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配合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使用的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58678发布日期:2021-08-20 20:34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配合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使用的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消毒液浓度测试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配合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使用的桶。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多数医疗机构选用高水平消毒剂含氯消毒剂作为常用消毒剂,有效氯含量过低杀菌能力受影响,浓度过高产生物品损害和环境污染,准确测定有效氯含量尤为重要,目前采用铁桶盛放消毒液,由于铁桶功能单一,导致存在以下问题:

1、目前的铁桶,没有漏液检测功能,在桶漏液时难以及时被发现,存在造成重大损失的隐患;

2、目前的铁桶,不具备对其内部盛放的消毒液进行搅匀的功能,难以保证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测试的消毒液的浓度比较准确;

3、目前的铁桶,不具备对其内部盛放的消毒液进行加热的功能,难以保证在要求的工艺温度下消毒液的浓度能够符合标准;

4、目前的铁桶的智能化程度较低导致使用不便;

5、目前的铁桶在配合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使用时,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的检测探头容易接触到桶体的内侧壁,导致桶体的内侧壁对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的检测探头产生干扰而影响检测精度;

6、目前的铁桶不具备过滤的功能,难以对消毒液进行过滤,导致难以保证消毒液的品质。

为此,提出一种用于配合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使用的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配合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使用的桶,在漏液时能够及时被发现,可以避免造成重大损失;可以对其内部盛放的消毒液进行搅匀,以保证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测试的消毒液的浓度比较准确;可以对其内部盛放的消毒液进行加热,以保证在要求的工艺温度下消毒液的浓度能够符合标准;智能化程度较高,使用比较方便;可避免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的检测探头接触到桶体的内侧壁,可避免桶体的内侧壁对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的检测探头产生干扰而影响检测精度;具备过滤的功能,可对消毒液进行二次过滤,从而保证消毒液的品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配合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使用的桶,包括:漏液检测底座、桶结构、混匀机构、加热机构以及控制机构;

其中,所述漏液检测底座用于支撑所述桶结构,且所述漏液检测底座用于实时检测所述桶结构是否漏液;

其中,所述桶结构用于盛放消毒液;

其中,所述混匀机构用于将所述消毒液搅拌均匀;

其中,所述加热机构用于对所述消毒液进行加热;

其中,所述控制机构分别与所述漏液检测底座、所述混匀机构以及所述加热机构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用于配合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使用的桶由漏液检测底座、桶结构、混匀机构、加热机构以及控制机构构成,在漏液检测底座的作用下使得该用于配合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使用的桶在漏液时能够及时被发现,可以避免造成重大损失;混匀机构用于对桶结构内部盛放的消毒液进行搅匀,以保证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测试的消毒液的浓度比较准确;加热机构用于给桶结构内部盛放的消毒液进行加热,以保证在要求的工艺温度下消毒液的浓度能够符合标准;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漏液检测底座、混匀机构以及加热机构智能化工作,从而使得该用于配合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使用的桶智能化程度较高。

上述的一种用于配合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使用的桶,其中,所述漏液检测底座包括支撑板、支腿以及漏液传感器,所述支撑板的上部具有环形凸沿,且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中心位置处具有凹槽体,所述支腿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板的底部,所述漏液传感器放置在所述凹槽体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漏液检测底座由支撑板、支腿以及漏液传感器构成,同时在支撑板的上部设置环形凸沿,使得支撑板的上部具备蓄水的能力,可避免桶结构漏液时,消毒液流地到处都是而造成意外损失;支腿使得支撑板可以稳定放置;漏液传感器在检测到凹槽体的内部集聚有液体时漏液传感器导通产生电信号上传给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发出报警声通知工作人员及时对漏液情况进行处理,避免造成无法玩会的损失。

上述的一种用于配合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使用的桶,其中,所述桶结构包括桶体以及排液管,所述桶体通过支脚安装在所述支撑板的上部,所述排液管固定安装在所述桶体的底部,且所述排液管的内部与所述桶体的内部相连通设置,所述排液管远离所述桶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环形凸沿的外侧,且所述排液管上安装有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桶结构由桶体以及排液管构成,通过支脚将桶体安装在支撑板的上部,使得桶体与支撑板之间具有缝隙,便于在漏液传感器损坏时通过缝隙进行更换,从而使得该用于配合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使用的桶设计比较合理,另外,在阀门的作用下使得排液管的通断便于控制,便于排放桶体内部的消毒液。

