管2后自由下落的距离仍较长,对改善物料分层的作用较小;当l/h大于1/3时,进料管2伸入容纳腔内的长度较长,则会影响料仓本体1的容量;当l/h大于1/4,且小于1/3时,进料管2伸入容纳腔内的长度适当,能够有效解决物料分层的问题,且对料仓本体1的容量影响较小。
18.具体地,进料管2伸入容纳腔内的长度l为料仓本体1高度h的2/7 倍,可以解决物料分层的问题,保障了产品的质量,且有效降低了粉尘扬起。
19.其中,料仓本体1具有至少一个倾斜于地面的导料斜面12。物料落至导料斜面12时,导料斜面12具有缓冲和导向作用。此外,倾斜面可以使得料仓上部空间较大,有效地利用厂房的上层空间。
20.一实施例中,料仓本体1为倒四棱台结构,其中一个侧面为倾斜于地面的导料斜面12,另外三个侧面为垂直于地面的垂直面13。垂直面13的设计可以疏导物料,当等量的物料通过的时候,相对于导料斜面12,垂直面13所受的压力较小,当物料的流量变化较大时,垂直面13可以有效地保护料仓本体1的侧壁。
21.可选地,导料斜面12相对于地面的倾斜角度α为75

85
°
,保证料仓本体1的下料顺畅。
22.可选地,进料管2位于料仓本体1的上端面11的中间位置,且进料管2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设置于料仓本体1的上端面11。使得进料管2 的最下端能够与倾斜面保持适当的下料间距。进料管2垂直设置,物料对进料管2的作用力小,下料时不容易堵料,更为顺畅。
23.可选地,进料管2的内径为100mm。100mm管径的管道较为常用,材料易得,且能够适用于聚酯车间的片状物料的下料。
24.可选地,进料管固定设置于料仓本体1的上端面11。由于料仓的高度较高,与其适配的进料管2所需的尺寸和重量也较大,进料管2的调节不方便。但不限于此,进料管2和料
仓本体1的上端面11也可以设计成滑动配合的结构,使得进料管2伸入容纳腔的长度可调,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25.可选地,进料管2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或pcv。聚四氟乙烯具有高润滑不粘性,出料顺畅,易清洁。pcv材料价格低廉,机械性能优异。
26.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料仓,其特征在于,包括料仓本体和进料管,所述料仓本体具有用于容纳物料的容纳腔,所述进料管设于所述料仓本体的上端面,且部分所述进料管伸入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进料管伸入所述容纳腔内的长度l为所述容纳腔的高度h的1/4~1/3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本体具有至少一个倾斜于地面的导料斜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本体为倒四棱台结构,其中一个侧面为倾斜于地面的导料斜面,另外三个侧面为垂直于地面的垂直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斜面相对于地面的倾斜角度为75

85
°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位于所述料仓本体的上端面的中间位置,且所述进料管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设置于所述料仓本体的上端面。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的内径为100mm。7.如权利要求1

6任意一项所述的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固定设置于所述料仓本体的上端面。8.如权利要求1

6任意一项所述的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伸入所述容纳腔内的长度l为料仓本体高度h的2/7倍。9.如权利要求1

6任意一项所述的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或pcv。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料仓,包括料仓本体和进料管,所述料仓本体具有用于容纳物料的容纳腔,所述进料管设于所述料仓本体的上端面,且部分所述进料管伸入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进料管伸入所述容纳腔内的长度L为所述容纳腔的高度H的1/4~1/3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料仓,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解决了物料分层的问题,保障了产品的质量,且有效降低了粉尘扬起。且有效降低了粉尘扬起。且有效降低了粉尘扬起。


技术研发人员:沈小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中法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31
技术公布日:2021/1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