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件快速皮带上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06398发布日期:2021-07-23 21:25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件快速皮带上料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上料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件快速皮带上料机。



背景技术:

在一些小物料的上料中,通常需要通过将小物料排列整齐以后,以便于通过机械手安装设定的流程和顺序来实现对物料的抓取,实现物料的上料操作。在现有的上料流程中,通常是通过人工的方式来实现物料的上料操作的。其操作过程通常为,通过人工方式,将小件物料取出,然后将物料安装一定的顺序放置到指定的位置。这样机械手就可在指定的位置夹取物料,实现物料的上料工作。但是,这样的方式导致人工成本高,且效率较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小件快速皮带上料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小件快速皮带上料机,所述小件快速皮带上料机包括:

上料机支架,所述上料机支架包括:底板,第一侧边安装板和第二侧边安装板,所述第一侧边安装板和第二侧边安装板分别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上料盒,所述上料盒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边安装板和第二侧边安装板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侧边安装板和第二侧边安装板的一端的位置;

皮带传送装置,所述皮带传送装置包括传送皮带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一侧边安装板上,所述传送皮带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边安装板和第二侧边安装板之间,且在所述第一电机下循环移动,以将所述上料盒输出的物料传送到上料位置。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小件快速皮带上料机还包括分料装置,所述分料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边安装板和第二侧边安装板之间,且安装设定的距离设置在所述传送皮带的上方的位置,以对传送皮带上的物料分料输出。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皮带传送装置还包括:

第一同步轮,所述第一同步轮与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连接,以在所述第一电机的带动下转动;

第二同步轮;

第一同步带,所述第一同步带分别与所述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二同步轮跟随所述第一同步轮同步转动;

皮带主轮,所述皮带主轮与所述第二同步轮同轴连接,以在所述皮带主轮的带动下转动,并带动所述传送皮带转动。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皮带传送装置还包括:

第一从动轮,所述皮带主轮设置远离上料盒,且位于靠近底板的位置,所述第一从动轮设置在所述上料盒的下方的位置,且与所述传送皮带连接;

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二从动轮设置在所述皮带主轮上方的位置,且与所述传送皮带连接。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皮带传送装置还包括:

第三从动轮,所述第三从动轮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二从动轮的位置,且与所述第二从动轮之间平行设置,所述第三从动轮与所述传送皮带连接。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皮带传送装置还包括:

上料支撑板,所述上料支撑板设置在所述第二从动轮和第三从动力轮之间,以为所述传送皮带的上料部位提供水平支撑;

皮带支撑板,所述皮带支撑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动轮和第三从动轮之间,以为所述传送皮带提供斜面支撑;

或第四从动轮,所述第四从动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动轮和第三从动轮之间,以为所述传送皮带提供斜面支撑。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分料装置包括:

第三同步轮,所述第三同步轮与所述第一同步带连接,在所述第一同步带的带动下,跟随所述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同步转动;

第一分料毛刷,第一分料毛刷设置在所述传送皮带的上方的位置,所述第一分料毛刷与所述第三同步轮同轴连接,以在所述第三同步轮的带动下转动,将所述传送皮带上的物料分料输出。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分料装置还包括:

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三同步轮同轴连接,以跟随所述第三同步轮同步转动;

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咬合,以在所述第一齿轮带动下转动;

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咬合,以在所述第二齿轮带动下转动;

第二分料毛刷,所述第二分料毛刷与所述第三齿轮同轴连接,以跟随所述第三齿轮同步转动;

第一分料毛刷按照第一距离设置在所述传送皮带的上方的位置,且位于靠近上料部位的位置,第二分料毛刷按照第二距离设置在所述传送皮带的上方的位置,且位于远离上料部位的位置,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分料装置还包括:

第四同步轮,所述第四同步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同轴连接,以跟随所述第三齿轮转动;

第五同步轮;

第二同步带,所述第二同步带分别与所述第四同步轮和第五同步轮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五同步轮同步转动;

第三分料毛刷,所述第三分料与所述第五同步轮同轴连接,以跟随所述第五同步轮同步转动;

