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料机堆料扬尘的治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7380151发布日期:2021-11-15 19:43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堆料机堆料扬尘的治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主要涉及堆料机的技术领域,具体为堆料机堆料扬尘的治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堆料机用于待运输料、如沙、石、煤炭等的传输以及堆放,堆料机堆料时待运输物料在空中进行自由落体,以进行堆料,此过程易产生灰尘,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
3.根据申请号为cn201921872540.3的专利文献所提供的一种堆料机洒水抑尘装置可知,该产品包括堆料机机头,所述堆料机机头的末端底部安装有卸料滚筒,堆料机机头位于卸料滚筒的四周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竖向设置的支杆,支杆的末端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环,连接环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转动环,转动环的四周均通过螺栓固定有雾化喷头,在转动环的四周通过螺栓固定雾化喷头。该产品通过雾化喷头的往复摆动实现大面积雾化喷雾功能,有效的降低了成本。
4.上述专利中的产品通过雾化喷头的往复摆动实现大面积雾化喷雾功能,有效的降低了成本,但喷头不间断持续喷水,造成水资源浪费,不便于对飞尘进行精确去除,且不便于物料的干燥。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主要提供了堆料机堆料扬尘的治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6.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7.堆料机堆料扬尘的治理装置,包括堆料机传输悬臂,以及设于所述堆料机传输悬臂出料端底部且通过支撑柱连接堆料机传输悬臂侧壁的基座板,所述堆料机传输悬臂出料端设有卸料传输管,所述卸料传输管侧壁设有执行端延伸至卸料传输管内的启闭部件,所述基座板上滑动连接两个分料箱,所述分料箱顶部设有环形电磁铁,所述基座板两侧均设有驱动部件,所述分料箱出料端通过第一传输管连通堆料装置,所述驱动部件用于将其中一个分料箱移动至卸料传输管出料端;
8.所述堆料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基座板一侧的l形板,设于所述l形板底部且通过第二传输管连通l形板底部的堆料斗,设于所述l形板顶部且用于驱动堆料斗升降的升降部件,套设于所述堆料斗外部且位于所述堆料斗上方的自升降密闭部件,套设于所述自升降密闭部件外壁的自升降幕布部件,以及套设于所述自升降密闭部件和自升降幕布部件外壁的水雾部件,所述l形板上表面连通第一传输管,所述第一传输管出料端与第二传输管进料端位置对应。
9.优选的,所述启闭部件包括设于卸料传输管外壁且一端贯穿卸料传输管延伸至卸料传输管内的l形启闭板,以及设于所述l形启闭板侧壁且执行端贯穿l形启闭板连接卸料传输管外壁的多个气缸。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启闭部件实现卸料传输管的开启或关
闭。
10.优选的,所述驱动部件包括设于所述基座板一侧的竖板,以及设于所述竖板远离所述分料箱一侧的多个驱动缸,所述驱动缸执行端贯穿所述竖板连接分料箱外壁,所述竖板侧壁连接l形板。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驱动部件便于驱动分料箱稳定移动。
11.优选的,所述升降部件包括对称设于所述l形板上表面的两个绞盘,设于所述l形板上表面且用于驱动绞盘转动的驱动电机,以及设于所述绞盘上的绳索,所述绳索连接堆料斗上表面。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升降部件实现堆料斗的升降定位。
12.优选的,所述堆料斗包括外罩斗,侧壁底部通过多个支撑柱连接外罩斗内壁底部且同心设置的内罩斗,以及设于所述外罩斗顶部且用于将待运输物料导入内罩斗或内罩斗与外罩斗间的物料分流部件。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堆料斗实现待运输物料的无尘堆积。
