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举升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26256发布日期:2021-10-27 20:11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举升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传输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举升机构。


背景技术:

2.流利条是铝合金滑轨的简称。因其安装方便快捷,放置于上方的物品运行流畅利索,顾名思义称为流利条,多运用于生产车间对产品进行输送,进一步的可与举升机构相配合,使得产品的输送高度得以改变,从而更好的利用车间空间。
3.现有的具有举升机构的流利条为保障升降稳定,会于流利条底部设置导杆,且导杆随流利条同步于管体内进行升降,导杆由于受到管体限制故而只能竖直升降从而提高稳定性,但是导杆由于是在管体内部升降运动,容易与管体内壁之间发生摩擦,容易导致卡顿现象,从而出现流利条无法升降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举升机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具有举升机构的流利条为保障升降稳定,会于流利条底部设置导杆,且导杆随流利条同步于管体内进行升降,导杆由于受到管体限制故而只能竖直升降从而提高稳定性,但是导杆由于是在管体内部升降运动,容易与管体内壁之间发生摩擦,容易导致卡顿现象,从而出现流利条无法升降的情况的问题。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举升机构,包括流利条、稳定管组件和自适应支撑组件,所述流利条的底面中部转动连接有升降气缸,且升降气缸的顶部外壁固定有稳定支板,所述稳定管组件设置于稳定支板的表面,所述稳定管组件包括管体、嵌槽、活动滚珠、吸水棉和硅胶嘴,所述管体的内部开设有嵌槽,且嵌槽靠近管体竖直中轴线的一端内部设置有活动滚珠,所述嵌槽靠近管体竖直中轴线的一端内壁粘接有吸水棉,所述嵌槽另一端内部设置有硅胶嘴,所述管体内部贯穿有第一导杆,所述流利条的底面两侧开设有下螺纹槽,所述第一导杆的顶部开设有上螺纹槽,所述自适应支撑组件连接于上螺纹槽内部。
6.可选的,所述活动滚珠以管体中轴线呈环形状分布,且活动滚珠的外表面与第一导杆的外表面相贴合。
7.可选的,所述吸水棉呈弧形状且与嵌槽内壁形状相适配,且吸水棉的表面与活动滚珠外表面相贴合。
8.可选的,所述嵌槽呈倾斜状,且活动滚珠通过第一导杆于嵌槽内部做原地滚动运动。
9.可选的,所述流利条的底面中部还连接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导杆。
10.可选的,所述管体呈三角状分布于稳定支板的表面,且第二导杆贯穿于管体内部。
11.可选的,所述自适应支撑组件包括下外螺纹柱、下转动环、下内螺纹柱、下转轴和
多节伸缩杆,所述下外螺纹柱的顶部固定有下转动环,且下外螺纹柱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下内螺纹柱,所述下内螺纹柱的顶部通过下转轴转动连接有多节伸缩杆。
12.可选的,所述自适应支撑组件还包括上转轴、上内螺纹柱、上转动环和上外螺纹柱,所述多节伸缩杆的顶部通过上转轴转动连接有上内螺纹柱,所述上内螺纹柱的外壁螺纹连接有上外螺纹柱,且上外螺纹柱的底部固定有上转动环。
13.可选的,所述下外螺纹柱通过上螺纹槽与第一导杆之间构成螺纹连接,且上外螺纹柱通过下螺纹槽与流利条之间构成螺纹连接。
14.可选的,所述多节伸缩杆共设置有两个,且多节伸缩杆之间关于流利条的竖直中轴线对称分布。
1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举升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通过将滑动摩擦力转换为滚动摩擦力,降低了导杆与管体之间因摩擦发生卡顿的可能,且通过吸水棉吸收润滑油可延长润滑油的留存时间,从而进一步降低卡顿可能,并且该举升机构在对流利条进行升降时可对其进行旋转调整倾斜度,并在倾斜状态下仍可保持流利条的正常升降,以便更好的适应车间工作环境。
