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梯的具有机械轿厢门锁定装置的轿厢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08873发布日期:2021-10-19 23:14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用于电梯的具有机械轿厢门锁定装置的轿厢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梯的具有机械轿厢门锁定装置的轿厢门装置以及包括具有这种轿厢门装置的能行进的行进轿厢的电梯。


背景技术:

2.根据en 81

20:2014标准,在电梯中必须存在如下装置,该装置限制行进吊笼门在竖井门区域中在限定的解锁区之外由内部向外打开。
3.此外,必须确保:仅当行进吊篮处于解锁区中时,才可以允许行进吊篮从内部向外打开,另一方面在行进吊篮在解锁区中出于任何原因而停顿的情况下必须可行的是:用不大于300n的力从行进吊篮内部向外用手打开行进吊篮和竖井门。
4.尽管提出了可以用于遵守所提到的标准的不同手段,但是它们全部都需要具有大量可移动部件的耗费结构,进而其制造和维护相对昂贵。


技术实现要素:

5.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所需特性的用于电梯的轿厢门装置,其特征在于结构简单、制造便宜并且运行安全且持久。
6.为此目的,根据本发明的轿厢门装置包括:铰接部件,其与轿厢门相关联且可枢转地支承,该铰接部件设计用于承载至少一个带动器支杆,其中至少一个带动器支杆设计用于在电梯的解锁区的区域中与和竖井门相关联的至少一个配对元件形成接合,用于共同打开和关闭轿厢门和竖井门,其中至少一个止挡元件还与铰接部件相关联;复位元件,其直接或间接地与可枢转的铰接部件共同作用,使得复位元件沿相反于第一端部位置的方向预加载;驱动装置,设计用于在其操作时在解锁区中与铰接部件共同作用,使得为了共同地打开轿厢门和竖井门首先引起铰接部件沿复位元件的作用方向枢转至至少一个带动器支杆与至少一个配对元件的接合位置,然后引起铰接部件线性移动,并且为了共同地关闭轿厢门和竖井门首先引起铰接部件线性移动,然后引起铰接部件相反于复位元件的作用方向枢转。此外,在此,根据本发明,铰接部件还被支承,使得在解锁区之外驱动装置失效的情况下,铰接部件通过复位元件的作用而越过接合位置并且到达第二末端位置;其中根据本发明的轿厢门装置还包括第一和第二捕获元件,其分别设置和设计成,使得在铰接部件的第一末端位置中通过多个止挡元件或止挡元件中的一个与第一捕获元件限制铰接部件沿轿厢门的打开方向到第一打开路径上的线性移动,并且在铰接部件的第二末端位置中通过多个止挡元件或止挡元件中的一个与第二捕获元件限制铰接部件沿轿厢门的打开方向到第二打开路径上的线性移动。
7.因此,在正常运行中,在轿厢门关闭状态下,通过驱动装置克服复位元件的作用将铰接部件保持在第一末端位置中。在此,可以设置供电进而设置由驱动装置作用的力,使得用手打开门所需的力在50n至300n之间,从而满足上述标准。
8.相反,在驱动装置失效进而没有力抵抗复位元件的状态下,通过复位元件的作用,
铰接部件在几分之一秒内转移到第二末端位置,使得通过第二捕获元件与多个止挡元件或止挡元件之一的共同作用才可以实现手动地将门打开第二打开路径。
9.因此,在当前的设置中,铰接部件的三种情况或运行状态存在显著区别。在第一种情况下,由于电梯的相应移动,轿厢门处于解锁区中。在指示打开轿厢门的情况下,在铰接部件以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的方式枢转时,在打开过程的进展中,与铰接部件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带动器支杆与相应的配对元件接触,该配对元件以可以实现轿厢门与竖井门一起打开和关闭的方式限制铰接部件的枢转路径。
10.在第二种情况下,根据轿厢门的关闭方向对驱动装置通电,并且通过第一捕获元件与多个止挡元件或止挡元件之一的共同作用才可以实现将轿厢门手动打开至第一打开路径。例如在电梯在解锁区之间移动期间为该第二运行状态。