13.优选的,所述物料分流部件包括顶部连通第二传输管卸料端、底部延伸至内罩斗内的导流管,设于所述外罩斗上表面且用于驱动导流管升降的多个伸缩缸,水平设于所述外罩斗外壁且一端贯穿外罩斗延伸至内部的l形进料密封板,以及设于所述l形进料密封板侧壁且执行端贯穿l形进料密封板连接外罩斗外壁的电动缸。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物料分流部件便于将待运输物料导入内罩斗或内罩斗与外罩斗间,以便于物料的平整卸料。
14.优选的,所述自升降密闭部件包括设于竖直所述堆料斗顶部的两个液压缸,两个所述液压缸执行端均连接外套管内壁,所述外套管套设于所述堆料斗外部。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自升降密闭部件便于形成卸料密闭空间,以防止卸料灰尘外泄。
15.优选的,所述自升降幕布部件包括设于所述外套管侧壁的多个气压缸,设于所述气压缸执行端且套设于所述外套管外部的定位环,以及设于所述定位环底部的环形降尘幕布。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自升降幕布部件便于外套管撤离时对产生的扬尘进行覆盖。
16.优选的,所述水雾部件包括套设于所述外套管外壁底部的第一水雾喷环,以及套设于所述定位环外壁的第二水雾喷环。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水雾部件实现外套管撤离时的水雾降尘。
17.根据以上的堆料机堆料扬尘的治理装置的技术方案,还将提供堆料机堆料扬尘的治理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8.第一步、卸料点定位,利用升降部件对堆料斗进行升降,以使堆料斗底部接触地面,即可完成卸料点定位;
19.第二步、无扬尘卸料,驱动部件将其中一个分料箱移动至卸料传输管出料端,待传输物料经分料箱、第一传输管、第二传输管后进入堆料斗,待堆料斗内填满物料后液压缸执行端带动堆料斗在外套管内上移,此时即可继续卸料,直至外套管与堆料斗内卸满物料;
20.第三步、无尘扯外套管,升降部件带动内部卸满物料的堆料斗以及外套管上移,此时环形降尘幕布在气压缸的带动下下移,以对外套管底部进行覆盖,以对扬尘进行覆盖,第一水雾喷环以及第二水雾喷环同时工作,以进行降尘;
21.工作状态的分料箱所对应的堆料装置内卸满物料后,工作状态的分料箱即可离开卸料传输管出料端,另一个分料箱移动至卸料传输管出料端,以进行卸料。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3.本发明中通过堆料斗以及自升降密闭部件实现物料的无尘堆积,通过自升降幕布
部件以及水雾部件配合便于在堆料斗以及自升降密闭部件撤离时进行扬尘的覆盖以及水雾降尘,用水量小且能够精确降尘;
24.通过启闭部件实现卸料传输管的开启或关闭,通过驱动部件便于驱动分料箱稳定移动,通过升降部件实现堆料斗的升降定位,通过堆料斗实现待运输物料的无尘堆积,通过物料分流部件便于将待运输物料导入内罩斗或内罩斗与外罩斗间,以便于物料的平整卸料,通过自升降密闭部件便于形成卸料密闭空间,以防止卸料灰尘外泄,通过自升降幕布部件便于外套管撤离时对产生的扬尘进行覆盖,通过水雾部件实现外套管撤离时的水雾降尘。
25.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轴测图;
27.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28.图3为本发明的分料箱结构轴测图;
29.图4为本发明的堆料装置结构爆炸图;
30.图5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31.图6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32.图7为本发明的堆料装置结构剖视图;
33.图8为本发明的堆料斗结构剖视图。
34.附图说明:10、堆料机传输悬臂;11、基座板;12、卸料传输管;13、启闭部件;131、l形启闭板;132、气缸;14、分料箱;141、环形电磁铁;142、第一传输管;15、驱动部件;151、竖板;152、驱动缸;20、堆料装置;21、l形板;211、第二传输管;22、堆料斗;221、外罩斗;222、内罩斗;23、升降部件;231、绞盘;232、驱动电机;233、绳索;24、自升降密闭部件;241、液压缸;242、外套管;25、自升降幕布部件;251、气压缸;252、定位环;253、环形降尘幕布;26、水雾部件;261、第一水雾喷环;262、第二水雾喷环;27、物料分流部件;271、导流管;272、伸缩缸;273、l形进料密封板;274、电动缸。