17.1.该举升机构,流利条通过升降气缸升降时,第一导杆随流利条于管体内部做升降运动,同时由活动滚珠与第一导杆接触,且活动滚珠在流利条的升降摩擦下做原地滚动运动,有利于降低活动滚珠与流利条之间的摩擦力度,该设置有利于避免流利条与管体内壁之间发生滑动摩擦,从而避免第一导杆与管体之间因摩擦造成卡顿。
18.2.该举升机构,使用承载有润滑液的注射针筒透过硅胶嘴扎入嵌槽内部,并向嵌槽内部注入润滑油,润滑油被吸水棉吸收后再被均匀涂抹至活动滚珠表面,使得活动滚珠在润滑油的作用下始终保持灵活状态,而且通过吸水棉可吸收润滑油液可防止润滑油渗出造成浪费,且可长时间保存润滑油,以便延长活动滚珠表面润滑时间。
19.3.该举升机构,通过伺服电机可带动流利条其自身中心为圆心发生旋转,从而改变流利条的倾斜度,以便更好的适应车间环境,且伺服电机随流利条同步升降,并通过第二导杆在保持稳定升降的同时对伺服电机进行固定,使其可以带动流利条发生旋转。
20.4.该举升机构,流利条旋转调整倾斜度时,多节伸缩杆通过下转轴、上转轴随之旋转倾斜并伸缩,使得多节伸缩杆始终对流利条两端进行支撑,以便流利条可稳定旋转,同时对流利条倾斜后的角度进行支撑固定,同时流利条仍可保持倾斜状进行升降。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正视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发明侧视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发明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发明管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发明图5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流利条;2、升降气缸;3、稳定支板;4、稳定管组件;401、管体;402、嵌槽;403、活动滚珠;404、吸水棉;405、硅胶嘴;5、第一导杆;6、自适应支撑组件;601、下外螺纹柱;602、下转动环;603、下内螺纹柱;604、下转轴;605、多节伸缩杆;606、上转轴;607、上内
螺纹柱;608、上转动环;609、上外螺纹柱;7、下螺纹槽;8、伺服电机;9、第二导杆;10、上螺纹槽。
具体实施方式
28.请参阅图1至图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举升机构,包括流利条1、稳定管组件4和自适应支撑组件6,流利条1的底面中部转动连接有升降气缸2,且升降气缸2的顶部外壁固定有稳定支板3,稳定管组件4设置于稳定支板3的表面,稳定管组件4包括管体401、嵌槽402、活动滚珠403、吸水棉404和硅胶嘴405,管体401的内部开设有嵌槽402,且嵌槽402靠近管体401竖直中轴线的一端内部设置有活动滚珠403,嵌槽402靠近管体401竖直中轴线的一端内壁粘接有吸水棉404,嵌槽402另一端内部设置有硅胶嘴405,管体401内部贯穿有第一导杆5,流利条1的底面两侧开设有下螺纹槽7,第一导杆5的顶部开设有上螺纹槽10,自适应支撑组件6连接于上螺纹槽10内部,活动滚珠403以管体401中轴线呈环形状分布,且活动滚珠403的外表面与第一导杆5的外表面相贴合;
29.具体操作如下,升降气缸2推动流利条1升降时,第一导杆5于管体401内部随流利条1同步升降,从而提高流利条1升降时的稳定性,此过程中,活动滚珠403与升降中的第一导杆5接触并因摩擦于嵌槽402内部进行滚动,以降低摩擦力,避免第一导杆5于管体401内部升降时发生卡顿,然后定期的通过将盛有润滑油的注射针筒的针头部位扎穿硅胶嘴405进入嵌槽402内部,并向嵌槽402内部注入润滑油,润滑油会被吸水棉404吸收并在活动滚珠403的滚动作用下自动且均匀的涂覆至活动滚珠403表面,使得活动滚珠403滚动保持顺畅,且吸水棉404可吸收润滑油,使得润滑油长时间留存于吸水棉404内部,使得活动滚珠403可长时间保持滚动顺畅,而在无需注入润滑油时通过硅胶嘴405封闭嵌槽402端口,可避免外界杂质进入嵌槽402内部。
30.如图6所示,吸水棉404呈弧形状且与嵌槽402内壁形状相适配,且吸水棉404的表面与活动滚珠403外表面相贴合;