11.在第三种情况下,轿厢门处于解锁区之外,并且驱动装置失效,即,相应的马达完全断电。在该运行状态下,由于不存在竖井门进而不存在用于使至少一个带动器支杆和铰接部件的移动停止的配对元件,该铰接部件通过复位元件的作用而枢转超过与在第一种情况的上下文中描述的位置,使得铰接部件达到第二末端位置,在该第二末端位置中第二捕获元件与多个止挡元件或止挡元件之一形成接触并且可以实现将门手动地仅打开第二打开路径。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些变型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在轿厢门的这一状态下实现紧急锁定的设备。
12.因此,通过本发明确保:轿厢门仅在解锁区之内可以打开超过第一或第二打开路径。另一方面,在解锁区内驱动装置失效的情况下,铰接部件通过带动器支杆和配对元件的共同作用达到如在第一情况的上下文中所描述的位置(其中该移动通过复位元件来驱动),使得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手动地用预设的力将轿厢门连同竖井门一起打开。
13.因此,可以借助相对简单和运行可靠的结构来满足相应标准的所有上述要求。
14.在一个特别简单的实施方式中,可以仅设置有唯一的止挡元件,该止挡元件相应地在不同状态下分别可以与第一或第二捕获元件接合,以便实现对轿厢门的相应阻挡或对打开路径的限制。
15.在任何情况下,多个止挡元件或止挡元件之一可以从铰接部件的平面中伸出,尤其以构成作为从铰接部件突出的柱形凸起的方式伸出。然而可替代地,也可以设置有任意以其他方式构成的止挡元件,然而其中,作为从铰接部件突出的柱形凸起的各个止挡元件的构造使得实现将第一和第二捕获元件定位在接近铰接部件的平面的旁边,进而实现相应的捕获元件、止挡元件和铰接部件之间的良好的力传递。
16.根据本发明的设置的复位元件根据本发明可以通过弹簧、特别是螺旋压缩弹簧形成,或借助于配重形成,该配重例如可以作用在多个带动器支杆或多个带动器支杆中的一个上,或者可以作用于铰接部件或另外的铰接部件上,该另外的铰接部件同样与至少一个带动器支杆连接。在此,可以考虑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平行四边形设置,其中至少一个上部的和下部的铰接部件与至少一个带动器支杆以如下方式彼此连接:至少一个带动器支杆在两个铰接部件旋转时基本上保持其空间定向并且以该取向仅在弧形的轨迹曲线上移位。因此,在该配置中该另外的铰接部件提供用于复位元件的伸出的插入点,而不会由此影响在其他铰接部件的在上下文中的上述设置。
17.虽然第一和第二打开路径一方面基本上可以选择得任意小,以便在不为此所设的
状态下基本上完全地禁止轿厢门的移位,所以也会期望的是:分别允许一定的打开路径,然而其中第一和第二打开路径应分别小于50mm,尤其在15至25mm之间,和/或基本相同。
18.为了正确地控制配备有根据本发明的轿厢门装置的电梯的整个运行,对于通过中央电梯控制装置来操控各种功能会需要确定:轿厢门当前处于何种状态下,其中尤其当轿厢门关闭时,才应可以移动轿厢。为此,根据本发明的轿厢门装置还可以包括两件式的门接触装置,该门接触装置设计用于输出电信号,该电信号显示:如果轿厢门的两个部分彼此接触,则当前轿厢门关闭,其中两个部分中的一个与铰接部件一起以线性移动的方式设置。尽管从现有技术中已知这种门接触装置,但是根据本发明的铰接部件的构造提供了如下可行性:相应的部件直接与其相关联进而节约结构空间。
19.此外,轿厢门装置可以包括棘爪元件,所述棘爪元件设计和设置用于:在接合位置中在铰接部件线性移动期间,在旋转方面固定铰接元件。以这种方式可以确保:在轿厢门与竖井门一起打开和关闭时,铰接部件保持在其被设置的旋转位置中。
20.显示出:本发明可以与任意变型形式的带动器装置一起使用,使得通过至少一个带动器支杆和至少一个配对元件既可以形成夹紧驱动装置,还可以形成张开驱动装置。