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发明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3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3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8.请着重参照附图1、2、3、5、6所示,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堆料机堆料扬尘的治理装置,包括堆料机传输悬臂10,以及设于所述堆料机传输悬臂10出料端底部且通过支撑柱连接堆料机传输悬臂10侧壁的基座板11,所述堆料机传输悬臂10出料端设有卸料传输管12,所述卸料传输管12侧壁设有执行端延伸至卸料传输管12内的启闭部件13,所述基座板11上滑动连接两个分料箱14,所述分料箱14顶部设有环形电磁铁141,所述基座板11两侧均设有驱动部件15,所述分料箱14出料端通过第一传输管142连通堆料装置20,所述驱动部件15用于将其中一个分料箱14移动至卸料传输管12出料端;所述启闭部件13包括设于卸料传输管12外壁且一端贯穿卸料传输管12延伸至卸料传输管12内的l形启闭板131,以及设于所述l形启闭板131侧壁且执行端贯穿l形启闭板131连接卸料传输管12外壁的多个气缸132,所述驱动部件15包括设于所述基座板11一侧的竖板151,以及设于所述竖板151远离所述分料箱14一侧的多个驱动缸152,所述驱动缸152执行端贯穿所述竖板151连接分料箱14外壁,所述竖板151侧壁连接l形板21。
3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升降部件23对堆料斗22进行升降,以使堆料斗22底部接触地面,即可完成卸料点定位,待运输物料经堆料机传输悬臂10传输进入卸料传输管12,驱动部件15将其中一个分料箱14移动至卸料传输管12出料端,此时分料箱14顶部环形电磁铁141磁吸卸料传输管12出料端,即可完成定位固定,待传输物料经分料箱14、第一传输管142、第二传输管211后进入堆料斗22,当工作状态的分料箱14所对应的堆料装置20内卸满物料后,工作状态的分料箱14即可离开卸料传输管12出料端,另一个分料箱14移动至卸料传输管12出料端,以进行卸料;
40.进一步的,驱动部件15工作时,驱动缸152执行端伸缩,以带动分料箱14在基座板11上滑动;
41.进一步的,分料箱14切换时,l形启闭板131在气缸132的带动下内移,以对卸料传输管12进行密封,切换完成后l形启闭板131复位,即可继续卸料。
42.请着重参照附图2、4、7、8所示,在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堆料装置20包括固定在所述基座板11一侧的l形板21,设于所述l形板21底部且通过第二传输管211连通l形板21底部的堆料斗22,设于所述l形板21顶部且用于驱动堆料斗22升降的升降部件23,套设于所述堆料斗22外部且位于所述堆料斗22上方的自升降密闭部件24,所述升降部件23包括对称设于所述l形板21上表面的两个绞盘231,设于所述l形板21上表面且用于驱动绞盘231转动的驱动电机232,以及设于所述绞盘231上的绳索233,所述绳索233连接堆料斗22上表面,所述堆料斗22包括外罩斗221,侧壁底部通过多个支撑柱连接外罩斗221内壁底部且同心设置的内罩斗222,以及设于所述外罩斗221顶部且用于将待运输物料导入内罩斗222或内罩斗222与外罩斗221间的物料分流部件27,所述物料分流部件27包括顶部连通第二传输管211卸料端、底部延伸至内罩斗222内的导流管271,设于所述外罩斗221上表面且用于驱动导流管271升降的多个伸缩缸272,水平设于所述外罩斗221外壁且一端贯穿外罩斗221延伸至内部的l形进料密封板273,以及设于所述l形进料密封板273侧壁且执行端贯穿l形进料密封板273连接外罩斗221外壁的电动缸274。
4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堆料斗22内填满物料后液压缸241执行端带动堆料斗22在外套管242内上移,此时即可继续卸料,直至外套管242与堆料斗22内卸满物料;
44.进一步的,卸料时,待运输物料经导流管271进入内罩斗222,物料填满内罩斗222
后,堆料斗22整体上移,此时物料堆呈尖顶状,伸缩缸272带动导流管271上移,直至导流管271底端连通外罩斗221且位于内罩斗222进料端上部,电动缸274带动l形进料密封板273对内罩斗222进料端进行密封,物料经内罩斗222与外罩斗221间间隙进入外套管242内,直至将尖顶状物料堆堆平,可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外套管242与堆料斗22内卸满物料;