上述的一种用于配合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使用的桶,其中,所述桶结构还包括桶盖,所述桶盖通过弹簧铰链铰接在所述桶体的桶口处,且所述桶盖的边缘还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和所述弹簧铰链相对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桶体的桶口处通过弹簧铰链铰接有桶盖,可以利用桶盖将桶体的桶口密封,可防止桶体内部的消毒液被污染,另外在把手和弹簧铰链的相互配合下使得桶盖打开和关闭均比较方便,从而使得该用于配合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使用的桶使用时比较方便。

上述的一种用于配合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使用的桶,其中,所述桶结构还包括环形挡圈,所述环形挡圈固定安装在所述桶体的内侧壁上,且所述环形挡圈临近所述桶体的桶口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挡圈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比如采用聚乙烯制成,这样使得环形挡圈可以对检测桶体内部消毒液的浓度时的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进行限位,可避免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的检测探头接触到桶体的内侧壁,可避免桶体的内侧壁对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的检测探头产生干扰而影响检测精度。

上述的一种用于配合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使用的桶,其中,所述桶结构还包括电子标签,所述电子标签固定安装在所述桶体的外侧壁上,且所述电子标签为nfc电子标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子标签用于给桶体进行编号,用于配合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使用,便于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读取桶体的编号,便于针对若干个桶体进行检测记录,可避免出错。

上述的一种用于配合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使用的桶,其中,所述桶结构还包括虑筛,所述虑筛固定安装在所述桶体的内底壁上部,且所述虑筛与所述排液管相配合设置,且所述虑筛用于防止所述排液管被堵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虑筛用于对消毒液进行过滤,可防止消毒液中的较大杂质或者杂物进入排液管的内部导致排液管被堵。

上述的一种用于配合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使用的桶,其中,所述混匀机构包括水泵、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以及过滤器,所述水泵通过配装座固定安装在所述桶体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相连通,且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液管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所述水泵进水口的一端位于所述阀门与所述桶体之间,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三连接管固定安装在所述桶体的侧壁上,且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一端伸入所述桶体的内部,所述过滤器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所述水泵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另一端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混匀机构由水泵、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以及过滤器构成,在使用时可以利用水泵将桶体内部的消毒液从桶体的底部抽出,再通过桶体的上部送入桶体的内部,起到混匀消毒液的作用。

上述的一种用于配合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使用的桶,其中,所述加热机构包括电加热管、配装板、液位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所述电加热管固定安装在所述桶体的内底壁上部,所述配装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桶体的内侧壁上,所述液位传感器以及所述温度传感器均固定安装在所述配装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加热机构由电加热管、配装板、液位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构成,在使用时,温度传感器对桶体内部的消毒液的温度进行检测,液位传感器对桶体内部的消毒液的液位进行检测,电加热管用于对桶体内部的消毒液进行加热,以保证在要求的工艺温度下消毒液的浓度能够符合标准,具体使用时,当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达到设定值时电加热管停止加热;当桶体内部的消毒液的液位低于液位传感器的设定值时电加热管无法开启,因此在液位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的相互配合下使得加热机构的安全性能较好。

上述的一种用于配合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使用的桶,其中,所述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盒、固定安装在所述控制盒外部的触控显示屏和蜂鸣器、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控制盒内部的控制器,所述控制盒通过l形连接杆固定安装在所述桶体的外侧壁上,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水泵、所述液位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电加热管、所述触控显示屏和所述蜂鸣器以及所述漏液传感器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控制机构由控制盒、触控显示屏和蜂鸣器以及控制器构成,控制器用于根据液位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反馈的信号智能控制电加热管工作,另外,在当桶体内部的消毒液的液位低于液位传感器的设定值时水泵无法开启,可避免水泵空转而损坏,在漏液传感器检测到漏液时控制器控制蜂鸣器发出报警声通知工作人员及时对漏液的情况进行处理,以免造成重大损失;另外,通过l形连接杆将控制盒固定安装在桶体的外侧壁上,使得控制盒距离桶体较远,可以防止桶体内部的消毒液溅到控制盒上导致控制机构发生短路现象而损坏。

