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包装纸折叠成型的包装折叠装置及其包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7449760发布日期:2021-11-18 00:4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用于包装纸折叠成型的包装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基座(71)、左折板(72)、右折板(73)、前折板(74)、后折板(75)、第一上折板(76)、第二上折板(77)、整形板组(78)、包装驱动机构(8);所述折叠基座(71)上设有向下凹的折叠腔(710),所述折叠腔(710)底部设有折叠区(7101),用以放置包装纸;所述左折板(72)设于所述折叠基座(71)左侧且能够在所述折叠腔(710)上方向右伸缩,所述右折板(73)设于所述折叠基座(71)右侧且能够在所述折叠腔(710)上方向左伸缩,所述前折板(74)设于所述折叠基座(71)前侧且能够在所述折叠腔(710)上方向后伸缩,所述后折板(75)设于所述折叠基座(71)后侧且能够在所述折叠腔(710)上方向前伸缩,所述第一上折板(76)和所述第二上折板(77)分别设于所述折叠区(7101)的前后两侧,且能够向上伸缩;所述整形板组(78)包括第一整形板(781)、第二整形板(782)、第三整形板(783)、第四整形板(784),所述第一整形板(781)和所述第二整形板(782)分别设于所述折叠区(7101)前侧的左端和右端且能够相对伸出,所述第三整形板(783)和所述第四整形板(784)分别设于所述折叠区(7101)后侧的左端和右端且能够相对伸出;所述包装驱动机构(8)与所述左折板(72)、右折板(73)、前折板(74)、后折板(75)、第一上折板(76)、第二上折板(77)和整形板组(78)相连接,用以驱动所述左折板(72)、右折板(73)、前折板(74)、后折板(75)、第一上折板(76)、第二上折板(77)和整形板组(78)分别对位于折叠腔(710)的包装纸进行左、右、前、后、上方向的折叠动作以及周侧的整形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包装纸折叠成型的包装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折板(72)在与所述右折板(73)相对的一端设有嵌合缺口(721),所述右折板(73)在与所述左折板(72)相对的一端设有嵌合凸舌(731),所述左折板(72)和所述右折板(73)相对运动时所述嵌合凸舌(731)伸入所述嵌合缺口(721)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包装纸折叠成型的包装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整形板(781)、所述第二整形板(782)、所述第三整形板(783)和第四整形板(784)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一整形板(781)为长方板且伸向所述折叠腔(710)的一端的下直角加工为倒角斜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包装纸折叠成型的包装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压机构(70),所述热压机构(70)包括热压悬臂(701)、热压头(702)和热压升降驱动单元,所述热压头(702)设于所述热压悬臂(701)一端且朝下,所述热压升降驱动单元与所述热压悬臂(701)连接以驱动所述热压悬臂(701)带动所述热压头(702)上升或下降;所述前折板(74)朝向所述折叠腔(710)的端部设有通孔(741),所述热压头(702)位于所述通孔(741)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包装纸折叠成型的包装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腔(710)在所述折叠区(7101)的位置设有用于连接吸气设备以吸持包装纸的折叠吸孔(710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包装纸折叠成型的包装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驱动机构(8)包括基架(88)、轮轴驱动单元(89)、主轮轴(80)、左折凸轮(81)、左整形凸轮(82)、右折凸轮(83)、右整形凸轮(84)、前折凸轮(85)、后折凸轮(86)、上折凸轮(87)、左折