45.进一步的,升降部件23工作时,驱动电机232执行端带动绞盘231转动,绞盘231带动绳索233收放,以带动堆料斗22升降。
46.请着重参照附图2、4、5、7、8所示,在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套设于所述自升降密闭部件24外壁的自升降幕布部件25,以及套设于所述自升降密闭部件24和自升降幕布部件25外壁的水雾部件26,所述l形板21上表面连通第一传输管142,所述第一传输管142出料端与第二传输管211进料端位置对应,所述自升降密闭部件24包括设于竖直所述堆料斗22顶部的两个液压缸241,两个所述液压缸241执行端均连接外套管242内壁,所述外套管242套设于所述堆料斗22外部,所述自升降幕布部件25包括设于所述外套管242侧壁的多个气压缸251,设于所述气压缸251执行端且套设于所述外套管242外部的定位环252,以及设于所述定位环252底部的环形降尘幕布253,所述水雾部件26包括套设于所述外套管242外壁底部的第一水雾喷环261,以及套设于所述定位环252外壁的第二水雾喷环262。
4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外套管242撤离时,升降部件23带动内部卸满物料的堆料斗22以及外套管242上移,此时环形降尘幕布253在气压缸251的带动下下移,以对外套管242底部进行覆盖,以对扬尘进行覆盖,第一水雾喷环261以及第二水雾喷环262同时工作,以进行降尘。
48.根据以上实施例,还将提供堆料机堆料扬尘的治理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9.第一步、卸料点定位,利用升降部件23对堆料斗22进行升降,以使堆料斗22底部接触地面,即可完成卸料点定位;
50.第二步、无扬尘卸料,驱动部件15将其中一个分料箱14移动至卸料传输管12出料端,待传输物料经分料箱14、第一传输管142、第二传输管211后进入堆料斗22,待堆料斗22内填满物料后液压缸241执行端带动堆料斗22在外套管242内上移,此时即可继续卸料,直至外套管242与堆料斗22内卸满物料;
51.第三步、无尘扯外套管,升降部件23带动内部卸满物料的堆料斗22以及外套管242上移,此时环形降尘幕布253在气压缸251的带动下下移,以对外套管242底部进行覆盖,以对扬尘进行覆盖,第一水雾喷环261以及第二水雾喷环262同时工作,以进行降尘;
52.工作状态的分料箱14所对应的堆料装置20内卸满物料后,工作状态的分料箱14即可离开卸料传输管12出料端,另一个分料箱14移动至卸料传输管12出料端,以进行卸料。
53.本发明的具体流程如下:
54.利用升降部件23对堆料斗22进行升降,以使堆料斗22底部接触地面,即可完成卸料点定位,待运输物料经堆料机传输悬臂10传输进入卸料传输管12,驱动部件15将其中一个分料箱14移动至卸料传输管12出料端,此时分料箱14顶部环形电磁铁141磁吸卸料传输管12出料端,即可完成定位固定,待传输物料经分料箱14、第一传输管142、第二传输管211后进入堆料斗22,当工作状态的分料箱14所对应的堆料装置20内卸满物料后,工作状态的分料箱14即可离开卸料传输管12出料端,另一个分料箱14移动至卸料传输管12出料端,以
进行卸料;
55.驱动部件15工作时,驱动缸152执行端伸缩,以带动分料箱14在基座板11上滑动;
56.分料箱14切换时,l形启闭板131在气缸132的带动下内移,以对卸料传输管12进行密封,切换完成后l形启闭板131复位,即可继续卸料;
57.堆料斗22内填满物料后液压缸241执行端带动堆料斗22在外套管242内上移,此时即可继续卸料,直至外套管242与堆料斗22内卸满物料;
58.卸料时,待运输物料经导流管271进入内罩斗222,物料填满内罩斗222后,堆料斗22整体上移,此时物料堆呈尖顶状,伸缩缸272带动导流管271上移,直至导流管271底端连通外罩斗221且位于内罩斗222进料端上部,电动缸274带动l形进料密封板273对内罩斗222进料端进行密封,物料经内罩斗222与外罩斗221间间隙进入外套管242内,直至将尖顶状物料堆堆平,可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外套管242与堆料斗22内卸满物料;
59.升降部件23工作时,驱动电机232执行端带动绞盘231转动,绞盘231带动绳索233收放,以带动堆料斗22升降;
60.外套管242撤离时,升降部件23带动内部卸满物料的堆料斗22以及外套管242上移,此时环形降尘幕布253在气压缸251的带动下下移,以对外套管242底部进行覆盖,以对扬尘进行覆盖,第一水雾喷环261以及第二水雾喷环262同时工作,以进行降尘。
61.上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