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料盘上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31858发布日期:2021-07-02 21:20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料盘上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物料输送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料盘上料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提升生产效率,越来越多的产品开始采用流水作业进行生产,即将一个产品分解成多个简单的加工工序逐步生产,在不同的加工工序之间,为了避免产品一个个单独移动,常常将一个加工工序完成后的多个产品放置在一个料盘内,之后再将料盘移动至下一个加工工序进行加工,但是现有的生产过程中,料盘的周转通常需要多次人工取放才能完成,降低了上料速度和生产效率,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料盘上料系统上料速度和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料盘上料系统,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连接有夹紧装置和取盘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和所述取盘装置之间设置有搬运装置,所述搬运装置用于将料盘从所述夹紧装置搬运至所述取盘装置,所述安装板的下方设置有水平输送装置,所述水平输送装置的输出端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用于将水平输送装置输出的料盘输送至所述夹紧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取盘装置包括顶升装置和储盘装置,所述储盘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连接有引料件,所述引料件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可旋转地连接有托块,所述板体和所述托块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顶升装置用于将料盘顶升至所述托块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板体和托块通过转轴相铰接,所述托块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复位弹簧采用扭簧,所述扭簧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扭簧的一个引出支脚穿设在所述定位孔中,另一个引出支脚抵接在所述板体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紧装置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之间形成夹持所述料盘的夹持空间,所述第一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均包括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由升降气缸驱动,所述升降板的两端均连接有水平推移气缸,所述水平推移气缸上连接有夹持主体,所述水平推移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夹持主体进行水平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平推移气缸包括第一缸体和可沿所述第一缸体伸缩的第一推杆,所述夹持主体包括固定板和夹持板,所述固定板连接在所述第一推杆上,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夹持板之间连接有减振弹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气缸包括第二缸体和可沿所述第二缸体伸缩的第二推杆,所述第二缸体通过底板和所述安装板相连接,所述第二推杆的端部连接有浮动接头,所述浮动接头可滑移地连接在接头座中,所述接头座连接在所述升降板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上连接有竖直滑轨,所述升降板上连接有竖直滑块,所述竖直滑块可滑移地连接在所述竖直滑轨中。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穿移孔,所述穿移孔位于所述夹持空间的下方,所述穿移孔上连接有多个导向板,多个所述导向板围合形成导向孔,所述升降装置用于提升料盘穿过所述导向孔并进入所述夹持空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平输送装置采用带传动输送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装置采用螺母丝杠传动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所述的料盘上料系统,通过水平输送装置、升降装置、夹紧装置、搬运装置和取盘装置的配合设计,能够有效实现料盘的自动周转,从而大大提升了上料速度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料盘上料系统的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料盘上料系统的另一角度的结构图;

图3是图1中安装板、夹紧装置和取盘装置的装配结构图;

图4是图3所示结构的侧视图;

图5是图3中安装板和夹紧装置的装配结构的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6是图3中安装板和夹紧装置的装配结构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7是第一夹持件(或第二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第一夹持件(或第二夹持件)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安装板和取盘装置的装配结构图;

图10是图9中结构的侧视图;

图11是图8中引料件的结构图;

图12是图11中引料件的另一角度的结构图;

图13是图11中m处局部放大结构图;

图14是图2中搬运装置的结构图;

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

2、安装板,21、穿移孔,22、导向板,23、导向孔;

3、夹紧装置,31、第一夹持件,311、升降板,312、升降气缸,3121、第二缸体,3122、第二推杆,3123、浮动接头,3124、接头座,313、水平推移气缸,3131、第一缸体,3132、第一推杆,314、夹持主体,3141、固定板,3142、夹持板,3143、减振弹簧,315、底板,316、竖直滑轨,317、竖直滑块,32、第二夹持件;

4、取盘装置,41、顶升装置,411、载板,412、顶升气缸,42、储盘装置,421、支撑架,422、引料件,4221、板体,4222、托块,4223、定位孔,4224、转轴,4225、盖板,4226、复位弹簧;

5、搬运装置,51、移动板,52、传动螺母、53、丝杠,54、水平滑轨,55、水平滑块;

6、水平输送装置;7、升降装置,8、位置传感器,9、料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参照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料盘上料系统,包括机架1,机架1上连接有安装板2,安装板2上连接有夹紧装置3和取盘装置4,夹紧装置3和取盘装置4之间设置有搬运装置5,搬运装置5用于将料盘从夹紧装置3搬运至取盘装置4,安装板2的下方设置有水平输送装置6,水平输送装置6的输出端设置有升降装置7,升降装置7用于将水平输送装置6输出的料盘9输送至夹紧装置3。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参阅图3、图4、图9和图10,取盘装置4包括顶升装置41和储盘装置42,储盘装置42包括支撑架421,支撑架421上连接有引料件422,引料件422包括板体4221,板体4221上可旋转地连接有托块4222,板体4221和托块4222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4226,以便于托块4221能够自动复位;顶升装置41用于将料盘9顶升至托块4222上。

当料盘9被输送到顶升装置41后,顶升装置41顶起料盘9使得料盘9上升,当料盘上9升至托块4222处时就会驱动托块4222向上旋转,然后顶升装置41继续上升使得料盘9位于托块4222上方,此时托块4222在复位弹簧4226的作用下回复原位,接着,顶升装置41下降,下降至托块4222处时,料盘9被托块4222托住,然后顶升装置41继续下降收回至靠近安装板2处,此时,托块4222和安装板2之间就留出了操作空间,取料盘9时,操作人员就可以直接将手伸入上述操作空间,从而快捷方便地取走料盘9,避免因不具备相应操作空间而不便于取盘的问题,提高了取盘效率。