第三分料毛刷按照第三距离设置在所述传送皮带的上方的位置,且位于所述第二分料毛刷与上料盒之间,,所述第三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小件快速皮带上料机还包括接料回收盒,所述接料回收盒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位于所述传送带动的靠近上料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小件快速皮带上料机,通过上料盒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边安装板和第二侧边安装板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侧边安装板和第二侧边安装板的一端的位置;所述皮带传送装置包括传送皮带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一侧边安装板上,所述传送皮带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边安装板和第二侧边安装板之间,且在所述第一电机下循环移动,以将所述上料盒输出的物料传送到上料位置。该小件快速皮带上料机结构相对简单,可很好地实现小件物料的上料作业,减少人工上料所带来的麻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小件快速皮带上料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小件快速皮带上料机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小件快速皮带上料机另一分解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

上料机支架10;

底板101;

第一侧边安装板102;

第二侧边安装板103;

上料盒20;

皮带传送装置30;

第一电机301;

第一同步轮302;

第二同步轮303;

第一同步带304;

传送皮带305;

上料部位3051;

第一从动轮306;

第二从动轮307;

第三从动轮308;

上料支撑板309;

皮带支撑板310;

第四从动轮311;

皮带主轮3012;

分料装置40:

第一分料毛刷401;

第三同步轮402;

第二分料毛刷403;

第一齿轮404;

第二齿轮405;

第三齿轮406;

第三分料毛刷407;

第四同步轮408;

第二同步带409;

第五同步轮410;

接料回收盒50。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小件快速皮带上料机,包括:上料机支架10、上料盒20和皮带传送装置30,所述上料机支架10包括:底板101,第一侧边安装板102和第二侧边安装板103,所述第一侧边安装板102和第二侧边安装板103分别与所述底板101固定连接;如图1中所示,通过所述第一侧边安装板102和第二侧边安装板103分别安装设置在所述底板101上,所述第一侧边安装板102之间构成物料传输通道。

所述上料盒20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边安装板102和第二侧边安装板103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侧边安装板102和第二侧边安装板103的一端的位置;如图1中所示,所述上料盒20的一端设置进料口,所述上料盒20的另一端设有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相互连通,以将从进料口输入的物料从出料口输出。

所述皮带传送装置30包括传送皮带305和第一电机301,所述第一电机301安装在所述第一侧边安装板102上,所述传送皮带305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边安装板102和第二侧边安装板103之间,且在所述第一电机301下循环移动,以将所述上料盒20输出的物料传送到上料位置。如图2中所示,所述传送皮带305可在所述第一电机301的带动下移动,所述在移动时,经过所述上料盒20的出料口,且传送皮带305的移动方向沿着所述上料盒20的出料口向上倾斜,而出料口与传送皮带305之间相互靠近,从而避免小物料从物料出口处沿着传送皮带305下滑而掉落到地上,且在所述传送皮带305的带动下,从出料口输出的物料可在传送皮带305的带动下上移,将所述上料盒20输出的物料传送到上料位置。该小件快速皮带上料机结构相对简单,可很好地实现小件物料的上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小件快速皮带上料机,通过上料盒20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边安装板102和第二侧边安装板103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侧边安装板102和第二侧边安装板103的一端的位置;所述皮带传送装置30包括传送皮带305和第一电机301,所述第一电机301安装在所述第一侧边安装板102上,所述传送皮带305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边安装板102和第二侧边安装板103之间,且在所述第一电机301下循环移动,以将所述上料盒20输出的物料传送到上料位置。该小件快速皮带上料机结构相对简单,可很好地实现小件物料的上料作业,减少人工上料所带来的麻烦。

参阅图2,所述小件快速皮带上料机,还包括分料装置40,所述分料装置40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边安装板102和第二侧边安装板103之间,且安装设定的距离设置在所述传送皮带305的上方的位置,以对传送皮带305上的物料分料输出。如图2中所示,由于传送皮带305所输出的物料可能会出现许多物料重叠在一起的情况。如此,则需要将物料进行分料后输出。以便于将各个物料依次传送到上料的位置。