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出的用于配合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使用的桶,具备漏液检测功能,在漏液检测底座的作用下使得该用于配合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使用的桶在漏液时能够及时被发现,可以避免造成重大损失;

2、本发明提出的用于配合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使用的桶,设置的混匀机构用于对桶结构内部盛放的消毒液进行搅匀,以保证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测试的消毒液的浓度比较准确;

3、本发明提出的用于配合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使用的桶,设置的加热机构用于给桶结构内部盛放的消毒液进行加热,以保证在要求的工艺温度下消毒液的浓度能够符合标准;

4、本发明提出的用于配合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使用的桶,设置的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漏液检测底座、混匀机构以及加热机构智能化工作,从而使得该用于配合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使用的桶智能化程度较高,使用比较方便;

5、本发明提出的用于配合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使用的桶,设置的环形挡圈可以对检测桶体内部消毒液的浓度时的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进行限位,可避免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的检测探头接触到桶体的内侧壁,可避免桶体的内侧壁对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的检测探头产生干扰而影响检测精度;

6、本发明提出的用于配合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使用的桶,设置的混匀机构还具备过滤的功能,可对消毒液进行二次过滤,从而保证消毒液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实施方式的用于配合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使用的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实施方式的用于配合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使用的桶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实施方式的用于配合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使用的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为一种实施方式的用于配合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使用的桶的过滤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种实施方式的用于配合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使用的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为一种实施方式的用于配合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使用的桶的漏液检测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种实施方式的用于配合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使用的桶的桶结构与混匀机构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改变视角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一种实施方式的用于配合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使用的桶的控制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1为一种实施方式的用于配合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使用的桶的控制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漏液检测底座;101、支撑板;102、支腿;103、凹槽体;104、漏液传感器;

2、桶结构;201、桶体;202、排液管;203、阀门;204、桶盖;205、弹簧铰链;206、把手;207、虑筛;208、电子标签;209、支脚;210、环形挡圈;

3、混匀机构;301、水泵;302、过滤器;3021、圆柱形外壳;3022、封盖;3023、六边形插槽;3024、滤芯;3025、限位座;

303、第二连接管;304、第三连接管;305、第一连接管;306、单向阀;

4、加热机构;401、电加热管;402、配装板;403、液位传感器;404、温度传感器;

5、控制机构;501、控制盒;502、l形连接杆;503、蜂鸣器;504、盖板;505、螺钉;506、状态指示灯;507、触控显示屏;508、电源开关;509、控制器;510、安装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以下结合附图1-11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如下的一种用于配合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使用的桶,如图1和2所示,其由漏液检测底座1、桶结构2、混匀机构3、加热机构4以及控制机构5组成;

其中,在漏液检测底座1的作用下使得该用于配合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使用的桶在漏液时能够及时被发现,可以避免造成重大损失;混匀机构3用于对桶结构2内部盛放的消毒液进行搅匀,以保证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测试的消毒液的浓度比较准确;加热机构4用于给桶结构2内部盛放的消毒液进行加热,以保证在要求的工艺温度下消毒液的浓度能够符合标准;控制机构5用于控制漏液检测底座1、混匀机构3以及加热机构4智能化工作,从而使得该用于配合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使用的桶智能化程度较高。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

具体的,如图1、4和7所示,漏液检测底座1用于支撑桶结构2,且漏液检测底座1用于实时检测桶结构2是否漏液;且漏液检测底座1由支撑板101、支腿102以及漏液传感器104构成,为了使得支撑板101的上部具备蓄水的能力,可避免桶结构2漏液时,消毒液流地到处都是而造成意外损失,在支撑板101的上部具有环形凸沿,为了便于收集漏液,在支撑板101的底部中心位置处具有凹槽体103,为了使得支撑板101可以稳定放置,将支腿102固定安装在支撑板101的底部,为了方便检测漏液,将漏液传感器104放置在凹槽体103的内部,漏液传感器104在检测到凹槽体103的内部集聚有液体时漏液传感器104导通产生电信号上传给控制机构5,控制机构5发出报警声通知工作人员及时对漏液情况进行处理,避免造成无法玩会的损失。

