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三七药材的贮藏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598224发布日期:2021-06-22 17:17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三七药材的贮藏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三七贮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三七药材的贮藏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三七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现代研究表明,三七在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代谢系统,以及延缓衰老、抗炎症、抗肿瘤等方面具有较强生理活性,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保健,而三七中起到主要疗效的药用部分是三七皂苷、黄酮苷类、三七多糖a、三七素等,三七中还包含大量的氨基酸、微量元素、挥发油半萜类化合物等,其中主要药效成分含量的多少决定着三七的药效。在贮藏过程中变质也是三七主要药效成分含量的一大损耗因素,引起变质的因素主要是温度、湿度、空气、霉菌和虫蛀等。现有的三七贮藏仅仅是将晒干的三七用麻袋装起来然后堆放在通风的仓库里,保存时间极短,而且药效损失严重。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三七药材的贮藏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一种用于三七药材的贮藏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用于三七药材的贮藏装置,包括贮藏箱,所述贮藏箱内混合贮藏三七和混合贮藏物,所述混合贮藏物为白茅根颗粒、细辛颗粒、山苍子中的一种,所述贮藏箱的出料端活动连接移动分离箱,移动分离箱用于三七出料,所述贮藏箱通过高立架固定在距离地面一定高度,在三七贮藏状态时,贮藏箱和移动分离箱为分离状态,一组移动分离箱配合多组贮藏箱使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贮藏箱的上端设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的下方均设有混合机构,贮藏箱的外壁一端设有进出气管,贮藏箱的底端设为斗壁,斗壁的下端设有混合出料口,混合出料口的末端设有下料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斗壁的下端设有设备区,设备区内部设有拍打机构,所述拍打机构包括底座,底座上一侧铰接安装有气缸,气缸的驱动杆末端通过万向轴座连接有拍打板,拍打板位于斗壁上方,拍打板的高端通过铰轴座铰接在斗壁上端,所述斗壁上开设有移动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混合机构包括两组转动方向相反的转轴,转轴上设有多组弧形架,转轴的驱动端连接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对称的两组从动轮,从动轮与转轴轴线处连接,两组从动轮之间啮合有两组主动轮,其中一组主动轮轴线处连接转动电机的输出轴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移动分离箱的上端设有与混合出料口连通的下料管,移动分离箱的下端设有若干组移动支架,移动分离箱的内部设有倾斜方向相反的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第一筛网的孔径大于第二筛网的孔径,第一筛网上方和下料管之间为第一分离区,第一分离区的底端设有第一出料口,第二筛网上方和第一筛网下方之间为第二分离区,第二分离区的底端设有第二出料口,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分别位于移动分离箱的外壁两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下料管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延长管,延长管转动时高度上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移动分离箱的底端活动连接有底板,底板的上方和第二筛网之间为尘土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三七药材的贮藏方法,使用上述用于三七药材的贮藏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混合:将干燥后的三七块和混合贮藏物混合均匀后,放入贮藏箱内,密封好贮藏箱;

步骤2:充气控温:进料完毕后,先后向贮藏箱内通入二氧化碳和氮气,充气结束后通过外接设备调节贮藏箱的温度;

步骤3:分离:将移动分离箱移动至待出料的贮藏箱下方,使得移动分离箱的进料端连通贮藏箱的出料端,打开贮藏箱的出料端,移动分离箱的两组出料端分别排出三七块和混合贮藏物。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贮藏箱内二氧化碳浓度范围为50%~60%、氮气浓度范围为20%~30%、氧气浓度为5%~10%,所述贮藏箱的温度为0~2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可以密封贮藏三七,可以延长三七的储存时间,并且将白茅根颗粒、细辛颗粒、山苍子中的一种与三七混合贮藏,可以减少虫蛀、霉菌的产生,而且可以减缓药性损失,可以进一步延长其贮藏时间。

2、本发明可以使得三七和混合贮藏物在进料时自动混合均匀,出料时自动分离。

3、本发明在三七贮藏状态时,贮藏箱和移动分离箱为分离状态,使得一组移动分离箱可以配合多组贮藏箱使用,实现产业化贮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用于三七药材的贮藏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用于三七药材的贮藏装置贮藏箱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用于三七药材的贮藏装置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用于三七药材的贮藏装置的图2的a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用于三七药材的贮藏装置的移动分离箱示意图。