参阅图2和图3所述皮带传送装置30还包括:第一同步轮302、第二同步轮303、第一同步带304和皮带主轮3012,所述第一同步轮302与所述第一电机301的电机轴连接,以在所述第一电机301的带动下转动;所述第一同步带304分别与所述第一同步轮302和第二同步轮303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二同步轮303跟随所述第一同步轮302同步转动;所述皮带主轮3012与所述第二同步轮303同轴连接,以在所述皮带主轮3012的带动下转动,并带动所述传送皮带305转动。如图3中所示,通过所述第一同步带304分别与所述第一同步轮302和第二同步轮303连接。这样在所述第一电机301的带动下,可将动力传输至所述第二同步轮303,通过所述第二同步轮303可将动力传输至所述皮带主轮3012,通过皮带主轮3012来带动传送皮带305的移动。这样可实现将皮带主轮3012和第一电机301同时安装在所述第一侧边上安装板上,并能很好地实现动力的传输,以带动所述传送皮带305的移动。

参阅图2,所述皮带传送装置30还包括:第一从动轮306和第二从动轮307,所述皮带主轮3012设置远离上料盒20,且位于靠近底板101的位置,所述第一从动轮306设置在所述上料盒20的下方的位置,且与所述传送皮带305连接;所述第二从动轮307设置在所述皮带主轮3012上方的位置,且与所述传送皮带305连接。如图2中所示,所述皮带主轮3012、第一从动轮306和第二从动轮307的两端分别安装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边安装板102和第二侧边安装板103之间,所述皮带主轮3012、第一从动轮306和第二从动轮307直接构成三角结构。皮带主轮3012、第一从动轮306之间为水平设置,所述第一从动轮306和第二从动轮307之间为倾斜设置。所述传送皮带305分别与所述皮带主轮3012、第一从动轮306和第二从动轮307连接。如此,传送皮带305构成轮三角皮带传送结构,皮带的靠近上料盒20出口部分到上料部位3051之间为倾斜设置。这样可使得落入到皮带上的物料可在皮带的带动下逐步移动到上料部位3051,所述倾斜角度可在45度左右,以减少由于重力对物料的影响。

参阅图2,所述皮带传送装置30还包括:第三从动轮308,所述第三从动轮308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二从动轮307的位置,且与所述第二从动轮307之间平行设置,所述第三从动轮308与所述传送皮带305连接。如图2中所示,所述第二从动轮307和第三从动轮308之间为上料部位3051,通过将所述第二从动轮307和第三从动轮308之间平行设置,这样可保证传送皮带305位于上料部位3051为水平状态,这样,在物料被传送到上料部位3051以后,物料也可处于水平状态,从而方便设置在上料部位3051上的摄像机获取并识别到有物料到达上料部位3051,从而控制机械手抓取物料。

参阅图2,所述皮带传送装置30还包括:上料支撑板309,所述上料支撑板309设置在所述第二从动轮307和第三从动力轮之间,以为所述传送皮带305的上料部位3051提供水平支撑;如图2中所示,通过所述上料支撑板309设置在所述上料部位3051,由于支撑板的上表面为平行面,如此,可为传送皮带305的上料部位3051提供水平支撑,使得移动到上料部位3051的物料可保持水平状态。

参阅图2,所述皮带传送装置30还包括:皮带支撑板310或第四从动轮311,所述皮带支撑板310设置在所述第一动轮和第三从动轮308之间,以为所述传送皮带305提供斜面支撑;如图2中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传送皮带305的斜坡下方可设置有所述皮带支撑板310,以为皮带传送提供一定的支持力。

所述第四从动轮311设置在所述第一动轮和第三从动轮308之间,以为所述传送皮带305提供斜面支撑。如图2中所示,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传送皮带305的斜坡下方可设置有所述第四从动轮311,以为皮带传送提供一定的支持力。

参阅图2和图3,所述分料装置40包括:第三同步轮402和第一分料毛刷401,所述第三同步轮402与所述第一同步带304连接,在所述第一同步带304的带动下,跟随所述第一同步轮302和第二同步轮303同步转动;如图2和图3中所示,通过所述第一同步带304可分别带动所述第一同步轮302、第二同步轮303和第三同步轮402同时同步转动,这样,仅需要单个电机来提供动力即可,减少电机的使用数量,且同步性相对较好。