具体地,支撑架上可布置多个引料件422,所有引料件422的托块形成一个承托台,以提升对料盘9的承托的稳定性。当料盘9上升至托块4222处时就会驱动所有托块4222向上旋转,后续顶升装置41收回后,料盘9被承托在承托台上。

可以理解地,顶升装置41可以在料盘9堆叠至一定厚度后,再把整叠料盘顶升至托块上,之后人工取走整叠料盘即可。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支撑架421上还连接有位置传感器8,以检测料盘9的堆叠高度,以在料盘9堆叠至设定高度后向操作人员发出取盘提示。

其中,位置传感器8可采用光电传感器。

进一步地,参阅图11-图13,板体4221和托块4222通过转轴4224相铰接,托块4222上设置有定位孔4223,复位弹簧4223采用扭簧,扭簧套设在转轴4224上,常规扭簧均具有两个引出支脚,此时扭簧的一个引出支脚穿设在定位孔4223中,另一个引出支脚抵接在板体4221上。

进一步地,为提高板体4221处引出支脚的定位稳定性,还可以在板体4221上连接盖板4225,使得该引出支脚位于板体4221和盖板4225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参阅图4和图8,顶升装置41包括载板411,载板411由顶升气缸412驱动升降,搬运装置5将料盘9从夹紧装置3搬运至载板411上,然后由顶升气缸412驱动载板411上升而带动料盘9向上运动,直至将料盘9放至托块4222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参阅图5-图8,夹紧装置3包括第一夹持件31和第二夹持件32,第一夹持件31和第二夹持件32之间形成夹持料盘9的夹持空间,第一夹紧件31和第二夹紧件32均包括升降板311,升降板311由升降气缸312驱动,升降板311的两端均连接有水平推移气缸313,水平推移气缸313上连接有夹持主体314,水平推移气缸313用于驱动夹持主体314进行水平移动。

进一步地,升降板311的底部连接有位置传感器8,用于检测料盘9的位置,当位置传感器8检测到料盘9时,水平推移气缸313启动而推移夹持主体314运动,从而将料盘9夹紧在第一夹持件31和第二夹持件32的夹持主体314之间,实现料盘9的夹紧。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参阅图7,水平推移气缸313包括第一缸体3131和可沿第一缸体3131伸缩的第一推杆3132,夹持主体314包括固定板3141和夹持板3142,固定板3141连接在第一推杆3132上,固定板3141和夹持板3142之间连接有减振弹簧3143,通过减振弹簧3143的设置,可以起到较好的缓冲减振作用,从而减少夹持料盘9时对料盘9产生的冲击损伤,尤其适用于轻质且较脆的料盘的夹持。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参阅图8,升降气缸312包括第二缸体3121和可沿第二缸3121体伸缩的第二推杆3122,第二缸体3121通过底板315和安装板2相连接,第二推杆3122的端部连接有浮动接头3123,浮动接头3123可滑移地连接在接头座3124中,接头座3124连接在升降板311上。由于浮动接头3123能够在接头座3124中产生一定程度的滑移,就可以使得第二推杆3122的顶端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上下浮动,从而起到缓冲作用,提升夹持装置3的夹持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底板315上连接有竖直滑轨316,升降板311上连接有竖直滑块317,竖直滑块317可滑移地连接在竖直滑轨316中,以保证升降板311升降的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安装板2上设置有穿移孔21,穿移孔21位于夹持空间的下方,穿移孔21上连接有多个导向板22,多个导向板22围合形成导向孔23,升降装置7用于提升料盘9穿过导向孔23并进入夹持装置3的夹持空间。上述导向孔23可起到较好的导向作用,保证料盘9能够精确地进入夹持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水平输送装置6采用带传动输送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升降装置7采用螺母丝杠传动装置,螺母丝杠传动装置包括丝杠53和传动螺母52,升降装置中的丝杠53呈竖直设置,丝杠53由电机驱动旋转,该电机壳体可固定在机架1上,水平输送装置6将料盘9输出至传动螺母52上,由电机驱动丝杠53旋转,从而驱动传动螺母52和料盘9一起上升,直至进入夹紧装置3。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参阅图14,搬运装置5也采用螺母丝杠传动装置,该搬运装置5的丝杠53呈水平设置,传动螺母52上连接有移动板51;在夹紧装置3处将料盘9上的产品取走,取走产品后的空料盘在夹紧装置3松开后落在移动板51上,由电机驱动丝杠53旋转,就可以带动传动螺母52、移动板51和空料盘一起水平移动,直至将空料盘输送至取盘装置4。

进一步的,为保证料盘9移动的稳定性,安装板2上还连接有水平滑轨51,移动板51的底部连接有水平滑块55,水平滑块55可滑移地连接在水平滑轨54中。

本实施例的料盘上料系统的工作原理为:将装载产品的料盘9通过水平输送装置6输送至有升降装置7中,升降装置7上升从而带动料盘9上升至夹紧装置3中,启动夹紧装置3夹紧料盘9,然后将料盘9上的产品取走而得到空料盘,然后松开夹紧装置3,空料盘落至水平输送装置6上,水平输送装置6将空料盘输送至取盘装置4,例如,水平输送装置6将空料盘输送至顶升装置41的载板411上,然后由顶升气缸412驱动载板411上升而带动空料盘向上运动,直至将空料盘顶升至储盘装置42的托块4222上,然后人工取走该空料盘即可。

本实施例的料盘上料系统,通过水平输送装置6、升降装置7、夹紧装置3、搬运装置5和取盘装置4的配合设计,能够有效实现料盘9的自动周转,避免多次人工取放,大大提升了上料速度和料盘周转速度,从而提升了生产效率。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