连杆组(8a)、左整形连杆组(8b)、右折连杆组(8c)、右整形连杆组(8d)、前折连杆组(8e)、后折连杆组(8f)、左折导向座(91)、左整形导向座(92)、右折导向座(93)、右整形导向座(94)、前折导向座(95)、后折导向座(96)、上折导向座(97);所述主轮轴(80)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基架(88)上,所述驱动单元(89)的驱动端与所述主轮轴(80)连接以驱动所述主轮轴(80)转动,所述左折凸轮(81)、左整形凸轮(82)、右折凸轮(83)、右整形凸轮(84)、前折凸轮(85)、后折凸轮(86)、上折凸轮(87)均设于所述主轮轴(80)上;所述左折连杆组(8a)一端抵触在所述左折凸轮(81)上,另一端连接在能够左右移动的所述左折导向座(91)上,所述左整形连杆组(8b)一端抵触在所述左整形凸轮(82)上,另一端连接在能够左右移动的所述左整形导向座(92)上,所述右折连杆组(8c)一端抵触在所述右折凸轮(83)上,另一端连接在能够左右移动的所述右折导向座(93)上,所述右整形连杆组(8d)一端抵触在所述右整形凸轮(84)上,另一端连接在能够左右移动的所述右整形导向座(94)上,所述前折连杆组(8e)一端抵触在所述前折凸轮(85)上,另一端连接在能够前后移动的所述前折导向座(95)上,所述后折连杆组(8f)一端抵触在所述后折凸轮(86)上,另一端连接在能够前后移动的所述后折导向座(96)上,所述上折导向座(97)能够上下移动且下端抵触在所述上折凸轮(87)上;所述主轮轴(80)转动时带动所述左折凸轮(81)、左整形凸轮(82)、右折凸轮(83)、右整形凸轮(84)、前折凸轮(85)、后折凸轮(86)、上折凸轮(87)转动,以驱动所述左折导向座(91)、左整形导向座(92)、右折导向座(93)、右整形导向座(94)、上折导向座(97)、后折导向座(96)、前折导向座(95)分别按设定的顺序运动;所述左折板(72)设于所述左折导向座(91)上,所述右折板(73)设于所述右折导向座(93)上,所述前折板(74)设于所述前折导向座(95)上,所述后折板(75)设于所述后折导向座(96)上,所述第一上折板(76)和所述第二上折板(77)间隔设于所述上折导向座(97)上,所述第一整形板(781)和所述第三整形板(783)间隔设于所述左整形导向座(92)上,所述第二整形板(782)和所述第四整形板(784)间隔设于所述右整形导向座(94)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包装纸折叠成型的包装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折连杆组(8a)包括第一转动部(8a1)、沿第一转动部(8a1)向左延伸后向上延伸的第一l型部(8a2)、沿第一转动部(8a1)向右延伸至与所述左折凸轮(81)抵触的第一抵触部(8a3),所述第一l型部(8a2)的上端设有第一长条孔(8a4),所述左折导向座(91)上设有可沿所述第一长条孔(8a4)长度方向活动的第一活动轮(8a5);所述左整形连杆组(8b)包括第二转动部(8b1)、沿第二转动部(8b1)向左延伸后向上延伸的第二l型部(8b2)、沿第二转动部(8b1)向右延伸至与所述左整形凸轮(82)抵触的第二抵触部(8b3),所述第二l型部(8b2)的上端设有第二长条孔(8b4),所述左整形导向座(92)上设有可沿所述第二长条孔(8b4)长度方向活动的第二活动轮(8b5);所述右折连杆组(8c)包括第三转动部(8c1)、沿第三转动部(8c1)向左延伸后向上延伸的第三l型部(8c2)、沿第三转动部(8c1)向右延伸至与所述右折凸轮(83)抵触的第三抵触部(8c3)、一端与所述第三l型部(8c2)的上端铰接的第一横杆(8c4)、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杆(8c4)另一端铰接的第一竖杆(8c5),所述第一竖杆(8c5)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三长条孔(8c6),所述右折导向座(93)上设有可沿所述第三长条孔(8c6)长度方向活动的第三活动