具体的,如图1、2和4所示,桶结构2用于盛放消毒液,且桶结构2由桶体201以及排液管202构成,为了使得桶体201与支撑板101之间具有缝隙,便于在漏液传感器104损坏时通过缝隙进行更换,以使得该用于配合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使用的桶设计比较合理,将桶体201通过固定支脚209安装在支撑板101的上部,将排液管202固定安装在桶体201的底部,且排液管202的内部与桶体201的内部相连通设置,为了排液管202便于排液,将排液管202远离桶体201的一端延伸至环形凸沿的外侧,且排液管202上安装有阀门203,在阀门203的作用下使得排液管202的通断便于控制,便于排放桶体201内部的消毒液。

其中,如图4所示,为了提高桶体201的桶口的密封性能,在桶体201的桶口处通过弹簧铰链205铰接有桶盖204,并在桶盖204的边缘还固定安装有把手206,且将把手206和弹簧铰链205相对设置,可以利用桶盖204将桶体201的桶口密封,可防止桶体201内部的消毒液被污染,另外在把手206和弹簧铰链205的相互配合下使得桶盖204打开和关闭均比较方便,从而使得该用于配合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使用的桶使用时比较方便。

其中,如图8所示,为了该桶体201可以对检测桶体201内部消毒液的浓度时的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进行限位,可避免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的检测探头接触到桶体201的内侧壁,可避免桶体201的内侧壁对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的检测探头产生干扰而影响检测精度,在桶体201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环形挡圈210,且环形挡圈210临近桶体201的桶口设置,环形挡圈210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比如采用聚乙烯制成,这样使得环形挡圈210可以避免对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的检测探头产生干扰而影响检测精度。

其中,如图6所示,为了能够桶体201进行编号,用于配合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使用,便于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读取桶体201的编号,便于针对若干个桶体201进行检测记录,可避免出错,还在桶体201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电子标签208,为了电子标签208能够被快速识别,将电子标签208设置为nfc电子标签。

其中,如图1和2所示,为了使得桶结构2具备过滤功能,在桶体201的内底壁上部固定安装有虑筛207,将虑筛207与排液管202相配合设置,虑筛207用于对消毒液进行过滤,可防止消毒液中的较大杂质或者杂物进入排液管202的内部导致排液管202被堵,从而使得该用于配合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使用的桶不易被堵塞,且具备过滤功能。

具体的,如图1、2、4和9所示,混匀机构3用于将消毒液搅拌均匀;且混匀机构3由水泵301、第一连接管305、第二连接管303、第三连接管304以及过滤器302构成,在使用时可以利用水泵301将桶体201内部的消毒液从桶体201的底部抽出,再通过桶体201的上部送入桶体201的内部,起到混匀消毒液的作用,为实现上述目的,将水泵301通过配装座固定安装在桶体201的外侧壁上,将第一连接管305的一端与水泵301的进水口相连通,且将第一连接管305的另一端与排液管202的内部相连通,将第一连接管305远离水泵301进水口的一端设置在阀门203与桶体201之间,将第二连接管303的一端与水泵301的出水口相连通,将第三连接管304固定安装在桶体201的侧壁上,且将第三连接管304的一端伸入桶体201的内部,将过滤器302固定安装在第二连接管303远离水泵301的一端与第三连接管304的另一端之间;

其中,如图4和5所示,过滤器302由圆柱形外壳3021、封盖3022以及滤芯3024构成,在使用时滤芯3024对消毒液进行二次过滤,从而保证消毒液的品质,另外,可以通过内六角扳手拆装封盖3022使得滤芯3024更换比较方便,将圆柱形外壳3021的一端设置为封闭端,且将圆柱形外壳3021的另一端设置为开口端,还在圆柱形外壳3021的封闭端内端壁上一体设有限位座3025,且在圆柱形外壳3021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液口,限位座3025的内部开设有进液口,出液口与第三连接管304位于桶体201外部的一端相连通,进液口与第二连接管303远离水泵301出水口的一端相连通,封盖3022螺接在圆柱形外壳3021的开口端内部,且封盖3022的外侧面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六边形插槽3023,滤芯3024封装在限位座3025与封盖3022之间;