21.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电梯,其包括可行进的行进轿厢,该行进轿厢具有如上所述的根据本发明的轿厢门装置以及多个竖井门。在此,在移动模式方面可以使用轿厢门和竖井门的任意的实施方式,例如可以为单侧单开的电梯门或为具有两个分开的门部段的中间打开的电梯门。
附图说明
22.通过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以下描述,并连同附图一起考虑,本发明的其他的特征和优点变得显而易见。附图中详细地示出:
23.图1示出处于第一状态下的根据本发明的轿厢门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前视图;
24.图2a和图2b示出处于图1状态下的装置的另一部段以及其一变型形式的等距视图;
25.图3a和图3b示出处于第二状态下的图1的装置;
26.图4示出处于第三状态下的图1的装置的第一部分;
27.图5示出处于图4的状态下的装置的另一部分;
28.图6示出处于图4的状态下的装置的另一部分的等距视图;和
29.图7示出图4的视图中的装置的后侧的等距详细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图1和图2a首先分别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轿厢门装置的相应的部段,其总体用附图标记10表示。在此,在图1和图2a中,装置10处于第一状态下,在该第一状态下,如通过箭头p1所示,可以实现将轿厢门与竖井门一起打开。为此目的,通过未示出的驱动装置,例如经由齿形皮带,或例如经由齿形带或链滑车将力施加到可枢转地支承在带动器基板11处的铰接部件12上,带动器基板将铰接部件在枢转移动中枢转到图1中示出的基本上水平的定向中。
31.如还尤其从图2a可得出:在基本平面构成的铰接部件12的竖直状态下,两个安置
在铰接部件12处的、然而图1中出于概览的理由而未示出的带动器支杆14a和14b通过如下方式借助相应的辊形的贴靠部段14c与相应的配对元件16a和16b形成接触:即,通过铰接部件12的枢转移动使两个带动器支杆14a和14b夹紧。
32.在此,两个配对元件16a和16b与电梯的竖井门相关联,并且一方面实现共同的移动、即轿厢门和竖井门的共同打开和关闭,另一方面配对元件通过其与支杆14a和14b的贴靠部段14c接触而将铰接部件12的枢转移动限制于图1中所示的水平定向。图2a中的配置的变型形式在图2b中示出。在此,其是张开带动器,其中分别将弯折的贴靠部段14c'与两个带动器支杆14a'和14b'相关联,其中在该情况下与竖井门相关联的配对元件16a'和16b'辊形地构成。
33.与之相应地要理解的是:仅参考图2a的变型形式,仅在配备有装置10的轿厢门位于电梯的解锁区中,即其与具有相应的配对元件16a和16b的轿厢门在正确位置处相对置的情况下,稳定地遵守铰接部件12和带动器支杆14a、14b的图1和图2a中所示的定向。为此目的还设有棘爪元件18,棘爪元件在一侧作用于铰接部件12处并且附加地固定在图1中所示的枢转位置中。铰接部件12沿箭头p1的方向的移动还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在图1中仅图示出的止挡元件20处于适当的位置中,以便可以在第一捕获元件22和第二捕获元件24之间沿箭头p1的方向穿行。
34.尤其第一捕获元件22的作用在图3a和图3b中示出,其中存在第二状态,在第二状态中,铰接部件12处于第一末端位置中。图3a和图3b的末端位置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已经提到的驱动装置驱动铰接部件12以顺时针旋转,其中于是在该位置中在图3a和图3b中未示出的两个带动器支杆14a和14b聚集,使得它们与配对元件16a和16b脱离接合进而可以实现电梯轿厢的移动。相应地,图3a和图3b示出轿厢门的关闭配置,该配置例如在轿厢行进时被设置,并且在手动打开门时出于安全原因必须被避免。
35.此外,同样在图3a和图3b中还可看出:棘爪元件18向外枢转与铰接部件12脱离接合,这是由于以下事实:在轿厢门完全关闭移动中,铰接元件12抵靠相应的配对元件,这触发棘爪元件18的枢转运动以克服附图中未示出的螺旋弹簧的作用,螺旋弹簧在朝图1所示的位置的方向上预加载棘爪元件18。