图中:1、贮藏箱;11、第一进料口;12、第二进料口;13、混合机构;131、转轴;132、弧形架;133、从动轮;134、主动轮;135、转动电机;14、进出气管;15、斗壁;16、混合出料口;17、设备区;18、拍打机构;181、底座;182、气缸;183、万向轴座;184、拍打板;185、铰轴座;186、移动槽;19、下料板;2、移动分离箱;21、下料管;211、延长管;22、第一筛网;23、第一分离区;24、第二筛网;25、第二分离区;26、第一出料口;27、第二出料口;28、尘土区;29、底板;210、移动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三七药材的贮藏装置,包括贮藏箱1,可以密封贮藏三七,可以延长三七的储存时间,贮藏箱1内混合贮藏三七和混合贮藏物,混合贮藏物为白茅根颗粒、细辛颗粒、山苍子中的一种,可以减少虫蛀、霉菌的产生,而且可以减缓药性损失,可以进一步延长其贮藏时间,贮藏箱1的出料端活动连接移动分离箱2,移动分离箱2用于三七出料,贮藏箱1通过高立架固定在距离地面一定高度,在三七贮藏状态时,贮藏箱1和移动分离箱2为分离状态,一组移动分离箱2配合多组贮藏箱1使用,出料时自动分离三七和混合贮藏物。

如图2所示,贮藏箱1的上端设有第一进料口11和第二进料口12,第一进料口11和第二进料口12的下方均设有混合机构13,混合机构13使得两种物质更好的混合,贮藏箱1的外壁一端设有进出气管14,通过进出气管14调节贮藏箱1内的温度、以及通入二氧化碳和氮气,作为保护气体,贮藏箱1的底端设为斗壁15,斗壁15的下端设有混合出料口16,混合出料口16的末端设有下料板19,出料时,当移动分离箱2位于贮藏箱1底端固定好时,即可打开下料板19,贮藏物由于重力自动下落。

其中,如图3所示,混合机构13包括两组转动方向相反的转轴131,转轴131上设有多组弧形架132,转轴131的驱动端连接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对称的两组从动轮133,从动轮133与转轴131轴线处连接,两组从动轮133之间啮合有两组主动轮134,其中一组主动轮134轴线处连接转动电机135的输出轴端,可以使得两组混合机构13的弧形架132朝中间转动,使得从出料口进入到弧形架132上的物体朝中间掉落,不使用搅拌设备也能自动达到混合均匀的目的。

如图3所示,斗壁15的下端设有设备区17,设备区17内部设有拍打机构18,在下料时,对贮藏物进行一定幅度的拍打,时期分散尽快掉落,防止堵料,拍打机构18包括底座181,底座181上一侧铰接安装有气缸182,气缸182的驱动杆末端通过万向轴座183连接有拍打板184,拍打板184位于斗壁15上方,拍打板184的高端通过铰轴座185铰接在斗壁15上端,拍打时,气缸182驱动杆驱动万向轴座183和拍打板184向上顶起,同时拍打板184的另一端受到铰轴座185的限制,使得拍打板184呈现扇形开合状态,在下料时对混合出料口16上方的物料进行拍打,斗壁15上开设有移动槽186,供气缸182移动。

如图4所示,移动分离箱2的上端设有与混合出料口16连通的下料管21,移动分离箱2的下端设有若干组移动支架210,使得移动分离箱2可以移动,实现一组移动分离箱2配合多组贮藏箱1使用,移动分离箱2的内部设有倾斜方向相反的第一筛网22和第二筛网24,由于白茅根颗粒、细辛颗粒或山苍子的颗粒直径远小于三七块,所以第一筛网22的孔径大于第二筛网24的孔径,第一筛网22上方和下料管21之间为第一分离区23,为三七分离区,第一分离区23的底端设有第一出料口26,将三七下出,第二筛网24上方和第一筛网22下方之间为第二分离区25,为白茅根颗粒、细辛颗粒或山苍子分离区,第二分离区25的底端设有第二出料口27,第一出料口26和第二出料口27分别位于移动分离箱2的外壁两端,物料由于重力下落,粒径小的穿过第一筛网22落到第二筛网24上,然后从第二出料口27滚出,粒径较大的三七块落到第一筛网22上,然后从第一出料口26滚出,下料管21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延长管211,延长管211转动时高度上升,慢慢套住混合出料口16,使得在混合出料时不会漏料,移动分离箱2的底端活动连接有底板29,底板29的上方和第二筛网24之间为尘土区28,三七和混合贮藏物分离时会产生一下尘土,是三七和混合贮藏物本身自带的,落在尘土区28,打开底板29即可清除。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用于三七药材的贮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混合:将干燥后的三七块和白茅根颗粒混合均匀后,放入贮藏箱1内,密封好贮藏箱1;

步骤2:充气控温:进料完毕后,先后向贮藏箱1内通入二氧化碳和氮气,使得充气结束后二氧化碳浓度范围为50%~60%、氮气浓度范围为20%~30%、氧气浓度为5%~10%,调节贮藏箱1的温度为10~12℃;

步骤3:分离:将移动分离箱2移动至待出料的贮藏箱1下方,使得移动分离箱2的进料端连通贮藏箱1的出料端,打开贮藏箱1的出料端,移动分离箱2的两组出料端分别排出三七块和混合贮藏物。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用于三七药材的贮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混合:将干燥后的三七块和细辛颗粒混合均匀后,放入贮藏箱1内,密封好贮藏箱1;