第一分料毛刷401设置在所述传送皮带305的上方的位置,所述第一分料毛刷401与所述第三同步轮402同轴连接,以在所述第三同步轮402的带动下转动,将所述传送皮带305上的物料分料输出。如图2中所示,由于所述第一毛刷设置在所述传送皮带305的上方的位置,且在所述第一同步带304动带动下转动,其转动方向与所述传送皮带305移动方向相同。所述第一分料毛刷401上设有多个物料分散位。如此,可在第一同步的带动下进行同步转动的同时,将所述传送皮带305上的物料通过所述物料分散位分料后输出,以避免物料重叠输出。

参阅图2和图3,所述分料装置40还包括:第一齿轮404、第二齿轮405、第三齿轮406和第二分料毛刷403,所述第一齿轮404与所述第三同步轮402同轴连接,以跟随所述第三同步轮402同步转动;所述第二齿轮405与所述第一齿轮404相咬合,以在所述第一齿轮404带动下转动;所述第三齿轮406与所述第二齿轮405相咬合,以在所述第二齿轮405带动下转动;所述第二分料毛刷403与所述第三齿轮406同轴连接,以跟随所述第三齿轮406同步转动;如图2和图3中所示,通过所述第一齿轮404带可带动所述第二齿轮405转动,并通过所述第二齿轮405可带动所述第三齿轮406转动,所述第三齿轮406可带动所述第二分料毛刷403与所述第一分料毛刷401相同的方向转动,这样,仅需要单个电机来提供动力即可,减少电机的使用数量,且第一分料毛刷401和第二分料毛刷403之间的同步性相对较好。

第一分料毛刷401按照第一距离设置在所述传送皮带305的上方的位置,且位于靠近上料部位3051的位置,第二分料毛刷403按照第二距离设置在所述传送皮带305的上方的位置,且位于远离上料部位3051的位置。在物料跟随传送皮带305相上料部位3051移动过程中,越靠近上料盒20的出料口物料重叠度最高,通过将所述第一分料毛刷401和第二分料毛刷403分别按照不同的高度设置在所述传送皮带305的上方的位置,如此,可对传送皮带305上的物料进行逐步分散后,向上料部位3051传输。

参阅图2和图3,所述分料装置40还包括:第四同步轮408、第五同步轮410、第二同步带409和第三分料毛刷407,所述第四同步轮408与所述第三齿轮406同轴连接,以跟随所述第三齿轮406转动;所述第二同步带409分别与所述第四同步轮408和第五同步轮410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五同步轮410同步转动;所述第三分料与所述第五同步轮410同轴连接,以跟随所述第五同步轮410同步转动;如图2和图3中所示,通过所述第三齿轮406带可带动所述第四同步轮408转动,并通过所述第二同步带409可带动所述第五同步轮410转动,所述第五同步轮410可带动所述第三分料毛刷407与所述第一分料毛刷401、第一分料毛刷401相同的方向转动,这样,仅需要单个电机来提供动力即可,减少电机的使用数量,且第一分料毛刷401和、第二分料毛刷403和第三分料毛刷407之间的同步性相对较好。

第三分料毛刷407按照第三距离设置在所述传送皮带305的上方的位置,且位于所述第二分料毛刷403与上料盒20之间,,所述第三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在物料跟随传送皮带305相上料部位3051移动过程中,越靠近上料盒20的出料口物料重叠度最高,通过将所述第一分料毛刷401、第二分料毛刷403和第二分料毛刷403分别按照不同的高度设置在所述传送皮带305的上方的位置,如此,可对传送皮带305上的物料进行逐步分散后,向上料部位3051传输。

参阅图2,所述小件快速皮带上料机还包括接料回收盒50,所述接料回收盒50设置在所述底板101上,且位于所述传送带动的靠近上料位置。通过将所述接料回收盒50设置靠近在所述上料位置的下方。如此,但物料在上料的位置不能正常上料时,在传送皮带305的带动下,物料会落入到所述接料回收盒50内,在接料回收盒50接收到较多的物料时,可重新将接料回收盒50所接收到物料放回到上料盒20上重新上料。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