36.为了确保用于限制第一最大打开路径w1的安全措施的作用,其中打开路径在图3a中通过相应的双箭头图示出并且例如可以小于或等于23mm,止挡元件20安装在已经提及的第一捕获元件22的水平延长部中。如果现在电梯轿厢的乘员尝试通过手动力作用打开轿厢门,则铰接部件12如图3b图示出的那样跟随箭头p2并且引起止挡元件20置入第一捕获元件22的相应的配对凹部之内。通过该贴靠防止铰接部件12进而轿厢门沿箭头p2的方向进一步移动并且将轿厢门的最大可手动触发的打开限制于第一打开路径w1。
37.相反,在图4和图5中示出处于第三状态下的装置10的两个部段,第三状态在如下情况下出现,在该情况下驱动装置出于一些理由也总是失效,即,不再有力由所述驱动装置施加到铰接部件12上以顺时针旋转。为此,设有图5所示的复位元件26,复位元件在下文中详细描述,并且铰接部件12沿从图3a和图3b中示出的位置到图1中示出的位置中的枢转方向间接地预加载。
38.因此,在驱动装置以这样的方式失效,轿厢处于解锁区的区域中的情况下,通过带动器支杆14a和14b与配对元件16a和16b接触进入图1和图2a中的状态,并且可以相对简单
地手动地将轿厢门和竖井门一起打开。
39.但是,如果轿厢门不应处于这种解锁区中,则必须关注:防止手动打开轿厢门。为此目的,装置10配备有螺旋压缩弹簧形式的已经提到的复位元件26,该螺旋压缩弹簧作用于另一可枢转地支承的铰接部件28上,该铰接部件与已经提到的铰接部件12和两个带动器支杆14a和14b一起形成平行四边形装置。该平行四边形装置一方面实现在相应的弧形的轨迹上的基本上相同的空间定向下两个带动器支杆14a和14b的移动,但是另一方面也允许通过复位元件26沿如下方向传输力,该方向对应于铰接部件12逆时针的枢转。在此,通过图5中的箭头f图示出复位元件26的力作用。
40.因为现在如所提及的那样在图4和图5的状态下两个带动器支杆14a和14b不面对任何配对元件16a和16b,所以铰接部件12的枢转移动不终止于图1中示出的第一位置中,而是该枢转运动连续进行直至铰接部件12随止挡元件20在第二捕获元件24中发生止挡而处于图4所示的第二末端位置中。
41.在此尤其还参考图6,其示出根据图4的视图的从左斜前方的等距图示出铰接部件12的区域,止挡元件20与该区域相关联,止挡元件在所示位置中以所提出的方式置入第二捕获元件24中,第二捕获元件通过板形元件中的凹部形成。在图6中的该视图中还首次可看出止挡元件20本身并且作为铰接部件12从其平面向外突出的柱形凸起示出。
42.如通过图4中的交叉的箭头p3所示,第二止挡元件24不仅用作为限制铰接部件12以上述方式逆时针枢转移动,而且还用作用于在图4所示的状态下限制第二最大打开路径w2的机构,例如可能限制于大约18至23mm的值。由于第二捕获元件24因此袋形的构成,仅可在该袋的区域中执行轿厢门进而铰接部件12和止挡元件20的手动打开移动。
43.最后还参考图7,其示出两件式的门接触装置30,该门接触装置设计用于输出电信号,电信号指示:如果轿厢门的两个部分30a和30b彼此接触,则轿厢门当前关闭。该信号又可以被转发给电梯的控制装置,使得尤其仅在由门接触装置30报告轿厢门处于关闭状态的状态下才可以由控制装置来开启电梯的行进。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门接触装置30的第二部分30b与带动器基板11相关联并且因此与铰接部件12一起可以在轿厢门打开和关闭运动期间线性地移位。但是在所示出的实施方式的变型形式中,门接触装置30的第二部分30b也与齿轮联接件或门槛相关联。在任何情况下,在轿厢门装置10的当前的实施方式中都可以实现门接触装置30的节省空间的装入。
44.关于此点仅需要补充的是:本发明不仅可以与实施例中所示的配置一起使用,而且可以与单带动器和双带动器一起使用,单或双带动器又可以构成为张开器或夹紧器,其中支杆还有辊与带动器的关联是自由的,使得在该方面总共得出八种变型形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