步骤2:充气控温:进料完毕后,先后向贮藏箱1内通入二氧化碳和氮气,使得充气结束后二氧化碳浓度范围为50%~60%、氮气浓度范围为20%~30%、氧气浓度为5%~10%,调节贮藏箱1的温度为10~12℃;

步骤3:分离:将移动分离箱2移动至待出料的贮藏箱1下方,使得移动分离箱2的进料端连通贮藏箱1的出料端,打开贮藏箱1的出料端,移动分离箱2的两组出料端分别排出三七块和混合贮藏物。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用于三七药材的贮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混合:将干燥后的三七块和山苍子混合均匀后,放入贮藏箱1内,密封好贮藏箱1;

步骤2:充气控温:进料完毕后,先后向贮藏箱1内通入二氧化碳和氮气,使得充气结束后二氧化碳浓度范围为50%~60%、氮气浓度范围为20%~30%、氧气浓度为5%~10%,调节贮藏箱1的温度为10~12℃;

步骤3:分离:将移动分离箱2移动至待出料的贮藏箱1下方,使得移动分离箱2的进料端连通贮藏箱1的出料端,打开贮藏箱1的出料端,移动分离箱2的两组出料端分别排出三七块和混合贮藏物。

对比例1

本实施例的用于三七药材的贮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混合:将干燥后的三七块和放入贮藏箱1内,密封好贮藏箱1;

步骤2:充气控温:进料完毕后,先后向贮藏箱1内通入二氧化碳和氮气,使得充气结束后二氧化碳浓度范围为50%~60%、氮气浓度范围为20%~30%、氧气浓度为5%~10%,调节贮藏箱1的温度为10~12℃;

步骤3:直接打开贮藏箱1出料端即可。

对比例2

本实施例的用于三七药材的贮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混合:将干燥后的三七块和山苍子混合均匀后,放入贮藏箱1内,密封好贮藏箱1;

步骤2:充气控温:进料完毕后,先后向贮藏箱1内通入二氧化碳和氮气,使得充气结束后二氧化碳浓度范围为40%~45%、氮气浓度范围为35%~40%、氧气浓度为2%~5%,调节贮藏箱1的温度为10~12℃;

步骤3:分离:将移动分离箱2移动至待出料的贮藏箱1下方,使得移动分离箱2的进料端连通贮藏箱1的出料端,打开贮藏箱1的出料端,移动分离箱2的两组出料端分别排出三七块和混合贮藏物。

对比例3

步骤1:混合:将干燥后的红参和山苍子混合均匀后,放入贮藏箱1内,密封好贮藏箱1;

步骤2:充气控温:进料完毕后,先后向贮藏箱1内通入二氧化碳和氮气,使得充气结束后二氧化碳浓度范围为50%~60%、氮气浓度范围为20%~30%、氧气浓度为5%~10%,调节贮藏箱1的温度为10~12℃;

步骤3:分离:将移动分离箱2移动至待出料的贮藏箱1下方,使得移动分离箱2的进料端连通贮藏箱1的出料端,打开贮藏箱1的出料端,移动分离箱2的两组出料端分别排出三七块和混合贮藏物。

分别对实施例1-3和对比例1-2贮藏的三七,每隔几个月分别进行外观辨别以及总皂苷分析和总黄酮类分析,对比例3的红参外观辨别以及进行总皂苷分析,储藏时间分别为3个月、6月、9月、15月、21月、24月,每次总皂苷分析和总黄酮类分析三七或红参分析用量为500g。

表1实施例1-3和对比例1-2贮藏的三七以及对比例3贮藏的红参外观

从上表中实施例1-3与对比例1对比可以看出,将白茅根颗粒、细辛颗粒、山苍子中的一种与三七混合贮藏,可以减少虫蛀、霉菌的产生,延长三七的储存时间,将实施例3和对比例2对比可以看出,贮藏箱内气体浓度的不同也会对三七的贮藏时间产生影响,可能是由于氧气浓度低,三七长期处于该状态下会产生厌氧呼吸,促使厌氧菌的生长,导致三七腐烂,通过对比例3可以看出,虽然红参和三七同属五加科植物,但是与山苍子同放,霉菌仍然会生长。

表1实施例1-3和对比例1-2贮藏的三七以及对比例3贮藏的红参的总皂苷分析(a)和总黄酮类分析(b)数据

注:总皂苷分析(a)和总黄酮类分析(b)数据均为总皂苷和总黄酮类的平均回收率。

从上表中实施例1-3与对比例1对比可以看出,将白茅根颗粒、细辛颗粒、山苍子中的一种与三七混合贮藏,可以减缓三七药性的损失,将实施例3和对比例2对比可以看出,贮藏箱内气体浓度的不同也会对三七的药性的损失产生影响,通过对比例3可以看出,虽然红参和三七同属五加科植物,且总皂苷含量高于三七,但是与山苍子同放,总皂苷的流失速度相比较三七速度更快。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