轮;所述右整形连杆组(8d)包括第四转动部(8d1)、沿第四转动部(8d1)向左延伸后向上延伸的第四l型部(8d2)、沿第四转动部(8d1)向右延伸至与所述右整形凸轮(84)抵触的第四抵触部(8d3)、一端与所述第四l型部(8d2)的上端铰接的第二横杆(8d4)、一端与所述第二横杆(8d4)另一端铰接的第二竖杆(8d5),所述第二竖杆(8d5)的另一端上设有第四长条孔(8d6),所述右整形导向座(94)上设有可沿所述第四长条孔(8d6)长度方向活动的第四活动轮(8d7);还包括设于所述基架(88)上且与所述主轮轴(80)平行设置的辅助转轴(8a0),所述第一转动部(8a1)、第二转动部(8b1)、第三转动部(8c1)、第四转动部(8d1)均同轴铰接在所述辅助转轴(8a0)上。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包装纸折叠成型的包装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折连杆组(8e)包括下端铰接在所述基架(88)前侧且可前后摆动的前折竖杆(8e1)、一端与所述前折竖杆(8e1)的上端铰接的前折横杆(8e2),所述前折横杆(8e2)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前折导向座(95)上,所述前折竖杆(8e1)上设有与所述前折凸轮(85)抵触的第一抵触部;所述后折连杆组(8f)包括下端铰接在所述基架(88)后侧且可前后摆动的后折竖杆(8f1)、一端与所述后折竖杆(8f1)的上端铰接的后折横杆(8f2),所述后折横杆(8f2)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后折导向座(96)上,所述后折竖杆(8f1)上设有与所述后折凸轮(86)抵触的第二抵触部(8f3);所述左折凸轮(81)的轮缘上设有用于使所述左折连杆组(8a)产生第一预设动作的左折凸起,所述左整形凸轮(82)的轮缘上设有用于使所述左整形连杆组(8b)产生第二预设动作的右整形凸起,所述右折凸轮(83)的轮缘上设有用于使所述右折连杆组(8c)产生第三预设动作的右折凸起,所述右整形凸轮(84)的轮缘上设有用于使所述右整形连杆组(8d)产生第四预设动作的右整形凸起,所述上折凸轮(87)的轮缘上设有用于使所述上折导向座(97)产生第五预设动作的上折凸起,所述前折凸轮(85)的周缘向前伸出且设有用于使所述前折连杆组(8e)产生第六预设动作的前折凹缺,所述后折凸轮(86)的周缘向后伸出且设有用于使所述后折连杆组(8f)产生第七预设动作的后折凹缺。9.用以包装纸折叠成型的包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折成方筒状:将已压成u型且放置有块状物料的包装纸进行左侧和右侧的折叠,使包装纸的左右两端依次放置在块状物料的上表面,此时包装纸形成一截面为方形的筒状;整形并上折:朝筒状包装纸的左右侧面共四角进行内折整形并将包装纸前后伸出块状物料的部分向上折,使得包装纸向上折叠后的折角向内收且贴于块状物料侧面;前后折叠:将包装纸向上伸出块状物料的部分分别进行前后顶推,使包装纸的前后两端依次叠放在块状物料的上方,此时包装纸的前后两端置于其左右两端的上方。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以包装纸折叠成型的包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压粘合:将包装好的的包装纸的封口处通过热压机构(70)进行热压粘合。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包装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用于包装纸折叠成型的包装折叠装置及其包装方法,包装折叠装置,包括折叠基座、左折板、右折板、前折板、后折板、第一上折板、第二上折板、整形板组、包装驱动机构;包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折成方筒状;整形并上折;前后折叠。本申请提供的包装折叠装置及其包装方法,该包装方法不仅能够实现块状物料的折叠包装,而且通过在折叠过程中对包装物侧面的四个角进行内收,使得最终的折叠更加平整美观,该包装折叠装置能够实现该包装方法的自动化操作。该包装方法的自动化操作。该包装方法的自动化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邓兴龙 庄和安 张志敏 肖贞权 郑静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龙宁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05
技术公布日:2021/11/1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