31.吸水棉404呈弧形状且与嵌槽402内壁形状相适配使得活动滚珠403贴于吸水棉404表面的同时仍可保持滚动,而吸水棉404的表面与活动滚珠403外表面相贴合可以将润滑油涂抹至活动滚珠403表面,使得活动滚珠403的滚动运动保持顺畅。
32.如图6所示,嵌槽402呈倾斜状,且活动滚珠403通过第一导杆5于嵌槽402内部做原地滚动运动;
33.嵌槽402呈倾斜状使得注入嵌槽402内部的润滑油箱底处滑动,从而便于被吸水棉404吸收,同时也有利于防止润滑油发生回流。
34.如图2

4所示,流利条1的底面中部还连接有伺服电机8,且伺服电机8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导杆9,管体401呈三角状分布于稳定支板3的表面,且第二导杆9贯穿于管体401内部,自适应支撑组件6包括下外螺纹柱601、下转动环602、下内螺纹柱603、下转轴604和多节伸缩杆605,下外螺纹柱601的顶部固定有下转动环602,且下外螺纹柱60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下内螺纹柱603,下内螺纹柱603的顶部通过下转轴604转动连接有多节伸缩杆605,自适应支撑组件6还包括上转轴606、上内螺纹柱607、上转动环608和上外螺纹柱609,多节伸缩杆605的顶部通过上转轴606转动连接有上内螺纹柱607,上内螺纹柱607的外壁螺纹连接有上外螺纹柱609,且上外螺纹柱609的底部固定有上转动环608,下外螺纹柱601通过上螺纹
槽10与第一导杆5之间构成螺纹连接,且上外螺纹柱609通过下螺纹槽7与流利条1之间构成螺纹连接,多节伸缩杆605共设置有两个,且多节伸缩杆605之间关于流利条1的竖直中轴线对称分布;
35.具体操作如下,通过伺服电机8带动流利条1旋转使得流利条1的倾斜度得以调整,同时两个多节伸缩杆605通过下转轴604、上转轴606随流利条1两端的倾斜而旋转伸缩,使得流利条1得以稳定旋转调节角度,直至流利条1的倾斜角度得以确定,此时多节伸缩杆605保持伸缩尺度不变,从而有利于对倾斜后的流利条1进行支撑,而倾斜后的流利条1仍可通过升降气缸2进行升降,且伺服电机8亦是随之同步升降,而通过伺服电机8底部的第二导杆9使得伺服电机8稳定升降,同时对伺服电机8进行限位使其正常带动流利条1旋转,最后通过转动上转动环608、下转动环602可使得下外螺纹柱601、上外螺纹柱609分别沿下内螺纹柱603、上内螺纹柱607表面向多节伸缩杆605靠近,使得下外螺纹柱601与下螺纹槽7、上外螺纹柱609与下螺纹槽7进行分离,反向操作又可使得两者相互连接,从而便于人员进行拆装维护或更换。
36.综上,该举升机构,使用时,首先升降气缸2推动流利条1升降时,第一导杆5于管体401内部随流利条1同步升降,从而提高流利条1升降时的稳定性,此过程中,活动滚珠403与升降中的第一导杆5接触并因摩擦于嵌槽402内部进行滚动,以降低摩擦力,避免第一导杆5于管体401内部升降时发生卡顿;
37.然后定期的通过将盛有润滑油的注射针筒的针头部位扎穿硅胶嘴405进入嵌槽402内部,并向嵌槽402内部注入润滑油,润滑油会被吸水棉404吸收并在活动滚珠403的滚动作用下自动且均匀的涂覆至活动滚珠403表面,使得活动滚珠403滚动保持顺畅,且吸水棉404可吸收润滑油,使得润滑油长时间留存于吸水棉404内部,使得活动滚珠403可长时间保持滚动顺畅,而在无需注入润滑油时通过硅胶嘴405封闭嵌槽402端口,可避免外界杂质进入嵌槽402内部;
38.接着通过伺服电机8带动流利条1旋转使得流利条1的倾斜度得以调整,同时两个多节伸缩杆605通过下转轴604、上转轴606随流利条1两端的倾斜而旋转伸缩,使得流利条1得以稳定旋转调节角度,直至流利条1的倾斜角度得以确定,此时多节伸缩杆605保持伸缩尺度不变,从而有利于对倾斜后的流利条1进行支撑,而倾斜后的流利条1仍可通过升降气缸2进行升降,且伺服电机8亦是随之同步升降,而通过伺服电机8底部的第二导杆9使得伺服电机8稳定升降,同时对伺服电机8进行限位使其正常带动流利条1旋转;
39.最后通过转动上转动环608、下转动环602可使得下外螺纹柱601、上外螺纹柱609分别沿下内螺纹柱603、上内螺纹柱607表面向多节伸缩杆605靠近,使得下外螺纹柱601与下螺纹槽7、上外螺纹柱609与下螺纹槽7进行分离,反向操作又可使得两者相互连接,从而便于人员进行拆装维护或更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