其中,如图5所示,为了防止第二连接管303内部的消毒液倒流污染桶体201内部的消毒液,在第二连接管303上固定安装有单向阀306,单向阀306的导通方向朝向过滤器302设置。

具体的,如图2和3所示,加热机构4用于对消毒液进行加热,且由电加热管401、配装板402、液位传感器403以及温度传感器404构成,在使用时,温度传感器404对桶体201内部的消毒液的温度进行检测,液位传感器403对桶体201内部的消毒液的液位进行检测,电加热管401用于对桶体201内部的消毒液进行加热,以保证在要求的工艺温度下消毒液的浓度能够符合标准,具体使用时,当温度传感器404检测的温度达到设定值时电加热管401停止加热;当桶体201内部的消毒液的液位低于液位传感器403的设定值时电加热管401无法开启,因此在液位传感器403以及温度传感器404的相互配合下使得加热机构4的安全性能较好,为实现上述目的,将电加热管401固定安装在桶体201的内底壁上部,将配装板402固定安装在桶体201的内侧壁上,将液位传感器403以及温度传感器404均固定安装在配装板402上。

具体的,如图1-4、6-7以及9-11所示,控制机构5由控制盒501、固定安装在控制盒501外部的触控显示屏507和蜂鸣器503、以及固定安装在控制盒501内部的控制器509构成,将控制盒501通过l形连接杆502固定安装在桶体201的外侧壁上,将控制器509分别与水泵301、液位传感器403、温度传感器404、电加热管401、触控显示屏507和蜂鸣器503以及漏液传感器104电性连接。

其中,控制器509用于根据液位传感器403以及温度传感器404反馈的信号智能控制电加热管401工作,另外,在当桶体201内部的消毒液的液位低于液位传感器403的设定值时水泵301无法开启,可避免水泵301空转而损坏,在漏液传感器104检测到漏液时控制器509控制蜂鸣器503发出报警声通知工作人员及时对漏液的情况进行处理,以免造成重大损失;另外,通过l形连接杆502将控制盒501固定安装在桶体201的外侧壁上,使得控制盒501距离桶体201较远,可以防止桶体201内部的消毒液溅到控制盒501上导致控制机构5发生短路现象而损坏。

具体的,如图10和11所示,控制盒501背向触控显示屏507的一侧面上通过螺钉505安装有盖板504,且控制盒501的内部设有与螺钉505相配合的安装耳510,安装耳510上设有与螺钉505相匹配的螺纹孔,控制盒5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状态指示灯506,且控制盒501的侧面上固定安装有电源开关508,状态指示灯506与电源开关508均与控制器509电性连接。

上述构建的技术方案,便于通过螺钉505拆装盖板504,便于后期对控制盒501内部的部件进行维护,状态指示灯506,用于显示该用于配合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使用的桶的工作状态,当状态指示灯506显示红灯时说明该用于配合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使用的桶的工作状态异常,当状态指示灯506显示绿灯时说明该用于配合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使用的桶的工作状态正常;电源开关508用于控制该用于配合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使用的桶通断电。

值得说明的是,控制器509可选用型号为6es72350kd220xa8的plc控制器。

工作原理:该用于配合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使用的桶,使用时,通过把手206将桶盖204打开,然后朝向桶体201的内部添加消毒液,通过触控显示屏507设定电加热管401的加热参数,同时开启水泵301可避免消毒液局部过热发生危险,在水泵301工作的过程中可利用过滤器302对消毒液进行过滤,可避免消毒液残留杂质影响品质,待加热完毕后,即可采用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对桶体201内部的消毒液的浓度进行测试,在测试前可利用智能消毒液浓度测试笔读取桶体201上的电子标签208读取桶体201的编号,便于针对每个桶体201进行详细记录测试的消毒液浓度信息。

本发明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